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药品不良反应警戒快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警惕镇静催眠药引起的异常睡眠行为

一、背景

近年,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澳大利亚医疗产品局(TGA)多次发布镇静催眠药的安全性信息或要求药品生产商在药品说明书中强调此类药品可能引起异常睡眠行为的潜在风险。

自报道镇静催眠药的风险以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一直对该类药品保持高度关注,及时跟踪国外最新的安全性信息,并在中心网站()和《药物警戒快讯》等载体中刊载了相关信息,同时密切关注我国镇静催眠药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了广大医护人员和患者及时了解镇静催眠药可能诱发的风险,保障临床用药安全,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特通报此安全信息。

二、产品基本情况

镇静催眠药是抑制中枢神经系统引起镇静和催眠作用的药物。镇静催眠药小剂量可引起镇静,使服药者处于安静和思睡状态,用于解除病人的焦虑和烦躁不安。中等剂量可引起催眠,诱导入睡,减少觉醒次数,延长睡眠时间,引起生理性的睡眠,用于失眠症的治疗。大剂量具有抗惊厥作用或麻醉作用。

镇静催眠药在缓解病人紧张、焦虑和失眠症状以及抗惊厥、抗癫痫等方面确有使用价值。但长期服用这类药物,几乎都能引起耐受性、习惯性、成瘾性,同时也存在对这类药物的滥用现象。因此应严格掌握适应证,合理用药,避免滥用。

三、镇静催眠药的异常睡眠行为风险

镇静催眠药的异常睡眠行为风险包括睡行症、梦驾症(在服用镇静催眠药后不清醒的状态下驾车,而没有任何印象)或在明显睡眠状态下的其他潜在危险行为,包括准备食物、进食、打电话等。

美国FDA要求所有镇静催眠药生产商在药品说明书中强调此类药品的潜在风险,此次涉及说明书修改的药品包括Ambien/AmbienCR(酒石酸唑吡坦,SanofiAventis)、ButisolSodium(仲丁巴比妥钠,MedpointePharmHLC)、Carbrital(戊巴比妥钠,Parke-Davis)、Dalmane(盐酸氟西泮,ValeantPharm)、Doral(夸西泮,QuestcorPharms)、Halcion(三唑仑,Pharmacia&Upjohn)、Lunesta(Sepracor)、Placidyl(乙氯维诺,Abbott)、Prosom(艾司唑仑片剂,Abbott)、Restoril(替马西泮胶囊,TycoHealthcare)、Rozerem(Takeda)、

Seconal(西可巴比妥,Lilly)、Sonata(KingPharmaceuticals)。(注:上述产品中,酒石酸唑吡坦钠、盐酸氟西泮、三唑仑、艾司唑仑在我国生产上市;替马西泮在2005年被批准为临床研究的新药。)

澳大利亚TGA发布了唑吡坦安全性信息,强调服用唑吡坦可能导致神经和精神系统不良反应,包括行为和精神状态的变化以及一些奇怪的行为(如梦游或入睡时做出奇怪或潜在危险的行为);此后TGA再次发布信息称,TGA已在含唑吡坦的药品说明书中加入了黑框警告提示“唑吡坦可能与危险复杂的睡眠行为相关,包括睡行症和梦驾症,以及一些其他的离奇行为。服用唑吡坦时不能饮酒,并且在与其他中枢抑制药同时使用时需要警惕。唑吡坦限于短期使用,在严密医疗监护下最长可使用4周。”

四、国内上市的镇静催眠药的不良反应情况

我国上市的镇静催眠药品种众多,所有品种可能都会涉及异常睡眠行为的风险,仅对上述相关品种检索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病例报告数据库,具体检索情况如下:

酒石酸唑吡坦主要表现为幻觉、谵妄、行为紊乱、意识模糊、头晕、嗜睡、梦游症等,严重的表现为肝功能异常、精神分裂样反应等。

盐酸氟西泮主要不良反应表现为皮疹。

艾司唑仑片主要不良反应表现为口干、嗜睡、皮疹、乏力、白细胞减少、无力、共济失调、头痛、睡眠障碍、幻觉等,严重的表现为肝功能异常、溶血性黄疸、视觉异常、水疱疹、意识模糊等。

