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诗歌填空默写

六年级上诗歌填空默写
六年级上诗歌填空默写

观沧海

1. 诗中最能反映出作者博大襟怀的诗句是:

,;,。

2. 写观海的地点和目的的句子是:,。

3. 总写大海及山岛景象的句子是:,。

4. 写静景,表现山岛之景,突出欣欣向荣景象的句子:

,。

5. 写作者的远大抱负,写想象之景,突出大海吞吐日月,包孕万千景象的句子

,;,。

6. 通过写草木欣欣向荣景象把大海渲染的生机勃发的句子是:

,。

7. 诗人以奇特的想象,表现大海博大无比,表现作者宽广胸襟的诗句是:

,;,。

8.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9.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10.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11.,以观沧海。水何澹澹,。

12.树木丛生,。,洪波涌起。

13.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14.请写出“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所展现的画面,并写出其表现的作者的情感。

15.默写《观沧海》

次北固山下

1. 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

,。

2.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

,。

3.诗中表现游子思乡情深的诗句是:,。

4. 诗中描写长江潮平岸阔,和风吹拂,风帆高悬的诗句是

,。

5.诗中写青山绿水的诗句是,。

6.诗中最能表现作者乡愁的一句是:,。

7.《次北固山下》中写时序更替,抒发思乡之情,蕴涵生活哲理的诗句是

,。

8.本诗的颔联是:,。

9.本诗的颈联是:,。

10.暗含作者旅途奔波之意的句子是:

,。

11.《次北固山下》中即景抒情又蕴含自然理趣的两句诗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

13.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14.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

帆悬。

17.从这首诗看,诗人处在怎样的境况之中?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8.默写《次北固山下》

钱塘湖春行

1.借助莺燕的活动传达了春天来临的信息,也透露着诗人的喜悦之

情,这两句诗是__________ ______,___ 。

2.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从动物的变化写早春景象。

3.诗中描写所见早春景象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诗中描写西湖早春花草美景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表现作者的留恋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描绘西湖早春的轮廓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

阴里白沙堤。

9.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10.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11.请写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这首诗表现的诗人的情感。

12.默写《钱塘湖春行》

西江月

1. 诗中从嗅觉、听觉方面表现对丰年喜悦之情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中以动衬静,使用对偶手法,描绘乡村夏夜恬静之美的句子是:

__________ _ 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

3. 作者通过侧面烘托表现农村丰收景象和人们喜悦心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陆游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境相同。

5.描写山乡夜晚骤雨将至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词中写急忙避雨迷路,焦急迷惑之后欣喜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8.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11.请表现“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两句中展现的意境美。

12.默写《西江月》

天净沙秋思

1.曲中通过九种景物表现农村晚景的句子是:

,,。2.曲中渲染萧条.冷落.凄凉气氛的句子是:

,,。3.曲中写游子孤寂愁苦之情的名句是:

,。

4.该曲的主旨句是:,。

5.枯藤老树昏鸦,,。

6.古道西风瘦马,,。

7. ,。古道西风瘦马。

8.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9.这首曲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10.默写《天净沙秋思》

龟虽寿

1.诗中最能体现诗人慷慨激昂、壮怀激烈的情感的诗句(含比喻)的是:

,。,。

2.诗中用比喻的手法表达诗人年老而壮志犹存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达诗人积极奋发的精神和伟大抱负的诗句是:

,。,。

4.诗中以神龟螣蛇为喻,极言人的寿命有限,慨叹生命苦短的句子是:

,。,。

5.作者认为只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保持乐观,就能延年益寿的句子是:

,。,。

6.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7.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8.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9.神龟虽寿,。,终为土灰。

10. ,志在千里。,壮心不已。

11.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12.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13.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14.请写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所表现的诗人的情感。15默写《龟虽寿》

过故人庄

1.表现优美的自然风光的句子是:,。

2.表现恬静的农村生活的句子是:,。

3.表现对朋友的依恋之情的句子是:,。

4.表现宾主情深,相处融洽,相约来日再聚的诗句是:

,。

5.这首诗的首联是:,。

6.,。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7.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8.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9.开轩面场圃,。,还来就菊花。

10.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11.这首诗的颔联是:,。

12.这首诗的颈联是:,。

13.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一联是千古名句,请自选一个角度(如表现手法、语言运用等),作一简短赏析。

14.默写《过故人庄》

夜雨寄北

1.诗中暗示诗人仕途失意,羁旅他乡思归不得的抑郁愁苦之情的句子是:

,。

2. 写出了作者对未来欢聚的向往之情的诗句是:

,。

3.诗中以会晤的欢愉衬托客居的寂寞,思念之情转化为重聚希冀的句子是:

,。

4. 抨击统治者沉湎酒色,不理朝政,表现诗人忧患意识的诗句是:

,。

5.渲染了一幅迷茫、清冷的水上夜景图的句子是

,。

6.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

9.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1.诗中“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12. 《泊秦淮》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13.默写《夜雨寄北》

14,默写《泊秦淮》

13.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请问此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4.默写晏殊的《浣溪沙》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观书有感

12.《过松源晨炊漆公店》阐述了一个什么道理?

1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寓意是什么?

