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情分析相关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级传播论√

1940年,拉扎斯菲尔德(zasfeld)等人通过伊里调查发现,信息从大众媒介到受众,经过了两个阶段,首先从大众传播到舆论领袖,然后从舆论领袖传到社会公众。他们提出的理论称为两级传播论。两级传播论认为人际传播比大众传播在态度改变上更有效。是一种有限效果理论。

◆议程设置√

1968年,唐纳德·肖(Donald Shaw)和麦克斯威尔·麦克姆斯(Maxwell McCombs)对总统大选进行了调查,看媒介议程对公众议程有多大的影响。1972年提出了议程设置理论,该理论认为大众传播往往不能决定人们对某一事件或意见的具体看法,但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和安排相关的议题来有效地左右人们关注哪些事实和意见及他们谈论的先后顺序。大众传播可能无法决定人们怎么想,却可以影响人们想什么。

◆意见领袖√

意见领袖又叫舆论领袖,是指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同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他们在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中介或过滤的作用,由他们将信息扩散给受众,形成信息传递的两级传播。

◆大众麦克风时代√

大众麦克风时代是指在网络媒体越来越发达的时代,公众的话语权实现了空前的普及,社会各阶层都已经习惯于在网络上“喊话”、表达个人观点,通常用“大众麦克风”来比喻话语权的回归。一些社会事件一旦上网曝光,网络舆论就成为事件发展的最重要推手。

◆两个舆论场√

“两个舆论场”由原新华社总编辑南振中首次提出,指的是在现实生活中存在两个舆论场,一个是由党报、国家通讯社、国家电视台等官方媒体形成的“官方舆论场”。一个是民间尤其是互联网中自媒体和各种论坛等形成的“民间舆论场”。

◆次生舆情

次生舆情:当下热点事件中有一种舆论现象值得关注,就是一个地方曝出某个大丑闻后,这个地方常会连续性地曝出多起丑闻,可以称之为“次生舆情”(也就是次生丑闻)。

◆舆情长尾

长尾聚能效应:互联网对社情民意的聚集作用。新媒体环境下无数内容和渠道碎片集结形成长尾,草根声音通过聚合形成强大的话语场和传播力,与传统媒体影响力分庭抗礼,甚至出现话语霸权向民间舆论场转移的趋势。

舆情危机长尾:网络與情危机进入消解期后,相关流行语、视频等娱乐化的尾巴长期流传。

◆拟态环境

“拟态环境”或称“似而非环境”,是指大众传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并不是客观环境的镜子式的再现,而是大众传播媒介通过对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加工和报道,重新加以结构化以后向人们所提示的环境。此观点最早由美国政论家李普曼在其所著的《公众舆论》一书中提出。

李普曼关于大众传播的社会影响与效果俄一个重要概念,拟态环境,即由大众传播活动形成的信息环境。李普曼认为,人必须根据对环境的认识和判断来调节自己的环境适应行为.在传统社会里,由于环境比较狭小,人们与周围事物保持着的经验性接触,所以这种认识和判断大多是根据第一手材料作出的。但在现代,由于社会变得越来越巨大化和复杂化,现代人困于活动范围,精力和注意力的有限性,不可能对于他们有关的整个外部环境和众多事物都保持经验性接触.对超出自己的物理视界以外的事物,人们只能通过大众媒介去了解。因此,人的认识和判断(头脑中关于外部世界的图像)已不再是对客观环境的反映,而成了对传媒提示的某种"拟态环境"的反映。"拟态环境"是传播媒介通过新闻和信息的选择,加工和报道活动来形成的,而传播媒介大多具有特定的倾向性,因而"拟态环境"并不是客观环境的再现,只是一种“象征性的环境”。

◆刻板印象

最早由美国学者沃尔特·李普曼在1922年出版的《公众舆论》中提出“刻板成见”(stereotype)这个概念,在国内被翻译成“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是指人们对特定的事物所持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它通常伴随着对事物的价值评价和好恶的感情。

因为大众传播者不可能对这个世界所有事物进行完全一致的反映,因而对某个事物、人群报道时往往会选取一个典型,这个典型又反过来影响社会公众对于这一事物或人群的认识。刻板印象有积极和消极影响,它既可以为人们认识事物提供简便的参考标准,也阻碍受众对新事物的接受,起着社会控制的作用。

◆污名化

污名化指的是一个群体将人性的低劣强加在另一个群体之上并加以维持的动态过程,它是将群体的偏向负面的特征刻板印象化,并由此掩盖其他特征,成为在本质意义上与群体特征对应的指标物,在这个过程中,处于强势且不具污名的一方最常采用的一种策略,即“贴标签”。

◆沉默的螺旋√

“沉默的螺旋”理论最早是由诺依曼于1974年《传播学刊》上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提出的,1980年以德文出版的《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一书,对这个理论进行了全面的概括。通过“沉默的螺旋”理论,重新提示了一种强有力的大众传播观。

这个假说包括以下几点:

1.舆论的形成是大众传播、人际传播和人们对“意见环境”的认知心理三者互相作用的结果;

2.经大众传媒强调提示的意见由于具有公开性和传播的广泛性,容易被当做“多数”或“优势”意见所认知;

3.这种环境认知所带来的压力或安全感,会引起人际接触中的“劣势意见的沉默”和“优势意见的大声疾呼”的螺旋式扩展过程,并导致社会生活中占压倒优势的“多数意见”——舆论的诞生。

从舆论学和传播效果研究的角度而言,“沉默的螺旋”假说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第一,这个假说中的“舆论”(public opinion)与传统的舆论概念不同,与其说是“公共意见”或“公众意见”,倒不如说是“公开的意见”。由此不难看出,“沉默的螺旋”理论强调的是舆论的社会控制功能。这一点,诺依曼本人也在“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这个观点中作了明确的说明。舆论在双重意义上是“我们社会的皮肤”:它是个人感知社会“意见气候”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环境适应行为的“皮肤”,不仅如此,它又在维持社会整合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就像作为“容器”的皮肤一样,防止由于意见过度分裂而引起社会解体。第二,从传播效果研究的角度而言,“沉默的螺旋”理论强调大众传播具有强大的社会效果和影响。这里所反映的“强大影响”已经不止于认知阶段,而是包括了“认知→判断→行动”的全过程。这个假说认为传播媒介具有“创造社会现实”的巨大力量。

◆塔西佗陷阱√

“塔西佗陷阱”即Tacitus Trap,得名于古罗马时代的历史学家塔西佗。通俗地讲就是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