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子”的定义及其功能
“‘面子’是中国人际关系最基本的‘调节器’。
爱面子是中国人人格的重要特征之一,人际互动双方爱‘面子’的程度,给不给‘面子’
或‘面子’是否给足,往往是人际和谐与否的重要条件,它直接关系到
人际关系的方向和程度。
”
“中国人的人际交往中,往往以对方给不给自己‘面子’,给自己‘面子’的多少来判断对方对自己接纳程度,并对彼此关系进行认知和评
价;同时,面子也是中国人的内在人格特征,是中国人的‘自我意识’和
‘自我观’。
”
“‘讲面子’的心理既有利于维护中国人人际互动的和谐进行,是中国人自尊和自我意识得以实现和满足及荣誉感获得的较佳途径,是维
系中国人人际关系的重要工具;同时,‘面子’心理也影响着中国人人
际关系的‘理性’发展,有时会成为中国人人际交往中沉重的心理负
担。
”(乐国安)
一面子的既有定义剖析
面子是国人耳熟能详的概念。
最早对“面子”进行论述的著作是美国传教士明恩溥所著的《中国人的素质》。
明恩溥虽然发现了面子在中国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但他无法给出面子的定义。
作为深受中国文化熏陶的林语堂虽然对面子进行了生动的描绘和细致的分析,但他承认“面子是抽象而不可捉摸的”,容易举例而难以下定义;不但无从定义,而且不可翻译。
以研究中国国民性著称的鲁迅对面子论述颇多,但他也规避了面子的定义问题。
由此,给“面子”下定义的困难性可见一斑。
1,胡先缙的“面子”定义。
第一个给面子下定义的人是胡先缙。
她用语义分析的方法对“脸”和“面子”的定义进行了研究。
她搜集并分析了25条有关脸和面子的短语后,把脸定义为“社会对个人道德品格的信心”,把面子定义为“人从社会成就而拥有的声望,是社会对人看得见的成就的承认”。
“面子代表在中国广受重视的一种声誉,这是在人生经历中步步高升,藉由成功和夸耀而获致的名声,也是藉着个人努力或刻意经营积累起来的声誉。
要获得这种肯定,不论任何时候都要仰赖外界环境。
”
“面子的建立最先是藉由高位、财富、权力和才能,然后要运用手段发展出和某些名流
之间的关系,同时,又要避免做出可能引起非议的举动。
”
胡先缙把面子等同于社会声望,揭示了面子对成就的高度依赖,强调了社会对面子的重要影响,突显了社会对个体的制约与控制。
但社会成就与社会声望具有相对稳定性,把面子等同于社会声望,面子成为了静态的、单维的,难以诠释面子的复杂性。
胡氏定义为了体现“脸”和“面子”的区别,突显“脸”的道德性而片面强调了“面子”中的成就因素。
这个定义忽视了面子的其它方面,显得过于狭窄。
“面子”中有道德的成分,长时间恪守礼俗或者在特定情况下仍能秉承礼的精神是能给个人带来面子的。
(比如:封建时代朝廷对长期守寡妇女的表彰。
)面子还可以通过社会关系获得。
(如:某人的亲属取得了成就,占据了高位,此人也跟着有面子;又如:通过与有面子的人建立社会关系,个体也能获得面子。
)从胡先缙的著作可以看出,她对这些问题隐约有了些认识,但是并未给予足够重视。
2,金耀基的“面子”定义。
金耀基以胡先缙对“脸”和“面子”的定义为平台来探讨面子的内涵。
他基本认可了胡先缙对脸面所作的界定,并对其进行了发展。
从语言学的角度看,“脸”一词的出现远比“面子”要晚。
据胡先缙的考证,“脸”一词出现在元朝(公元1277—1367),而“面子”则公元四世纪之前就已经出现了。
金耀基认为:把Face译为两个概念“脸”和“面子”的做法“适用于北方说国语的区域,但南中国说粤语和客家语的区域只有‘面’字,而无‘脸’字”,而且“粤语是比国语更古老的语言”。
这就证实了“脸”的概念是从“面子”中分化出来的。
为了避免文字上的繁复和纠缠,金耀基用“面子”概括了胡氏定义中“脸”和“面子”的内涵,并把“面子”分为“社会性的面”(胡氏定义中的“面子”)和“道德性的面”(胡氏定义中的“脸”)。
“社会性的面”是社会赋予个人的。
“除非他的行为证明(社会赋予的面子)是实至名归,否则社会可以收回给予他的面子。
”“社会性的面”并不是每个人都拥有的,处于社会底层的人是没有社会性的面子的。