14.默写《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15.默写《观书有感》

部编版七下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理解性默写、简答及解析【部编版七下】

部编版七下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习题及答案 题型:【理解性默写】【简答题】 20.古代诗歌五首 一、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二、望岳/杜甫 三、登飞来峰/王安石 四、游山西村/陆游 五、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 一、《登幽州台歌》陈子昂 【原诗】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译文】 往前不见古代招贤的圣君,向后不见后世求才的明君。只有那苍茫天地悠悠无限,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 【主题思想】 表达了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和孤独之感。 【习题及解析】 一、理解性默写: 1、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表达陈子昂怀才不遇的诗句是: 2、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抒发诗人独立于悠悠天地间,孤独寂寞之情的诗句是: 二、简答题: 1、“古人”、“来者”具体指代的各是什么人?

2、“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慨? 3、请描绘一下“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个画面。 【答案】 一、理解性默写: 1、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表达陈子昂怀才不遇的诗句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2、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抒发诗人独立于悠悠天地间,孤独寂寞之情的诗句是: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二、简答题: 1、“古人”、“来者”具体指代的各是什么人? 答:“古人”“来者”都是指像燕昭王那样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明君。“古人”指古代惜才爱才的贤明君主;“来者”是指诗人以后的贤明君主。 2、“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感慨? 答:表达作者生不逢时,政治抱负不能实现人生感慨。 3、请描绘一下“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个画面。 答:我登上幽州台眺望远方,思绪万千,想到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看到这茫茫宇宙,虽然无边无际,但看不到一个能赏识人才的君主,不禁感到孤单寂寞凄凉,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 4、这首诗在遣词造句上没什么特殊之处,千百年来却一直不减它动人的力量。试谈谈你对这首诗的理解,并分析它在艺术表现上的特色。 答:这首诗传达出时间的绵长无尽,以及个人置身其中的孤独感,唤起的是人类共有的那种在广袤时空中常不知自己置身何处且何去何从的茫然感。它在艺术表

【语文】部编版人教八年级上册诗歌赏析

部编版人教八年级上册诗歌赏析 主题:描写山野秋景,在萧瑟恬静的景色中流露出诗人孤独抑郁的心情,抒发了诗人惆怅孤寂的情怀。 1试分析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4分) 答:第一句的“东皋”点明地点,“薄暮”点明时间,“望”字领起中间两联的写景。第二句呼应起尾联,表现出哀伤的情感,为全诗奠定了感情基调。表现了在现实中找不到知音、得不到赏识的苦闷、怅惘的心情。 2请从动静和写景顺序的角度赏析中间两联。(4分) 答:颔联写总写秋色,是静景、远景,颈联写牧人与猎马,是动景、近景。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3请从“景”与“情”关系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4分) 答: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漫山遍野树叶枯黄,更兼残阳尽染的萧瑟衰败的景象,景中寄寓了诗人孤独、落寞的情怀。 4结合全诗内容,简析诗人“长歌怀采薇”的原因。(4分) 答:诗人在现实生活中辗转漂泊,彷徨苦闷,找不到精神归宿,又没有真正的知己,所以只得放声高歌,追怀伯夷、叔齐那样的隐逸高士,引为神交密友。 【诗歌赏析】12-2《黄鹤楼》崔颢 主题:描写诗人登黄鹤楼的所见所感,抒发了吊古怀乡之情。 1、诗的前两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蕴含着诗人对于岁月流逝、世事沧桑的无限感慨。 2、品读全诗,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颈联所展现的画面。 答:明丽的阳光下,诗人从黄鹤楼上眺望对岸。阳光照耀下的汉阳城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绿绿的芳草覆盖,生机盎然。 3、“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两句诗情、景交融。试想象烟波江上日暮之景,体会其中融入的乡愁之情。 答:黄昏中看不到远方的家乡,烟雾笼罩的长江更激起思乡的哀愁。诗人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表达了诗人萦回无尽、百感茫茫的思乡之情。 4、试比较文中两个“空”字的意义和作用有何不同。 答:第一个“空”字可理解为“空荡荡”,强调空间上的虚无。仙人驾鹤离去之后,兀立于苍茫宇宙下的黄鹤楼似乎已无所凭依,这个“空”字传达的是诗人内心的孤独感。第二个“空”字可理解为“空自”“徒然”,强调时间上的邈远。千载百云,空自飘荡,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失落与惆怅。 【诗歌赏析】12-3《使至塞上》王维 主题:本诗叙述了诗人出使边塞的艰难行程,描绘了边塞奇美壮丽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并把自己的孤寂悲凉之情巧妙融入景中,表露了诗人对守边将士爱国精神的赞美。 1诗中被王国维称为“千古壮观”的诗句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请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总体:这一联写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为千古名句。 炼字:“直”字表现了大漠孤烟的劲拔、坚毅之美;“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这两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塞外雄奇壮观的自然之景,而且巧妙融入了诗人的孤寂情绪。 描绘景色:大漠无垠、一缕孤烟直冲云天,黄河如带,映衬西天落日残红。塞外

人教版部编六年级上册日积月累和古诗词填空(含答案)

