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

关于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

省教育厅

为贯彻落实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促进职业教育更好地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就进一步提高全省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提出如下意见。

一、牢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职业教育发展观

(一)重要意义。职业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经过多年努力,我省职业教育取得长足发展,吸引力逐步增强,影响力不断提升,但提高质量的任务仍然十分繁重。特别是当前,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社会就业、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都对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培养更多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提供更多高质量的就业和社会服务提出了前所未有的迫切需求。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单位要立足全局、着眼长远,坚持把提高质量作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来抓,研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全面提升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加快实现职业教育内涵发展、创新发展、科学发展。

(二)总体要求。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育人为根本,大力推进职业教育专业结

—1 —

构与现代产业结构的衔接吻合,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努力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切实加强职业教育课程建设,加快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质量保障、监测和评价体系。大力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深入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着力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努力使所有受教育者都能接受良好的职业教育。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各项制度和体制机制,最大限度地为提高教学质量创造良好条件。

二、始终坚持把德育放在教育教学的首要位置

(三)树立“德育为先”理念。充分认识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切实把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放在教育教学工作的首位。大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创业、创新、创优精神。

(四)觃范德育工作要求。制定实施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督导评价标准,建立全员育人制度,形成人人育德、事事育德、处处育德的新机制。发挥德育课程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开齐开足德育课程,做到大纲、教材、教师、课时和考核“五落实”。在公共基础课、专业技能课和社会实践教学等环节,注重渗透德育内容。创新德育模式,开展实践教育、体验教育、生活教育和养成教育。加强学生规范管理和自我管理,强化学生社团建设。推进职业学校文化品牌建设,促进传统文化、创业文化、优秀企业

—2 —

文化与学校文化的有机融合。

三、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五)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职业教育各专业大类教学指导方案。中等职业教育实行“2.5+0.5”的人才培养模式,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实行“4.5+0.5”的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校内文化基础教学、实训教学和校外认知实习、教学实习,校外顶岗实习时间原则上不超过半年。职业学校要严格执行国家和省有关要求,科学制定专业实施性教学计划或人才培养方案,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总学时比确定为4:6。

(六)改革教育教学模式。坚持“做中学、做中教”,推行项目教学、场景教学、主题教学和岗位教学。注重因材施教,完善分层教学制、走班制、学分制和导师制。健全学习困难学生帮助机制,建立拔尖学生特殊培养制度。控制职业学校班额,每班原则上不超过35人,并积极开展小班化教学试点和现代学徒制试点。制定职业学校优质课堂标准,建立课堂教学质量分析、评比和反馈制度,推进备课、上课、说课、听课、评课等“五课”教研和示范课、研究课等“两课”评比,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满意率达85%以上。创新学校体育与艺术教育。加强学校图书馆建设,每年新购图书资金占公用经费支出的比例达5%以上。

(七)推进校企深入合作。坚持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完善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学校主动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支持行业企业举办或参与职业教育,探索引企入校、办校

—3 —

进厂、企业办校、校办企业等多种校企合作形式。推进职业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人员交流,选派职业学校干部和教师到企业挂职顶岗,聘请企业负责人、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到职业学校兼职。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建立校企合作办学激励机制,表彰奖励校企合作优秀典型。“十二五”期间,全省重点培育200个左右校企合作示范组合。

四、着力提高专业和课程教材建设水平

(八)建立专业设置动态调整机制。适应产业结构调整要求,编制区域和学校专业建设规划,优化专业布局和层次结构,实现专业与产业的有机对接。加强教育与产业对话,定期开展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吻合度评价,建立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和毕业生就业信息发布平台。强化专业设置管理,发挥职业学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作用,按照教育与产业、学校与企业、专业与岗位相对接的原则,动态调整专业设置。

(九)推进专业觃范化品牌化特色化建设。制定职业学校合格专业、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标准,到2015年,全省职业学校所有专业均达到合格标准,建设300个左右中等职业教育品牌专业、100个左右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品牌专业和150个左右中等职业教育特色专业、50个左右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特色专业。制定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标准,对接企业生产服务现场,创新运行模式,建设一批现代化实训教室,形成一批“实习产品”,建成300个左右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

—4 —

(十)构建中高职相衔接的课程教材体系。成立省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教材建设领导小组、职业教育课程教材审定委员会,加强对职业教育课程教材建设工作的统筹协调。借鉴国际先进职业教育理念,对接职业资格标准,吸收技能大赛成果,加快各专业大类课程教材开发。鼓励学校立足实际,开发适应当地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发展的课程教材,开发适应学生身心特点、兴趣爱好和职业需要的选修课程教材。“十二五”期间,全省重点开发编制100种左右的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教材。

五、切实加强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

(十一)打造高水平教师队伍。建立职业学校教师培训网络,丰富培训方式,开展分层分类培训,着力培养一批教育教学骨干和专业带头人,造就一批教学名师和领军人才。抓好教师赴企业实践锻炼工作,鼓励学校引进和聘请有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社会能工巧匠担任专、兼职教师。到2015年,全省职业学校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或学位的专任教师比例达15%以上;专任专业教师中,获得高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执业资格证书的比例达70%以上,获得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工程师以上职称的比例达30%以上;兼职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达20%左右,50%以上的兼职教师获得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工程师以上职称;建成100个左右由骨干教师或行业企业专家领衔的名师(专家)工作室,培育一批优秀教师团队。