“社会性的面”体现了社会互动中他律性的一面,与西方“耻”(Shame)的概念相联系。
“道德性的面”是一种道德品质,是“团体对一个具有道德声誉的人的尊敬”。
“道德性的面”是人人可拥有的,至少有普遍拥有的潜能。
它与西方“罪”(Guilt)的概念相联系,体现了社会互动中自律性的一面。
1.3何有晖的“面子”定义。
香港心理学家何有晖从“面子不是什么”来界定面子,他指出:面子不是行为的标准,不是人格,也不是地位、尊严和荣誉,不是声望。
最后,他把“面子”定义为:个人由于地位和贡
献而从他人那里获取到的尊重和顺从。
何有晖提出“面子是个人由于地位和贡献而从他人那里获取到的尊重和顺从”,把“面子”等同于尊重和顺从,并明确了社会声望是面子获得的原因。
同胡先缙相比,何有晖进一步揭示了人际回应与面子的关系。
何有晖对面子定义剖析说明了“面子”是一个纯粹的中国本土概念,虽然它可以与西方心理学的许多概念进行类比,但是用西方心理学的概念是不足以全面地描绘和界定面子的全部内涵的。
1.4其它学者(费正清、乐国安等)论“面子”。
美国汉学家费正清认为:面子是一种社会性的东西,个人的尊严将从适当的行为及社会赞许中获得。
“失去面子”则是由于不能遵照行为的法则,以致于在别人看来处于不利地位。
乐国安认为“面子首先是个体的自我拥有、自尊的表现,然后再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得以实现。
不管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声望有多高或多低,甚至社会地位极其低下、根本无声望,人们爱面子的心理也不会由此得到减弱。
这种心理也许是中国文化传统中重伦理的渗透、维护祖宗心态的外显和追求理想人格的具体体现。
”
1.5翟学伟对“面子”的定义。
在翟学伟看来,面子这个词是颜面、面目的一个转喻。
颜面和面目的最初含义就是指一个人的面孔。
在中国社会,由于个人是家族链条上一个摆脱不掉的分子,因此他的言行举止、为人处世、事业功名、做官掌权的问题就不仅是他个人的问题,而是整个家族的期待并由此可以沾光的问题。
如果一个人做的事符合家族众人的期待,那么他不但自己感到非常荣耀,他的家人也会为他感到骄傲,并因此使家人同他分享荣誉和资源;反之,如果他做的事情或选择违背了家人对他的期望或以失败而告终,他就感到羞耻,丢脸,不愿回到家人群体中,以免被家人羞辱或让家人在当地感到无地自容。
这就是“有脸见人”和“无脸见人”的最初含义。
因此,在中国社会,许多事情不是个人想不想做的问题,而是家里人想不想他做和他做了为家人带来了什么的问题。
这样翟学伟给“脸”、“面目”、“颜面”等在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上下的定义是:“脸是一个体为了维护自己或相关者所积累的、同时也是一个社会圈内公认的形象,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中表现出的一系列规格性的行为”。
后来翟学伟又把这个定义修改为“脸是个体为了迎合某一社会圈认同的形象,经过印象整饰后表现出来的认同性的心理和行为”。
可见,脸面是一个辐射性或推广性的概念,它的动力和行为方向都是以与相关的人共享为特征的,即同所谓的光宗耀祖、光大门楣、沾光等心理和行为相联系。
否则的话,脸面问题
只是戈夫曼理论中的个人印象整饰问题,而失去了更深层次上的动力源或众望所归的行动方向。
由面子的分享性而导致的权力问题,台湾社会学家文崇一做过专门的研究。
他说:在中国社会,特别是传统中国社会的政治体系中,亲属和权力表面上是两个不同的范畴,实际却是在一个范畴中运作。
所谓一个范畴是指,
有时候家族支配权力,有时候又反过来,权力支配家族。
家族与权力之间
一直是互相支援,形成一种特权。
这种特权,通常都在地位上表现出来。
有权的人,除了自己享受特权外,还会把权力分享给关系密切的家族和
姻亲,由近及远;家族和姻亲也会联合起来分享权力,或要求分享权力。
这已经变成一种习俗或社会规范,因为有些法律条文也承认这种分赃式
的瓜分权力。
这种透过家族和姻亲关系获取或保障既得利益的手段,是
