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分析《沙与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纪录片分析——《沙与海》

影片概述

刘泽远是内蒙与宁夏交界处,沙漠边缘的农民,在沙化的土地上种植粮食,饲养骆驼,全家的水源来自一口井,每年的收入是五千圆。刘丕成是辽东半岛上的一个孤岛--井洼岛上的渔民,当地人传说他已经赚了四十多万的家产,他很不愿意引人注目,甚至对摄像机产生了敌意。虽然两个家庭的生活环境和条件不一样,但是编导试图在表现各自独有的生活方式的同时,寻找某种共同点。事实上,他们的生活都牢牢被大自然左右,沙暴可以摧毁一切,正如海潮可以摧毁一切一样,而对两位主人公来说,对于未来、子女的难以把握,也给他们带来了同样的孤独感。全片冷静地将两个完全不相识的家庭放在了一起进行了考察。

基本资料

导演:康健宁,高国栋主演:刘泽远,,刘丕成

片长:29分钟年份:1989年类型:纪录片国别:中国语言:国语宁夏方言

影片解读

结构结构上,平衡对称,错落有致。整个片子非常严格地按照介照完刘丕成之后,紧接着介绍刘泽远的顺序,两户人家,一个在湛蓝的大海上,一个在银色的沙漠里,两种地方风貌穿插,让人感觉清晰有序,新鲜不刻板,不会给观众造成视觉疲劳。

音乐音乐的运用,统一并富有情趣。本片的音乐选择绝对是一个亮点。看一个片子的元素是不是一个亮点,我觉得是以观众的第一印象的视听为基准的。如果观众看到一个画面,听到一句话,能突然一惊,有被激活的感觉,那么,它绝对就是亮点。本片的音乐运用就有这种效果。特别是在画面刘泽远的小女儿在沙漠里摸爬滚玩里面,以及刘泽远在捡沙枣的时候,音乐效果能让人动容。本片音乐的运用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统一。统一表现为三个方面:一个是整个片子的统一,半个小时看下来,没有出现第二支曲子,只有一支曲子,没有杂乱的感觉,而且非常受用。另一个方面,这个片子在介绍渔民刘丕成的时候,都没有音乐的配音,音乐只是统一出现在介绍沙漠里的刘泽远一家的时候,最妙的是,尽管这样安排,但丝毫不会给人一种偏得介绍刘泽远一家的感觉,整个片子下来,依然流畅自然。音乐统一性还表现为连片尾的音乐也是同一支曲子。

细节这个片子的创作者能巧妙地利用一些空镜头,化腐朽为神奇,本来是完全可以不要的镜头,却运用的富有情趣。比如,刚开始介绍渔民刘丕成的时候,他的小儿子从渔船上纵身一跃,像鱼儿一样跃入海里,这个画面非常生动,摄像不但及时捕捉到了,编辑也很有眼力把它很好地运用起来,富有趣味性。在记者采访牧民刘泽远的大女儿时,有这样一个画面:记者问她想不想离开这个家,这个女孩子沉默了很长一段时间,这个沉默是很耐人寻味的,它非常传神地从侧面表现了沙漠里生活的闭塞,年轻人的孤独。细节上有趣味性和深刻性。

解说词这个片子的解说词也具有深刻性。比如,在介绍渔民刘丕成的时候,有这么一句: “生活像被海浪推着走”,这句话化抽像为具体,很有修辞效果。比如,”除天气预报,外面的生活对他们无关紧要”,这样的生活对我们来说简直无法想像,但却是他们最真实的写照。再比如,“钱赚的多说明这条路行得通”,“人生一辈子,在哪儿活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非常口语化,但很有哲理性。这些都在侧面为升华主题服务。

特色采访介入是最大特色。实际上,在拍记录片的时候,一般不提倡采访,因为这样会干扰主人公的生活,也会有明显的编导主观意图。而且,在分析记录片的时候,也一般把不介入采访当作特色。这个片子如果没有采访,就不可能知道年轻人的心态,不可能很生动,很真诚地表现出他们“生活上不苦,就是太孤单。”也就不可能真切地让观众领会到牧民刘泽远和渔民刘丕成怕拴不住年轻人的心,家业无人继承的担忧。而且这里的采访介入尽量以不打扰的聊天式进行,像在采访两家的大女儿时,一个在海边洗衣服,另一个在家门口织毛衣。并不是那种正襟危坐式的采访。

局限性同样以一些人文类的纪录片来做比较。在结构上,虽然是两户人家,两个地方风貌的穿插,平衡对称,在修辞上有一种“反复”的美,看起来安排得当,但不够精巧。衔接上比不过《俺爹俺娘》,《俺爹俺娘》里空镜头和照片的完美融合,无人能比。这上片子基本上结构就是一条线索,它不像《龙脊》,除了以时间为线索,民歌也是一条线索。这个片子更简单,直来直去。字幕由于受时代的局限,以这种简单的形式出现无可厚非。编导的主观意