六年级上册日积月累部分考试题 1、大自然景色千变万化,美不胜收,引得诗人留下许多歌颂自然的千古名篇。像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中“余霞散成绮,”;王禹偁在《村行》中写到“,荞麦花开白雪香”;卢照临也在《曲池荷》中留下了“浮香绕曲岸,”的千古名句。 2、春天的景色总是迷人的,谢灵运在《登池上楼》中写道“,”,秦观在《春日》中把景物给拟人化了,他是这样写的“,”。杜牧在《江南春》中这样描绘江南的春天“,”,表现了春天色彩明丽,充满了生机。古诗中的夏天更是变化多端,苏轼在《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这样写骤雨来得很急的情景“,”;辛弃疾更是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表现了半夜时分的夏夜之景“,”;王籍在诗中采用以动衬静的写法表现了山林的幽静“,”; 不仅春夏在诗人们的笔下活了,秋天也成为了诗人描写的对象。贾岛在《忆江上吴处士》中写道“,”,抒发了自己怀念友人的伤感之情。 3、古往今来有多少仁人志士为了国家和民族献出自己的青春热血,甚至是生命。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表达了自己的衷心“,”;曹植作为诗人也是做到了视死如归,他这样说“,”;宋代诗人陆游更是在《病起书怀》中抒发自己的爱国之情“,”;李纲视国土为自己的生命,他这样写来表达自己的爱国之情“,”。

4、古代劳动人民在社会实践中总结出来许多有意义并且非常实用的谚语,例如“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雷打惊蛰后,低地好种豆”,请写出两则关于天气的谚语:“,”“,”。请写出关于春季的谚语:“,”“,”。请写出关于夏季的谚语:“,”“,”。请写出关于节气的谚语:“,”“,”。 5、黄河奔腾万里入海,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许多诗人也留下来广为传颂的歌颂黄河的诗句,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刘禹锡在《浪淘沙》中写道“,”,表现了黄河的波澜壮阔之景。请写出关于黄河的一句俗语“”。 答案: 1、澄江静如练—棠梨叶落胭脂色—圆影覆华池— 2、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 3、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位卑未敢忘忧国—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 4、天气:东虹轰隆西虹雨—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 春季:雷打立春节,惊蛰雨不歇——小满前后种瓜种豆 夏季:六月六看谷秀——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 节气:白露白,正好种荞麦——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 5、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部编版4《古代诗歌四首》教案

4、古代诗歌四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古代诗歌体裁的有关知识。 2、培养学生朗读古代诗歌的节奏感。 3、能够准确背诵并默写,能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4、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 过程与方法: 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反复朗读中启发阅读兴趣,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教学重点: 诵读;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意境,运用再造想像感悟诗歌内容。 教学方法: 1.朗读法。指导学生注意节奏和韵律反复朗读,带感情地朗读,在朗读中体会诗的内涵,品出诗的情味。 2.联想、想像法。这四首诗语言优美、精练,内涵丰富,留有极大的想像空间,鼓励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和想像,从形神入手,领会感情。 3.讨论、点拨法。教师艺术地设问,点拨最能体现意境的语句或诗歌的特点。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观沧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谁知道在我国的唐代、宋代、元代分别有哪种文学体裁发展得最有成就?(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唐诗、宋词、元曲)的确,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诗的国度,以古老的《诗经》发端,优秀的诗歌作品浩如烟海,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四首脍炙人口的诗篇。

二、《观沧海》 1.解题;简介作家作品 (1)作者简介 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人,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善诗歌,以慷慨悲壮见称。 (2)作品简介 题目《观沧海》中,“观”的意思是“远望、眺望”,沧海:大海,这里指渤海。 诗人当时正处在自己事业的最高峰。他已削平了北方群雄,现在又打垮了乌桓和袁绍残部,消除了后患,统一了北方。如果再以优势兵力去消灭南方割据势力,他就可以荡平宇内,一统天下了。《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归途中经过碣石山时写的。大战之前,身为主帅的曹操,登上当年秦皇汉武也曾登过的碣石山,又当秋风萧瑟之际,他的心情像沧海一样难以平静,触景生情写下这首壮丽的诗篇。他将自己宏伟的抱负、阔大的胸襟融会到诗歌里,借着大海的形象表现出来,使这首诗具有一种雄浑苍劲的风格,成为一篇流传至今的优秀作品。 从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乐府四言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抒情诗。 2.朗读指导与训练 (1)把握四言诗的诵读节奏。 提示:诗歌节奏可以按音节兼顾意义来划分。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如: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2)教师范读,要求字正腔圆,感情饱满。(或播放录音) (3)学生齐读,要求准确整齐,有节奏感 3.整体感知课文 ①学生借助注释,疏通诗歌内容。补充内容: 水何澹.澹(dàn ):何,多么。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以观沧.海( cāng ):以,表目的连词。 山岛竦峙 ..( sǒng zhì):竦,高。峙,挺立。高高地挺立。 萧瑟.( sè):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幸甚至哉:幸,庆幸。至,极点。庆幸得很,好极了。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若,像。其,它,指沧海。

