第八章 少年儿童组织教育的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少年儿童组织教育的资源
一、少年儿童组织文化
组织是文化系统。组织存在文化现象,即组织文化的存在,并且组织文化具有系统性的特征。组织文化是由共享价值观、组织精神、行为规范等一系列要素构成的,各构成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组织文化总是以一定的社会环境为基础的,受社会文化的影响和渗透,同时,组织文化也能通过产品、服务、传播媒体、公共关系活动等各种渠道对社会产生影响。因此,组织文化具有系统性。组织文化系统包括五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物质文化。物质文化属于组织文化的表层,实质是组织精神的物化和外在表现。如少年儿童组织的办公场所、活动阵地、服装、设施、鼓乐器等物质形态;还有一些文化象征,如少年儿童组织的故事、图画、标语、口号、仪式、典礼、特有语言等符号因素。第二个层次是行为文化。行为文化是组织文化中浅层次的文化。组织文化不仅通过物理布局来传达,更重要的是通过管理者、组织成员、与组织外部人员之间打交道的方式传达。制度是固化下来的行为,但行为文化更为动态,在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制度文化的表现形式。第三个层次是制度文化。它以规章制度、公约、纪律、规范、战略和目标等固化了的制度形态表现出来,是组织内共同遵守的规则和标准。这些规则可能涉及到组织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任务支持规范、任务创新规范、社会关系规范、个人自由规范、奖惩规范、沟通规范等。“规则的实在意义是它们能够把行为纳入轨道,并使社会行为带有模式和可预见性。”[7]第四个层次是精神文化(价值观体系)。精神文化是组织文化的核心层文化,它是组织文化的深层结构,是组织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包括如价值观、集体的理想和信仰、管理理念、道德标准等精神形态。第五个层次是基本的潜意识的假定:潜意识的、潜在的一些信仰、知觉、思想、感觉等,是组织文化的最深层结构。根据沙因(E.Schein)对组织文化的系统的研究和阐述,组织文化深层的核心假设包括人与环境关系的假设、时间—空间性质的假设、人性的假设、人群关系的假设等,用以指导组织成员的行为[8]。这些假定是关于自然、生活、人和社会的哲学思考,决定着组织价值观以及在此价值观之下的组织行为,也可以说是深刻地隐含在组织深层的组织哲学。少年儿童组织往往具有鲜明的组织文化,特别重视运用组织文化的熏陶进行少年儿童的思想意识教育工作。
组织文化是指一个组织的所有成员共有的一套意义共享的体系,其核心是一个组织的所有成员拥有和分享的一套共同的价值观体系。组织管理大体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经验管理阶段、科学管理阶段和文化管理阶段。经验管理阶段的特点是“人治”,即管理者主要依靠个人的直觉和经验进行决策和管理。科学管理阶段的“法制”,即主要靠科学的制度体系实现高效率。建设组织文化实际上是一种组织管理模式。文化管理不是对“法制”制度管理的否定,而是建立在“法制”管理基础上的文化管理,是软管理与硬管理巧妙结合。文化管理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人应该成为组织管理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组织文化管理是一种基于价值观的管理或基于价值观的领导,文化管理的关键是下功夫培育共同价值观,人是有思想和感情的,人的行为受思想、理念和感情的驱使,文化管理重点由行为控制转到观念塑造和精神激励。尤其是少年儿童组织更是要以少年儿童为主体,了解少年儿童的需要,尊重少年儿童成长的规律,使少年儿童组织真正成为少年儿童快乐、健康成长的家园。少年儿童组织文化管理的关键是下功夫培育共同价值观,是“基于价值观的管理”,管理重点由行为控制转到价值观念塑造、思想意识引导和精神激励,成人指导者要做少年儿童组织的设计师和辅助少年儿童自我成长的导师。
组织文化有着积极的作用:(1)分界线作用。两个组织可以有同样的核心价值观,把具有远见卓识的组织与其他组织区分开来的,不是核心价值观本身的内容,而是与核心价值观
[7]顾建光.文化与行为[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53.
[8]艾春.组织文化模式研究综述[J].经济师.2003,(7):183.
