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_古代蒙养教育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 家 才 知 盐 米 贵 ,
日 久 见 人 心 。
路 遥 知 马 力 ,
知 人 知 面 不 知 心 。
画 龙 画 虎 难 画 骨 ,
《 增 广 贤 文 》
• 二、蒙养教材的种类
3.历史类蒙学教材
如《历史蒙求》、《诗学提要》等。主要 选择历史故事或历史人物的嘉言善行,通过传 授历史知识向儿童灌输封建正统思想和忠君思 想,以及古代爱国主义思想,以此来培养儿童 的道德情操,增强历史责任感。
• 朱熹的《小学》、《训蒙诗》, 吕本中的《童蒙训》,吕祖谦 的《少仪外传》,刘清之的 《戒子通录》等; • 宣传程朱理学为主的启蒙教材 《性理字训》和专门进行道德 行为规范训诫的伦理类蒙学读 本《弟子规》。
兄 弟 睦 , 孝 在 中 。
兄 道 友 , 弟 道 恭 ;
父 母 责 , 须 顺 承 。
第四章
古代的蒙养教育
第一节 蒙养教育的性质、目的、起源与发展
一、性质
蒙养教育,是中国古代连接于小学与学前幼童之间的一 种启蒙教育形式,相当于普通小学教育的初级阶段, 也就是中国古代的基础教育。 小学教育与蒙养教育的区别:P43 蒙养教育涵盖小学(低年级)教育,也包含家庭和社会 教育中那一部分经过一定的组织过程、利用特定的方 法和手段所进行的启蒙教育。 蒙养教育是一种特殊的幼儿教育组织形式
• 二、目的、任务
“蒙以养正”
三个方面: 1.培养和完善其道德品质 2.保养性真 3.打好文化基础
• 三、起源和发展
起源:原始公社制后期
发展: 蒙养教育早在殷、周时期便有记载;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私学的产生发展,蒙养教育有了进一步的 发展; 秦汉时期,蒙养教育机构日趋成熟,蒙养教育逐渐盛行。 宋元时期,宋代,繁荣时期——乡校、家塾、舍馆、冬学 蒙养教育得到较大发展,成为我国蒙养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并在蒙养教材和教学方法方面形成了独到的特点。 明清时期,蒙养教育机构渐趋完善,蒙学遍布城乡,教育水平 进一步提高。 社学: 义学:
介 绍 山 川 河 流 的 :
雨 维 何 降 , 以 云 之 蒸 。
云 维 何 兴 , 以 水 之 升 ;
比 如 解 释 云 雨 雷 电 等 自 然 现 象 的 成 因 :
《 名 物 蒙 求 》
三、蒙养教材的编写特点
• 1.注重儿童的兴趣和特点
蒙学读本韵律自然,颇有情趣,易于记诵,适应了 儿童的兴趣和特点,而且很多故事颇具教育意义。
• 2.注意与日常生活相联系
《百家姓》和《名物蒙求》等成为蒙学的“恒用之 书”,主要在于“方便日用”。
3.寓思想教育和其他各种教育于识字教学之中
让儿童在识字的同时受到教育和增长生活知识。
• 4.著名学者直接编写或参与编写,增强权威性。
父 母 教 , 须 敬 听 ,
父 母 命 , 行 勿 懒 。
父 母 呼 , 应 勿 缓 ;
《Leabharlann Baidu弟 子 规 》
不 是 不 报 , 时 辰 未 到 。
善 有 善 报 , 恶 有 恶 报 。
君 子 爱 财 , 取 之 有 道 。
莫 把 无 时 当 有 时 。
常 将 有 日 思 无 日 ,
养 子 方 知 父 母 恩 。
弟 于 长 宜 先 知
融 四 岁 能 让 梨
孝 于 亲 所 当 执
香 九 龄 能 温 席
《 三 字 经 》
托 人 转 移 , 曰 全 赖 回 天 之 力 。
馈 物 致 敬 , 曰 敢 效 献 曝 之 忱 ;
恩 可 遍 施 , 乃 曰 阳 春 有 脚 ;
事 非 有 意 , 譬 如 云 出 无 心 ;
• 3、读书。
