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家园,秀美乡村”新农村建设行动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幸福家园,秀美乡村”新农村建设行动方案

为深入推进我县新农村建设,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大力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根据《x“整洁美丽,和谐宜居”新农村建设行动规划(x—x年)》和《x“幸福家园,秀美乡村”新农村建设行动计划(x-x年)》,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x-x年“幸福家园,秀美乡村”新农村建设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按照省、市、县党代会作出的战略部署,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整洁美丽,和谐宜居”为目标,突出村庄整洁、环境优美、乡风文明、和谐平安四大重点,统筹规划,集成投入,制定标准,系统推进,缺什么补什么,建一片成一片,确保到x年,全县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全面改善,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升,乡村更加和谐文明,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五宜”x奠定坚实基础。

(二)目标任务

全县共有150个村委会,1444个村小组,截止到x年,我县共整治建设村组569个,占全县自然村的40%。围绕省、市提出的到x年所有宜居村庄新农村建设“扫一遍”要求,从x年开始,全县每年安排200个以上村点,其中省级村点130个以上,市县自建村点70个以上,连线成片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力争到x年全县新农村建设村庄整治基本实现全覆盖,x年进一步完善提升。通过整治建设

村庄、美化农村环境、倡导乡风文明、创建和谐乡村,努力把我县广大农村建成整洁美丽、和谐宜居新农村,全面展现秀美x新风貌。

(三)基本原则

1、坚持统筹规划,建一片成一片。按照统一规划、分批实施、连线成片推进的思路,修编完善县域镇村布局规划,优化乡村空间布局;统筹安排村庄开展片区化建设,建一片成一片,彰显整体效果。强化村庄整治管理,刚性执行规划,实现有新村有新貌。

2、坚持贫困优先,同步整体推进。立足x年基本完成脱贫攻坚任务,优先安排贫困宜居村开展整治建设。连线成片同步整治自然村、培育中心村、提升特色村,确保每个贫困村的村容村貌明显改观,农民群众安居乐业、共奔小康一个不掉队。

3、坚持党政主导,突出农民主体。按照党政主导、农民主体、干部服务、社会参与的工作推进机制,发动农民群众积极投资投劳,共建美好家园。

4、坚持问题导向,缺什么补什么。尊重农民意愿,因地制宜、因村制宜,确定村庄整治建设重点,优先解决群众反映最强烈、需求最迫切、又能及时落实的项目和问题。

5、坚持生态优化,保留乡村风貌。按照“规模适度、村落连片、服务配套、乡风文明、三生融合、各显特色”的思路,展现乡村特色,留住田园乡愁。

6、坚持建管同步,推进乡风文明。建立完善镇村联动管护制度。加强农村生产生活公用设施的运行管护以及农民建房等村务管理,形

成“有制度、有标准、有经费、有人员”的长效管理机制。深入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持续巩固提升新农村建设成果。

二、规划布局

(一)总体布局

坚持铺面推进与重点打造相结合,合理确定村庄整治建设布局。按照连线成片打造的要求,重点实施“831”规划。

1、“八条沿线”:以东西为纵向坐标,突出抓好“二横二纵二撇二捺”八条沿线。在x—x年先后基本完成。

2、“三个连片”:一是以x古镇为支点,联同周边村庄为主的乡村休闲旅游片区;二是以x古村、x村、x村等为支点的古村旅游片区;三是以x镇x村为支点的红色旅游片区。在x—x年先后基本完成。

3、“一个优先”:全县17个贫困村共有172个村小组,其中历年新农村建设已完成62个,其余110个村小组在x—x年基本完成。

(二)村庄规划。采取“明确重点、统一规划、分清步骤、严格实施”的原则进行总体规划。

1、旧村规划。立足村庄经济社会基础、环境条件、文化传统等实际,充分考虑农民群众需求和经济承受能力,防止脱离实际、贪大图全、大拆大建;村庄布局要显山露水有美味,尽量延续村落传统布局,合理利用地形地貌、山林植被、河湖水系,科学布局各类设施,保留乡村风貌,彰显乡村特色;村庄建设既要尊重地方生活习俗,传

承传统文化和建筑特色,记得住乡愁,又要刚性执行规划,规范农民建房。

2、新村规划。遵循乡村建设总体规划,按照“安全、适用、节地”的原则,避让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易发区和洪水易淹区,尽量利用集体建设用地、非耕地、未利用地等农业低效用地,少占或不占耕地。新村规划以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为目标,规模适度、相对集中,便于配套基础设施和综合公共服务设施。

(三)村庄定位

根据村庄自身条件和资源禀赋科学确定建设发展定位,实行分类打造。特色产业型,指现代农业、农产品加工业等方面基础较好的村庄。规划建设发展重点是,围绕主导产业建基地、带农户、拓市场,发挥资源环境优势,提高科技和经营管理水平,推进产村融合发展,形成特色产业村,促进农民就业创业和持续增收;社区服务型,指区位优势明显、交通出行便利、发展基础较好或规划新建的村庄。规划建设发展重点是,参照社区建设标准,完善生产生活设施,延伸城镇公共服务,建设综合公共服务平台,发展社区服务事业,提供便捷有效的服务;文化保护型,指具有独特建筑文化、名人文化、传统风俗、书画文艺,需要特殊保护开发的村庄。规划建设发展重点是,坚持保护与开发并举,提升村庄文化品位,促进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合,发掘文化遗存的教育和旅游功能,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乡村旅游型,指生态环境良好、自然风光秀丽、历史人文积淀深厚的村庄。规划建设发展重点是,充分利用山水林木、田园风光、生活风

情、历史人文等资源,积极发展众筹农业、休闲观光、民宿度假、养生养老、康体健身等新业态,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美好家园。

(四)建设模式

根据村庄特点和存在问题,确定整治建设模式,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着力提高村庄宜居水平。

1、一般自然村

旧村整治。对经济基础薄弱、人口持续减少、后续发展乏力、人居环境较差的自然村,重点是加强自然生态保护,加大村容村貌和人居环境整治,结合脱贫工作进行整体搬迁的村庄,旧村要进行宅基地平整开发,完善必要的生产生活设施。

改造提升。对交通区位、经济发展等条件较好的自然村,建设重点是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改善村庄人居环境,有条件的发展特色产业。

环境整治。对城镇近郊、并有可能纳入城区统一管理和国省道沿线的自然村,重点是严格控制农民建房,合理布局新村选址和集中安置区,加大环境综合整治,改善人居环境质量,推动其加速融入城镇。

特色保护。对具有历史人文景观和自然生态景观的自然村,建设重点是优化生态环境,挖掘人文历史,修缮文物古建,整治影响景观的建筑物,保持村庄的整体风貌格局。

2、中心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