一起并存的东西——真实性、约束性和持久性。组织文化起着与其他组织划清界限的作用,正是各个组织拥有不同的组织文化,使组织具有了独特的个性和风格,从而把一个少年儿童组织与另一个少年儿童组织区别开来,当一个少年儿童选择了一个组织时,实际上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或一种存在的状态。(2)导向作用。组织文化都有自己的某种价值取向,能够代替权威机构来协调少年儿童的行为,把组织整体及少年儿童的价值及行为取向引导到组织的既定目标上来。(3)规范作用,也可称为造型或约束作用。尤其是强文化,由于组织的核心价值观得到少年儿童强烈和广泛的认同和共享,在组织内部创造了一种很强的行为控制氛围,产生强大、持久、深刻的约束作用,以“看不见的手”操纵着组织的管理行为和实务活动,引导和塑造着少年儿童的态度和行为,使其行为合乎一定标准。(4)凝聚作用。当一种组织文化的价值观被该组织的少年儿童认同后,培育出他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建立起他们与组织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形成巨大的同心力和凝聚力,把少年儿童们聚合团结起来。(5)激励作用,是指组织通过它所倡导的价值观和宗旨来满足少年儿童高层次的精神需要,来激发他们指向组织目标的工作动机与潜在能力的发挥。(6)辐射作用,组织文化不仅在组织内起作用,而且还不断通过各种渠道向社会扩散和辐射。比如少年儿童组织通过其活动、少年儿童的行为及少年儿童组织与社会的交往,向社会发生文化辐射,影响少年儿童组织外的少年儿童、家长、其他外部公众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及社会文化的其他方面,从而丰富、完善和发展着社会文化。
少年儿童组织文化体系是一个系统,其灵魂是组织成员共同拥有的价值观。“文化是一种信念,一种文化要起作用,首先要使组织成员相信它。文化更是一种行为,如果文化仅仅停留在一种口号上,那么这种文化是不会起作用的。”[67]少年儿童组织文化管理应主要运用行为科学的方法,具体说一定要重视组织行为学方法的应用,作出与组织核心价值观体系相吻合的战略、制度安排、组织结构、人员晋用、考核激励、符号、器物形式等因素协调一致的组织系统设计,使组织理念具体化、可操作化;成人指导者要用组织核心价值观去判断组织工作中的问题,使共同的价值体系体现和落实在实际工作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使组织的价值观念真正成为少年儿童的行为指导,最终使少年儿童真正认同和共同拥有组织核心价值观。
组织文化理论认为,组织文化是组织成员共有的一套意义共享的体系,即帮助组织成员理解什么行为是可被接受的、什么行为是不可被接受的,它使组织独具特色,区别于其他组织1。关于组织文化的功能,第五章已经详细论述,这里再简单强调组织文化的功能主要包括组织种认同感、集体感等,对于组织内成员来说,组织文化的功能包括提供言行举止标准、形成共识、起到友爱、奖惩等作用。
在少年儿童组织中,组织文化对少年儿童的影响是一种内隐的、潜移默化的、长期的影响。美国心理学家A·Reber提出的内隐学习理论认为2,在内隐学习中,人们并没有意识到或者陈述出控制他们行为的规则是什么,但却学会了这种规则。内隐学习主要是通过文化的“濡染”力量,使每个个体在特定文化场域中不自觉地受到价值观的不断暗示,以及有关重要他人行为示范作用的不断感召,从而在没有意识主动参与的情况下逐步认可、接受并内化与该文化场域相一致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意识。洛扎诺夫则提出了“暗示教学”,利用人的可暗示性,重视教学环境的情感渲染,可以实现理智与情感的统一,有意识功能和无意识功能的统一,特别是充分调动大脑无意识领域的潜能,使学生在精神愉快的气氛中,不知不觉中接受信息。杰克逊(P.W.Jackson)在1968年出版的《班级生活》一书中首先提出“隐性课程”一词,指学生在学习环境中所学习到的非预期的或非计划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
[67]张维迎.大学的逻辑[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36.
1H.S.Becker,” Culture: A sociological View,” Yale Review, Summer 1982
2张卫:《内隐学习及其特征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