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职教的先锋 山西左云县综合技术学校40年兴学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村职教的先锋山西左云县综合技术学校40年兴学记

南方网讯“天苍苍,野茫茫,天似穹庐,笼罩四野。”这是1500多年前山西北部少数民族民歌里描写的荒凉的塞外风景,也是40年前山西省左云县店湾镇一带自然风光的真实写照。当时,一块荒凉的土地,一座破旧的古庙,庙门口挂着一块牌子——井儿沟小学。40年后,还是这块土地,但是,登高远眺,对面的山梁上是一片绿色的世界,绿树掩映下点缀其间的是一幢幢漂亮的大楼,真是人间奇迹。一新一旧,天翻地覆。这就是闻名全国的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左云县综合技术学校。

40年的变迁,旧貌换新颜。这里面蕴含的是一部艰难的创业史。

奋力拼搏的40年,依靠百折不挠的精神,艰苦创业,实业兴学,产教结合,解决了长期困扰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难题,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创新之路。

40年前的井儿沟小学,四面透风,土台子,泥凳子,这叫什么学校啊!3年后的1965年,学校由古庙迁到一个停办7年的破旧粮油加工厂,算是第一次“乔迁”。

“乔迁”并没有给学校带来好运。有一天,年久失修的厂房全部倒塌,幸亏教室没人,没有伤着一个学生。本来简陋的办学条件又雪上加霜,无奈,只好自力更生重建学校。

从此,学校开始了艰难的创业。全校师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己烧砖制瓦盖学校,年复一年,历经严寒酷暑,建成了15间新教室、13间新宿舍、5孔延安式窑洞,还创办了小农场、小工厂。在当时,已是一所像样的农村中学。

新校的建设,是没办法逼出来的,整整用了10年时间。粮油加工厂的旧址由于地域的局限,已没有拓展的余地。1975年,学校决定再次重新建校。第二次建校,校址选在

了一个荒无人烟的千亩荒坡。

自古以来,雁北气候严寒风沙大,人们为了遮风避寒,90%以上的村庄建设在深山沟里,交通不便,发展缓慢。学校为了发展,也为改变农民的传统习惯,在一座寸草不生、沟壑纵横的千亩荒山上挖山建校,当时学校哪有这样的力量,因此许多人感到可笑。工程大,难度大,挖平倾斜18度,

面积35公顷的荒坡,挖西垫东,要填平3条9米深的沟,

挖掉60多万立方米的土石,如果从学校一立方一立方地铺,可以铺到天安门。这是一项多么艰巨的工程啊!

1975年开工,靠50把铁锹和借来的8辆小平车起家,师生除了上课,就是建校劳动,住在土窑洞,吃在篱笆棚,搬山填沟,用愚公移山精神挖出300多亩小平原。这一浩大的工程历时18年!

就这样,经过三次搬迁、四代更新,投资3800多万元、占地35公顷,40个班、50个专业,2000多名师生员工,

教学楼、实验楼、图书楼、学生宿舍楼、教工楼、办公楼,先进的教学设备一应俱全,初级、中级职业教育并举的现代化农村职业技术学校,奇迹般地诞生了。

20多年艰苦奋斗,昔日的荒山变成左云县最大的人工平原,校园内800米长的林荫大道,一幢幢别致漂亮的大楼,园田林网化,校园林网化,成为塞外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防风固沙的示范区,成了这荒漠地方最亮丽的风景。学校的成功,让人们大开眼界,学校为当地治理荒山和新农村建设开创了先例,镇政府和好几个单位及邻近村庄先后搬到这里安营扎寨。如今,这里成了店湾镇的中心。

这一切,都离不开从井儿沟学校开始担任校长至今的“活愚公”马文友。

在学校筚路蓝缕的艰难发展进程中,始终没有离开经费困扰教育的难题。马文友凭着他那愚公精神,带领一班人,努力解决前进中的每一个难题。

办教育,需要大量投资,钱从哪里来?从一次次的搬迁、重新建校,到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都离不开钱!

几乎是在万般无奈之下,学校开始寻求实业兴学的路子。从最初建校的勤工俭学,自己动手烧砖制瓦,到1969年师

生开荒种地,做到生活自给,再到1972年建成第一个校办

工厂,搞简单的农具修理加工,这10年是探索起步阶段;

第二个10年,学校由开荒种地出卖劳务挣钱,办起了农场、

林场、牧场、砖场,这10年是勤工俭学为主的半自给阶段。后10年为创业兴学道路上的大发展,发展成劳务、经营相

结合,由农、林、牧小三场发展为拥有4座煤矿、活性碳厂等6个校办企业,实现利税1500万元,累计纯收入7000

万元,实习煤矿为国家创汇500万美元,为学校创造了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效益,职业技术教育走出了只有投入不能产出的误区。

最近10年,学校实现了跨越式飞跃,由单纯办教育走

向教、科、农、技、贸、工各业综合发展之路。“这10年才终于找到一种教育、生产、科研三结合,人才、钱财、精神财富三种资源齐开发的兴学育人模式啊!”学校领导如此感叹。

6个企业为学校提供有力的经济支持,从根本上解决了“教育穷、穷教育”的难题,跳出经济“制约教育”的怪圈,告别了“国家包不了、学校活不了”的时代,形成学校办实业、实

业养学校的办学模式,走出一条“自我开发、自我创业、自我发展、自我提高”的实业兴学之路。实业兴学为学校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也成为学习职业技能最好的生产实习基地,二者相得益彰。

40年的艰难探索,40年的艰苦奋斗,为了探索这条道路,经历了两代人,整整用了40年的时间。后20年学校进入跨越式发展,经过不懈的努力,发展成为拥有6000万元

固定资产、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的现代化学校。国家共投资

234万元,照此推算,建成现在这样规模的学校,需要两三个世纪!学校因此出了名,先后48次受到国家部委、省、市、县的表彰奖励。以学校为原形的《无悔人生》、《脊梁》两部电视剧,先后在中央电视台播放。

艰难探索的40年,把办学方向准确定位在为农民致富、为当地经济建设培养实用人才的根本上,全方位构建人才的立交桥,成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

在探索如何办活学校的同时,农村教育的办学模式,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始终是学校长期研究的课题。多年来,农村教育的现状是:初中毕业后的学生大多返乡务农,升学的凤毛麟角,家长的普遍观念也把升学看成是惟一希望。而农村却缺乏技术人才,乡镇企业急需大批有理想、有知识的熟练劳动者,得不到培训充实。每年新上岗的农业劳动者,几乎都是些失学与落榜的青年,他们怀着失落的心情,在无可奈何的情况下,从事着各种简单的生产劳动。这一矛盾一直在恶性循环,低下的农村生产力长期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村普通初中教育与农业生产和城乡经济发展实际需

要相脱节,学生在学校学不了多少技能,即便零零星星学了一点东西,学到的劳动技能解决不了产业技术与经营管理问题,毕业后的农村青年不能尽快融入当地的农业生产和产业经营中,造成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巨大浪费和农村劳动力盲目流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