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献忠沉银被盗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下来,张献忠的财宝至少总价值千万两白银,按购买力换算成现在的货币,张献忠至少拥有相当于30亿元人民币的财富。
但是张献忠的大西皇帝没做多久,1646年,吴三桂等率清军入川,张献忠见势不妙,决定放弃成都,携带着历年所抢的“千船金银财宝”沿水路向川西撤退,却在彭山地区遭到当地军阀杨展的袭击。南明建昌卫掌印都司俞忠良在其所著《流贼张献忠祸蜀记》中说:“献忠离成都,率贼营男妇百余万操舟数千蔽岷江而下。都督杨展起兵逆击之,战于彭山之江口……所掠金玉珠宝及银鞘数千万,悉沉江底。”
张献忠江口沉银的传说由此为人津津乐道。“石龙对石虎,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到成都府。”这首在彭山区流传数百年的童谣,也成为无数人追求张献忠财宝的“寻银诀”。
与童谣一起印证张献忠江口沉银传说的是,300多年来,岷江流经江口的江段,不断有文物被发现,文物产生的年代也正好是明末清初的年代。
据文物专家研究发现,第一个从江口沉银中获利的正是将张献忠千船财宝击沉于江底的当地军阀杨展。杨展击败张献忠后,迅速从江中打捞出大量金银充当军费,并一跃成为诸路明军中最富有的一路。杨展的手下费密记录了获得张献忠沉银的经过:杨展虽然击败了张献忠,但却不知道张献忠竟带了如此之多的金银,后来听说渔民从江中捞出不少东
1
0月27日,流经四川省眉山市彭山区的岷江江口镇段,因为枯水期水位下降不少,一些地方甚至露出了河床。江上水
鸟纷飞,几乎没有任何船只航行。
“以前可热闹了,江上到处都是挖宝的船。最多的时候有20多艘船,聚集在挖出大帅金印位置附近几百米的范围内,船头抵着船尾,挖宝的人下水都没地方下。”江口镇双江村村民、“张献忠沉银盗掘案”犯罪嫌疑人之一何林向《方圆》记者描述两三年前“挖宝时期”江上的热闹,与如今的冷清大不相同,“张献忠沉银盗掘被查之后,江上就空空的了”。
记者从彭山区检察院了解到,历时2年终于侦结的“张献忠沉银盗掘案”目前已经起诉20件55人,其中判决9件28人。彭山区检察院公诉科科长王利介绍,已判决的案件主要为事实清楚、涉案金额较小的案件,其中被判缓刑的24名被告人皆已陆续回家,进行社区矫正。
流传300多年的江口沉银传说
在眉山市彭山区,张献忠沉银的传说流传已久。1644年,张献忠率领的明末农民起义军攻占成都,登基为大西皇帝,以成都为西京。此后,起义军大肆掠夺四川的钱财。据史学家考证,张献忠曾在成都举办斗宝大会,炫耀自己的财富,各类奇珍异宝、金锭银锭,摆满了24间屋子。粗略估算
张献忠沉银被盗案
“石龙对石虎,金银万万五,谁人识得破,买到成都府。”这首在彭山区流传数百年的童谣,也成为无数人追求张献忠财宝的“寻银诀”
文、图丨方圆记者 靖力 通讯员 郭武
16
COVER STORY
封面故事
西,才醒悟过来,开始打捞。
杨展之后,四川动荡多年,江口沉银的事情被渐渐淡忘。等到和江口沉银有关的记载再次出现时,已经过了100多年。据《彭山县志》记载,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冬天,有渔民在江口河段打捞出刀鞘一具,这刀鞘辗转到了四川总督孙士毅那里,孙士毅派人到江口打捞了几天,“获银万两并珠宝玉器等物”。
到了咸丰时期(1851年-1861年),清政府再次组织了一次江口沉银的打捞活动,咸丰帝指令时任成都将军裕瑞“悉心查访,博采舆论,若知其处,设法捞掘”。不过,裕瑞一无所获。
1930年前后,民国四川地方军队组建了“锦江(锦江即府南河,为岷江上游河段)淘金公司”,公司的主要业务就是寻找张献忠沉银。这家公司不知道从哪里找到一张传说中的“张献忠藏宝地图”,于是按图索骥,掘地三尺,寻找财宝。结果,上百人折腾了将近一年后,只在府南河中挖到了几箩筐不值钱的铜钱。
此后,有人认为,江口沉银或许早已挖尽,也有人认为,这根本就是一个不可采信的民间故事。直到本世纪,江口沉银才因为上游建设大坝导致的岷江水位降低和挖沙作业的深入挖掘,而又重回人们的视野。
2005年4月20日,彭山引水工程在岷江江口镇段的江心施工,在河床下2米多深的地方,挖掘机挖出一段木头,从木头里滚落出7枚银锭,其中一枚银锭上刻有“大西眉州征完元年”的字样。大西,正是张献忠所建立的政权。而按清朝初年的《蜀难纪实》所述,工匠以木头夹槽将银锭藏于其中,让其漂流而下,再在江流狭窄的地段打捞上来正是张献忠的策略。
