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三省六部制与美国三权分立的异同完整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题课课堂实录,望点评。非常感谢!
林州一中历史教师:杨庆云
15世纪中国出现的内阁制和18世纪英国形成的内阁制的相同之处是(D)
A、都制约了君主的权力
B、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成长
C、都成为国家权力中心
D、都起到了巩固政权的作用
高一的学生大都能够通过排除法选出D选项,但不知所以然,也不太会表达。我鼓励学生讲题:能做一道题说明你对这一个知识点懂了,能讲一道题说明你对这一串知识都懂了。所以大家要珍惜讲题机会,积极争取讲题机会。
讲题要有理有据,不能光说“中国内阁制”是为了加强皇权,还要说清它是怎么样加强皇权的——内阁性质:非法定的内侍机构,不能制约皇权;
英国的内阁制形成之后,国王逐渐丧失了行政权,真正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使君主权力受到进一步限制。
但二者都以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巩固政权为目的。
为了锻炼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我又给出了一道类似题:
中国三省六部制与美国三权分立的异同
同:都进行了权力的分割
异:学生答案
8班学生李林益:
三省体制,互相制约,但决定权在皇上。
三权分立,互相制约,总统权力受到限制。
修改建议:加上历史的专有名词,体现自己的专业素养。如:三省六部制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三权分立是为了避免专制独裁,体现代议制民主。
有了“君主专制”、“代议制民主”这些词,你的历史水平就“亮”了。
8班学生郭柯震
中国三省六部:加强君主专制,三省互相制约,但最后集权于皇帝;美国三权分立,防止君主专制,三权互相制约。
班里学生给他提出修改意见:美国实行的是共和制,没有君主,可以改为“防止专制独裁”。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了老师总结后念着让学生抄写后再记忆的方法,学生的记忆负担太重,又容易遗忘。
我尝试着在点拨过后,让学生自己总结,总结后再念,念后大家共同修改。
我相信,经过这番体验过后,学生的整体水平都能有提高,对如何总结、提炼历史信息的能力提升,对历史语言有所领悟,心中有所感悟;给大家展示、接受大家建议的学生肯定进步更快,不用背诵,多次进行过诸如此类问题的练习后,就能转换为一种能力,应该能迎刃而解类似问题了。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授之以渔”吧!虽然这样去做,需要的时间多了一些,学生的卷面涂抹了一些,但我相信,这时间浪费的有价值,这涂抹中闪耀着学生思维的火花。
有学者认为,1688年光荣革命开辟了一条英国式的发展道路,其基本含义是(C)
A、资本主义发展导致政治制度变革
B、保留国王但是实现了民主
C、各阶层沟通妥协最终实现制度变更
D、议会成为国家政治权力的中心
这道题要求学生全面理解“光荣革命”,是谁将国王迎回来的?为什么让玛丽和威廉当
国王?
议会迎接国王回来,国王权力不是神授,而是来源于议会。
玛丽和威廉信奉新教,能够体现资产阶级利益;并且玛丽本身就是詹姆士二世(原国王)的女儿,继承王位是合情合理合法的。所以能够实现“不流血的政变”。保留君主,但削弱其权利,由代议制民主机构“议会”掌握实权。通过妥协实现和平变革,体现英国历史的和平渐进性。类似的例子在英国还有责任制内阁的确立,借助国王乔治不懂英语,不愿意参加内阁会议,经常请假的契机,财政大臣沃波尔主持内阁会议,成为英国的第一任首相。
妥协、渐进,这成为英国民主政治建立的典型特征。与法国的革命高潮迭起形成鲜明对比。
本课类似的习题还有
光荣革命发生后的几十年中,责任制内阁形成、国王权力持续弱化、下议院中心地位逐步确立。这些重大变化并不是在光荣革命后迅速发生的,两者之间有一个明显的、不小的时间差。这说明英国宪政(B)
A、深受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
B、不断实现自我调整和发展
C、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传统
D、巩固了公民的自由和权利
麦考莱在其著作《英国史》中称赞光荣革命是最后一次革命。这是因为光荣革命后的英国(D)
A、结束了王权专制
B、解决了社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
C、从人治走向法治
D、改革成为社会发展的主要途径
学生认为前三个选项都正确,不明白为什么偏偏选第四个。他们对“革命”和“改革”的含义不懂。我举例说:将查理一世送上断头台,革了他的命,有流血牺牲,这叫革命;而和平地重新分配权力和利益,变革其中不合理的地方,这叫改革。中国也有很多改革:古有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张居正改革,但改革者的命运都很惨:商鞅被车裂,王安石被贬官,张居正被抄家;中国的改革开放在90年代也遇到了重重阻力,但在小平同志的率领下,攻坚克难,深化改革,解放思想,终于取得了巨大成效,我们今天的每一个中国人都在享受改革带来的时代变迁。