(十二)完善教师队伍建设相关制度。全面推行新进教师公

—5 —

开招聘制度,实行编制到校、经费包干、自主聘用、岗位管理。完善职业学校校长任职资格标准,提高校长管理现代职业学校的水平。规范“双师型”教师认定标准。建立统一的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职称系列,完善职业学校教师职称评聘办法,开通职业学校正高级教师职称评审,开展中等职业学校特级教师和五年制高等职业学校教学名师评审。建立职业教育教学成果评选奖励制度。

六、进一步加大教学管理工作力度

(十三)落实教学管理制度。强化校长提高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完善校、系两级教学管理制度,建立校系结合、以系为主的教学管理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严格教学计划或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报批、执行和滚动修改制度。建立教学视导制度,加强教学评价考核,实行教考分离。开展教学、学生、后勤3项管理规范视导。完善省中等职业教育综合管理系统和职业学校教学管理系统,推进职业学校教学管理信息化。

(十四)严格顶岗实习管理。全面执行职业学校顶岗实习管理规定,优选顶岗实习企业,落实实习岗位,建立一批顶岗实习基地。编制实习计划和实习大纲,做到定目标、定课题、定岗位、定师傅,并实行定期考核、定期轮换。强化顶岗实习跟班指导,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顶岗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加强实习工作考核,强化对实习学生、管理人员和指导教师的评价考核。规范顶岗实习的劳动合同管理和报酬支付,落实学生实习责任保险制度,切实加强劳动保护。

—6 —

七、加快构建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十五)制定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建立适应行业产业发展要求和学生持续发展需求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把毕业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就业质量和用人单位满意度作为考核职业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到2015年,全省职业学校毕业生“双证率”达80%以上,当年就业率达95%以上,当年专业对口就业率达70%以上,学生就业满意度达90%以上,用人单位对职业学校毕业生综合素质满意度达80%以上。

(十六)改革教学质量评价方式。健全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指导、第三方参与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实现质量评价方式多元化。鼓励引导行业企业、学生和家长参与教学质量评价。探索建立毕业生就业质量跟踪调查制度。完善技能大赛制度,建立技能大赛成果转化和共享机制,实现技能大赛覆盖所有职业学校、专业、专业教师和学生,促进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课程教育改革、“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

(十七)建立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测试制度。制定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测试办法,测试课目包括公共基础课程、专业理论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编制各专业职业资格证书指导目录,推进职业资格证书考核与学业水平专业技能测试相融通。在部分省辖市及专业开展学业水平测试试点,到2015年,实现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学业水平统一测试。

八、努力为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提供良好保障

—7 —

(十八)加快教学信息化步伐。建立职业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推进职业学校数字校园和智慧校园建设,重点建设仿真实训基地、数字化实验室、远程协作教室等数字化教学场所和设施。建立职业教育资源库,遴选一批职业教育优质教学资源开发基地,开发一批网络课程、虚拟仿真实训平台、通用主题素材库等多种形式的数字化教学信息资源。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鼓励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教学。开展教师信息化教学大赛。到2015年,全省职业学校国家信息化标准达标率达90%以上,50%以上的专业配有虚拟仿真实训软件,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考核通过率达90%以上。

(十九)确保教学经费投入。完善职业学校经费保障机制,保证职业教育投入占财政性教育经费合理比重,逐步提高职业学校生均财政拨款标准。坚持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学校支出重点,不断提高教学经费在职业学校支出中的比例,使职业学校教学经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达30%以上,其中,实训实习教学投入占总支出的比例达15%以上。建立职业学校教学经费投入考核机制,把政策落实和经费使用情况作为项目评估与专项资金分配的重要依据。

(二十)加强教科研工作。充实职业教育教科研人员队伍,加强课题规划指导,引导广大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和实验,整体提高教师教科研水平。围绕专业开发、课程资源建设、学业水平测试、教学方式创新和教师专业成长等重点、难点问题开展研究,

—8 —

力争产出一批国内领先、紧贴实践的理论成果,为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提供理论支撑和方法指导。

—9 —

—10 —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6)编制和发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6) 编制和发布工作的通知 【法规类别】职业与职工教育 【发文字号】沪教委高[2015]56号 【发布部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 【发布日期】2015.11.18 【实施日期】2015.11.18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做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6)编制和发布工作的通知 (沪教委高〔2015〕56号) 各高等职业院校: 为贯彻落实上海市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 教育的决定》(沪府发〔2015〕9号),进一步完善高等职业院校质量年度报告发布制度,根据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关于报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6) 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5〕138号)(简称“教育部通知”)要求,现就做好本市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6)的编制与发布工作通知如下。 一、报送范围 全市各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含民办,统称高职院校),须按要求报送高等职业

