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间歌谣的审美价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民间歌谣的审美价值
【内容摘要】民间歌谣是民间文学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具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艺术风格以及“反璞归真”的审美情趣。

它涵盖了劳动歌、时政歌、儿歌、情歌等等诸多方面,以其独特的产生方式与传播途径,实现着其丰富多彩的社会价值。

这其中,就涵括了民众的审美价值,体现了民众的审美理想、审美观念、审美追求。

【关键词】民间文学歌谣审美价值
民间歌谣虽历经千年,但经久不衰,其根本原因在于民间歌谣形式的多样性与功能的广泛性。

它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传达着社会生活的经验与劳动丰收的喜悦,实现着自身不可忽略的教育、娱乐、审美等价值。

并在潜移默化中,改善着人们的生活习性以及道德情操,以多样化的形式传播到世间的每一个角落,促进人类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本文通过对民间歌谣的分析,进一步阐释其实用价值、科学价值以及艺术价值。

一、民间歌谣的实用价值
(一)协调劳动动作,统一劳动节奏,提高工作效率。

以劳动歌为例,它包含了搬运号子、工程号子、农事号子、船渔号子等,以其自身独特的艺术方式在劳动中实现着各自不同的社会价值。

劳动号子具有双重功效,一方面,它可以鼓舞精神,调节情绪,组织和指挥集体劳动。

另一方面,它也具有一定的艺术表现价值。

两者之间互相影响,互相制约,一般随劳动强度的大小而改变着号子的节奏与旋律。

人们以这样一种独特的艺术方式,来缓解工作中的疲劳,享受劳动中的喜悦。

用歌曲的节奏,来协调大家的工作方式和劳动节奏,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二)总结生活经验,传达知识技能
如时令歌、二十四节气歌、九九歌、农谚等,以歌谣的形式,传达着自然事物的本质规律和社会生活经验。

韵律和谐、格调优美且方便记忆,因此在民间广为流传。

特别是农谚,农谚的内容几乎包括了农业生产的个个主要方面,有关于农时节令的、关于气象的。

在农业生产的全部过程中,从选种、播种到耕地施肥、锄草、灌溉、收割......等技术经验都有无数谚语来反映,这是几千年来和
自然做斗争的经验的结晶,如关于选种的“籽大儿肥”,关于田间管理的“锄头自带三分水,多锄抗旱苗发肥”。

关于农业收获的“见蔓不见瓜,必定拿车拉,见瓜不见蔓,只能挑几担”。

这些谚语,都透过表面现象,反映了事物的本质规律。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民间歌谣对生产经验的概括,是通过艺术形象来进行的,并且总是和劳动创造的喜悦结合在一起的。

它是艺术,也是“科学”,是具有实用价值的文学。

(三)其他社会价值
除以上讲到的社会价值外,民间歌谣还是人民进行阶级斗争的有力武器、婚姻恋爱的媒介、传授知识、经验,教化子女的形象化工具,也是民俗活动、宗教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民间歌谣的科学价值
民间文学是人们的“百科全书”,涵盖了社会学、民族学、人类学、语言学、民俗学、历史学、医药学、宗教学等等许多学科。

它与作家文学不同,它不是单纯的文学现象,因此它除了具有文学价值外,还有多方面的科学价值。

民间文学的科学价值主要体现在文学研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它对作家文学的影响方面。

(一)自然科学价值
民间文学中的许多农谚,都是农民的普及技术课本,是世世代代农业科学知识和经验的结晶,它对于农业生产必然起着一定的指导作用。

而当时的这些农谚,对现今农业方面的研究与探索,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此外,在封建社会时期,还没有温度计、湿度计等仪器,农民就拿多年来树木的生长状态作为预告农事季节的依据,因为多年生树木的生长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定的客观气候条件,于是产生了“要知五谷,先看五木”的农谚。

在指导播种期方面,如“梨花白,种大豆”;“樟树落叶桃花红,白豆种子好出瓮”;以及“青蛙叫,落谷子”等等。

更多的是根据二十四节气指出各种作物的适宜播种时期:如“白露早,寒露迟,秋分草子正当时”;“白露白,正好种荞麦”等。

农民有了这些农谚就能掌握适时播种。

这一系列农谚的传播与发展,为我国自然科学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了历史依据和探索方向,如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就举了很多民谚来证明科学技术的发展。

