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颡鱼疾病的防治技术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颡鱼疾病的防治技术
一、营养性疾病
病因及症状:饲料中的营养成分过多或过少,饲料成分变质或能量不足,均会引起黄颡鱼的营养性疾病。
常见症状有脂肪肝病、维生素缺乏症等。
病鱼肝脏肿大,肝脏颜色粉白或发黄,胆囊肿大,胆汁发黑,胰脏色淡。
病鱼零星死亡。
疾病控制:改进饲料配方,提高饲料质量,适当增加饲料中维生素和无机盐的用量。
切实做好预防措施:①彻底清塘,严格消毒。
②苗种放养时,要用食盐等药物浸浴消毒。
③放养体质健壮、无病害的苗种。
④投喂新鲜、优质饲料,坚持“四定”、“四看”投喂方法,不施用未经过发酵的粪肥。
⑤加强水质管理,定期注换水。
⑥定期泼洒药物消毒水体与口服药物,坚持对活饵、饲料台、食场进行消毒。
⑦发现鱼病,及时诊治。
二、机械损伤病因
病因及症状:由于黄颡鱼喜集群生活,其胸鳍和背鳍长有硬棘,在生产操作和运输中易造成鱼体皮肤擦伤、裂鳍等机械性损伤,继发细菌感染和霉菌感染,并以烂鳍和生长水霉为主要症状。
主要为网箱分养操作及大规格鱼种长途运输后受伤。
疾病控制:在拉网锻炼、运输中要细心操作。
出苗时,暂养网箱时间不要过长,并尽可能降低暂养箱的放养密度。
运输用水中可以适量添加土霉素,鱼种入池或入网箱前要用低浓度高锰酸钾或3%食盐
水溶液浸洗消毒。
病害防治的首要原则是贯彻健康养殖,科学管理,预防为主。
一旦发生疾病就要及时准确诊断、精确用药。
由于黄颡鱼是无鳞鱼,对常用药物忍受力不及家鱼,特别对硫酸铜、高锰酸钾、敌百虫等药物比较敏感,使用量一定要计算准确。
建议以定期投喂药饵作为预防手段,在捕捞、放养、养殖、运输中尽量避免鱼体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