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6)(简称《院校年报》)。同时,鼓励各高职院校主动联系一批实际参与人才培养的企业,面向社会发布“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年度报告(2016)”(简称《企业年报》)。国家示范性(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市级特色高等职业院校须联系一家规模以上企业发布《企业年报》,聚焦企业资源投入、参与高职教育教学(做法、成效和问题)等方面,由企业自身独立编制发布。 二、工作要求 各高职院校要严格按照“教育部通知”要求编写年报。我委将委托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作为第三方专业机构,对《院校年报》编制进行指导,并对各《院校年报》质量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将进行通报。 各高职院校要按照《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的通知》(教职成〔2015〕9号)关于“强化对报告发布情况和撰写质量的监督管理”要求,实行校长负责制,加强对年报编制工作的组织领导,落实专人完成年报编制工作,注重形成年报质量的审查机制。 三、报送要求 各高职院校年报材料共分三次报送市教委: 1.第一次为数据报送:材料包括“计分卡”、“资源表”、“服务贡献表”和“落实政策表”等4张表格(最终稿),excel格式(见附件),主要为撰写市质量年报提供统计数据。报送截止时间:2015年11月25日。 2.第二次为案例报送:材料包括《院校年报》(初稿,命名为“**(学校全称)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16)”)、《企业年报》(初稿,命名为“**(企业全称)参与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年度报告(2016)”,由联系企业的院校负责报送)及典型案例与创新举措(最终稿),word格式,主要为撰写市质量年报提供素材。案例名称应主题突出,案例内容应言简意赅(每个案例不超过1000字)、图文并茂。报送截止时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 (一)研究背景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是高职教育的生命线,是教育竞争力的核心体现, 它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随着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规模的迅速 扩大,扩招后的生源质量及当前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今天,教学质量评价作为高校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已越来越 多地受到人们的注重。但因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不长,还 处于探索阶段,相关的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为此,迫切需要深入研 究教学质量评价理论,本研究就是在此背景下确立的。 (二)评价的目的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的目的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第一,了解学生 对任课教师教学情况的反映;第二,即时了解任课教师在师德师风方 面的状况;第三,为学校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第四,即时发现存有的问题,研究提升教师教学质量的措施,并逐步建 立一套检查与监控教学质量的制度体系;第五,重点注重教师的专业 发展,以促动教师的发展来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 (三)评价的意义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的意义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第一,有利于高 职培养目标的实现。高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 人才,有很强的职业或岗位针对性。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理论研究,对指导和促动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无疑有很大的作用。第二,有 利于增强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对高职教学质量实行全方位、科学地 评价,能使学校即时、准确、主动地采取有力措施对教学活动实行指导,发挥管理功能。第三,有利于准确评估教师的教学业绩。制定出 科学可行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设立专门的负责机构,就能够对 教师教学质量有个准确的价值判断,使得对教师的晋升奖励都有可靠 的依据。第四,有利于提升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当前的教学质量评价

职业技术学校2019年度学校教育质量报告

昆明医药职业技术学校 2019年度学校教育质量报告 嵩明县教育体育局: 2019年,我校在昆明市教育体育局、嵩明县教育体育局的正确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及《云南省教育厅等7部门关于印发《云南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5—2020年)》的通知》、《云南省人民政府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决定的实施意见》文件的有关精神,坚持以人为本,以服务嵩明发展、服务社会为宗旨,以促进学生就业为导向,努力提高我校的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为学生打造一个“学有所得、学有所能、学有所用、学有所依”的职业教育环境。现将我校2019年度教育质量情况报告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1、学校概况 昆明医药职业技术学校是经昆明市教育局批准,云南省教育局厅备案具有开展中等职业教育、高等院校升学辅导及成人高等教育学历提升为一体的中职院校。学校占地面积约60亩,资产总值为1595万元,固定资产原值为903万元。 学校以“责任、合作、质量、服务、感恩”为校园核心价值,;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校训;以“团结、务实、创新、包容”为校风,以“求真、务实、互助、共赢”为学风。坚持以“让每一个学生成人成才成功”为办学目标,坚定不移地走“教、学、做”合一的职业教育,使学生具备“一张文凭,多种证书”,成为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 2、学生情况

2019学年招生人数为0人,2019年春季在校生人数为377人,2019年秋季在校生人数为280人,2019年毕业生人数为0人,生源主要来自红河、临沧、昭通等市县,也有部分省外学生,学生巩固率为:87.4%。 3、教师队伍 依据办学发展需要,学校加强新教师引进与兼职教师聘请,不断充实完善教师队伍。注重教师的培养培训工作,通过新教师公开课、老教师展示课、外请优秀教师到校授课培训等多种形式,促进我校教师从新手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的转变。目前,学校已形成一支规模适当,素质优良,专兼比例协调,职称、学历、职业资格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①规模与构成 学校现有教职工65人,教师总数 55人。其中专任教师40人,专业教师30人,特聘(外聘)教师 15人,生师比为4:1。 ②专任教师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30 人,教师数量能够满足教学要求。其中,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达67%。 4、设施设备 学校学年新增教学设备:电子钢琴、婴儿模型设施等。 其他设备:显微镜、手术器械、婴儿称、心肺复苏模拟人等。 为了满足教学需要,学校开设有生化实验室、制药实验室、药物陈列室、解剖实验室等16个实验室。并且逐年增加设备。 二、学生发展 1、学生素质

郑州市科技工业学校2015年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采购项目投标技术方案(A)