“张献忠江口沉银”从传说变成了现实。从此,江口镇附近开始有人偷偷到江中进行挖掘,以期能找到价值连城的宝物。
文物出土引来盗宝团伙
2010年年底,几艘作业船在岷江江口镇段进行清淤作业。突然一天,在江口挖沙的作业船在江
底挖出一个大坑,发现了大量金锭、银锭、铜钱等
江口镇双江村立于江边的“千船沉银遗址”广告牌,如今已被绿植覆盖。
宝物,其中包括一页金封册、一枚刻有“西王赏功”的金币。根据文物专家鉴定,出土的金封册和金币,都被认为是张献忠大西政权时期的珍贵文物。当时,部分宝物被江水冲到岸边,引起了附近民众的一阵哄抢。
“整个彭山区的人都知道了。”后来被捕的盗宝犯罪嫌疑人之一的何林说,他是江口镇人,刚开始在乐山、都江堰等地组织了车队跑运输挣钱,没有回来捡宝,但听同镇的朋友说,许多人涌去江边,光靠捡就能捡到价值几千元的金锭、银锭。
同年,因为大量大西政权时期的文物于江口出土,眉山市政府把岷江江口镇段确定为“江口沉银遗址”,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作业船就不许再到江上去了,这也坐实了“江中有宝物”的说法。但是江上仍然允许通航,附近渔民打鱼也并不禁止。于是,江口镇开始出现一些以“挖宝”为生的团伙,购置专业的潜水装备,下河“挖宝”。
比如从2013年便开始活动的何林团伙。2013年下半年,受朋友鼓动,何林停了自己的运输生意,回到江口镇加入挖宝行列。他与其余3个朋友组成一个小队,委托镇上一个木匠花6000元做了一艘木船,装上了柴油发动机,又买了4套潜水服、4个浮力背心、6个氧气罐,还购置了护目镜、金属探测仪等装备,总计花了7万元,打算在江上一展拳脚。而这个时候,江口镇村民已经组织了大大小小10余个团伙进行宝物挖掘,还有不少外地团伙也闻讯而来,加入到挖宝大军中。
那年冬天可以说是江口镇挖宝最热闹的时候,从晚上9点多到凌晨2点左右,河面被挖宝船只照得灯火通明。“江上到处都是挖宝的船,最多的时候有20多艘,聚集在几百米长的江面上,船头抵着船尾,挖宝的人下水都没地方下。”何林说。有村民不会潜水,便自费到成都去学习潜水,学成归来就加入了挖宝团队。
组建团伙以后,何林等人每周都要下河挖宝几次。因为岷江水流湍急,水下能见度只有1米左右,4人便议定轮流绑着绳索下水,不下水的便在船上拽着绳索的另一头,以防下水的人被冲走。“有一次,我身上绑的绳索被江底的一根钢筋缠住了,如何拽也拽不动,我好不容易逆着水流游到绳索缠住的地方,将它解开,再回到水面上,已经筋疲力尽了。听说有的团伙因为挖宝还死过人,船上的人把下水的人的绳索拽回来了,人却没了,团伙其他成员凑钱每人赔了10多万给家属,才算了结。”何林说。
一直到春节以后,何林团伙挖了半年也没有挖到任何值钱的东西。正准备解散之际,一天晚上,何林从江底摸起来一个50两的银锭,有掌心那么大小。4人找到在彭山区凤鸣公园门口开古玩店的袁耀东——祖籍湖北的袁耀东在古玩界浸淫近20年,路子很广。通过袁耀东,4人将50两的银锭卖了6万余元,拿到钱后平分了,每人分了1万多元。
总算是回了本,何林等人决定继续挖。不料直到清明,4人再也没有挖出任何值钱的东西,团伙只好就地解散。
类似何林等人的盗宝团伙还有很多。根据分工,盗宝团伙需要一名下水挖宝的人、一名开船的人、一名巡逻放风的人以及一名开车的人,所以一开始各盗宝团伙都为四五人。但发展到后期,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盗宝,一些团伙的规模达到了10余人。
据办案机关初步估计,先后因盗掘、倒卖文物被捕的55名犯罪嫌疑人前后共组建了10余个盗掘团伙,5年时间里共计挖出的文物价值上亿元。犯罪嫌疑人王敏、徐成云等人组建的团伙,甚至挖出了估值近1亿元的虎钮永昌大元帅金印,以800万元的价格卖给了古玩商人。
凭经验买卖的盗宝生意
正当江口镇的挖宝团伙分分合合闹得沸沸扬扬时,眉山市警方也已成立了两级公安机关组成的专案组,全力侦破该案。
2015年4月25日下午2点多,何林在一处茶馆的房间里与王敏等人打着麻将,他手气很旺,赢了2000多元。就在这时,警方突破房间大门进入屋内,称要带王敏回去配合调查。其中一名警察看到何林,问他叫什么名字,何林如实答了,于是他也被一起带回配合调查。
何林、王敏等人是警方逮捕的第一批涉嫌盗掘古文物遗址的犯罪嫌疑人。随着警方收网,10余个盗掘文物团伙以及各地倒卖文物的团伙和个人共计55名犯罪嫌疑人先后落网,被售卖到全国10余个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