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是什么? 这个问题似乎太Biblioteka Baidu单了,因为
各种辞典上早就对“人”的词 条作了简明的解释。不过,他 们都是分别从生物学或社会学 的角度来回答“人是什么”的 问题。
“求知是人的本性” (感性认知) “人是理性的动物” (感性认知) “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社会属
性) -------亚里士多德
职业道德
贵阳市人民警察学校 唐晓霞
一个文明社会,应该首先是 一个“德”的社会。一个 社会把什么东西当成最值 得追求和尊敬的,决定了 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 这不仅是一个道德问题, 而且是一个政治问题。
“一个人的成功,只有
15%归结于他的专业知 识,还有85%归于他表达 思想、领导他人及唤起 他人热情的能力。” (卡耐基)


人之所以不同于动物,在于人有道德,人们除了有 物质之需外,还有精神之需,而一切精神需要中最 高尚的的需要就是道德需要。 因而几千年来,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廉洁奉公、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勤劳 节俭、尊师敬业等等,一直为人民所传颂、弘扬并 实行。

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 2001年1月,江泽民同志在全国 宣传部长会议上提出,我们在建 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 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 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 国。
人文素养的灵魂,不是“能力”,而是“以人
为对象、以人为中心的精神”,其核心内容是 对人类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这就是“人文 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 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 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 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人文精神的基本涵义就是:尊重人的价值,尊 重精神的价值。
老子说:“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 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 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其中“道”
指自然运行与人世共通的真理;而“德”是指人 世的德性、品行、王道。在当时道与德是两个概 念,并无道德一词。 大意:世界上的万物都是生于道的,然而又是受 德德养育;物体给以了他们的形态,器物给与了 他们的职能。所以万物都无不尊重道和认为德式 可贵的。道德尊重和德德尊贵,都是命运自然地 形态。 天道使他们生(出生、生存),德行抚养了他们, 外物使他们成长,形势使他们有成就。因此天下 苍生没有不尊奉天道和德行的。
苏格拉底:“一个人要有道德就必
须有道德的知识,一切不道德的行 为都是无知的结果。人们只有摆脱 物欲的诱惑和后天经验的局限,获 得概念的知识,才会有智慧、勇敢、 节制和正义等美德。” 苏格拉底:“我的母亲是个助产婆, 我要追随她的脚步,我是个精神上 的助产士,帮助别人产生他们自己 的思想。”
3、素质是一种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 这种品质一旦形成,就比较相对稳定。

人的基本素质

素质就是指一个人的品质、文化、道德修养、礼 貌以及对待事物发展变化的心理综合表现。 它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文化素质:言行举止、文化水平、道德修 养。一个人的文化素质,不但要表现在专业文化 水平上,还应表现在实际运用中去。 2、心理素质:信心、勇气、毅力。每个人在 从事某个事业或某个行业的过程中必须要有信心、 勇气、毅力。 3、精神素质:穿着打扮、风度礼仪。
法律和道德的作用是不同的,也是
不可相互替代的,而是必须互相配 合,相辅相成,才能共同发挥它们 的不同作用。法律的特点是强调强 制和他律,道德的特点是强调自觉 和自律。法律通过运用强制手段着 力约束人的行为,道德通过运用教 育的手段着力约束人的动机。