(二)语言学研究价值
民间歌谣大多以押韵、赋比兴等手法把繁杂冗长的句子浓缩成简洁凝练的短句,变为大家容易接受的通俗化语言。

正如钟敬文先生说:“只有形式短小,记得住,讲得出,用得上,才便于创作,便于接受和使用。

”[1]民间歌谣的语言,是劳动人民从生活、习俗、环境中得到的活生生的语言,总是能够从即时即景中信手拈来,脱口而出,它未经任何的雕凿粉饰,具有朴实无华的特点。

民间歌谣的语言魅力是丰富的,在整体上呈现出亦庄亦谐、雅俗共赏的美学风格。

因此,透过对民间歌谣的研究,对于我们了解历史,研究语言学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三)其他学科的价值
此外,民间歌谣在医学方面也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在医学上我国各族人民都有丰富的民谣口诀。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就记载了不少民间医学歌谣和谚语。

现代民谚中也有“泥鳅串,车前草,凉寒咳嗽吃就好。

”等谚语在民间医学中广泛流传。

另外,民间歌谣在少数名族中的广泛流传,对研究少数名族的文化活动也有着丰富的历史价值。

三、民间歌谣的艺术价值
民间歌谣都是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与抒发,特别是在情歌方面。

情调优美、旋律动听、情真意切、感人肺腑,是艺术魅力与美学思想的双重凸显。

正如明代李开先说:“如十五国风,出诸里巷妇女之口者,情词婉曲,自非后世诗人墨客操觚染翰,刻骨流血所能及者,以其真也。

”[2]
(一)自然天成,朴素纯真
俄国民主主义美学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说过:“民歌中有许多新鲜和淳朴的地方,而这足够我们的美感来欣赏。

”[3]民间歌谣总体语言风貌形式多样,内涵丰富。

民间歌谣不加任何掩饰,不做作。

艺术风格敦厚朴实,清新自然,犹如“高山流水,钟磬之音”。

它将自然界万事万物巧妙的融入歌谣当中,洋溢着朴拙而动人的艺术魅力。

(二)形式多样,韵律和谐
民间歌谣形式多样,而且蕴涵高雅。

民间歌谣的生动形象不是像文人创作那样刻意挑拣一些艳丽、夸张,而在于它善于从身边的人、事、物、景“引类譬喻”、“触感而发”。

在民间文学作品中,天地万物,自然山川,生产工具,生活用品
等无一不被民间歌谣所取用。

整体来说,形式多样,蕴涵丰富,它不但具有诗歌的韵律,还具有音乐的旋律。

其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富有音乐性,这也是民间歌谣作为诗与歌的多面构成因素。

(三)手法多样,意境优美
民间歌谣的一个显著特色是在表达方式上频繁运用赋、比、兴、反复、双关、夸张等艺术手法,在教育警醒世人的同时又营造了一种优美高雅的意境。

如安徽情歌“长江里面长河藕,风吹石滚满江游,黄鳝长麟蚊长角,铁树开花郎才丢。

”它以一种奇特不凡的情景,表达着深沉的感情,别有一番情趣与张力。

综上所述,民间歌谣在实现自身价值、体现其魅力的同时,也为音乐艺术,诗歌艺术、语言艺术等抽象艺术提供了客观的参考价值,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民间歌谣是民间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一座古老的“旧金山”,有着挖不尽的审美价值与历史价值。

随着人文科学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正由本层到深层、由单一到全面的对其加以开发与利用。

它也通过自己博大的家族,丰富的内容,通俗而深刻的思想,富于变化的艺术手法,奇诡的想象力,自由奔放的性格,给我们展示了它那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注释】
[1]钟敬文/民间文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96页.
[2]浦泉、群明编/明清民歌选(甲集)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105页
[3]尼古拉•车尔尼雪夫斯基/《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关系》.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参考文献】
[1]民间文学教程/刘守华,陈建宪编著.-2版.-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06
[2]毕桪/民间文学概论.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2.
[3]万建中/民间文学价值引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4]敏泽、党圣元/文学价值论.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