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心理物理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
4
▪ 从测量上考虑传统阈限的概念,最后形成 了传统觉察理论基础。
▪ 传统觉察理论假设有三个连续量:
➢ 刺激 ➢ 内部反应 ➢ 判断
▪ 从图中可见,刺激S2被定义为绝对阈限 (T),因为它是引出“有”反应的一半次 数。
h
5
h
6
对传统阈限概念的质疑
▪ 例1:两个人正在看电视的时候有人敲门,甲说 “有人敲门”,乙却说“没有”。是否可以说, 甲的听觉比乙的更敏锐?
➢ 在使用方法时,如果研究者承认“阈限”的存 在,就可用传统的极限法和常定刺激法来测定 阈限;如果不承认“阈限”的存在,就可用信 号检测论来分析检测信号的辨别力和反应倾向。
h
18
▪ 认知(cognitive)就是辨认一个事物的问题。 这里已包括较高水平的问题,如当一个雷 达操作员在屏幕上观察到了有信号以后, 就要进一步向自己提出这样的问题:“这 是什么?”这就包括了复杂的知觉过程。 这里包括可以采用信息论的方法来认知对 象。
➢ “虚惊”(False Alarm):刺激没有出现并报告 “有” (y)
➢ “正确拒斥”(Correct Rejection):刺激没有出 现并报告“无” (n)
P(y) = P(Hit) + P(FA)
h
11
▪ Ges Cheider et al.(1971)实验结果表明,改变 P(S)对于传统的阈限测量具有强烈的影 响。
➢ 当P(S)等于 0.7时,阈限是 1 微米;P(S) 为0.3时,阈限则是1.5 微米。而且,当刺激不 出现时,P(yes)也明显地高于零。
➢ 而根据传统的阈限理论,在不呈现刺激时,训 练有素的、忠实可靠的被试者只是偶然地报告 “有”感觉,P(yes)不可能明显地高于零。
h
12
Ges Cheider et al.(1971):对指尖震动刺激的绝对阈 限测定实验
▪ 这一显而易见的事实,传统的阈限理论恰不能给 予解释。
h
14
▪ 从上述二种非感觉变量的讨论中看到:
➢ 现代心理物理学从对阈限概念的不同理解出发, 把被试者的辨别力和他的反应倾向区分开处理; 而传统心理物理学测得的感觉阈限是二者不可 分割的混合物。这是现代心理物理学对阈限概 念和感觉理论的新发展。
如果被试的决策标准在信号分布的最右边,即 采用最严格的决策标准,则无论出现什么刺激, 被试均以“无信号”反应,击中率和虚报率都 是零。
如果被试的决策标准在信号分布的最左边,即 采用最宽松的决策标准,则无论出现什么刺激, 被试均以“有信号”反应,击中率和虚报率都 是1。
h
30
人对信号刺激的觉察(1)
▪ 传统的阈限概念:
➢ 传统的阈限概念起源于费希纳。波林在《实验 心理学史》一书中指出,心理物理学的古典问 题有五个:
绝对阈限:观察者对个别刺激的感受; 差别阈限:观察者对刺激增量的感受性;
等量:被判断为相等的刺激,一般指主观判断的强 度方面;
感觉距离:被判断为相等的两对刺激间的差别; 感觉比例:彼此判断为有特定比率的那些刺激。
4/9=44
3/9=33 2/7=29 1/5=20
0 0 0
3 出现概
率% 0 0 0
1/5=20 2/7=29 3/9=33 4/9=44
5/9=56
6/9=67 5/7=71 4/5=80 3/3=100 2/2=100 1/1=100
虚报率 %
1/36=3 2/36=5 3/36=9 4/36=11 5/36=14 6/36=16 5/36=14
9
10 11 12 13 14 15 总和
0 出现 次数
1 2 3 4 5 6 5
4
3 2 1 0 0 0 36
3 出现 次数
0 0 0 1 2 3 4
5
6 5 4 3 2 1 36
0 出现概
率% 1/1=100 2/2=100 3/3=100 4/5=80 5/7=71 6/9=67 5/9=56
▪ 问题:当P(S)系统变化时,做出“有”
判断的概率(以P(yes)表示)是否也会发 生变化,测出的阈限值是否亦发生变化?
h
10
▪ P(S)不等于1意味着每一次实验都可能出现 也可能不出现刺激,这样一来被试的可能 反应类型就扩大到了4种:
➢ “击中”(Hit):刺激出现并报告”有”(y)
➢ “漏报”(Miss):刺激出现并报告“无”(n)
▪ 这个曲线上各点代表在特 定刺激条件下被试所采用 的各种反应方式,所以叫 做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ROC)。
h
29
▪ 如何解读ROC曲线?