法律着重要求的是人的外部行为的合法性,单纯 的思想不是法律调整的对象。而道德所要求的不 仅仅是人的外部行为,它还要求人们行为动机的 高尚、善良。对人们行为的“内在”影响,是道 德发挥作用的特殊机制,动机与行为、教育与法 制,是道德和法律的不同功能,但又是相互补充, 不可分割的。如果道德单独起作用,那么它常常 会由于缺乏必要的强制力量而显得软弱无力。道 德的约束是软约束,对那些没有自觉性的人,对 那些明知故犯的人是无能为力的。如果想使法律 单独发挥作用,而没有一定的道德舆论相辅佐, 那么就常常会由于失去社会的支持而不能达到真 正的目的。所谓法治与德治的正确结合就是指法 治与德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中国传统道德基本概念 四维:礼、仪、廉、耻 《管子》牧民篇:“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 足,则知荣辱。...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二 维绝则危,三维绝则覆,四维绝则灭。倾可正 也,危可安也,覆可起也,灭不可复错也,何 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 礼不逾节,义不自进,廉不蔽恶,耻不从枉。 故不逾节,则上位安。不自进,则民无巧诈。 不蔽恶,则行自全。不从枉,则邪事不生。” 五常:仁、义、礼、智、信 四字:忠、孝、节、义 忠、孝在中国社会是基础性的道德价值观。
系的总和。”
弗洛伊德学派的观点概括为:本我、
自我和超我。即人的本质是本我、 自我和超我的统一。其中本我是人 和人类存在的物质基础,自我体现 了个体的存在,超我则体现了群体、 社会的存在。三者相互联系,不可 分割,形成一个和谐的统一体。人 类的一切行为均可从这三者之间的 关系寻得根源。

《礼记· 大学》: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 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 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 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 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儒家修身正是要洞察自己的良知,所谓正心,是 要正其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 心。只有一个人能够时时怀有“恻隐之心,羞恶 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才能够是一个有修 养、有素质、有良知的人、一个正直的人。


《最大的麦穗》人生就是如此,不能走 回头路

苏格拉底对弟子们说:“这块麦地里肯定有一穗是最大的, 但你们未必能碰见它;即使碰见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 断。因此最大的一穗就是你们刚刚摘下的。” 苏格拉底的弟 子们听了老师的话,悟出了这样一个道理:人的一生仿佛也 在麦地中行走,也在寻找那最大的一穗。有的人见到了颗粒 饱满的“麦穗”,就不失时机地摘下它;有的人则东张西望, 一再地错失良机。当然,追求应该是最大的,但把眼前的一 穗拿在手中,这才是实实在在的。人生就正如穿越麦田和树 林,只走一次,不能回头。而我们的爱人就是田里的麦穗和 林里的大树。要找到属于自己最好的麦穗和大树,你必须要 有莫大的勇气和付出相当的努力, 但也要懂得舍弃和珍惜。
认识你自己
这个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 快乐的猪,一种是痛苦的人。 做痛苦的人,不做快乐的猪。 我不只是雅典的公民,我也是 世界的公民 。 人可以犯错,但是不可犯同一 个错。


---苏格拉底

“认识自己”是让自己面对一个真实的 自我,把真实的自我拿来面对社会,。
马克思::“人的本质是各种社会关

亚里士多德人的本质问题 ,自古以来一直是哲学 家们所关注的焦点问题。他对人的本质曾下过三 个论断 :“求知是人的本性”侧重于感性认知 的角度 ,它代表着以“爱智慧”为显著特征的古 希腊文化所体现出来的最为纯正的哲学精神 ;“人 是理性的动物”侧重于感性认知的角度 ,它把理 性主义对事物确定性的追寻提高到了哲学本体论 的高度加以把握 ,把古希腊哲学对人的本质的研 究推向了最高峰 ;“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侧重于 社会政治的角度 ,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较为素朴 地揭示了人的社会属性 ,是人的自我认识史上一 次重大的飞跃。亚里士多德的这些思想在今天看 来 ,仍然是十分深刻并且富有相当的现实意义和 启示意义的

“自主有道德方面和智力方面。智力自主涉 及的是真与伪的问题,道德自主的反面是他 律,他律意味着他人管理自己。”(皮亚杰)
自主性素质有三个特征: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毫无 疑问,这三个特征都是现代人最重要的品质。一个缺乏独 立性,总是等待别人来主宰自己的命运,或者总是跟着别 人跑的人,怎么能把握人生的机遇? 所谓主动性,就是有社会主人翁的意识,积极主动地对待 工作,而不是做什么事都消极被动;当一个人积极主动地 参与社会生活时,还需要有一定的创造性,才能实现自己 的独特价值。可以说,自主性素质较高的人,具有很大的 潜力,他们不是被捏出来的泥人,或者一个模子做出的标 准件,因此他们不仅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也更能为 社会的发展做出贡献。自主性素质的核心,是使个人与社 会的关系更和谐,个人能在为社会服务的过程中充分发挥 自己的潜能。
职业思维革命 ---- 不要把工作仅仅当成谋生 的手段,而要把它当作人生 的乐趣,那样你就会以工作 为乐,就会对工作充满热情, 就会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 工作。 我思我在我成功

