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审计抽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审计抽样
一、审计抽样的定义
是指注册会计师在实施审计程序时,从审计对象总体中选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测试,并根据测试的结果,推断审计对象总体特征的一种方法。
审计抽样对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都适用
抽样方法的选用主要涉及的是审计程序实施的范围问题。
二、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
(一)抽样风险
1、定义:抽样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依据抽样结果得出的结论与审计对象总体特征不相符合的可能性。
抽样风险与样本量成反比,样本量越大,抽样风险越低。
2、注册会计师在进行符合性测试时,应关注以下抽样风险:
(1)弃真风险(信赖不足风险),这是指抽样结果使注册会计师没有充分信赖实际上应给予信赖的内部控制的可能性。
(2)采伪风险(信赖过度风险),是指抽样结果使注册会计师对内部控制的信赖超过了其实际上可予以信赖程度的可能性。
3、注册会计师在进行实质性测试时,应关注以下抽样风险:
(1)误受风险(采伪),也成“β风险”,是指抽样结果表明账户余额不存在重大错误而实际上存在重大错误的可能性。
(2)误拒风险(弃真),也称为“α风险”,与误拒风险相反,误拒风险是指抽样结果表明账户余额存在重大错误而实际上不存在重大错误的可能性。
上述这些风险,都将严重影响审计的效果和效率。
(二)非抽样风险
1 、定义:非抽样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因采用不恰当得审计程序或者方法,或因误解审计证据等而未能发现重大误差的可能性,产生这种风险的原因主要有:
(1 )人为错误,如未能找出样本文件中的错误等。
(2 )运用了不切合审计目标的审计程序。
(3 )错误解释样本结果。
2 、非抽样风险无法量化,而且对审计效果和效率都可能产生影响
3 、非抽样风险无法量化,但对审计工作的效果和效率都有影响的。
三、审计抽样的种类
1、按抽样决策的依据不同,将审计抽样划分为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
2、统计抽样和非统计抽样根本区别是:
(1 )统计抽样是利用概率法则来量化控制抽样风险的;
非统计抽样可能比统计抽样花费的成本要小,但是统计抽样的效果则可能比非统计抽样好得多。
(2 )在非统计抽样中,注册会计师全凭主观标准和个人经验来确定样本规模和评价样本结果。
因此可能造成注册会计师所取得的审计证据超出或者低于为发表审计意见提供合理的基础所需要的证据数量。
(3 )非统计抽样只要设计得当,也可以达到同统计抽样一样的效果。
3、统计抽样对注册会计师有三方面的益处
(1)有助于设计有效的抽样;
(2)有助于衡量已获得证据的充分性;
(3)有助于评价样本结果;
(4)统计抽样能使注册会计师量化控制抽样风险。
4 、统计抽样的意义在于
①统计抽样能够科学地确定抽样规模
②采用统计抽样,总体各项目被抽中的机会是均等的,可以防止主观臆断;
③统计抽样能计算抽样误差在预先给定的范围内的概率有多大,并可根据抽样推断地要求,把这种误差控制在预先给定的范围之内;
④统计抽样便于促使审计工作规范化。
(二)统计抽样分为属性抽样和变量抽样(抽样所了解的总体特征不同进行分类。
是统计抽样在审计工作中的具体运用方法。
)
1 、属性抽样:根据控制测试的目的和特点所采用的审计抽样通常称为属性抽样。
在内部控制测试中使用的。
抽样结果只能是“是”或者“不是”;“对”与“错”。
2 、变量抽样是指用来估计总体金额而采用的一种方法。
根据实质性测试的目的和特点所采用的审计抽样称为变量抽样。
在实质性测试中使用的。
*在审计实务中,经常存在同时进行符合性测试和实质性测试的情况,在此情况下采用的审计抽样称为双重目的抽样。
抽样技术测试种类目标
属性抽样控制测试估计总体既定控制的偏差率(次数)
变量抽样实质性测试估计总体总金额或者总体中的错误金额
四、审计抽样过程
(一)样本的设计
1 、审计目标
2、审计对象总体与抽样单位
①相关性是指审计对象总体必须符合于具体的审计目的。
②完整性是指审计对象总体必须包括被审计单位经济业务或者资料的全部项目
3、抽样风险和非抽样风险
4、可信赖程度和可接受的采伪水平
5、可容忍误差
6、预期总体误差
7、分层
(二)样本的选取
2 、样本选取的方法
样本选取的方法有多种,常用的选样方法有随机选样、系统选样、随意选样、货币单位选样等几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