识字到一定数量后,就开始读书了。一般是由蒙养教材 (《三字经》、《百家姓》等)或朱熹的《小学》读起,然后便 是读《四书》。读书方法,先是教师念一句,学生跟着念一句。 然后是教师大声念,学生同时小声念,再串成一段合诵。等学生 能正确朗读后,则由学生自己读,教师给予必要指正。读书的过 程中,还比较注意读书习惯的培养,强调“心到、眼到、口到” 和正确的姿势。学生要反复多遍地读书,直到熟练地背诵,与写 字结合,最终还要会默写。朗读、背诵和默写是教师考察学生的 经常性项目,检查旧课和传授新课交叉进行,通不过检查就要挨 罚,不过教师也会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安排进度,以保 证学生巩固掌握。 蒙学读书只重死记硬背,甚至一开始根本就不讲书中文字的 含义。儿童尽管背诵滚瓜烂熟,可能并不懂得他背诵的内容是什 么意思。要等到一定时候,教师才开始就其所读之书进行讲解。 这样做主要是根据儿童“多记性,少悟性”的特点,趁年幼记性 好时尽量多背诵,等年龄渐长后再来消化,这种作法也有一定道 理。
苟 不 教 性 乃 迁
性 相 近 习 相 远
人 之 初 性 本 善
《三字经》
• • • • • • 人 不 学 不 知 义
玉 不 琢 不 成 器 幼 不 学 老 何 为 子 不 学 非 所 宜 教 不 严 师 之 惰
养 不 教 父 之 过
• • • • • •
知 某 数 识 某 文
首 孝 悌 次 见 闻
• 二、蒙养教材的种类
1.识字教学教材
• 这类教材中以《三字经》、《百家姓》、 《千字文》最为著名,蒙学识字教材的 三部力作,人们通常称之为“三、百、 千”。
《三字经》
• • • • • • •
•
教 五 子 名 俱 扬
窦 燕 山 有 义 方
子 不 学 断 机 杼
昔 孟 母 择 邻 处
教 之 道 贵 以 专
• 2、写字:
又称习字,古代使用毛笔写字,讲究书法,基本功必须从蒙 学练起。明清时的蒙学有专门的写字教材,即字帖。最为通行的, 如“上大人,孔乙己,化三千,七十士,尔小生,八九子,佳作 仁,可知礼……”。这些字既有教育意义,而且笔划简单,又包 含了汉字的各种基本笔划,适合儿童的学习特点。 写字的教法,先从研墨、润墨、持笔、运笔等基础练习起。 开始习字时,一般是先让儿童在用红边勾出字体轮廓的字帖上描 画,俗称“描红”。第二阶段是照着字帖临摹,也可以脱离字帖, 采取“跳格”的方法,即上格的字为教师所写,下格为一到若干 个空格,让学生依上面的字去写。 在习字过程中,教师最初要扶手把腕,帮助学生体验写字的 手法,还要讲一些基本要领,如横平竖直,勾短点圆,少粗多细, 以及汉字的肩架结构等。待学生已运笔自如后,才进入独立写字 的阶段。 写字是蒙学阶段的基本训练,所以古代凡有一定文化水平的 人,字也必定写得好看。
• 4、作对
• 即学作对子(对联)。古代文体大都注重对仗,诗赋 自然不用说了,散文也是要追求工整的,至于八股文, 各股更是要求两两相对仗。所以学会对仗是写文章的 基本功,必须在蒙学阶段完成。明清的私塾普遍重视 属对训练,属对,就是对给出的字词句,配上与其对 仗的字词句。训练一般“一字对”练起,进而到“二 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以至 “长句对”。属对在语音、词性、语法等方面都有讲 究,如《声律启蒙》所载的:“云对雨,雪对风,晚 照对晴空,来鸿对去雁,宿鸟对鸣虫”。此类口诀式 的表述,有利于初学者把握属对的技巧。
• 二、蒙养教材的种类 • 4.诗词歌赋类蒙学教材
• 这类教材以《神童诗》、《千家诗》、《唐诗 三百首》、《古文观止》、《唐宋八大家文钞》 等最为著名,其最大的特点是既能培养儿童的 文学才能,又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品德,尤 其有利于儿童感受美、体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的发展。
