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军》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安军》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南安军》是南宋诗人文天祥继《过零丁洋》之后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此诗作于1279年5月,文天祥于前一年兵败被俘,被元军从广东押往大都,途经江西境内,行至南安军大庾岭,面对故乡,有感而发。前两联叙述了行程中的地点和景色,以及诗人的感慨,抒写了这次行程中凄楚悲苦之情。颈联以祖国山河万世长存与城郭一时沦陷进行对比,突出诗人对恢复大宋江山的信念和对元人的蔑视。尾联表明自己的态度:决心饿死殉国,完成“首丘”之义的心愿。
【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在学习《过零丁洋》一诗后对南宋的社会背景及文天祥起兵勤王的过程较为熟悉,几年古诗的学习,学生对律诗的特点有所累积,可以以自学为主。可是此次录课的对象是八年级的学生,对于把握古诗意象及古诗结构与诗人内心情感波动的内在联系领会不够深入,故教师的讲解会穿插其中,在品析中加强指导,深度体会诗人内心的信念,才能明悟诗人以死报国、归正首丘的决绝。
【教学方法】朗读品析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全诗。
2. 品析诗歌意象及结构特点,感受诗人情感表达的波
动。
3. 赏析诗歌语句,体会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凛然的
民族正气。
【学习重点】品析诗歌意象及结构特点,感受诗人情感表达的波动。
【学习难点】赏析诗歌语句,体会诗人的爱国情感,凛然的民族正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齐读“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引出作者介绍(屏显作者介绍),引入新课。
二、抓一字破题,入情。
1.屏显“歸”字,请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想,找出诗歌中对应的字。
2.解读成语“归正首丘”,请学生齐读拓展阅读,感知诗歌内容和背景,明确诗人内心的愿望(魂归故里,完成首丘之志)。(屏显相关内容)
三、析意象结构,悟情。
面对沉重的国难,脚踏故土,诗人会在诗中流露出怎样的心迹呢?1.学生齐读诗歌(一读),教师配乐范读诗歌,比较诵读时的语调和情感差异。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把握诗人的情感需关注两点:诗歌的内容和诗歌的结构。(屏显:诗歌的结构。“起”为首句,渲染气氛,奠定基调;“承”是“起”句的延续、延伸,承上启下;“转”是结构上的转折,思路上的转换,别开生面,陡生波澜--关注转句,体察主旨的重要线索;“合”是结句,点明题旨,收束全诗。)
2.首尾联对比,感知情感变化。(屏显首尾两联)
(1)扣住“梅花”“南北路”“风雨”“湿”“饿死”“采薇”等词理解。引导学生理解意象的寓意及照应、运用典故等手法。首联
运用“风雨”“湿”渲染环境困厄,“梅花”表高洁忠贞,“饿
死”“吾志”“采薇”,以死明志,以身殉国。“真”和“行”表
明遗愿的决绝。诗人的感情由起句的低沉凄楚陡然突变为慷慨激昂。
明确:诗人的感情由凄楚彷徨转变为坚定激昂。
(2)在情境中指导朗读,首联语调缓慢低沉,读出凄楚之味;尾联
慷慨有力,读出昂扬之感。(二读)
(3)资料链接(屏显:首丘之志------“余始至南安,即绝粒,拟
庐陵得瞑目,过青山欲首丘,为《告祖祢文》《别诸友诗》,不食已八日,元人恐,以削尖之竹撬嘴灌食,口舌尽伤,几番昏迷。至醒,庐陵已过。哀哉!痛哉!”)。
明确:合句的慷慨激昂,情感的突变应另有原因。
2颔颈联比较,把握转变关键。(屏显颔颈两联)
是什么引发了诗人情感的起伏突变?
(1)扣住关键字词赏析颔联。指导朗读,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孤苦
的情感,小组讨论交流:通过改动字词替换“出”“归”二字,“出
岭同谁人?归乡如此凄!”通过对比,体会今日往昔巨大的反差,两出两归物是人非,江山易主的无奈与悲愤,品味复字叠用的深沉情感,在孤苦中更添落寞与惆怅,引导学生说一说“如此归”是怎样的一种归乡情形,让人联想到是非成败转头空,走入诗人的内心,感受诗人的心情由凄楚变为孤苦怅惘,这种感情与起句是一脉相承的,并非情感转变的关键。指导学生朗读,依然是低沉舒缓,语气中带着孤苦和无奈。起承两句连起来读。(三读)
(2)扣住关键字词赏析颈联。“山河”“城郭”指代国家,对仗工整“在”“非”形成鲜明对比,尽显锥心之痛,祖国山河此刻满目疮痍,可是面对着壮美的自然景观,在历史的长河中,诗人感悟到朝代的更替,社稷的兴复都是暂时的,“千古”和“一时”突显出诗人内心坚定不移的复兴梦,以及对外元入侵劝降不成的蔑视,诗人早将生死置之度外,此时的他饱含着对复国的坚定一扫上联的凄楚孤苦,转为慷慨激昂。这才是诗人情感转变的关键。
(3)学生自由诵读,读出转合句坚定昂扬的力量感。男女生分读全诗,读出诗人情感的波动起伏,女生读起承两句,男生读转句。男女生齐读合句。(四读)
4.内容小结:
品析意象明诗文起承转合总关情
配乐齐读诗歌(五读)
四、品妙词佳句,融情。
请任选一联诗句,从字词、修辞、写法等角度,说说你眼中的文天祥。(屏显给出示例:从“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一联中,通过“梅花” 、“风雨” 字词及虚实结合的运用,我看到了一个虽身处
困境,内心苦楚却不失高洁坚贞的文天祥。句式:从______________一联中,通过__________________ (字词、修辞、写作手法等),我看到了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文天祥。
五、叹回归复兴,寄情。
从古至今,爱国情怀是渗透在中国文人血脉里的一种文化,一种精神,世代传承。而文天祥,无疑是这种文化精神史上最耀眼的一颗珍珠,最宏伟的一座丰碑。他的爱国情怀几乎表露于他的每一首诗词之中。(1)学生齐读(屏显:文天祥的爱国诗词。“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行”“但愿扶桑红日上,江南匹士死犹荣”“臣心一片磁针石,不知南方不肯休”“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如今,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五十六个民族大团结,实现了文天祥的遗愿“山河千古在”。我们将这份爱国情深埋于心,齐声背诵《南安军》,再次感受诗人那以死明志,浩气长存的千古忠魂。
(2)背诵《南安军》。
六、作业布置:诵读诗歌《过零丁洋》,从内容和结构上体会诗人情感的流动。
七、板书设计
南安军
文天祥(南宋)
品析意象明诗文
起承转合总关情
凄楚孤苦悲国难
坚定激昂表丹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