权力关系中一种非常奇特的现象,我们通常把这种情形叫做裙带关系。
中国人作了官或发了财,如果不给亲戚朋友一点好处,那才叫不懂人情
世故。
一个不懂人情世故的人,在中国社会是很难立足的,不要说为自己
的事业打天下了。
这就是权力分配在中国社会结构中的关键地位,它跟
亲属结构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性。
(1995b:246)
翟学伟认为,在中国社会,单凭自己的目标和兴趣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或表现得知书达礼、彬彬有礼,不算是真正的脸面行为,它们不过是个人奋斗成功或行为得体而已。
其实中国人讲脸面总是倾向于把相关者的有关心理和行为考虑进来,因此具有层层辐射出去的作用。
一个家族或家乡里出了一位名人,家族和家乡的人们不要这位名人的首肯,就已经沾到他的光了。
脸面涉及的是个人的资源要让他人来分享,如争脸和争面子的意思是指一个人获得了受人羡慕的学识、人品、才华、德性、情操、职务之类,或有了当地人认同的行为和事迹,结果那些没有这些个人特征的人通过特定的关系可以分享到这些特征,比如给面子就含有可以让那些相关的他人分享自己的荣誉、名声以及由此而来的物品、财富、地位、权势等意义。
脸面作为一种资源扩散方式,是以他人的正面评价作为回报的,比如他人对施予资源者的接受、感谢、感激、颂扬等会让有脸者感到自己有了面子。
可见,有脸者愿意与谁共享脸产生的资源,就是在赏脸给他,而他所要的最好的回报,不是物质帮助,而是多多的恭维、抬举和捧场。
给他人面子就是对他人重要性的承认,也就是对他人成功、德性或善举的肯定、羡慕、欣赏、尊重、敬佩等。
如果一个人虽有物品、财富、地位等,但他想找人分享时,别人都表示出轻蔑、不愿搭理,或拒绝要他的东西,即不愿分享他的资源、沾他的光,那么就是不给他面子。
在中
国,一个人不给别人面子最有可能的原因是涉及道德问题,要么他过去可能伤害过此人的感情或自尊心,要么人们不认同他或她的资源的来路,比如一个人偷盗或卖身得来的钱财,即使他或她再富有,仍然没有面子。
更为严重的是这种不给个人面子的行为也同样会波及到他或她的相关者,如他的家人、家族、同乡,最后他或她只能退出或逃离其为之奋斗过的群体。
这样我们就知道了,面子是由脸出现后而获得的他人的评价,它从理想上讲承担着人们对一个人的脸是否被某一群体或社会圈承认的检验和考验的作用。
由此面子是一个为脸活着为脸奋斗的人最想得到的东西,当然比金钱和财富更为重要,因为是它赋予了金钱和财富以社会和文化的价值和意义,也使奋斗者感受到了为之奋斗的幸福感。
这样,翟学伟给面子下的定义是:面子是个体对做出的脸的行为后的自我评价判定及其在他人心目中的序列地位,也就是心理地位。
因此面子在根本上是一种由于个人表现出来的形象类型而导致的能不能被他人看得起的心理和行为。
费正清对此有相当的认识。
他说:
中国式的人文主义包括关心个人尊严的问题,但那是从社会的观点来关心的。
“面子”是个社会性的问题。
个人的尊严来自行为端正,
以及他所获得的社会赞许。
“丢面子”来自行为失检,使别人瞧不起自己。
人的价值,并不像西方所认为的那样是每个人固有的品质,而是需要从
外界获得的。
(1999:125)
从这一点来看,面子虽然以他人评价为皈依,但因为它是从脸的表现出发的,因此它是有“里子”的。
如果介入于关系中的辈分、孝悌、忠恕来谈,我们就会发现,正是这些关系运作让中国人的脸开始式微,而面子开始突显。
也就是辈分高、地位高或在伦理上应当受到尊重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无论自己的表现(脸)如何,都希望他人给他面子。
而按照忠恕原则,如果他这样做了,别人出现同样情况时,他也会给别人面子。
由此一来,无论对方是否表现出色,中国社会已经发展出一套很成熟的恭维他人的言辞。
罗素曾说:
外国人对中国人的“要面子”觉得很可笑。
殊不知只有这样才能在社会上形成互相尊敬的风气。
每个人,都有面子,即使最卑贱的乞丐。
如果你不想违反中国人的伦理准则,那就连乞丐也不能侮辱……
……中国人的生活,即便是最现代化的人,比起我们也要有礼得多。