识过于浓厚,是本片的另一个不足,它使整个记录片看起来又有专题片的痕迹

评价

“沙漠”和“海岛”一直是人类学家和纪录片创作者均感兴趣的地方。《沙与海》的作者康健宁和高国栋尝试在一个片子里描述两种在地缘上完全不同亦鲜为人知的人与自然的故事。《沙与海》表现了居住在藤格里沙漠的牧民刘泽远和黄海井蛙岛渔民刘丕成两户人家不同的生活状况。西部一望无垠的沙漠和东部茫茫大海中的小岛是孤独的两家人栖身的地域环境,未加斧凿的真人真事,不经意间流露的细节和人物内心世界的表述更使观者对在这样恶劣的条件下顽强生存的人们平添几分敬意。

电视纪录片《沙与海》中,有一个长达27秒钟的脸部特写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当记者采访刘泽远的女儿,问她“想不想离开这个地方?……舍不得这个家是吗?”她始终低头不语,但她那复杂矛盾的心理状态在特写镜头的放大下,通过脸部表情表现得淋漓尽致。物体特写与脸部特写一样重要,它具有隐喻、暗示、强调的作用。无生命的物体与一些形象联系起来的话,物体本身就已经是一个富有表现力的东西了。它们既代表自身,又有其他含义。无论纪录片的精神应该是直接面对社会,然后跟最基层的人民同甘苦共患难的一种精神。中国纪录片发展到今天,这个东西可能会越来越显示出来

获得奖项

曾获得第28届亚广联大会的“亚广联电视奖大奖”和“星光杯”特别奖它是中国第一部获亚广联大奖的纪录片

生活,在别处——浅评纪录片《沙与海》

影片开头一朵朵浪花绽放在沙滩上,不禁让人有了沧海桑田的联想。那片海或许曾经是一片沙?那片沙难道过去是一片海?无从考究,而我们能够做到的是,用镜头记录下沙与海的现在。影片《沙与海》使用了平行式双线叙事结构,为观众讲述了沙漠中的牧民刘泽远与海岛上的渔民刘丕成的生活。这是一部真实而动人的纪录片。

真实是记录片的生命,纪录片是长镜头、同期声、人物叙述的三位一体。《沙与海》中使用了大量的长镜头,其中刘泽远一家吃早茶的镜头,从家庭成员的依次进入画面,到早茶的内容,再到片中人物咀嚼馍饼或喝汤鼓起的腮帮,给观众以很强的真实感、亲切感。观众似乎以摄影机为眼睛,走进了刘泽远的家中,与他们一同生活。片中刘丕成与其他渔民一同吼出的劳动号子,虽然听不清楚歌词内容,但铿锵有力的节奏与旋律足以震撼人心,唤起观众心理情绪的反映和共鸣。像是攒足了全身的力气,加入劳动,帮了他们一把,似乎也亲身体验到了劳动的辛苦、生活的压力。同期声的使用,已经不仅仅是和画面一起原生态地记录生活,它更让观众在观影时置身其中、身临其境,与片中人物产生强烈共鸣。《沙与海》主要采用了画面加解说词的创作模式,配合着画面上的生产或生活场景,用大量的解说词介绍了主要人物的生存环境、家庭生活、甚至收入状况等,使观众对其有更深入、更全面的了解。而片中的几段访问,则让观众不仅仅只是局限于旁观者的视角,而是沿着人物叙述走进他们的生活,与之面对面的交谈,倾听他们的心声。虽然片中这样的跟踪拍摄让刘丕成有一点反感,但这也记录下了他最真实的生活状态,展现出了他最真实的一面。于观众而言,则亲切得像面对生活中一位坦率真诚的朋友。

当然,“源于生活”并不等于照搬生活,“纪录”不仅仅是“记录”,纪录片又是美学性很强的艺术作品,具有的价值不在于说教功能,而是在“载道”。这一切都需要艺术化的呈现出来,这种呈现,要“非虚构”,要“不失其真”,要巧妙,不留痕迹,不动声色,要隐藏在真实的声画之中。

纪录片的生动性艺术性首先体现在细节的选择与再现上。“一刮风就保不住”,刘丕成惋惜着他那已被风浪掀得无影无踪的浮标,他向往陆地上的安定生活。镜头给了刘丕成一个细节特写:落寞的背影,手指间夹着一根烟,身上的背心破了不止一道口子,“脱离组织”的布条拉扯着风。这个细节生动地塑造了渔民的形象,表达了他们心中的苦闷。镜头切换至沙漠中的刘泽远,那里同样刮过了一场大风。黄沙半掩埋着骆驼的遗骸,露出一个宽厚的骆驼蹄子和一片森森的白骨。刘泽远坐在沙地上,面无表情。“为什么我每天这么忙呢”,像是自问,可又接不上回答,刘泽远将失望、迷茫和痛心藏进了他纵横交错的皱纹里。在同一个点上,两个互相映照的细节,将刘丕成和刘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