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为何取消食品免检制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目:我国为何叫停食品免检制度

专业:行政管理

班级:一班

*名:***

学号:*************

第一页封面

第二页目录

第三页正文开始

第四页正文内容

第五页频繁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

第六页取消的原因

第七页取消的原因

第八页加强食品安全的几点建议

第九页总结

第十页参考文献

浅析我国为何取消食品免检制度

摘要: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条件,保障食品安全,切实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其不仅关系到国家经济的正常发展,同时也反映出社会的稳定程度和政府威望。这些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进入食品安全事件频发期,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食品免检制度已然不适应了社会的发展,弊端展露无遗。

关键词: 食品质量安全免检制度监管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农业和食品工业也将走向全球一体化,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在地区与国家之间流通规模与日俱增,这些因素为各种已知或未知的食源性疾病在全球范围内的流行和爆发提供了条件,食品安全

问题也已然严重。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进入食品安全事件频发期,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取消食品免检制度已是大势所趋。一.免检制度

及至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日益逼近中国,中国的经济发展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中国企业不仅要面对国内企业的竞争,还要面对国外大企业的挑战。而此时,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刚刚建立,许多企业的市场竞争的优势得不到很好发挥,于是破坏市场规则的现象屡有发生。在内外市场竞争环境的冲突下,加之一些人为因素的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经常受到干扰,这对于本来就处于困境中的食品产业雪上加霜,不仅影响了企业抓质量的积极性,更是困扰了企业的改革与发展,产品竞争力不强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的摆在了我们面前。

为了建立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促进产品质量的提高,为企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1999年12月5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发[1999]24号)发布,决定中第(十六)条首次规定了对符合要求的产品实行免检制度,这里的“产品”当然地包括“食品”。免检制度的出现当然有其时代特殊性,其设立的一个目的是防止各级政府部门对企业生产的随意性检查。由于相关配套措施的缺失,一些政府部门不定期对企业进行检查,大大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秩序,加大了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使得本来就紧缺的资源无法尽数投入到真正需要的地方。而另一个目的是鼓励企业创品牌,免检制度是政府以政府的信誉对企业产品质量的一种担保制度,这样以政府的支持,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也增加了不少砝码。

2000年8月——2008年8月,免检制度实施的八年间,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企业的负担,某些产品上实现了扶优扶强,许多企业也成功走向了国际市场。同时政府的行政成本也大幅度降低,当然更重要的是对消费者起到了引导消费、降低交易成本的作用。消费过程中,消费者与经营者所掌握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因此对于消费者来说,制度的优越性是十分明显的,但是同时其中也暴露出来许多问题,如相关机制的不健全难以保证对免检产品的质量监督,许多企业在获得了免检资格之后,考虑到节约成本问题而不再严于对质量的把关,从而引发了一个奇怪的现象,那就是免检产品的质量问题反而比较突出,这不仅对市场是一种损害,更是破坏了政府在群众中的诚信形象。另一方面,免检产品出现问题后,对其的处罚往往只是停留在轻则取消免检资格,重则罚款的行政处罚上。由于违法成本远远低于守法成本,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市场面前,食品质量安全事件频发也就不足为奇了。因此,对免检产品失信处罚太轻,是免检产品频频出现问题的重要原因。

二.频繁曝光的食品安全事件

2008 年9月,被网友们称为“中国911”的三鹿奶粉事件曝光,一时间,全国哗然。国人再次向食品安全投以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对制度合理性的拷问也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然而这次的三鹿奶粉事件的发生似乎也绝非偶然,在2005年就曾发生过辣椒酱含苏丹红事件、雀巢奶粉碘超标事件;2006年的福寿螺致病事件、“苏丹红”咸鸡蛋事件;2007年的味全食品旗下奶粉被查出致病菌事件

等事件;从金龙鱼、福临门大豆色拉油,到亨氏辣椒酱、维他奶、雀巢奶粉、光明牛奶,名牌食品的质量问题被频频曝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其中,金龙鱼、福临门、雀巢、光明、康师傅、三鹿等都是生产“国家免检食品”的企业,雀巢自己也承认问题就出在“免检”上,以致众多消费者质疑“食品免检”。

但是每一次事件的发生之后,政府也都将事就事,虽一时平息了风波,却没能从根本上解决食品市场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每一次事件的发生,也都会引发新一轮制度的调整,然而即便如此,食品质量安全事故仍在以一种猛烈的势头侵入我们的生活,一时间国人陷入了谈“食”色变的怪圈。这些事件让大家对食品免检制度存在严重的质疑,形成广泛的社会舆论,要求取消食品免检制度的社会舆论也把该制度推上风口浪尖。因此对于这一些问题,取消食品免检制度就成为了必然要求。三.取消的原因

首先,产品免检制度不合法。《产品质量法》从未提及免检的内容;《担保法》强调政府不得为企业进行经济担保,免检实质上是一种变相担保,是以“政府信誉”作信用担保。此外,授予“免检产品”称号,如同评选“名牌产品”、“优秀企业”等荣誉一样,是计划经济手段,在市场经济面前难免屡屡遭遇尴尬;同时人为地造成了市场竞争的不公正性。

第二,食品免检是对民生不负责。食品免检,涉及大米、小麦粉、食用植物油、酱油、食醋、瓶装饮用水、婴幼儿配方乳粉、灭菌奶、火腿肠、葡萄酒等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诸多食品。食品与药品一样,质量关乎老百姓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怎么能成为免检产品?

第三,产品质量本身是一种动态过程。产品质量过去没有出问题,并不等于现在和将来不出问题;被抽查的产品没有质量问题,也不等于其他批次生产的产品不会出质量问题。每年,工商部门都能在流通领域查处一大批“免检”企业生产的不合格产品案件,就是明证。何况,食品是特殊产品,食品在生产、储存、运输过程中都可能发生质量问题。

第四,“免检产品”为企业造假提供了便利。如有专家指出,在奶粉或乳制品中添加“三聚氰氨”并非三鹿的孤立事件。食品工业中常常需要检查蛋白质含量,业界通常使用一种叫做“凯氏定氮法(Kjeldahl method)”的方法,通过食品中氮原子的含量来间接推算蛋白质的含量。也就是说,食品中氮原子含量越高,这蛋白质含量就越高。作为一种化学原料,三聚氰胺最大的特点是含氮量很高(66%),加之其生产工艺简单、成本很低,给了掺假、造假者极大地利益驱动,有人估算在植物蛋白粉和饲料中使蛋白质增加一个百分点,用三聚氰胺的花费只有真实蛋白原料的1/5。所以“增加”产品的表观蛋白质含量是添加三聚氰胺的主要原因,而“免检”制度的存在,为非法添加三聚氰胺大行其道提供了便利。有业内人士指出,在我国成人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不会是个别现象。但由于成人代谢毒素功能较快,因此未造成恶劣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