3.15.2.1货物主要技术指标和性能的详细描述 一、课程资源 蒙台梭利教学法课程资源、学前儿童卫生保健实训课程资源、幼儿园手工实训手册课程资源、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课程资源、奥尔夫音乐实训课程资源、舞蹈基本功与形体训练实训课程资源。 1、课程资源技术设计 参数设计 1)在学校共享型资源管理平台上进行开发,搭建专业教学资源库系统。 2)国泰安根据学校课程体系建设方案,组建资源加工服务团队与学校专业 带头人和教师团队,完成资源需求评估和平台建设评估。 3)国泰安提供技术支持,搜集、优化、整理并提供三个重点专业教学素材 及资源,包含文档、图片、视频等。 4)国泰安根据需要选择进行动画制作或拍摄的课程,指导校方梳理课程知 识点、撰写脚本,并进行可行性及视频效果评估。 5)国泰安指导学校进行相关资源和视频录制工作,完成专业资源库建设。 6)国泰安解析资源建设种类和制作标准,规划专业设计、资源采编、资源 加工流程,学校专业课程审核人员通过审核系统,最终组织资源入库, 完成专业信息化建设。 资源库建设的技术及内容设计 每门课程都将根据课程的特点制作相应的内容:

视频录制技术 主要包括微视频、活动视频的音视频录制、后期制作和文件交付等基本技术规范。 一、录制要求 (一)活动视频每讲时长30~50分钟,微视频一般3-5分钟,不超过8分钟。删除与教学或教学活动无关的内容。 (二)录制场地应选择授课现场,可以是课堂、演播室或礼堂等场地,面积在50平方米以上。录制现场光线充足、环境安静、整洁,避免在镜头中出现有广告嫌疑或与课程无关的标识等内容。 (三)成片统一采用单一视频形式。 (四)录制方式及设备

教育部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在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为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现就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提出如下意见。 一、深刻认识高等职业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蓬勃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对高等教育大众化作出了重要贡献;丰富了高等教育体系结构,形成了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框架;顺应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强烈需求。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创新型国家对高技能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既面临着极好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高等职业院校要深刻认识全面提高教 学质量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要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要求,适当控制高等职业院校招生增长幅度,相对稳定招生规模,切实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质量上。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明确培养目标 高等职业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要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为指导,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要加强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建设,倡导选聘劳动模范、技术能手作为德育辅导员;加强高等职业院校党团组织建设,积极发展学生党团员。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就业为导向,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 针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特色。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及时发布各专业人才培养规模变化、就业状况和供求情况,调控与优化专业结构布局。高等职业院校要及时跟踪市场需求的变化,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有针对性地调整和设置专业。要根据市场需求与专业设置情况,建立以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专业群,辐射服务面向的区域、

2017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目录 前言 学生发展 ............................................................................................ 立德树人 就业质量 职业发展 自主创业 计分卡 . 教育教学 ........................................................................................... 专业建设 产教融合 教师资源 信息技术应用 学校管理 . 政府责任 ........................................................................................... 政策落实 “行动计划”引领创新发展 质量保障 经费保证 . 国际合作 ........................................................................................... 国际影响 独特贡献 来华留学 合作发展 服务贡献 ............................................................................................ 服务贡献强

服务“一带一路”建设 服务区域协调发展 服务农业现代化 服务中国制造 服务现代服务业 . 面临挑战 ........................................................................................... 定力不足挑战内涵发展 投入不足挑战整体提升 环境质量挑战能力建设 管理能力挑战人才培养 附件:高职教育主要质量指标的地区分布 附件:指标名词解释 附件:关于报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的通知 后记

对高职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的探讨

对高职院校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探讨与我院的实践 湖南都市职业学院基础课部李晓白王赛男 【摘要】高职院校发展的核心问题是教育教学质量问题,而建立和健全高职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又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提出了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6个原则,指出了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3级组织形式和7种评价办法;尤其是结合湖南都市职业学院的实施情况进行论述。希望能有效地较全面地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关键词】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高职评价组织评价方法实施效果 基金项目:湖南都市职业学院重点科研立项课题“高职院校多层面立体化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DS2010ZD001。研究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 李晓白,湖南都市职业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学,应用数学,教育史。 王赛男,湖南都市职业学院教师,硕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教学法,数学教学法。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从事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培养高级实用型专门人才的社会活动,需要解决下面几个问题:一是方向目标问题,二是教育教学质量问题,三是社会效益问题。这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三个基本问题。其中,最核心的是:教育教学质量问题。方向目标和社会效益对高等职业教育来说主要体现在质量上。课堂教学又是高职院校目前所采用的主要教学形式。课堂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院的办学水平,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在这方面加大了研究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其中一个主要做法就是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和监控管理体系。质量管理是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的协调活动,包括制定质量方针、确定质量目标、加强质量策划、质量控制、确保不断改进质量等。 教育教学质量是高职教育发展的核心,是高职教育的生命线。健全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对提高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教学质量的监控包括监督和控制两个方面。所谓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监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监”指对教学思路、过程、方法、模式、效果的监测过程;“控”指对获取和反馈的信息进行分析,联系教改的理论与经验,对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效的、可行的控制过程。“监”是基础,是手段;“控”是反馈,是调节。建立一整套完整、严谨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监控体系是保障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课堂教学质量评价监控系统应由教学管理系统、教学信息反馈系统、教学督导系统等组成。 一、建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应遵循的原则 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是否科学有效,评价是否能达到预期目标,发挥积极的作用。确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并使之具体化和可操作化是评价成败的关键所在。首先建立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是十分重要的。笔者认为应遵循以下原则: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是高职教育的生命线,是教育竞争力的核心体现, 它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随着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规模的迅速 扩大,扩招后的生源质量及当前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今天,教学质量评价作为高校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已越来越 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但由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不长,还 处于探索阶段,相关的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为此,迫切需要深入研 究教学质量评价理论,本研究就是在此背景下确立的。 (二)评价的目的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的目的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第一,了解学生 对任课教师教学情况的反映;第二,及时了解任课教师在师德师风方 面的状况;第三,为学校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第四,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研究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的措施,并逐步建 立一套检查与监控教学质量的制度体系;第五,重点关注教师的专业 发展,以促进教师的发展来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 (三)评价的意义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的意义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第一,有利于高 职培养目标的实现。高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 人才,有很强的职业或岗位针对性。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理论研究,对指导和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无疑有很大的作用。第二,有 利于加强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对高职教学质量进行全方位、科学地 评价,能使学校及时、正确、主动地采取有力措施对教学活动进行指导,发挥管理功能。第三,有利于正确评估教师的教学业绩。制定出 科学可行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设立专门的负责机构,就可以对 教师教学质量有个准确的价值判断,使得对教师的晋升奖励都有可靠

