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趣味型作业设计探究-最新文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趣味型作业设计探究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于一些较为生动、有趣的事物往往较为感兴趣。很多学生对作业并不感兴趣,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这些作业的设计太过于机械、死板,很难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趣味型作业进行研究,希望能够通过趣味型作业有效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那么,如何设计小学数学趣味型作业呢?
一、生活型作业
生活型作业,顾名思义是指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作业。由于生活型作业与学生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很容易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在具体的教学过程当中,我经常会根据教学实际设计生活型作业,学生对于这样的作业也非常喜爱。
例如,执教“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时,我设计了以下的生活型作业:要求学生连续当一个月的“小当家”,在家长的配合下,对家庭一个月的开销进行统计。布置作业之后,学生在家长的配合下完成了当月的家庭开销统计。统计完成之后,我再组织学生进行数据对比,看看谁家的月开销最多及可以在哪些方面节省开销。在这次作业中,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数据统计,亲自管理家里的开销。通过这次作业,学生不仅掌握了相关的数学统计知识,还对家庭生活开销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这次作业完成之后,很多家长表示:“通过这次作业的完成,孩子似乎懂事多了,也不乱花钱了,还督促我们节省家庭开支。孩子真的长大了,谢谢老师!”
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很多教学主题均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教师可以充分结合这些教学主题设计生活型作业,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
二、故事型作业
小学生都喜欢听故事、看故事,基于学生的这种特点,教师可以适当设计一些故事型作业让学生完成。故事型作业不仅可以满足学生爱看故事的心理需求,还可以寓教于乐,让他们在看故事的同时有效完成相关数学知识的学习。
例如,执教“10以内的加法与减法”时,我设计了以下的故事型作业让学生完成:“一天,唐僧师徒四人来到一座大山,长途奔波之下此时已饥肠辘辘。为了寻找到更多的食物,唐僧提议三个徒弟同时出去采果子,半个小时之内看谁采的果子最多。
听到这样的提议,三个徒弟欣然答应。不一会儿,三个徒弟均采回了果子。孙悟空采回9个苹果,沙和尚采回7个梨,猪八戒采回8个橘子。请问,三人一共采回多少个果子?谁采的果子最多,分别多多少?”由于作业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因此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非常高。
故事型作业可以由教师自主编写完成,也可以从网络上借鉴。如果有可能,还可以让学生参与到故事型作业的设计中。故事型作业是一种典型的趣味型作业,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三、游戏型作业
传统的小学数学作业较为单一、死板,为了丰富作业的形式,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游戏型作业。
游戏型作业的形式不拘一格,是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一种重要手段。
例如,执教“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时,为了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我组织学生玩这样一个数学游戏:将学生按纵排分为若干个小组,由第一名学生给出一个小数,第二名学生说出加上或减去某个小数,第三名学生给出计算结果,如此循环往复进行计算。每个小组抽出一名学生作为监督员,用计算器计算出小组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计算结果正确,游戏继续;计算结果错误,立即宣布本小组的游戏结束,坚持时间最长的小组获取游戏的最终胜利。为了获取游戏的胜利,每个小组的学生都非常积极努力,尽量保持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体验到了游戏的快乐,还对小数加减法的相关知识进行了有效巩固,可谓一举两得。
实践表明,游戏型作业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
因此,教师可以多设计一些游戏型作业,通过这种寓教于乐的作业,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巩固所学知识。
小学数学趣味型作业的设计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它的设计形式多样,并不局限于上述三种。基于趣味型数学作业所取得的成效,教师应积极参与到趣味型作业设计的探索和研究当中,进而通过趣味型数学作业有效调动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让数学作业更加丰富多彩。
(责编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