这当然影响效率,但同样(更重要的是)也影响了人际关系的真诚。
作为在大陆为数不多的研究面子的学者之一,翟学伟对面子下的定义可谓匠心独运。
他效法胡先缙的研究方法,从语义分析入手,对“脸”和“面子”的内涵进行了区分,并逐一下了定义:
“脸是个体为了迎合某一社会圈认同的形象,经过印象整饰后表现出的认同性的心理与行为。
而面子是这一业已形成的心理及行为在他人心目中产生的序列地位,也就是心理地位。
”“脸集中体现人的自身形象或表现”;“面子偏向互动双方所处关系状况”,是一种“心理地位”。
由此,翟学伟结合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的戏剧理论,指出:西方人在社会互动中,自身形象的塑造(脸)和在他人心目中产生的心理地位(面子)是一体的。
而中国社会在重情轻理、等差主义、形式主义的文化因素影响下,导致了“脸”和“面子”的分裂,从一个统一连续体变成两个维度。
即:面子的建立不一定要以脸为起点,而脸的获得也并不一定导致面子的拥有。
因此,根据“脸面”状况,可以把社会上的各色人等分为四类:
第一类:有脸、有面子。
这是儒家力图塑造的君子人格及其理想。
他们既能恪守道德规范,塑造自我形象,又能在他人心目中获得较高的心理地位。
但是“这一切只不过是理想而已”。
这样的人少之又少。
第二类:有脸、没面子。
“他们属于那种刚正、铁面、讲原则、讲理想、讲骨气、笃信好学,守死善道之人(正派人)。
但是这样的人在他人心目中并没有获得较高的地位,反而被讥讽为不通人情世故,不通情理,做事太认真,太正经,不会做人等等。
”即古代所说的“方人”。
桓宽在《盐铁论·论儒》上提及:“孔子能方不能圆,故饥于黎丘”。
第三类:没脸、没面子。
“他们因脸面资源均不足而处在社会最底层,但追求脸面的欲望也最强烈。
中国历史跟中国人开得最大的玩笑就是很多未来面子最大的人是出自这些既没有脸也没有面子的人。
”比如西汉和明朝开国皇帝都是地痞混混出身。
第四类:没脸、有面子。
“他们非但不讲究道德修养和社会规范,而且为人圆滑,有手腕,善于见风使舵,会耍阴谋,会弄权术(能混)。
但他们却一向受社会青睐,并以极大的优势压倒或打击第二类”,是“圆人”。
翟学伟认为:脸是个体为了迎合某一社会圈认同的形象,经过印象整饰后表现出的认同性的心理与行为。
而面子是这一业已形成的心理及行为在他人心目中产生的序列地位,也就是心理地位。
面子偏向互动双方“所处关系状况”,是一种“心理地位”。
翟学伟的定义把握了面子的众多内涵如互动、他人认同、关系状况、心理地位,突出了面子现象的情境性,并已触及了面子的实质即面子是他人对自我的主观心理评判,诠释面子现象的能力大为增强。
翟学伟富于创造性理论和精当的分析揭示了中国人脸面观中的紧张性,对中国社会许多独特的社会现象有相当大的说服力。
然而,该理论内部蕴涵着矛盾。
一方面,该理论肯定了“脸”和“面子”的一致性,并在定义中说明“面子”是以“脸”为基础而产生的;另一方面,该理论又提出中国文化中的某些因素导致了“脸”和“面子”的异质性,“面子”的拥有和
“脸”的获得并不存在内在关联,从而否定了前面的定义。
同时,该理论弱化了面子与成就、声望的联系。
正如翟学伟所指出的:“儒家文化价值和中国现实文化之间存在巨大差异”。
儒家思想构建了一个过分理想化的社会,其许多主张是不具有可操作性的。
按照儒家价值观念来塑造自我形象,很可能不但无益于事业成功,反而会阻碍其进程。
因此,想要干一番事业的实干者必须学会变通,圆滑一些。
他们虽然不敢公开站出来否定儒家价值观念,但其实已经在行为层面上背弃了它。
对于社会上的大众,现实的成功远比空洞的教条更有吸引力,他们理解并认同了实干家的观点,认可了实干者的脸和面子。
二“面子”的内涵、特征和文化基础
(一)“面子”的内涵
面子实质上是个体对自我在他人心中的价值与地位的关注,自我价值是面子的内核,社会性资源是面子的象征。
自我价值的认同诉求与回应的冲突即评价冲突是面子的直接诱因,个体在交往中表现“相符行为”或允许他人利用自己的社会性资源是赢得面子的基本途径。
第一,自我价值是面子的内核。
自我价值是个体对自我的“有用性”及“有用程度”的主观判断,它源于自我的觉醒,是自我意识的重要内容。
