胫骨髁间脊骨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胫骨髁间棘骨折的治疗心得

蔡春雨

胫骨髁间棘骨折约占全身骨折中的0.38%。好发于青壮年,男性患者多于女性。髁间棘骨折属于关节内骨折,多数为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容易引起膝关节功能障碍。所以更应引起骨科医师重视。

传统的胫骨髁间棘骨折手术方式大致可以有下面几种类型。

第一:切开后用钢丝或者螺钉固定。该类方式需要切开关节囊,手术创伤较大,容易引起关节粘连。骨块较小或者很薄的时候,固定困难,容易引起骨折块的再骨折。

第二:关节镜下高强度线“8”字缠绕固定。该类手术方式创伤小,不需要二次手术拆除内固定。但是需要丰富的关节镜手术经验,学习周期长,手术时间长,步骤繁琐。手术经验不丰富或者骨块较小的时候,容易发生线的滑脱,导致内固定失败。

第三: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患者花费巨高,痛苦大,康复时间久,术后6-9个月才能恢复正常生活,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

有没有更简单、经济、创伤更小的手术方式呢?

我们的方案:关节镜下克氏针鱼钩样固定。经济、实用,手术步骤简单,容易掌握,特别适合关节镜经验不是特别丰富的骨科医生。

取内固定时非常简单,病人痛苦小。(不需要住院)

病例一:

52岁女性,骑电车摔倒致右膝关节疼痛、功能障碍3天。入院诊断:右侧segond骨折合并胫骨髁间棘骨折。MRI显示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

伤后第六天手术。

打入第一枚克氏针。

术中克氏针折弯后的效果。

术后复查X线结果。

术后伤口和克氏针进针点的外观照。

病例二:

29岁女性,摔伤后右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4天。入院诊断:右侧胫骨髁间棘骨折。

术后第六天手术治疗。术中所见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

打入直径1.5mm的克氏针。

折弯第一枚克氏针。

折弯后回敲,尖端埋到交叉韧带内完成骨折加压。第二枚克氏针。

术后复查X线片。

术后切口外观照。(还可以更小点。)

三个小口,可以解决大麻烦。

病例三:

45岁男性,外伤后左膝关节疼痛、功能障碍7天。入院诊断:左侧胫骨髁间棘撕脱骨折。

伤后第九天手术。术中折弯的克氏针。

术后复查X线片。

一定要选用直径为1.5mm的克氏针,太细的力量不够,太粗的折弯困难。

如何折弯:关节腔内,持针器两次折弯克氏针即可达到目的。

关于加压:克氏针远端用持针器夹持,老虎钳向远端敲,近端埋在韧带内并完成加压,不会撞击股骨髁,折弯远端后再用关节镜探查骨块复位情况和前交叉韧带张力。

如何取内固定:取内固定时,局麻下小切口,持针器夹持远端回抽,即可拔出克氏针。(箭头处为进针点和二期取克氏针的切口)。克氏针直径1.5mm,弹性和韧性很好,抽出时关节腔内的“鱼钩”会回缩,不用担心断裂。关节内的克氏针尖端很细,不会切割韧带。

康复和锻炼:术后膝关节需在伸展位石膏或支具下固定3-4 周。术后第 1 天即可扶拐下床,进行非负重行走,还可进行股四头肌静态收缩锻炼。3周后可适度活动膝关节,4周后允许部分负重行走,第8周可完全负重行走。

另外,这种技术还特别适用于治疗骨骺未成熟的青少年髁间棘撕脱性骨折,因为克氏针的直径只有 1.5mm,不会

损伤到骨骼的生长板。

2011年开始,我们采用这种方式治疗了大约30多例胫骨髁间棘骨折,全部一期愈合,没有出现膝关节功能障碍的情况,有效的避免了长期石膏固定引起的膝关节僵硬、粘连和交叉韧带重建手术。

总结:关节镜下克氏针固定胫骨髁间棘骨折,手术简单,疗效确切,节约费用。不失为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的一种好办

法。

克氏针折弯方法:

第一步:准备1.5克氏针和持针器。

第二步:持针器夹持克氏针,距离尖端5mm即可。

第三步:折弯90°。

第四步:持针器向远端移动5-10mm。

第五步:相同平面再次折弯90°。

作者:蔡春雨,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59中心医院骨科主治医师,现为春雨骨科医生集团创始人。擅长膝关节镜解决各种膝关节疾病、疼痛及关节周围骨折,关节镜联合胫骨高位截骨保膝不换关节,率先在豫南地区开展胫骨横向骨搬移治疗糖尿病足及下肢慢性缺血性疾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