八年级上册古诗词鉴赏(含参考答案)解析

望岳 一、默写 二、练习 1.本诗的作者是________(朝代)伟大的“诗圣” __________。 2.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全诗紧扣题目中的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首联写远望泰山、的特点;颔联写近望泰山、的形象;颈联则写凝望泰山云气升腾、薄暮鸟归之景;尾联联想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3.分析本诗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4.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的景物,请简要分析“钟”“割”“小”字好在何处。 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已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试分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雄心和气概?并品析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6.描绘画面“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7、下面对诗的理解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现存杜诗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间洋溢着杜甫蓬蓬勃勃的朝气。 B.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 C.颔联写近望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D.诗的前六句在“望”字上下功夫,后两句是诗人登上泰山后的感受。 8、对这首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的每一联都有“望”的意思,但“望”的角度不同。 B.这首诗描写了泰山的神奇景色,抒发作者仰慕赞叹之情以及企望攀登绝顶的心情。 C.“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 D.“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上句写泰山是实写,下句是虚写。 9、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人由实望泰山而产生登临意愿,于是想象登临泰山绝顶的景象和心理感受。 B诗的第二句,作者没有用笔墨去勾勒泰山是多么高大,而是写泰山占地多么广大以距离广远衬托山势高峻,用笔不凡。 C第三句中的“造化”是运气、福气的意思,这句是说神奇秀美都聚集在此,实为泰山的运气。 D全诗格调高亢,尤其是七、八两句表现了诗人勇攀高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读来催人奋进。 10.在诗中,作者是怎样表现泰山之高的?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同答。(4分)

小学六年级上古诗词名言警句填空及答案

古诗词名言警句——填空 一、补充古文名句。 (1)鲁迅先生说过:“﹍﹍﹍﹍﹍﹍﹍﹍,俯首甘为孺子牛。” (2)﹍﹍﹍﹍﹍﹍﹍﹍,此花开尽更无花。 (3)﹍﹍﹍﹍必寡信。 (4)但存﹍﹍﹍﹍,留与﹍﹍﹍﹍。 (5)大漠沙如雪,﹍﹍﹍﹍﹍﹍。 二、按要求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另外再补充喜欢的一句。 1.我们爱我们的民族,()。 2.(),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3.(),(),中国才有真进步。 4.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她,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 )。 5. 三、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并在括号中写出作者。 1.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造物无言却有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 ( ) 4.你还能写出一个关于大自然的诗句吗? 四、填空。 ①造物无言却有情,。 ②,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③,不能动人。 ④珍惜自然资源,。 ⑤,俯首甘为孺子牛。 五、把下列名言警句补充完整。 1、,不能动人。 2、诚者,;诚之者,。 3、必寡信。 4、有所期诺,;有所期约,。 六、请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再写一句类似这样的句子。 1、,留与子孙耕。

2、就是。 3、珍惜自然资源,。 4、 七、把下列名言警句补充完整。 1、轻诺必寡。 2、民无不立。 3、,天之道也;,人之道也。 4、,不能动人。 5、有所,纤毫必;有所,时刻不易。 八、默写《马诗》(作者也要默)。 作者() 九、鲁迅名言记在心。 1.______________________,俯首甘为孺子牛。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便成了路。 3.时间就是性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 4.必须如蜜蜂一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我好像一只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日积月累,名句巧补充。(5分) 1. 必寡信。(《老子》) 2. 诚者,天之道也;,。(《礼记》) 3. 不立。(《论语》) 4. ,不能动人。(《庄子》) 5.有所期诺,纤毫必 偿;,。(《袁氏世范》)十一、把下面诗句和诗人补充完整。 1.落红不是无情物,()。() 2.(),每于寒尽觉春生。(张维屏) 3.(),虫声新透绿窗纱。() 4.此夜曲中闻折柳,()。() 5.卧看满天云不动,()。(陈与义) 6.不是花中偏爱菊,()。(元稹)

七年级下册语文古代诗歌五首练习

20古代诗歌五首 01 积累运用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1)独chuàng()然而tì()下 (2)岱.()宗夫如何 (3)决眦.()入归鸟 (3)丰年留客足鸡豚.() (4)xiāo()鼓追随春社近 (6)吟鞭.()东指即天涯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念天地之悠悠 ..() (2)齐鲁青未了 ..() (3)造化钟神秀() (4)阴阳割.昏晓( ) (5)荡胸生曾.云() (6)决眦.入归鸟() (7)会当凌.绝顶()() (8)自缘.身在最高层() (9)莫笑农家腊酒浑.() (10)拄杖无时 ..夜叩门() (11)吟.鞭东指即天涯() 3.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B.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C.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D.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4.文言常识填空。 (1)杜甫是唐代大诗人,字,他被称作“”,其诗作被称作“”,都收集在《》内。 (2)我国的“五岳”是指、、、和。诗句“岱宗夫如何”中的“岱宗”指。 (3)王安石,字介甫,号,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 (4)陆游,字务观,号,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对后世影响深远。 5.理解型默写。 (1)我们登上顶峰眺望远景,大有“,”之感,大家纷纷拍照留影。(用杜甫《望岳》中的诗句填空) (2)《游山西村》于写景中不仅反映了诗人对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