➢ 曲线的斜率:曲线的坡度代表了决策标准β。
➢ 对角线:从左下角到右上角的对角线(虚线) 是一条机遇线。
h
16
▪ 具体地说,现代心理物理学课题可分割为 检测、认知、分辨、量表等四个基本问题, 叙述如下:
➢ 检测问题:察觉一个事物是否存在 ➢ 认知问题:辨认一个事物 ➢ 辨别差异问题:叙述某些事物与标准的区别 ➢ 量表问题:测量心理活动并转换成某种尺度
h
17
▪ 检测(或觉察)(detection)就是察觉一 个事物是否存在的问题。这是一个低水平、 低层次的感知觉问题,它所要解决的问题 是,人检测到了信号,报告为“有”,没 有检测到信号,报告为“无”的简单问题。
▪ 例2:两人在夜间行走在野外的小路上,忽然, 甲指着远处说“那里有灯光”,乙却说“没有”。 是否可以说,甲的视力比乙的更敏锐?
▪ 例3:战斗中两位战士同时胳膊中弹,在卫生兵 取出子弹的时候,一位战士疼得大声喊叫,另一 位战士却一声不吭。是否可以说,第二位战士对 疼痛的感觉不敏锐?
h
7
▪ 例4:精神分裂症患者和正常人关于大小 常性的对照研究:
▪ 噪音就是信号所伴 随的背景。
▪ 信号检测论认为, 信号和噪音总是混 杂在一起的,且产 生不同的感觉印象
分布。
h
32
人对信号刺激的觉察(2)
▪ 对骰子游戏的分析完全适用于人对信号的觉察 过程。
➢ 人对信号的觉察也有击中、虚报等四种情形; ➢ 随着标准的变化,其击中率与虚报率也在变化; ➢ 也同样可以绘制其操作者特征曲线和分布曲线。
▪ 经典的阈限测量没有考虑许多非感觉变量 对被试的影响。在这些非感觉变量中,主 要有下列二种:
➢ 刺激出现的概率(先定概率) ➢ 反应代价(反应倾向)
h
9
刺激出现的概率(先定概率)
▪ 传统的心理物理学实验中,刺激出现的概 率(以P(S)表示),其值总是1.0,这样 被试的反应只有两种:“有”或“无”。 且仅凭机遇也有50%的精确性,难以避免 地存在着期望误差。
h
20
▪ 量表(scale)就是测量心理活动并转换 成某种尺度(yardstick)的问题。
➢ 这方面的研究方法和内容,已构成了一个专 门的学科——心理测量学(psychometrics)。
h
21
信号检测论的由来 ▪ 电子侦察系统的信噪分离
h
ຫໍສະໝຸດ Baidu
22
二、信号检测论的原理
▪ 信号检测论(signal detection theory,SDT)是 信息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的理论基础是 统计决策理论。
➢ 应当指出,检测和认知阶段有时是不可分的, 相互联结的,所以有时也称为检测-认知阶层。
h
19
▪ 辨别差异是叙述某些事物与标准的区别问 题。这是一个更高的梯级。
➢ 例如:雷达操作员要正确无误地分辨出这一刺 激不同于别的刺激。
➢ 心理物理学中的韦伯定律(或韦氏定律) (Weber’s law),分辨中的信号检测论,以及 用反应时来测定分辨等,都属于辨别差异问题。
h
13
反应代价(反应倾向)
▪ 反应代价影响反应的结果,即反应受到奖赏和惩 罚的影响。
➢ 如果正确地报告了“有”刺激(“击中”)得到的奖 赏多,而且错报时受到的惩罚少,则被试倾向于降低 反应标准(争取奖赏),在这种情况下,所测量的阈 限相对值便低。
➢ 如果击中时所得奖赏少,而错报时所受惩罚多,则被 试者倾向于提高反应标准(回避惩罚),不会轻易做 出“有”反应,这时,所测量的阈限值便高。
2 +6
3 +5
4 + 4 出现0的 可能性为
5 + 3 5种
6 +2
h
25
骰子游戏:反应类型
3
特殊 骰子
0
骰子游戏的四种情形

3
击中
0
漏报
P(Y/3)
P(N/3)
虚报 P(Y/0)
正确否定 P(N/0)
P (N/3)=1-P (Y/3)
h
P (N/0)=1-P (Y/0)
26
数目 总和
2 3 4 5 6 7 8
累加 虚报率

100 97 92 83 72 58 42 28 17 8 3 0 0 0
累加 击中率

100 100 100 100 97 92 83 72 58 42 28 17 8 0
