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专题七专题突破训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突破训练

(建议用时:40分钟)

一、选择题

(2015·上海市虹口区一模)人口迁移率是指迁移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迁入为正,迁出为负。图甲为我国某地区人口迁移率与自然增长率曲线图,图乙为人口增长曲线图。读图回答1~3题。

1.图乙所示的①②③④四幅人口增长曲线图,符合图甲所示地区人口增长特征的是()

A.①B.②

C.③D.④

2.图甲所示地区人口数量最多的时间大约出现在()

A.1910年B.1970年

C.2005年D.2010年

3.下列地区中,与图甲所示地区人口迁移特征最符合的是()

A.黑龙江B.上海

C.西藏D.三峡库区

解析:第1题,图甲所示地区自然增长率一直大于零,2004年前人口迁移率也大于零,

说明人口数量是持续上升的,只是最后几年增长速度放慢。第2题,人口增长率要结合迁移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分析,二率之和大于0,则人口总数增加,据图甲判断,二率之和大约在2010年为0,故此时人口数量最多。第3题,20世纪70年代以前,华北等地人口“闯关东”使黑龙江人口迁入率增加;20世纪70年代以后,华北等地经济发展速度加快,“闯关东”人数减少,甚至出现“雁南飞”现象,最后导致黑龙江人口迁移率降低,变为负值。

答案:1.C 2.D 3.A

(2015·湖北八市联考)下图是某城市人口迁移率与自然增长率曲线图,读图完成4~5题。

4.该城市人口数量开始增加的时间是()

A.①B.②

C.③D.④

5.图中反映的是该城市最近四十年的人口增长情况,此类城市较普遍存在的地区是()

A.东亚B.南美

C.西欧D.北非

解析:第4题,从图中可知②时期以后人口迁移率与自然增长率之和大于0,故②时期以后城市人口数量开始增加。第5题,从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或较小可知,该类城市普遍存在于西欧地区。

答案:4.B 5.C

(2015·海淀区期末练习)下图为“某城市用地功能区规划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

6.若从环境因素考虑,图示城市各功能区用地规划合理,该地区最可能()

A.属热带雨林气候B.地势起伏小

C.河流自南向北流D.盛行东北风

7.该城市功能区与其形成的主导因素对应正确的是()

A.甲—行政因素B.乙—历史因素

C.丙—社会因素D.丁—经济因素

解析:第6题,从图例中有苹果园可知该地不可能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区。河流应大致自西北向东南流。工业区主要位于东北方向,不可能盛行东北风。该城市呈团块状,说明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起伏较小。第7题,甲为商业区、丁为仓储区,两者主导因素均为经济因素;乙为住宅区,主要考虑环境因素;丙为工业区,主要考虑环境因素。

答案:6.B7.D

(2015·浙江月考)再城市化是指城市因发生逆城市化而衰败的城市中心区再度城市化的过程。下图显示西欧四个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平均增长速度。读图完成8~9题。

8.图中1984~1989年处于再城市化阶段的国家有()

A.1个B.2个

C.3个D.4个

9.促进西欧部分国家再城市化产生的因素有()

①传统工业的复苏②第三产业的发展③农业生态环境的恶化④城市环境质量的

改善

A.①②B.②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第8题,从图中可知,只有奥地利和比利时两个国家处于再城市化阶段。第9题,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城市环境质量的改善,促进了西欧部分国家再城市化的产生。

答案:8.B9.C

城市居民出行耗时多少与出行工具和路程有关。下图为某城市不同出行方式耗时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10~11题。

10.该城市()

A.出行距离与耗时呈正相关

B.公交出行速度最快,耗时短

C.步行出行速度慢,耗时长

D.距离在4千米内最适宜骑自行车出行

11.为从根本上提高居民出行效率,该城市应()

A.快速发展地铁、轻轨等高速交通方式

B.优先保障城市公交线路畅通

C.合理规划城市道路,缓解交通拥堵现象

D.大力增设红绿灯等交通管理设施

解析:第10题,随着出行距离的增加,三种不同出行方式耗时均逐渐增加,故A选项正确;据图可知,距离在4千米内,公交出行耗时最长,步行耗时最短,其次是自行车出行,故B、C、D选项错误。第11题,地铁的建设需要考虑各地区的地质条件,而轻轨会占用大量城市用地,且对城市中心区的交通拥堵缓解效果不大,故A选项错误;优先保障城市公交线路的畅通,会加大其他出行方式的困难,且在市中心附近公交车耗时多,故B选项错误;红绿灯等交通管理设施可以使交通有序进行,但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是否设置,大力增设并不合理,故D选项错误;采取放射状道路与环形路相结合、建设高架桥、过境线路不

穿过市区等合理规划城市道路的措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提高居民出行效率。

答案:10.A11.C

二、综合题

12.(2015·上海市十二校联考)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2014年3月,国家环保部公布了全国空气质量较好和较差的十个城市(如图)。监测结果显示,所监测的74个城市中仅有拉萨、海口、舟山三个城市完全达标。

(1)描述图中空气质量较好和较差城市的分布规律。

(2)简析海口、拉萨空气质量完全达标的原因。

(3)试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调整的角度简述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的措施。

解析:第(1)题,读图,结合图例从我国不同方位、海陆位置、地形区差异等方面进行对比总结。第(2)题,影响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有污染物的排放和区域自净能力。第(3)题,从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调整的角度改善城市空气质量,首先应尽量减少大气污染企业对城市的污染,再就是提高城市内污染物的扩散和净化能力。

答案:(1)空气质量较好的城市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集中分布在沿海地区、高原地区。空气质量较差的城市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集中分布在华北地区。

(2)海口地处沿海地区,降水量较多,利于净化大气;风力较大,空气流动性好,利于大气中污染物的扩散;重污染企业较少。拉萨地处高原,城市规模较小,人口较少;工业发展较为落后,污染物排放量少。

(3)将污染大气的企业外迁;大气污染企业避开盛行风上风向,或位于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城市规划保留入城的“通风口”,便于污染物扩散;增加城市绿地面积,净化空气。

13.(2015·山西考前质检)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福建沿海的泉州港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宋元时期的泉州,造船业发达,航海技术高超,国内外商贾从泉州运载丝绸、瓷器、茶叶等货物往东南亚、南亚、西亚、东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