变化的哲理的诗句是:,。 (3)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以落花为喻,表明诗人心志的诗句是:,。 6.下列对《古代诗歌五首》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望岳》全诗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远而近,时间是从朝至暮,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 B.《登幽州台歌》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前二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漫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在广阔无垠的时空背景中,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独寂寞苦闷的情绪。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诗人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 C.《游山西村》是一首写景抒情诗,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宁静、欢悦的气象;颔联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寓含哲理;颈联由自然入人事,描摹了南宋初年的农村风俗画卷;尾联诗人似乎意犹未足,故而笔锋一转,以频来夜游之情收结,余韵不尽。 D.《己亥杂诗》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诗的后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这首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7.“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我国古代诗画的特点之一。看了右边的图 片,除了想到“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外,你还会想到哪些古诗名句?请 写出其中的两句。 8.你们班正在举行一次与唐诗有关的综合性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则简明的主题语。 (2)如果要你倡议班上同学举行唐诗背诵大赛,你会对同学们说些什么? (3)(江西中考改编)阅读下面对辛弃疾的介绍材料,参照为辛弃疾写的这段推荐词示例,为杜甫写一段推荐词。 材料:①辛弃疾生于金宋乱世,21岁就统帅数千人马与金军激战。归宋后,他在危难之际率五十骑直闯五万人的叛军大营,生擒叛将张安国。任湖南安抚使期间,辛弃疾亲自组建了一支飞虎军,三十年内一直是南宋国防军的一支劲旅。 ②辛弃疾所写的治国方略《美芹十论》,在政治军事上极具价值。辛弃疾后因主战被弹劾罢免,曾有长达八年的闲居生活,期间创作了大量爱国文学作品,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和收复失地统一国家的理想。 【示例】辛弃疾推荐词——他生于乱世,戎马一生,用满腔热血,谱写了一曲爱国赞歌。他文武双全,虽命运坎坷,却从未忘怀家国天下。《美芹十论》,洞悉纷乱政局。豪放诗词,光耀千古文坛。他就是他,一代英才辛弃疾!

八年级上诗歌赏析及答案

八年级(上)诗歌赏析 (一)赏读下面的古诗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诗歌一二句写春望所见,其中“”字写出了使人怵目惊心之景,“”字写出了令人满目凄然之景。 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联中,诗人用“抵万金”来形容什么? 3.本诗触景生情,表达诗人的感情。 4.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 到。 5.请展开想像,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答题。 泊秦淮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6、“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所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 。 7、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8.这首诗首句连用了两个“笼”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杜牧在这首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阅读下面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一诗,然后答题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0、对本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的一、二句集中在一个“思”字上,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希望报效祖国的爱国之情。 B、诗的三、四句集中在一个“梦”字上,幻化出的是诗人魂牵梦绕的情境。 C、全诗格调积极向上,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D、“僵卧”道出了老迈境况,“孤村”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真切地写出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凄凉情景。 (四)阅读下面《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一诗,然后答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六年级语文古诗词情境填空和答案

古诗情境填空和答案 姓名: 1.春雨常常是历代诗人们吟颂的对象。我想到唐代诗人杜甫的一句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句诗写出了春雨悄无声息,细细密密的特点。春雨也有不高兴的时候。如:“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2.“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在诗人贺知章的眼里,春风是巧夺天工的裁缝,而在我最喜欢的是和风细雨,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是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啊! 3.“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古往今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了祖国,抛头颅洒热血,文天祥说道:“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陆游临终前还告诫儿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王昌龄发出了“但是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满腔豪情。(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4.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出了泰山的高大雄伟,“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写出了庐山的多姿多彩,“相看两不厌, 唯有敬亭山”写出了敬亭山的百看不厌。 5.儿童是那样天真可爱。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写出了儿童捕蝉前的专注,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写出了垂钓时怕鱼儿吓走时的担心。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写出了儿童放风筝时的天真,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写出了儿童剥莲蓬时的稚态,_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写出了儿童模仿大人种瓜时的讨人喜欢的样子。我还想到了描写儿童的这样一句诗“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6.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刚刚开始开放的荷花,亭亭玉立,令人喜爱,而盛开的荷花却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等到“荷尽已无擎雨盖”的时候,预示着夏天已进入尾声了。(荷香销晚夏,菊气入新秋)盛开的荷花却是(脸腻香薰似有情,世间何物比轻盈)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 7. 按要求写诗句: (1)秋“霜”: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2)秋“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3)秋“月””“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4)秋“露”“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9.“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告诉我们要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的知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告诉我们死读书是没有用的,要做到知行统一。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告诉我们时间如流水,不会倒流,我们要珍惜时间。 10.当我们浪费粮食时,妈妈常用“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诗 来教导我们,你能写出另一首《悯农》吗?(二)【唐】李绅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悯农》(三)【唐】李绅垄上扶犁儿,手种腹长饥。窗下织梭女,手织身无衣。我愿燕赵姝,化为嫫女姿。一笑不值钱,自然家国肥。 11.当我们回忆母爱,要报答母亲的深情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中的诗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12.当我们在外地过年时,常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独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文知识点+课后习题答案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 课文知识点 一、文学常识 ①曹操(155—220),字孟德,沛国谯郡(现在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他的诗以慷慨悲壮见称。 ②李白(701~762) 唐代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人。其父李客,生平事迹不详。李白青壮年时家境富裕,轻财好施。 ③王湾,生卒年不详,洛阳(今属河南)人。唐代诗人。 ④马致远,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北京)人。元代著名散曲家。他在元代散曲作家群中,位居第一。在他的作品中,更能反映他风格的是散曲;散曲中又以小令《天净沙秋思》最为有名,元人周德清誉之为“秋思之祖”,王国维称赞其“寥寥数语,深得唐人绝句妙境”,是“小令之最佳者”。 ⑤我国古典文学当中的唐诗、宋词、元曲、汉赋、先秦散文、明清小说毋庸置疑成为我国五千年文化炫彩夺目的代表。 ⑥律诗的四联分别叫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二、翻译与理解 《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登上高高的碣石山,来眺望苍茫的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水波汹涌澎湃,山岛高高的挺立在水中。)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山岛上有丛生的树木,各种各样的奇花异草生长得很茂盛。)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吹起萧瑟的秋风,水中涌起了水花波浪。)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水波汹涌澎湃,山岛高高的挺立在水中。)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山岛上有丛生的树木,各种各样的奇花异草生长得很茂盛。)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吹起萧瑟的秋风,水中涌起了水花波浪。)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太阳和月亮,好像在大海里升起。)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银河、太阳和月亮灿烂,好像出自大海里。)(这里用了互文的手法)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庆幸得很,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①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直陈其声,非常质朴,“观”字领全篇。 ②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海水荡漾,山岛耸立——动静相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树木百草,秋风洪波——静动相配,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这一层全是写现实中的实景。 ③第三层(“日月之行”至“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是虚景,从两个“若”字可以看出。最后两句是附文,是为和乐而加,与诗的内容无关。