《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资金管理办法》(2019修订)

财政部、教育部关于印发《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 (财教〔2019〕258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教育厅(局、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政局、教育局: 为规范和加强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我们对《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资金管理办法》进行了修订,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财政部 教育部 2019年12月31日 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资金管理办法 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根据国家预算管理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资金(以下简称提升计划资金),是指中央财政用于支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转移支付资金。实施期限根据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等政策进行调整。 第三条提升计划资金管理遵循“中央引导、省级统筹,突出重点、注重绩

效,规范透明、强化监督”的原则。 第四条2020-2022年,提升计划资金重点支持: (一)支持各地巩固和完善以改革和绩效为导向的高等职业院校(以下简称高职院校)生均拨款制度,逐步提高生均拨款水平;支持各地开展高职院校“1+X”证书制度试点以及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等。 (二)支持各地在优化布局结构的基础上,改扩建中等职业学校(以下简称中职学校)校舍、实验实训场地以及其他附属设施,配置图书和教学仪器设备等;推动建立完善中职学校生均拨款制度,进一步提高中职学校生均拨款水平;支持中职学校开展“1+X”证书制度试点。 (三)支持各地加强“双师型”专任教师和“1+X”师资培养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支持职业院校设立兼职教师岗位,优化教师队伍人员结构。 (四)支持有条件的地方探索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等加强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以及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相关工作。具体支持内容和方式,由财政部、教育部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有关要求、相关规划以及年度重点工作等研究确定。 2022年以后,财政部、教育部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和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新形势,适时按规定调整提升计划资金支持内容。 第五条提升计划资金由财政部、教育部共同管理。教育部负责审核地方相关材料和数据,提供资金测算需要的基础数据,并提出资金需求测算方案,审核汇总地方提出的区域绩效目标并报财政部备案。财政部根据预算管理相关规定,会同教育部研究确定各省份提升计划资金预算金额,审核提升计划资金绩效目标。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分析报告

2012中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麦可思研究院编著 编者按: 7月中旬,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报告国家版首次面向社会公布。这是高等职业学校办学者、治理者与教学者梳理过去、厘清现状、展望以后的一种努力与尝试,关于提高办好职业教育的认识,增强办好职业教育的信心和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有着重要意义。报告公布后,本报职教周刊用整版篇幅进行了及时报道,摘要刊发了报告内容,并请报告编写者介绍了报告公布的背景。报告的公布,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反响,许多读者致电本报,希望能够一览报告全貌,因此本报此次将报告全文刊出,以飨读者。另外,本报还搜集了一些政府部门、社会团体、高等院校、企业界专家学者对报告的点评,希望能更好地关心读者阅读与理解报告。 2011年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报告公布的第一年,将与1980年、1999年和2006年共同记入中国高等职业教育进展的历史。200多所高等职业学校和2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公开公布人才培养质量报告,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建设由点到面,部分院校纵向科研经费大幅增

长,有的院校突破2000万元,标志着高等职业教育努力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进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全面提升质量,增强服务能力,走上新的历史起点。 1 概览与历程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进展中产生的高等教育新类型。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横跨了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两大领域,为宽敞适龄青年提供进入高等学校学习并掌握就业技能的机会,对中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时期进入大众化教育时期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1.1 中国的高等职业教育 高等教育中要紧实施专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教育。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是建立在高等学校教育框架基础之上的,目前处于一般高等教育(全日制高等学校教育)中的专科学历层次,这是基于中国差不多国情的战略选择。近年来,中国大力进展高等职业教育,2011年具有一般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高等职业学校数量达到1276所,占一般高等学校总数的60%。 职业教育中以招收应届高中毕业生为主的全日制教育。高等职业教育要紧面向宽敞适龄青年,是为他们提供进入高校学习并获得就业技能机会的职业学校教育。招收对象要紧是应届高中毕业生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学制一般为3年;学生毕业后