三唑仑主要不良反应表现为宿醉现象、头晕、幻觉、双硫仑样反应、记忆力降低、谵妄、药物依赖等。

典型病例:患者,男性,86岁。II型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入院,因睡眠障碍,2006年8月22日开始服用酒石酸唑吡坦片10mg。9月2日家属诉患者晚上噫语,20:50在病房摔倒,当时测血压160/90mmHg,心率84次/分,血糖3.8mmol/L,右眼眉弓处青紫肿胀,神不清,对答不切题。22:15测血糖9.5mmol/L,患者神志清,对答切题,但对经历事情无记忆。停用酒石酸唑吡坦片。9月4日再次给酒石酸唑吡坦片,9月7日晚又发生梦游,事后无记忆,当时血压160/90mmHg,心率84次/分,血糖5.4mmol/L,停用酒石酸唑吡坦片。

五、建议

鉴于镇静催眠药可能存在的上述风险,医护人员应指导患者正确用药,治疗应本着最短疗程和最小剂量的原则,并建议患者不要与酒精和/或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物同时服用。

患者应遵循医生和药师建议,并严格按照说明书服用药品。

尽管所有的镇静催眠药都存在这类风险,但风险出现的概率却不相同。建议企业通过临床试验研究各类药品导致梦驾症和其他复杂行为的发生率,并加强对镇静催眠药品不良反应的监测工作,及时报告不良反应信息。

警惕抗癫痫药可能存在的自杀风险

一、背景

2008年1月31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向医务人员发布有关抗癫痫药的安全性信息,警示服用抗癫痫药患者可能存在自杀观念或自杀行为(包括自杀企图和自杀死亡)的风险。

FDA分析了11种抗癫痫药的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数据,数据显示服用这些药物的患者,自杀观念和自杀行为的风险约为服用安慰剂患者的2倍。鉴于此,FDA将与制药企业共同协作在抗癫痫药产品说明书上补充相关信息。

自报道抗癫痫药的风险以来,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一直对该类药品保持高度关注,及时跟踪国外最新的安全性信息,并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中心网站()等载体报道了相关信息,同时密切关注我国抗癫痫药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目前,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对抗癫痫药可能导致自杀观念或自杀行为的风险的认知度不高,为使相关人员了解抗癫痫药可能诱发的自杀风险,保障临床用药安全,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特通报此安全性信息。

二、相关抗癫痫药品种情况

FDA分析的11种抗癫痫药包括:卡马西平(ca rbamazepine)、非尔氨酯(felbamate)、加巴喷丁(gabapentin)、拉莫三嗪(lamotrigine)、左乙拉西坦(levetiracetam)、奥卡西平(oxcarbazepine)、普瑞巴林(pregabalin)、噻加宾(tiagabine)、托吡酯(topiramate)、丙戊酸盐(valproate)、唑尼沙胺(zonisamide)。其中7个品种在我国有批准文号,包括:卡马西平、加巴喷丁、拉莫三嗪、左乙拉西坦、奥卡西平、托吡酯、丙戊酸盐。普瑞巴林尚未在我国上市,但已获准进行临床研究。

三、抗癫痫药与自杀观念或自杀行为风险

2005年3月,美国FDA对几种抗癫痫药进行初步分析后,发现该类药物可能增加自杀观念及自杀行为的风险,因此要求抗癫痫药的制药企业提供相关信息,以便审核这些药物与自杀事件的相关性。

FDA分析了11种药物的199个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数据。研究的疾病包括癫痫、部分精神障碍以及其他疾病(包括偏头痛和神经性疼痛)。数据分析涉及药物治疗组27863位患者,安慰剂组16029位患者,纳入分析的患者均在5岁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