八年级初二上课外古诗赏析习题

欢迎阅读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1、诗中表现诗人晚年生活十分凄凉的一句:(1分) 僵卧孤村不自哀

常恐秋节至,昆黄华叶衰。

其中“钟”“割”两字用得很好,体现了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创作风格,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两字好在哪里。 大自然也对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致情有独钟,山是如此巍峨,山前山后仿佛被从中割断一般,云霞明灭一昏一暗,形成截然不同的景象。“钟“积聚、汇聚之意。将大自然人格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割”字炼字极好,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好象被一把硕大无比的刀切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更能表现出泰山的高大巍峨。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已成为流传千古的名句,试分析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蕴含了怎样深刻的哲理? 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气概和远大抱负。? 蕴含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哲理。只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才能俯视一切。 4、这首诗写景很有特色,请从一个角度加以赏析。 ①写景富有层次,从远望到近望,到细望。写出泰山的高大雄伟,神气秀丽,抒发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②虚实相生,“造化钟神秀”是虚写,“阴阳割昏晓”是实写,写出泰山的高大雄伟,神奇秀丽。? 3、“带月荷锄归”一句常为后世诗评家称道。请说出这一句的妙处。 “带月荷锄归”这一句将劳动生活的感受和山村静谧的夜景融合在白描般的图画中,描写劳动归来的诗人在皎洁的月光下,肩扛一把锄头,构成了一幅月夜归耕图。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满足。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六年级上古诗词名言警句——填空(答案版)

六年级上古诗词名言警句——填空(答案版)一、补充古文名句。 (1)鲁迅先生说过:“﹍﹍﹍﹍﹍﹍﹍﹍,俯首甘为孺子牛。” (2)﹍﹍﹍﹍﹍﹍﹍﹍,此花开尽更无花。 (3)﹍﹍﹍﹍必寡信。 (4)但存﹍﹍﹍﹍,留与﹍﹍﹍﹍。 (5)大漠沙如雪,﹍﹍﹍﹍﹍﹍。 答案:(1)横眉冷对千夫指 (2)不是花中偏爱菊 (3)轻诺 (4)方寸地,子孙耕 (5)燕山月似钩 二、按要求将下列句子补充完整,另外再补充喜欢的一句。 1.我们爱我们的民族,()。 2.(),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3.(),(),中国才有真进步。 4.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她,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生存,( )。 5. 答案:1、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 2、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3、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 4、更无法写作 5、人身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战汗青。(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三、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并在括号中写出作者。 1.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造物无言却有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何人不起故园情. ( ) 4.你还能写出一个关于大自然的诗句吗? 答案: 1、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2、每于寒尽觉春生张维屏 3、此夜曲中闻折柳李白 4、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答案:①每于寒尽觉春生 ②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 ③不精不诚 ④共营生命绿色 ⑤横眉冷对千夫指 4、 答案:1、但存方寸地

2、拯救地球拯救未来 3、共营生命绿色 4、有限的资源,无限的循环。 七、把下列名言警句补充完整。 1、轻诺必寡。 2、民无不立。 3、,天之道也;,人之道也。 4、,不能动人。 5、有所,纤毫必;有所,时刻不易。 答案:1、信 2、信 3、诚者诚之者 4、不精不诚 5、期诺偿期约 八、默写《马诗》(作者也要默)。 作者() 答案:马诗(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九、鲁迅名言记在心。 1.______________________,俯首甘为孺子牛。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便成了路。 3.时间就是性命,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实是无异于谋财害命的。 4.必须如蜜蜂一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我好像一只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横眉冷对千夫指 2、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 3、无端的空耗别人的时间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古代诗歌四首》教学设计