• 二、蒙养教材的种类 • 5.名物类蒙学教材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李清照 •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中仄中平平仄,中仄中平平仄 •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中仄仄平平,中仄仄平平仄。 •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平仄,平仄,中仄仄平平仄。
(说明:平,填平声字;仄,填仄声字;中, 可平可仄;加粗体字为韵脚所在。
5、习文
沐 雨 栉 风 , 谓 风 尘 之 辛 苦 ;
披 星 戴 月 , 谓 早 夜 之 奔 驰 ;
《 幼 学 琼 林 》
名福 三建 楚省 。属 闽 中 ; 湖 广 地
江 浙 南 北 皋西 国江 别京 异京 ;是 ;是 名原 号原 ; ; 豫 武 为 属 章 林 建 幽 之 之 业 燕 郡 区 , , , , 金 金 又 原 陵 台 曰 为 又 是 吴 越 是 其
即练习作文。在广泛涉猎经史之作、诸子百家、 历代诗文的基础上,练习作诗写文章。在作文教学中, 大多采用“先放后收”的步骤,即先鼓励学生大胆地 写,以增强其兴趣和自信心。到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 再逐步提高要求。这是较高水平的作文训练,如果只 是为了应科举的话,那就主要训练写八股文。学生在 完成这五个阶段的学习后,就达到了童生的水平,可 以报考秀才,开始科举之途的拼搏了。
第二节 蒙养教育的教学
• 蒙养教学不一,有的一直教完《四书》并通一经,使 学生达到参加童试考秀才的水平,有的则仅教读写算 而已,但早期的启蒙教育都是必定要进行的,教学内 容主要包括识字、写字、读书、作对和习文等几个阶 段。
• 1、识字:这是文化学习的基础,也是儿童入学后首 先开始学习的内容。明清私塾多先集中识字。识字教 学大致有指物识字(把字形和具体事物的形象结合起 来)、卡片识字(把一个熟字和一个同音的生字分别 写在卡片的正反面)、书上识字(把书中的生字用笔 圈上)、对比识字(形近字、音近字的对比)等几种 方法。
《 幼 学 琼 林 》
事 颜遂 。心 曰 如 愿 ; 事 可 愧 曰 汗
待 人 诚 心 , 曰 推 心 置 腹 。
所 为 得 意 , 曰 吐 气 扬 眉 ;
足 上 首 下 , 谓 尊 卑 之 颠 倒 。
唇 亡 齿 寒 , 谓 彼 此 之 相 依 ;
《 幼 学 琼 林 》
• 二、蒙养教材的种类 • 2.伦理道德类蒙学教材
• 这类教材以宋代的《名物蒙求》最为著 名。其内容包括天文、地理、鸟兽、草 木、日用器皿等。通过这类教材向儿童 介绍一些必要的自然常识。
激 为 滩 濑 , 深 为 潭 渊 。
滔 滔 者 水 , 涓 涓 者 泉 。
丘 言 其 高 , 阿 言 其 曲 。
山 脊 曰 岗 , 山 足 曰 麓 。
高 平 为 原 , 窈 深 为 古 。
第三节 蒙养教育的原则
• 王筠的蒙养识字教学
• 崔学古轮蒙学教育的原则与方法
第四节 蒙养教材
一、发展:三个阶段:
• 一是周秦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是蒙学读本发展的第一阶 段 ,蒙养教材以字书为主。 • 二是隋唐五代五代时期是蒙学读本发展的第二个阶段 , 在宣传封建伦理道德和历史知识成为这一时期蒙学读 本的主潮 。 • 三是宋元明清四代是蒙学读本发展的第三个时期 ,在 内容方面呈现出专门化的倾向,如道德教育类、历史 典故类、博物常识类、诗词歌赋类、家训类等各种专 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