中等职业学校质量年度报告 .doc

中等职业学校质量年度报告 (2017年度) 漯河市食品工业中等专业学校 二○一八年三月

目录 一、学校情况 1 (一)学校概况1 (二)学生情况1 (三)教师队伍2 (四)设施设备2 二、学生发展 2 (一)学生素质2 (二)在校体验3 (三)资助情况3 (四)就业质量5 (五)职业发展5 三、质量保障措施 6 (一)专业动态调整 6 (二)改革人培养模式,促进内涵发展7 (三)教师培养培训9 (四)规范管理情况10 (五)德育工作情况12 (六)党建情况13 四、校企合作14 (一)校企合作开展情况和效果14 (二)学生实习情况16

(三)集团化办学情况17 五、社会贡献18 (一)技术技能人才培养18 (二)社会服务18 (三)对口支援19 六、举办者履责19 (一)经费19 (二)政策措施20 七、特色创新21 (一)政校企合作21 (二)集团化办学22 八、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22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22 (二)改进措施22

漯河市食品工业中等专业学校 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2017年) 一、学校情况 (一)学校概况 我校是原省教委于1997年正式批准成立的全省唯一的食品类中等职业学校,主要为漯河中国食品名城和河南食品工业大省培养急需的食品类技术技能人才,属民办教育性质。近年来,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方针,改革创新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校企深度合作,使学校办学活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是“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河南省职业教育品牌示范校”,是“河南省食品职业教育集团”牵头单位。是河南省职业教育攻坚计划和漯河市职业教育攻坚“双十工程”计划重点建设学校。是河南省职业教育品牌师范院校。 学校占地233亩,建筑面积13.1万平方米,目前学校总资产达到了2.5亿元。 (二)学生情况 现有全日制在校生9612人,学校年招生规模稳定在2500人以上,在校生规模9000人以上,毕业生规模2500人以上,生源主要来自本省,学校开设农产品保鲜与加工、农产品营销与储运、农业机械使用与维护、机电技术应用、食品生物工艺、市场营销、计算机应用、学前教育、烹饪等15个专

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全文

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全文) 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 专项资金管理 第一条为加强和规范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专项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促进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现代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计划专项资金(以下简称专项资金),是指中央财政通过专项转移支付安排,用于支持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资金。 第三条专项资金管理遵循“中央引导、省级统筹,科学规划、合理安排,责任清晰、规范管理,专款专用、注重实效”的原则。 第四条专项资金由财政部、教育部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和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工作重点确定支持内容。现阶段重点支持: (一)支持各地建立完善以改革和绩效为导向的高等职业院校生均拨款制度,引导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 (二)支持各地在优化布局的基础上,改扩建中等职业学校校舍、实验实训场地以及其他附属设施,配置图书和教学仪器设备等,推动建立健全中等职业学校生均拨款制度。 (三)支持各地加强“双师型”专任教师培养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支持职业院校设立兼职教师岗位,优化教师队伍人员结构。 (四)支持其他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相关工作。具体支持内容和方式,由财政部、教育部根据党中央、国务院有关要求、相关规划以及年度重点工作等研究确定。 第五条专项资金主要采取因素法进行分配。分配因素包括各省职业教育在校生数、专任教师数、人均可用财力、生均拨款水平、基本办学条件相关指标、办学质量、改革创新、工作努力程度等。各因素数据主要通过相关统计资料和各省份专项资金申报材料获得。 第六条省级财政、教育部门应当于每年3月15日前向财政部、教育部提出当年专项资金申报材料,并抄送财政部驻当地财政监察专员办事处。逾期不提交的,相应扣减相关分配因素得分。申报材料主要包括: (一)上年度专项资金安排使用情况,主要包括上年度专项资金使用情况、年度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地方财政投入情况、主要管理措施、问题分析及对策。

高等职业教育基本知识一

高等职业教育基本知识(一) 1.什么是高等职业教育?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这种教育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强调对职业的针对性和职业技能培养。 2.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一是职业针对性,这是其本质属性;二是大众性;三是产业性;四是社会性。 3.职业教育之本是什么? 职业教育以人为本,就业是民生之本,因此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 4.以服务为宗旨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以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宗旨。 5.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重点和难点是什么?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核心与难点,重点是师资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 6.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方向和突破口是什么? “以就业为导向”是高等职业教育的改革方向和突破口。 7.要营造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应如何转变观念?

(1)转变人才观念,把劳动技能型人才作为宝贵的人才来对待; (2)加强学生思想教育和养成教育,树立劳动光荣的道德风尚,积极开展职业技能、技术竞赛活动,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职业道德,鼓励学生到生产第一线建功立业; (3)树立先进典型,大力表彰职业教育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宣传职业教育和高素质劳动者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形成重视劳动技能、尊重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围。 8、职业教育的“三个转变”和“两个加强”是什么? “三个转变”是转变办学思想、转变办学机制和转变办学模式; “两个加强”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和加强职业技能培训。 9.如何认识我国高技能人才的作用? 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行各业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在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10.我国高技能人才工作的目标任务是什么? 加快培养一大批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和知识技能型高技能人才;建立培养体系完善,评价和使用机制科学,激励和保障措施健全的高技能人才工作新机制,逐步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高、中、初级技能劳动者比例结构基本合理的格局。