4 古代诗歌四首 古代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有很多佳作,不仅语言隽美,而且意境深远。它们有的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有的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因此千百年来广为传诵,成了流传千古的名篇。我们在课外已经接触了不少优秀的古代诗词,从今天开始,我们将陆续学习课本中的四首古代诗词,领会古人融情于景,借景抒情的手法和讲究炼字炼句的创作精神。 1.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了解诗歌有关知识,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品味诗歌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提高古诗文修养。 4.培养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知识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第一课时观沧海 一、新课导入 大家知道曹操吧?说起曹操,常常听到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有人说他是英雄,有人说他是奸雄,今天我们阅读他的《观沧海》,也许你对这样一个历史人物会有更客观的认识。 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根据拼音写出恰当的词语。 cāng(沧)海 jié(碣)石 sǒng zhì(竦峙) 水何dàn dàn(澹澹) xiāo sè(萧瑟) 2.借助课下注释或工具书解释下列各词的意思。 澹澹:(水波)荡漾的样子。 竦峙:高高地挺立。竦,高耸。峙,挺立。 星汉:银河。 萧瑟:树木被秋风吹动的声音。 至:极点。 何:多么。 若:好像。 临:登上。 3.文体知识 通常所说的古代诗歌包括古体诗、乐府诗、律诗、绝句、词、曲等。 唐代以前出现的较少格律限制的诗体叫古体诗。如本课的《观沧海》。而把唐朝新出现的绝句、律诗叫近体诗。如本课的《次北固山下》和《钱塘湖春行》。 律诗,因格律要求严格而得名,有五言律诗、七言律诗两种;律诗的格律有规定,限制了对仗,八句可分为四联。 曲是一种与词相近的韵文形式,出现于南宋和金代,盛于元代,是受民间歌曲的影响而形成的,句法较词更为灵活,多用口语,用韵也更接近口语。如本课的《天净沙·秋思》。 4.作者简介 曹操,字孟德,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在镇压黄巾起义中,逐渐扩充军事力量。“挟天子以令诸侯”后,先后灭吕布、袁术,建安五年(200年),在官渡打败兵强地广的袁绍,

八年级上册古诗鉴赏汇总

饮酒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对《饮酒》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本诗首句交代诗人隐居之地乃是众人聚居之地。 B、“心远地自偏”写出诗人不染世俗之事的原因。 C、“欲辨已忘言”表明诗人隐居生活的迷惘状态。 D、本诗语言清新自然,情、境、理浑然融合 2、对《饮酒》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歌通过眼前景物的叙写,说明了“心远地自偏”的道理。 B、诗歌的前四句从哲理的高度表达了诗人的人生态度,后六句写诗人从对自然的欣赏中得到美的享受和哲理的启迪。 C、晋宋隐逸之风盛行,作者陶渊明便是晋宋隐士的代表之一。诗中反映了诗人超脱尘世,隐居山野的隐士生活,突出了其“境”与“心”皆“静”的特点。 D、“此中有真意”的“此中”,指的是幽美淡远的“景”和悠然自得之“情”。 3、对《饮酒》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写诗人虽身居闹市,但门庭冷落,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寂寞。 B、“心远地自偏”意思是指心远离官场和世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表现出了诗人悠然恬静的心境。 D、“此中有真意”中的“真意”与《归园田居(其三)》中“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愿”指的都是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4、下列对诗句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国破”就其字面来讲,一般指首都的沦陷,此处将“国破”与山河在”联系在一起,其含义便有了较广阔的内容。 B、“城春草木深”描绘了春色满城,令人引起对往日京都风月繁华的怀念,也暗示眼前的国破只是暂时的;春到深处一切又将生机勃勃。 C、“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可以让我们看见,诗人因国事而忧家,更因家事而忧国,家与国的命运在他心中已融为一体。 D、“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不明写忧思愁绪的深重而言白发难簪,使诗意更浓,而且把一个未老先衰,忧国忧民的悲怆形象立于纸面。 雁门太守行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同步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2016版)同步练习AB卷 第20课古代诗歌五首第 A卷基础篇 1.直接默写。 (1)前不见古人,________________。 答案:后不见来者 (2)________________,独怆然而涕下! 答案:念天地之悠悠 (3)造化钟神秀,________________。 答案:阴阳割昏晓 (4)________________,决眦入归鸟。 答案:荡胸生曾云 (5)________________,闻说鸡鸣见日升。 答案:飞来山上千寻塔 (6)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 答案:自缘身在最高层 (7)莫笑农家腊酒浑,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丰年留客足鸡豚 (8)____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 答案:山重水复疑无路 (9)浩荡离愁白日斜,________________。

答案:吟鞭东指即天涯 (10)________________,化作春泥更护花。 答案:落红不是无情物 2.理解默写 (1)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抒发了诗人无私奉献的真挚情怀。 答案: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2)陆游在《游山西村》一诗中,描写农村自然风光而又有一定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登幽州台歌》中指生不逢时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写空间辽阔抒发悲哀苦闷心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4)《登飞来峰》中反映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5)《登飞来峰》诗中用比喻表现诗人敢于斗争,立志实现远大抱负,相信改革必胜的豪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八年级上册课外诗词鉴赏(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外诗词阅读 专项复习题精选 命题热点 1.对诗词内容的理解、鉴赏。 2.感知古诗词中的艺术形象(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等)。 3.理解古诗词中的思想感情。 4.品析古诗词的语言。 5.揣摩诗词意境,能用自己的语言再现其意境或内涵。 6.品析古诗词的写作技巧。 答题技巧 1.结合背景,把握诗词的情感。 这里的背景,一指诗词反映的广阔社会现实,二指诗人的人生经历。 2.分析诗眼,透视诗词的感情。 诗眼是解读诗词主旨的一把钥匙,阅读诗词,如果能抓住诗眼,就容易体会诗人的情感。 1