确立与确认自我价值是人的基本需要。
能力和成就是衡量个体价值的根本依据,个体依据自身的能力和成就确立自我价值,同时产生相应的认同诉求即确认自我价值的需要。
在世俗社会中,确认自我价值的关键在于赢得他人与社会的认同,明确自己在社会与他人心中的地位或价值。
当认同自我价值的诉求与回应出现冲突时,他人认同个体自我价值的程度偏离了个体的预期,面子便得以凸显。
可见,自我价值是面子的内核,面子实质上是个体对自我在他人心中的价值与地位的高度关注。
第二,社会性资源是“面子”的象征。
所谓社会性资源,是指个体藉由能力、品格、成就而获得的权力、财富、地位、社会声望等公众性资源和他人信任等人际性资源。
社会性资源实质上是自我价值的社会标定,个体拥有社会性资源,意味着自我价值已被衡量并赢得了广泛甚至普遍认同,个体在社会与他人心中的价值、地位已被确认,个体自我价值的认同诉求业已达成并赢得了面子。
可见,社会性资源是面子的象征,社会性资源的多寡标示着面子的大小。
社会性资源作为面子的象征,其表征的面子是间接的、潜在的,须由互动时在场的他人评价予以确认,方可转变为现实的面子。
现实的面子受社会性资源的多寡制约但不由社会性资源的多寡直接决定,其直接的决定因素是个体的社会性资源对他人的可利用性、可利用度以及他人实际利用的程度。
第三,评价冲突是面子的直接诱因。
社会性资源标示的面子具有潜在性,须由在场的他人评价予以确认,方可转变为现实的面子。
在场的他人对个体自我价值的评价,既是个体确立自我价值的参照依据,又是个体的自我价值是否被认同与接纳的直接体现。
没有在场的他人的评价,自我价值既无从确认又无法体现,自我价值感也无从激活。
可见,他人在场和评价成为面子产生的必备条件。
当他人对个体的价值评价与个体的自我判断出现偏离与冲突时,个体的自我价值感得以激活,面子现象与面子体验得以凸显。
因此,评价冲突是诱发面子的直接原因。
必须指出,他人评价可以是现实的,也可能是潜在的或想象的。
潜在的评价是指个体在公众场合或者在传播媒体上出现时,其行为仍可能受到当时不在场的他人的评价;想象的评价,是指个体自己主观猜测的他人评价,即个体认为自己的行为会受到什么样的评价。
第四,在场的他人在个体人际网络的位置是影响面子的重要因素。
在场的他人在个体人际网络的位置不同,意味着他人与个体的熟识程度和他人对个体的重要程度存在差异。
熟识程度折射着他人对个体自我价值的了解与认同的程度;重要程度体现了他人对个体生存与发展的价值与影响力。
位于个体人际网络中的重要他人,可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与制约个体的生存与发展状况,进而影响个体自我价值的确立。
因此,在场的他人在个体人际网络的位置决定着其对个体生存与发展的价值与影响力,也制约着个体向其诉求自我价值认同的强度与程度。
一般而言,位于人际网络内圈的在场他人如家人、知己,对个体自我价值的认同是稳定的、确定的,且与个体的自我价值判断基本相符的,个体在他们面前不易产生评价冲突及相应的面子问题;位于人际网络边缘或人际网络外的他人如陌生人,难以冲击个体的自我价值,或者对个体自我价值的认同与否难以影响个体的生存与发展,个体无须在意他们的评价而顾及面子;位于人际网络中圈的他人如一般的朋友、熟人,他们既可能影响个体的生存与发展,又可能变更对个体自我价值的认同程度,在他们面前,个体容易出现评价焦虑及相应的面子问题。
在公众场所和在传播媒体上出现的个体行为的意义与价值,可能会潜在的评价放大,因此,个体在公众场所极易产生面子问题与面子体验,尤其是在公众场所中有具有影响力的他人在场时,其对个体的能力评价与价值认同可直接或间接的、潜在或现实的影响在场公众,可能导致广泛的对个体的能力评价与价值认同的变更,容易诱发个体对评价的高度焦虑,出现对个体产生重大影响的面子问题。
第五,交往中的相符行为和社会性资源的他人使用是赢得面子的基本途径。
相符行为即符合个体的身份、地位、角色的行为。
在交往过程中,身份、地位、角色都喻示着个体社会性资源,而社会性资源是个体自我价值的社会标定,个体表现出相符行为,暗示着其自我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