教学质量评价标准

教学质量评价标准 为了提高教学水平和管理水平,保证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满足社会对人才质量的需要,结合高职高专办学的特点,特制定我校教学质量评价标准。 第一条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的构成 教学质量评价标准是质量监控的重要依据,是保证人才培养水平的重要保证,是对学校办学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考虑到可操作性,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分为教学组织管理、学生管理、教学过程三部分。 第二条教学组织管理评价标准 1、管理人员岗位职责、权限明确。各项工作的实施流程清楚,协作配合默契,工作效率高,无差错。 2、管理制度完善,执行有效。 3、教学文件齐全。根据专业调研分析结论,制订出合理的人才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能根据人才需求及时修订和严格执行教学计划。 4、教学调度科学、合理。 5、管理手段先进,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提高管理水平。

6、服务教师、学生热情周到。 7、教学准备工作周到严密。(包括:教室、教材、设备、仪器等) 第三条学生管理评价标准 1、管理人员岗位职责、权限明确。各项工作的实施流程清楚,协作配合默契,工作效率高,无差错。 2、按要求招收符合条件的学生,入学新生进行全面复查,保证招生质量。 3、入学教育严肃认真有针对性,效果良好。 4、学生管理制度完善,管理严格规范,奖罚措施明确。 5、学生教育体系完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道德修养和文明教育。 6、学生就业指导,毕业派遣,跟踪调查细致周到。 7、关心学生,服务热情周到。

第四条教学过程评价标准 (一)理论教学 1、教学态度 (1)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对学生负责,不歧视差生。 (2)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准时上、下课,充分利用课堂时间,不无故缺课。 (3)备课、讲授认真,责任心强,治学严谨,要求严格。 (4)仪表端庄,精神饱满,具有良好的教师形象。声音洪亮,表达清晰简练,形象生动。 2、教学准备 (1)按教学大纲要求认真编制授课计划,准确把握知识体系。 (2)备课认真,教案项目全、质量高,做到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重点难点处理恰当。 (3)授课计划能准确体现大纲的要求,教学目标明确,难易适中,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符合授课计划编制要求。

一、《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解读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 16号文件解读 1、16号文的全称及国家出台16号文的目的 16号文全称《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为进一步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2006年11月16日,教育部颁发了《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这个文件的目的是正确引导构建新的高职教育办学模式,切实把提高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放在首要位置。 2、教育部16号文也称“新九条”,其主要内容分别为: (1)关于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意义:深刻认识高等职业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关于人才培养目标: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明确培养目标。 (3)关于专业改革与建设: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就业为导向,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 (4)关于课程建设与改革: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 (5)关于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6)关于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 (7)关于师资建设:注重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改革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8)关于教学评估:加强教学评估,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9)关于领导保障:切实加强领导,规范管理,保证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3、16号文件的“一个重点”、“两个要求”、“三个建设”、“四个加强”、“五个重视” (一)、一个重点:以全面提高高职教育教学质量为重点。 (二)、两个要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发展的客观要求。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编制提纲》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编制提 纲》 附件1 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编制参考提纲 1.学校情况 1.1学校概况。包括校名、办学性质、校园面积、资产、图书总量、专业设置等情况。 1.2学生情况。包括招生规模(招生数量)、在校生规模(总人数)、毕业生规模(毕业人数与毕业率)、学生结构、巩固率、培训规模等数据,及与上一年度相比的变化情况。 1.3教师队伍。包括教师总人数、生师比、“双师型”教师比例、兼职教师比例、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比例、专任教师硕士以上学历比例、专任教师高级职称教师比例、名师工作室的建立等数据,及与上一年度相比的变化情况。 1.4设施设备。包括实习实训的设备种类、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生均实训实习工位数、生均纸质图书、设备使用率等数据,及与上一年度相比的变化情况。 12.学生发展 2.1学生素质。包括思想政治状况(团员、党员的人数)、文化课合格率、专业技能合格率、体质测评合格率、毕业率、就业率、技能大赛获奖等。

2.2在校体验。包括理论学习满意度、专业学习满意度、实习实训满意度、校园文化与社团活动满意度、生活满意度、校园安全满意度、毕业生对学校满意度等。 2.3资助情况。包括免学费和助学金落实情况,学校对学生的资助情况、校外基金与爱心人士资助等。 2.4就业质量。包括学生的总体就业率、分专业就业率、对口就业率、初次就业起薪等数据,升入高等教育比例及与上一年度相比的变化情况。 2.5职业发展。包括学习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岗位迁移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等。 3.质量保障措施 3.1专业动态调整。包括专业结构调整、人才培养方案调整、淘汰专业数与新增专业数等。 3.2教育教学改革。包括各类专业的课程设置情况、学校公共基础课的开设、专业设置、师资队伍、专业特色课程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信息化教学、实训基地、教学资源建设、教材选用、校企合作与工学2结合、国际合作等情况。 3.3教师培养培训。包括教师培养培训情况(参加国内外、省内外培训的次数及效果)。 3.4规范管理情况。包括教学管理、学生管理、财务管理、后勤管理、安全管理、科研管理和管理队伍建设、信息化管理水平、学生自主管理等。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 一)研究背景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是高职教育的生命线,是教育竞争力的核心体现,它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随着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规模的迅速扩大,扩招后的生源质量及当前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今天,教学质量评价作为高校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已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注重。但因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不长,还处于探索阶段,相关的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为此,迫切需要深入研究教学质量评价理论,本研究就是在此背景下确立的。(二)评价的目的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的目的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第一,了解学生对任课教师教学情况的反映;第二,即时了解任课教师在师德师风方面的状况;第三,为学校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提供有价值的信息;第四,即时发现存有的问题,研究提升教师教学质量的措施,并逐步建立一套检查与监控教学质量的制度体系;第五,重点注重教师的专业发展,以促动教师的发展来实现学校的发展目标。 (三)评价的意义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的意义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第一,有利于高职培养目标的实现。高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有很强的职业或岗位针对性。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理论研究,对指导和促动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无疑有很大的作用。第二,有利于增强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对高职教学质量实行全方位、科学地评价,能使学校即时、准确、主动地采取有力措施对教学活动实行指导,发挥管理功能。第三,有利于准确评估教师的教学业绩。制定出科学可行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设立专门的负责机构,就能够对教师教学质量有个准确的价值判断,使得对教师的晋升奖励都有可靠的依据。第四,有利于提升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当前的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实际上已成为教学工作的指挥棒,会引导教师的教学行为逐步走向规范,在客观上必然会促动教学质量的提升。

