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论初中学生媒介素养的培养

桑君周平邬黎

阳春三月,春光明媚,一切都是那样的美好。可是此时却有一个十三四岁的女孩子正垂头丧气地站在办公室里,在等着老师对她的发落。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个女生叫曾X,是我校初三(一)班的学生,在头一天上午大课间的时候去厕所里做了一件不太好的事,她用手机偷拍其他女生上厕所的照片,并把这些照片传到了网上去,发给了她的网友们。其中的一个网友也是她的本班同学,同学把这个事情报告给了老师,班主任老师发现,这个事情带来了极坏的影响,可是作为她本人来说,却觉得这只是同学之间的恶作剧而已。实际上这个事件中涉及到侵犯他人的隐私,文明上网等诸多法律条令,可是的确又有很多同学对网络之类的媒介不能正确运用,不能正确面对,学生的媒介素养堪忧啊!

人类已经步入信息时代,成千上万的信息以每秒上亿条的速度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接触“信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自觉与不自觉的行动,而这些“信息”构成的环境并不非现实环境本身,而是与现实环境并存的拷贝世界或象征世界即“拟态环境”。在这样的拟态环境中中学生必须具备对媒介信息的选择能力,才能应对纷繁芜杂、真假难辨的虚拟世界。

媒体素养教育是英国学者和丹麦教育工作者20世纪30年代率先提出的一种教育主,它以培养人的素质为核心。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会议,明确支持媒介素养教育,从而使媒介素养教育发展成为一项世界性的社会运动。由于青少年处于心智发展阶段,又是媒介信息的主要消费者。目前,英国、法国、德国、挪威、芬兰、美国、加拿大都已把媒介素养教育设为全国或国部分地区中、小学的正规教育容,而且亚洲一些国家和我国的港台地区也已开始推行媒介素养教育。

大陆媒介素养教育总体上处于萌芽状况,中小学的媒介素养教育几近空白。目前,不要说媒介素养教育没有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进入我国的中小学课堂,甚而连一些有关媒介的知识和应用方法,教材中也极少涉猎。虽然有些学校已经把电影欣赏课纳入到活动课中,也有少数学生参与到校报、校刊、广播台的日常工作中,但严格说来,都不是正规的媒介素养教育。那么究竟怎么做才能培养好初中学生的媒介素养呢?笔者以本校的实践为例,谈谈做法。

一、课程建设中实施媒体素养教育的探索:

根据国外的课程建设经验,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在课程建设中突显隐性的媒体素养教育作用,逐渐渗透在学科教学的各个环节中,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媒体素养教育,使他们在媒体素养方面得到提高和完善。

1、在基础型课程中渗透媒体素养教育

(1)用媒体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用丰富多彩的媒体信息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努力创设极富诱因的情境,在活跃的学习气氛中激发学生多种感官,将外在事物和信息化,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活动。教师在教学中使用信息媒体辅助教学时,重视资源共享,加强媒体的有效利用的研究,充分体现自己的个性,同样的课程,在不同的使用者手过不同风格的多媒体课件,起到了不同的教学效果。同时我们认为对多媒体辅助教学的理解应当拓宽,眼光不应只局限于课堂,要利用多种多媒体手段充分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如:教师用多媒体备课、出题、上网浏览教学信息;学生用多媒体做习题、上网接受专题教育等等。

(2)用媒体来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语文、艺术、历史等教材中有许多中外的艺术珍品和艺术家的动人事迹,对作品的创作背景、艺术特色都作了细致生动、文字优美的描写。但如果教师只是引导学生通过抽象的语言文字加以赏析会显得枯燥,学生感悟力度不够。教师可巧用媒体,采用超文本结构,使声、文、图有机结合,使信息呈现多元化、网状结构特点,让学生学会对美的鉴赏。

如在语文老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小溪巴赫》这篇课文中,文中有一段文字相当优美的描写,在教学时,教师播放了巴赫的《G弦上的咏叹调》《G大调第三勃兰登堡协奏曲》中描写这部分容的音乐,同时出现小溪潺潺、月亮初升,穿过微云,风起浪涌……的画面。学生从乐曲中很明显地感悟到了音乐由先前的舒缓宁静,慢慢变成激越慷慨,他们仿佛亲眼看到了小溪潺潺的优美意境。当要求学生去朗读

时,学生已经有了对这首乐曲的情感体验,就知道如何去把握语音、语调、语速的转折变化。听着学生时而舒缓,时而紧,时而柔和,时而高亢的朗读时,连老师也深深地醉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读其文,听其声,观其色,自然感其情,所获取的信息用一个字概括――美。语言文字的美、作品意境的美、作者人格的美,学生在信息媒体的真实展现中,得到美的熏与享受,提高了鉴赏美的能力。

(3)在《信息科技》课中提高学生媒体使用技能。

媒体素养在信息科技课中就可以理解为:对各类承载信息的物体的理解与思辨的能力,当然其中也包含了对信息的获取,表达,加工,转播,存储,转换和使用等。因此作为媒体素养教育的显性课程,《信息科技》课程特别在网络使用技术、道德和信息筛选等方面的教育责无旁贷。

2、在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中渗透媒体素养教育:

(1)开设相关课程。

学校通过拓展型、研究型课程建设,丰富媒体素养的容和形式。开设诗词阅读和欣赏、文学作品欣赏、电影评论、音乐欣赏、时政评论、摄录像技术等各种拓展型和研究型课程,让学生了解媒体信息制作、传播过程和所表达的容。同时将媒体素养教育与高一年级社会类研究课题和高二年级学科类课题研究结合起来,在研究性课程中加以深化使学生具有媒体素养的各种能力。

(2)从媒体中发现问题。

现代媒体种类丰富多样——广播、电影、电视、报纸、网络、

手机,信息量让人应接不暇,其中就有很多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教师可以及时地引导他们从媒体中提炼出这些问题,并以之为切入口,开展教学活动或者组织学生进行课题研究。

如学生在观看了他们很感兴趣的影片《头文字D》之后,男主角藤原拓海在弯道半径很小的前提下,仍旧以很大的速度过弯,而没有撞上护栏,引发了学生对物理学科向心力的研究。美国电视剧《prison break》中迈克·斯科菲尔用打蛋机破坏一堵墙的承重点,从而成功地徒手摧毁墙壁,这个情节同样引起了学生的关注,被他们列入的研究型学习的课题中,引出对胡克定律这条力学中重要的定律的研究和探讨。

(3)通过媒体整合素材。

当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信息爆炸使真正有价值的信息被大量无用信息所淹没,求知的人不得不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对待信息洪水,此种搜寻常让一些有用信息与大量无用信息从身旁流走,从而造成信息浪费。学校开设了《信息素养导论》课,教导学生在课题研究中学会整合图书、期刊、会议文献、学位论文、专利文献、网络、电视等各种媒体收集到的素材,再进行筛选、整理、整合,在实践中体验、学习、改进。

(4)通过媒体展现成果。

在各类拓展型学习中,外语组老师组织学生排演小型话剧,信息组老师指导学生自己制作电子小报、动画,语文组老师指导学生对观摩的电影撰写影评并汇编成册;在研究型学习过word来撰写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