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保险行业的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保险行业的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势

导语:改革开放为保险业带来了生机。改革开放以后,保险业有了一定的进步,以下是“保险行业的发展历程及未来趋势”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可谓一波三折。中国保险业起步较晚,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人们对于保险认知较低,另外受通货膨胀的影响,物价变化较快,保险工作开展较困难。从新中国成立刚开始的30年,党中央主要是对官僚资本进行接管,对中资保险公司经营进行整顿,保险公司之间进行合并。1949年10月20日中国唯一的一家垄断性的保险公司——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正式开业。1953年,外资企业开始从中国撤退,在计划经济形势下,保险并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甚至有些人认为保险无用,抵制保险。

改革开放为保险业带来了生机。改革开放以后,保险业有了一定的进步,发展速度虽快但基础薄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提倡大力发展金融行业,有必要恢复国内保险。1978年开始准备保险恢复工作。当时的条件非常艰苦,人们工资水平较低,对于生命表等技术工作,无法着手开展,只能从其它金融部门调动有经验的人才。在1980年“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经济工作会议”中,人口最多的中国保险的发展为零,远远低于其它发展中国家。

直到1992年,美国友邦保险公司把保险代理人制度引入中国,加快了保险业的步伐。20xx年保费规模增加到1595亿元,保险行业成为中国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与此同时,保险的法制建设也逐步走向了正轨。1995年,新中国颁布并实施了第一步《保险法》,使保险业终于拥有了法制保障。

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20xx年保费收入与20xx年相比翻了一番,达到了人民币3053亿元。但是,这样的增长对于世界第一的人口大国来说,是远远不够的。麦肯锡在20xx年给中国保监会的调研报告中指出:“中国人口占到世界总人口的25%,而人寿保险市场只占全球市场总额的%。西方国家人均保费交纳额高达3000美元甚至更多,而中国仅为27美元。中国大众依然缺乏对保险行业的了解”。

中国的保险业与世界平均水平相距甚远,尚属幼稚产业,中国保险业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上升空间。现阶段,保险业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基础薄弱并且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老百姓对保险观念的认同感薄弱、产品费率高、缺乏创新、公司经营管理经验落后、人才队伍不稳定等。从宏观角度来看,依然存在保险深度低、保险密度低、投保率低的不足。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于保险行业的总体发展是有利的,而拥有百年历史的外资保险公司无论从管理经验还是从技术水平上都远超我国的民族保险企业,如果一开始就全面放

开,外资公司将会迅速占领中国市场,赢取市场份额,对我国的经济发展造成不利影响。所以,有必要对我国的保险行业实施有效的保护措施。只有逐步放开保险市场,制定相应的过渡保护期,才能更有效的与外国保险公司展开竞争,从中吸取外国保险公司的经验教训,取长补短,促进民族保险业的发展,创建民族保险品牌。

随着3年过渡保护期的结束,我国已进入全面对外开放的新时期,中国保险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第一,有利于深化改革开放、扩大内需、加快市场化进程、从而推动经济发展。保险具有三大职能: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经济补偿与社会管理保障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保证了有效的经济秩序。资金融通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保险资金之所以可以融通是因为保费的交纳与赔偿给付之间存在着时间差与数量差。“所谓时间差是指投保人交纳保险费之后一般不会马上就进行赔偿给付,而数量差则是指并非所有人都会赔偿给付”。这就为保险资金的运用提供了很大的空间。无论是国内的还是海外的保险公司都可以将收取的保费在可控的范围之内进行再投资,把保险资金运用到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生产、生活等方面,从中获得回报。

第二,有利于引进外资,分担国内就业压力。一方面,大量的资本与人才将流向中国市场。资本流入包含了国内的工业资本:制造业、零售业、服务业等;非工业资本:银行、

民营企业;国际上的金融集团、非金融集团等等。人才流入包含了西方的专业技术人才:投资、精算、IT等;西方以及东南亚的销售、管理与战略策划人才,同时也为大中院校毕业生们提供了一定的就业机会。

第三,有利于建立民族保险业竞争机制。加快中资公司的体制改革,制定适应国际市场发展的企业制度,增强企业的服务意识,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一方面为我国保险公司开拓海外市场,增加外汇储备提供了平台;也为今后中国保险公司海外经营提供了可行性。虽就短期看来,较少的保险公司具有这样的竞争实力,但就长期来看,我国民族保险企业海外经营具有提升企业国际形象、增加外汇收入、分担企业风险、拓宽投资渠道等优点。

中国保险业也同样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第一,中外保险公司竞争,外资公司优势巨大。相比较而言,外资公司规模较大,有全球化的企业团队,在企业管理、产品开发、以及市场推广等方面经验丰富。第二,市场竞争将愈发激烈。对于有着后起者优势的中资公司来说,在借鉴经验的同时,需要不断推陈出新,只有走创新发展的路,才不会被淘汰。第三,市场监管压力越来越大。随着竞争主体的增多,中资、外资、中外合资等多种形式的保险公司竞相起步,随着理念、产品的层出不穷,这就需要监管部门适时的加大行业的监管力度,防止不正当竞争的出现。

总的来说,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环境下,短期内,我国保险业更多需要的是合作,并非激烈的竞争。就长期全球化的大环境下,需要我们预测对未来保险业的发展趋势,谋求相应的对策,把握机遇,迎接挑战。

首先,社会制度与国情的不同决定了差异化经营的理念。外国人很少有储蓄的习惯,他们依靠的是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以及商业保险。而在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并没有发达国家完善,老百姓普遍依靠储蓄积累财富、养老和治病,需要的是高的投资回报或者购买养老、医疗保险来弥补社保的不足。所以,投资收益型、养老型和医疗型商业保险在未来将成为主导。

其次,保险业将逐步对内引进战略投资者,对外建立跨国公司。引进战略投资者是中外合资,相互合作、互惠互利的过程。中资公司希望借鉴外资的管理经验,而外资公司希望依靠中资公司在国内的资源更快的打开中国市场。而我国的本土品牌在国外建立跨国公司可以更好的占领国际市场,吸取外汇。

最后,我国将逐步建立全球化品牌。“中国本土企业需要建立全球化的国际品牌,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需要谨慎的计划与发展,切勿急功近利”。我国目前还不具备这样的实力,但是保险业是一个诚信的行业,勇于兑现承诺将逐渐在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