我想,孩子们一定能读懂我想表达的意思:任何成果的取得都是要付出代价的,我们在学习途中遇到困难时绝不能轻言放弃,越是难时,越是即将开拓创新,取得突破之时。
《辩论——美国制宪会议记录》一书中评论道:《联邦宪法》是一套“地域与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这体现了该宪法的主要特点是(A)
A、遵循权力的制约与平衡原则
B、实行中央与地方权力的互相制约
C、坚持大小州利益妥协的原则
D、按照三权分立原则建立权力机构
学生大多误选B,我一针见血地指出,B选项是一个伪命题,中央和地方绝不能相互制约,而只能是中央制约地方,1787年宪法联邦制原则的第一要义就是中央权力高于地方。这是有别于独立之初“邦联体制”最主要的地方;美国人民的智慧在于,既要加强政府权力,
又要防止专制独裁,所以又规定:三权分立,分权制衡。
其中,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体现的是中央和地方的妥协;参议院每州两名,众议院按各州人口比例选出,体现大、小州之间的妥协;保留奴隶制度,又体现了南北方之间的妥协。妥协,是一种政治艺术,在不违背原则之下的妥协,能够体现双方利益,又能避免暴力冲突,从而促进了美国经济快速稳定的发展。
借助启蒙运动中孟德斯鸠“三权分立”的思想,再结合本国的国情,美国人民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治体制。这就是美国人民的智慧。也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借鉴的人生哲学。
在学习上、生活中,如果有人对你不住,你们俩关系便僵了,这时候,你不是硬等着同学跟你道歉才和解,而是主动让步讲和,这就是妥协,能体现你的宽容大度,让你们的同学友谊更加融洽。当然了,如果将来,你的朋友出卖国家机密,叛党叛国,这就是原则问题了,你绝不能包庇袒护妥协。这就是生活中的妥协艺术。愿我们每一位同学都能尝试应用,让你的人生路上充满阳光与和谐。
从近代化史观的角度看,法兰西共和政体确立的最深远意义是(D)
A、杜绝复辟势力
B、推翻了帝制
C、确立了民主政治
D、促进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首先让学生明确“近代化史观”的含义:就是一个国家由古代走向近代的过程,包括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思想上,自由、民主、平等思想的传播。核心是由农业文明过渡到工业文明。所以选D.
另外,我觉得,应该通过这道题让学生体会政治、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我是这样做的:请大家从教材英、美、法、德这四个国家中找出“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这句话。于是就有了下面四段材料: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更多的议席,为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保障。
(美国)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法国)资产阶级共和政体的确立和巩固,为法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国家统一和君主立宪政体的确立,推动德国进入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此后,德国的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由此,我们得出结论:政治民主化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我想,在学生一条信息一条信息找出来,并且自己思考的同时,一定已经“默记成诵”了。我一直在寻找老师和学生都能有幸福感的课堂,让自己不再做教材的搬运工,让正处于花季雨季的学生们能够在课堂上绽放,不再那么压抑。人生中思维最活跃、思想最纯净的时光就是在课堂里度过的呀!我愿意尽自己的最大努力,让她多些美好。
进行过很多的尝试,但都浅尝辄止,或是在考试成绩排名与自身惰性的夹击下夭折。“用教材来教而不是教教材”“教育就是学生把课堂上的所有东西忘记后剩下来的内容”,这些教育箴言不止一次地在我的脑海深处回荡,昨天省教研员贺现峰老师又提起,深觉惭愧,这么长时间,终究还是原地踏步多,开拓前进少。遇到挫折便会畏惧退缩。
世界上,所有的上坡路都是难走的,所以以贺老师关于“核心素养”培训为契机,将自己的习题课和盘托出,还有自己的一些疑问和困惑,一并向贺老师请教,还请不吝赐教,点拨迷津。
疑问:1、美国人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智慧?
将“启蒙运动”的思想与本国国情相结合,大胆尝试,勇于创新。如果我们在学习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