27
骰子游戏:0分布与3分布
h
28
骰子游戏:标准变化引起的击中率、虚报率的变化
▪ 以虚报率作为横坐标,击 中率作为纵坐标做图时, 我们就可以形象地看到随 着标准的变化,击中率与 虚报率也相应地发生变化 的情形。
第五章 现代心理物理学
Modern Psychophisics
主要内容
▪ 阈限的概念的发展和信号检测论的由来
➢ 对传统的阈限概念的质疑 ➢ 电子侦察系统的启示
▪ 信号检测论的原理
➢ 色子游戏 ➢ 人对信号刺激的觉察
▪ 信号检测论的实验方法
➢ 有无法 ➢ 评价法 ➢ 迫选法
▪ 信号检测论的应用
h
2
一、阈限概念的发展
4/36=11
3/36=9 2/36=5 1/36=3 0/36=0 0/36=0 0/36=0
h
击中率 %
0/36=0 0/36=0 0/36=0 1/36=3 2/36=5 3/36=9 4/36=11
5/36=14
6/36=16 5/36=14 4/36=11 3/36=9 2/36=5 1/36=3
h
3
▪ 史蒂文斯的补充
➢ 刺激次序:观察者将某些组的刺激排成等级或次序的 测定;
➢ 刺激等级评定:确定观察者评定刺激的真正物理值的 准确性。
▪ 可见,一百多年前,费希纳在创建心理物理学时, 就把注意力集中在感觉阈限的测量上。
▪ 经过长期研究,形成了许多阈限理论,包括柏拉 克韦尔的高阈限理论,路司的低阈限理论,格林 的高-低两种阈限理论,以及史蒂文斯的神经量 子理论和斯韦茨等人的信号检测理论。
抽样分析
总体推断
损益分析 行动可能性分析
良好决策
▪ 1954年,美国心理学家W. P. Tanner和J. A. Swets把它应用于人的知觉过程,使心理物 理学方法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h
23
骰子游戏
▪ 假设一次掷三颗骰子:两颗是正常的,即 每个面有一个数字,依次为1到6。第三颗 是特殊的,三面写0,另三面写3。
h
33
h
34
信号检测论的两个独立指标
——辨别力指数(d’)和决策标准(β)
▪ 敏感性指标:辨别力指数d’
➢ 信号分布和噪音分布的中轴(平均数)之间的距离(d’) 代表信号与噪音之间的可辨别性,也是人的感受性的 反映。因此,信号分布的平均数(MSN)和噪音分布的平 均数(MN)的距离,就可以作为被试辨别力的指标。
➢ 伯雷斯等人认为精神分裂症患者比正常人的 大小常性要高;
➢ 汉米尔顿等人则认为精神分裂症患者比正常 人的大小常性要低;
➢ 皮什克姆-史密斯等人的看法认为他们彼此 并没有差别。
那么,谁的研究更符合事实呢?
h
8
▪ 1950年代以后,经典的阈限测量最大的问 题在于没有能够把被试的辨别能力(感受 性)和他们做出判断时的倾向性(反应标 准)区别开来
骰子游戏
已知骰子数目总和 3
判断 0
判断标准
h
信号觉察
获得某种感觉 信号
判断 噪音
判断标准
31
噪音(Noise)分布与信号(Signal)分布(信号+噪音分布)
▪ 信号检测论所指的 信号可以理解为刺 激(stimuli),而被 试的任务就可以相
应地理解为”信号
检测”,即判断”
有信号”还是”无 信号”。
▪ 你的任务是猜测,特殊骰子的哪一面朝上? 猜对有奖,猜错受罚。
▪ 在猜测之前,告诉你三颗骰子朝上的数目 总和。
▪ 那么,这个游戏的实质是什么?
h
24
骰子游戏:决策过程
总数
8=
特殊骰子 (三)
3+5
0+8
正常骰子 (一)
正常骰子 (二)
1+4
2 + 3 出现3的
3 + 2 可能性为 4 + 1 4种
h
15
现代心理物理学的研究课题
▪ 现代心理物理学不仅对心理研究方法带来新 的突破,而且也对心理学理论带来了巨大影 响。这些变化不仅明显地表现在对阈限概念 的理解上,而且也反应在心理物理学所研究 的课题上。
▪ 对研究的课题,现代心理物理学从系统论出 发,将一个事物看成是有层次阶段和多水平 的结构,因此,它所面临要解决的问题也是 有层次和不同水平的事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