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建低碳城市的建议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创建低碳城市的建议

低碳城市是指城市在围绕能源消耗、经济模式、环境改善等方面,将低碳目标与生态理念相融合,实现人与城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居系统。我市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是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合理调整能源结构、经济结构和消费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近年来,我市在发展清洁能源和低碳、循环、绿色产业,取缔燃煤锅炉、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推动碳汇交易等重点领域,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一定成绩,但影响和制约低碳城市发展的矛盾和问题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建设低碳城市缺少全面、长期、明确的战略规划。在市县中长期发展规划中虽有涉及,但在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具体措施等方面缺乏整体规划设计,而且由于低碳城市的概念提出时间比较短,又缺少实践经验,易出现宣传与实施脱节、规划与现实脱节的现象。二是低碳城市建设基础薄弱,居民低碳意识不强。我市向低碳转型,受到技术水平相对较低、经济结构有待完善、城市膨胀式发展等诸多因素限制,缺乏有力的支撑基础。如我市能源结构目前仍以煤炭为主,能源利用效率不高,能源结构调整难度大,要实现低碳建设的目标,需要从现有产业结构出发分阶段地持续调整。三是碳金融体系尚不完善,低碳城市发展缺乏关键着力点。国内碳金融体系

发展比较缓慢,对碳金融缺乏认识,多数企业没有意识到碳交易蕴含的巨大价值,加之缺乏专业技术咨询体系,金融机构对碳金融交易规则、操作模式等尚处于探索阶段,无法有效识别项目风险和交易风险,作为目前主要交易方式的CDM 项目具有开发周期长、风险因素多、收入不确定等特点,使得众多金融机构处于观望状态。

创建低碳城市应成为我市今后一个长时期的重要目标和任务,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强化政府主导作用。一是做好低碳城市的规划管理,坚持用经营的理念来推动低碳城市的规划建设与发展,制定我市创建国家低碳城市总体发展规划和专项规划,谋划争列一批重大项目,为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吸引更多大型企业和项目进驻我市。二是认真研究制定相关法规及优惠政策,规范低碳城市的各项制度,健全政策保障机制,建立低碳城市建设干部实绩考评机制。三是动员社会力量共同推动,邀请国家级专家学者共同参与,推进与高等科研院所的协同创新,积极争取国家的项目资金支持。四是抓好生态环保教育,纳入全民科普教育和城乡中小学课程,引导人们牢固树立低碳生活的理念。

二、抓好重大产业工程建设。优化低碳产业支撑体系,重点实施清洁能源、生态零碳、绿色交通、替煤供热、建筑节能“五大工程”,力争到2020年,实现100%的电力消费

来自可再生能源,基本形成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能源保障和供应体系。一是清洁能源工程。高标准建设水电、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应用基地,加速分布式光电、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完善可再生能源电力跨省跨区输送通道规划,为城市发展提供清洁能源。二是生态零碳工程。借鉴湖南省XX县“速生碳汇草催生零碳县”的成功经验,通过推广种植“绿心系列速生碳汇草”恢复植被,这种草有机碳含量高达49.2%,一亩草等于封存一吨标准碳产品、封存了空气中1.46吨的二氧化碳,其50年的碳储存量是相同面积森林的100至150倍,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都相当可观。我市作为林业大市、生态强市,在恢复生态系统过程中应加强研究,选择优良低碳品种,实施林、果、药、菌、草、苗木等复合模式,加速绿化,促进林业经济、林下经济、沟域经济等产业化发展。三是绿色交通工程。加快构建可再生能源交通网络,重点在城市出租汽车示范推广燃油节约和替代工程项目,采取强制措施尽快全部淘汰黄标车,在公共交通、出租车、旅游观光等领域推广使用电动车,争列国家新能源汽车示范市。四是替煤供热工程。我市浅层地下水资源丰富,非常适于应用水源热泵供暖制冷。目前我市可再生能源供热面积已达400多万平方米。依托水源稳定、浅层地能丰富的优势,积极谋划建设一批地热供暖项目,大力推广地源、水源及空气源热泵系统。加大木煤的推广使用力度,加快发展生物质直燃锅炉,

积极鼓励生物质能、沼气设施、太阳能热水器的使用,改善农村落后能源利用方式。五是建筑节能工程。坚持用高效科学的措施管理城市,将低碳建筑元素运用到建筑设计中去,大力推广节能技术和绿色建材,因地制宜推动太阳能、浅层地温等可再生能源建筑一体化应用。新建建筑强制推行国家制定的公建50%、居住建筑75%的节能标准,推动住宅建筑产业化,加快既有建筑和节能改造,力争到2020年,实现对XX年以前具有改造价值的既有建筑节能改造50%以上,完成建筑节能改造。

三、坚持试点示范带动。明确区域分工和行业、企业责任,坚持打造低碳重点区域的科学思路不动摇,尽快实现现有企业的技术更新换代,充分发挥新兴产业集聚区的功能和作用,在我市高标准建设可再生能源企业孵化器和加速器,鼓励高端人才携带自主知识产权到园区创业;规划建设集商务会展、成果展示等为一体的可再生能源综合商务区;选择具备条件的中心村,建立可再生能源保障的美丽乡村示范样板,推动重点区域零碳城市建设的率先突破。四、加快推进森林碳汇制度。一是加大碳汇林业投入,提高人工林的生产力和固碳能力,鼓励企业进行碳交易,减少碳排放,增加收入。二是按照“受益者付费、损害者赔偿”的原则,完善跨区域森林生态补偿制度,把临时性补偿措施固化为符合市场规则的制度安排。三是抓住全国碳交易市场全面启动的契

机,力争在我市成立碳交易市场,加快实现森林碳汇交易、水权交易全覆盖,并参照有关国家将“碳源和碳汇代数和等于零”的技术路线,逐步实现碳排放和碳吸收的均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