旌德县2016年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旌德县2016年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 旌德县教体局 (2016年12月) 1.基本情况 规模和结构 旌德县建有一所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宣城旅游学校(原旌德县职业教育中心)。成立于2006年,2009年被评为省级示范中等职业学校。2010年县委县政府整合全县的职教资源重组新的旌德县职业教育中心,2016年更名为宣城旅游学校。学校占地84亩,建有崭新的教学楼、实训楼、学生公寓和食堂等,教学设施齐全,校园环境幽雅。现有19个班级,在校生813人,教职工80人。2016年在校生比上年增加27%。近年受县域初中毕业生持续减少的影响,全日制在校生数较上年减少%。学校加大非全日制学生的招生力度,目前非全日制学生349人,已占全校学生的43%。 设施设备 教学仪器设备总值万元,比上年增加%,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由3093元降低到2712元,减少%,但均超过2500元的部颁标准。校内实训实习工位数为343个,比上年增加15%,生均实训实习工位数为个,与上年持平。 学校馆藏图书18053册,比上年增加4%,生均纸质图书为册,

与部颁标准相差26%。学校建有门户网站一个,多媒体教学设备21套,教学用计算机138台,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17台。 教师队伍 学校有教职工80人,其中专任教师73人,比上年减少2人,生师比为:1,远低于部颁标准的20:1。兼职教师9人,兼职教师与专任教师的比例为%,兼职教师数量不足,缺少来自企业和行业的能工巧匠。 专业课及实习指导教师35人,专业课及实习指导教师与专任教师的比例为%,数量略少。“双师型”教师29人,占专业课及实习指导教师的%。 专任教师的学历合格率为100%,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教师比例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19人,高级职称教师比例为26%,比上年提高%。目前有县级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13人,市级骨干教师或教坛新星2人,市级技能大师1人。 2.学生发展 学生素质 文化素质良好。2016届毕业生226人,毕业率为88%,比上年提高%。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文化课教学,毕业生文化课合格率为%,与上年基本相同。 专业素质优良。机电技术应用和社会文化艺术这两个专业%的学生获取初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其他专业学生的对口高考技能测试合格率为%,专业技能总合格率为%。

教育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18—2020年)的意见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17—2020年)的意见 教师[2016]10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财政厅(局),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财政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财务局,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精神,进一步加强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实现新跨越,教育部、财政部决定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2017—2020年)。现就计划实施提出如下意见。 一、目标任务 2017—2020年,组织职业院校教师校长分层分类参加 国家级培训,带动地方有计划、分步骤实施五年一周期的教师全员培训,提高教师“双师”素质和校长办学治校能力;支 持开展中职、高职、应用型高校教师团队研修和协同创新,创建一批中高职教师专业技能创新示范团队;推进教师和企业人员双向交流合作,建立教师到企业实践和企业人才到学校兼职任教常态化机制,通过示范引领、创新机制、重点推进、以点带面,切实提升职业院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建设

水平,加快建成一支师德高尚、素质优良、技艺精湛、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高素质专业化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二、实施原则 中央引领,地方为主。中央突出示范引领,明确工作重点,加强统筹指导,强化目标管理,带动地方有效实施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建立健全教师培训经费投入长效机制。各省(区、市)根据国家要求,做好规划设计、组织安排、体系建设、监管评估,加大经费投入,保障计划有序推进、顺利实施。 对接需求,重点支持。服务精准扶贫、制造强国、区域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统筹优化教师培养培训资源配置,优先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现代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及扶贫重点产业等紧缺领域教师培训,倾斜支持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及区域经济重点发展地区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协同创新,注重实效。推动地方政府、高校、职业院校与行业企业(职教集团)建立协同机制,深化区域、校企、校际合作,完善国家级、省级、市级、校级校企共建的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应用“互联网+”技术创新教师培养培训方式,形成一批教师培养培训示范单位和品牌专业,提升项目实施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规范管理,确保质量。加强管理制度建设,创新工作思路和管理模式,完善竞争择优遴选机制和动态调整机制,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