3.解读意象,挖掘诗词的情感。 诗人总是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寄托在自然山川、风花雪月等意象中。 答题模式 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表达)什么感情。 二、赏析诗歌语言 (一)赏析字词 1.赏析动作性词语,要分析其传神之处,以寻求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答题时注意采用“生动”“形象”“简练”“富有表现力”等词语。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两句,“辅”和“望”字用得极精辟,“辅”字形象地写出了三秦大地护卫着长安,使诗歌开篇意境开阔雄伟。“望”字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联系起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惜别之情。 2.赏析描写性词语,要分析其对描绘意境的作用,答题时注意采用“准确”“生动”“传神”“清新质朴”“含蕴丰富”“耐人寻味”“朴实”“隽永”等词语。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找出诗中体现初春特点的词语,并加以赏析。——“初平”生动地描绘出春水新涨、几与岸平的情景,“渐”准确地写出了野花渐开渐多的情态 3.赏析典故,要挖掘所用典故的本义,探寻作者的用意(即内蕴),答题时注意采用“委婉”“含蓄”“蕴藉”等词语。如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两句,对“闻笛赋”怎么理解?—— 2

人教部编版(五四制)六年级上册语文:诗歌理解性默写专题复习

六年级(上)诗歌理解性默写题 1.《宿建德江》中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旅途中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句子是:,。 2.《宿建德江》中运用对比手法,远景与近景相结合,写出了一种清幽宁静的氛围,暗含诗人淡淡的忧愁的句子是:,。 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大雨来势凶猛,天黑云密的景象,表现了诗人高兴喜悦的心情的句子是:,。 4.《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写出了一阵风过后,云散雨停,水天相接的景象的句子是: ,。 5.《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从视听两个角度,动静结合,烘托了夏夜宁静的句子:,。 6.《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从嗅觉和听觉两个角度,运用联想的手法,表现了词人为农家感到喜悦,陶醉在丰收在即的情景之中的语句是:,。 7.《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运用白描手法,写出了雨突然来到的情境的句子是: ,。 8.《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首词中与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 9.《七律·长征》中总领全诗,奠定全诗感情基调的句子是:, 。 10.《七律·长征》中运用夸张手法写出了红军战士不畏艰辛、勇往直前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句子是:,。 11.《七律·长征》中运用对比手法写出了红军战士视死如归,勇往直前的悲壮气氛的句子是:,。 12.《浪淘沙》(其一)中运用夸张的手法,突出了黄河蜿蜒曲折、风浪很大,具有雄伟磅礴的气势的句子是:,。 13.《浪淘沙》(其一)中运用想象,借用张骞穷河源遇到牛郎织女的典故,表现了诗人豪迈的气概和浪漫的情怀以及对宁静田园生活的向往与憧憬之情的句子是:, 。 14.《江南春》中从视听两个角度描绘了江南春天色彩丰富美丽景象的句子是: ,。 15.《江南春》中借古讽今,委婉地批评了唐朝统治者大兴佛事的行为,同时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沧桑多变的感叹的句子是:,。 16.《书湖阴先生壁》(其一)中写出了朋友庭院中干净整洁的特点,暗示了其生活情趣高雅的句子是:,。17.《书湖阴先生壁》(其一)中运用拟人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自然风光的喜爱之情,也细腻地表达了诗人退隐闲居的恬淡心境的句子

八年级上册诗词鉴赏解析与答案

八年级诗词鉴赏上 1、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1一4题。 春望杜甫 国玻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诗歌一二句写春望所见,其中“”字写出了使人怵目惊心之景,“”字写出了令人满目凄然之景。 (2)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到。(2分) (3)本诗触景生情,表达诗人的感情。 (4)请展开想像,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2分) 答案:1、破、深 2、望(1分)山河草木花鸟(1分,每空0.5分) 3、忧国思家4、参考示例: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诗句所描写的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2分,画面描写、揭示含义各1分,意同即可) 2、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泊秦淮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所描绘的画面,具有怎样的特点?(这首诗首句连用了两个“笼”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2分) (2)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什么人?全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答案:(1)特点是迷蒙(朦胧、迷茫),冷寂(悲凉)(2分)。(秦淮河水边夜色朦胧(或“迷蒙”)和冷寂的景象。)(两点各1分,计2分。意思对即可)(2)真正不知亡国恨的是醉生梦死的统治者。全诗表达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或

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或“国事”)的关注与忧虑。)(两点各1分,计2分。意思对即可) 3、对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一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的一、二句集中在一个“思”字上,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希望报效祖国的爱国之情。 B、诗的三、四句集中在一个“梦”字上,幻化出的是诗人魂牵梦绕的情境。 C、全诗格调积极向上,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D、“僵卧”道出了老迈境况,“孤村”表明与世隔绝的状态,真切地写出了作者怀才不遇的凄凉情景。 答案:D 4、阅读下面古诗, 按要求回答问题。(4 分) 过零丁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 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 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1)诗中第二联,运用比喻的方法,将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诗人以“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以“雨打萍”比 喻(1分) “辛苦遭逢起一经”中“一经”指的 是。(1分) (2)用你自己的话描述“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的打萍”所反映的国家和作者个人的境遇。(2分) (3)反复诵读诗中具有丰富内涵的画线句,写出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2分) (4)结合我国历代名人志士对待生死的价值观,举例谈谈你对“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2分) 答案: 1.(1 分) 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无依,时起时沉。( 意思相近即可计 1 分,不够准确酌情扣分) 儒家经典(1分)2、大宋的江山支离破碎,像那被风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时起时沉,如同水中雨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