戴尔· 卡耐基《人性的优点》
人文素养”,即“人文科学的研究能力、知识
水平,和人文科学体现出来的以人为对象、以 人为中心的精神――人的内在品质”。 “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 (《辞 海》 ) “人文”是潜移默化的、长远的、隐性的东西。 所谓“素养”,一般来说,就是指人们后天形 成的知识、能力、习惯、思想修养的总合, “人文素养”是人的整体素养之中的重要组成 部分,具有人文素养的最典型标志是具有人文 精神,使一切追求和努力都归结为对人本身的 关怀。
一、道德 (一)道德概念由来
道德是中国古代哲学和伦理思想的一个基本范畴, 在古代典籍中,道德最早是分开使用的两个概念。 先秦思想史上,道主要是指一种支配自然和人类社 会的规律。表示自然的运行规律称为天道,表示 社会生活准则的称为人道。
道德一词,在汉语中可追溯到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 的《道德经》一书。
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我国 民主法制建设进展加快,建立社会主 义法治国家,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但是把思想道德建设作为治国的基本 方略,把德治提高到与法治并举的高 度,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这说明,我们党充分认识到了思想道 德建设对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进步 的重要意义。
法治与德治的正确结合----科学的治国 之道 对社会和国家的治理是一个综合的 系统工程,包括政治手段、法治手段、 道德手段、文化手段等互相配合,才能 解决问题。2000年6月,江泽民同志就 已指出,法律和道德作为上层建筑的组 成部分,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 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它们相互联系、 相互补充。

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 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二者范畴不同,但 其地位和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道德和法律作 为人们的行为规范,对社会关系都有调节作用。 但是,道德对社会关系的这种调节作用主要靠 教育的力量、社会舆论的力量和个人内心信念 的力量,所以,道德能够发挥调节社会关系的 作用,必须有人的自觉性这个重要条件;而法 律则不同,法律对社会关系的调节作用,主要 是以国家机器(警察、法庭、监狱等)为后盾, 靠法律制裁这种强制手段起作用的。

素质包括先天素质和后天素质。 素质是在人的先天生理基础上.受后天的教育训练和社 会环境的影响.通过自身的认识和社会实践逐步养成的 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

1、素质首先是教化的结果。它是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 通过教育和社会环境影响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素质是自身努力的结果。一个人的素质的高低,是 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实践,获得一定知识并把它变成 自觉行为的结果。
“道德”二字连用始于荀子《劝学》篇: “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故学 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 (礼是封建规章制度的根本依据,是统 治物类的主要纲纪,所以求学问以达到 礼为止境,达到了礼也就达到了道德最 高境界,这就是道德的极限了。)同时, 赋予了它确定的意义:即指人们在各种 伦常关系中表现的道德境界、道德品质 和调整这种关系的原则和规范。
在伦理学意义上,道指做人之道,即 人之所以为人必须共同遵守的普遍 原则,德则指修道有得,即人遵循 为人处事之道所具有的行为和品德。 “德者,得也。得其道于心,而不失 之谓也。”(宋朱熹注《论语》) 德的实质就是心中得道,行为合乎 一定的规矩。
中国道德从上古发展而来,传说
中尧、舜、禹、周公等都是道德 的楷模。 道德是判断一个行为正当与否的 观念标准。道德是调节人们行为 的一种社会规范。 “自天子以至庶人,一是皆以修 身为本” “厚以责己,薄以责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