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社部积极推动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

人社部积极推动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
人社部积极推动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

材料1

人社部积极推动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

一体化课程从教学组织形式到教学实践等诸多环节均颠覆了传统的教育观。一体化教学抓住技工教育教学规律,促进了技工教育从知识教育向能力培养转变、从课堂教学向生产教学转变、从书本教学向实践教学转变,推动技工教育内涵发展,实现了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师一体化、教材一体化、教室一体化、学习主客体一体化。

日前,人社部在广州工贸技师学院召开全国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工作经验交流会。

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副司长张斌介绍说,2009年7月,人社部启动了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目前,已在全国17个省(区、市)30所试点院校64个班级中开展了第一学年的教学试验工作,共有2336名学生参加一体化课程教学试验工作,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这次会议既是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的阶段性总结会,同时也是启动焊接加工等10个新专业课程改革工作部署会。”

张斌说,加快技工院校课程改革,是适应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必然要求。

确立现代技工教育课程新体系

一体化教学改革历经了试点启动、课程开发和试验推动三个阶段。

张斌表示,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努力,试点院校已经构建了一体化课程体系雏形,为确立现代技工教育课程新体系奠定了基础。

课程标准、学生工作页和教学实施方案是相互配套的教学材料,也是一体化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张斌说,试点院校组织开发完成的这些课程教学材料凸显了现代技工教育课程特色。首先,课程不再是传统的学科体系,而是与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紧密相连,将企业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相关课程、学习任务,课程学习内容与企业生产实践紧密结合,体现了学以致用。其次,在注重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专业能力、工作能力的同时,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方法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社交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体现了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张斌告诉记者,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一体化教学将理论知识融入工作任务和教学活动,实现了干中学、学中干,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融通合一。

更重要的是,教学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课堂教学与动手操作于一体,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和工作实践,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试点院校开发完成的一体化课程标准及相关教学材料,为推动一体化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提供了保障。

“教、学、做”融为一体

通过一年的教学实践,一体化课程从教学组织形式到教学实践等诸多环节均颠覆了传统的教育观,实现了理实一体化、教师一体化、教材一体化、教室一体化、学习主客体一体化,做到了“教、学、做”融为一体,很多教师和校长将这种变化归纳为“四个变化”。

一是教学组织形式发生了变化。教师授课由传统的灌输变为启发教学,教师角色变为授课的组织者、引导者和点评者,促进了教学过程由学生“被动接受的模仿型”向“主动实践、手脑并用的创新型”转变。

二是学生学习热情和参与度发生了变化。学生变为课堂学习的主体,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激发了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调动了学生勤学多练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一些学校的教师通过完成工作任务的“计时比赛”,锻炼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娴熟的专业技能;通过以组为单位集体完成产品工件,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三是教学手段呈现方式发生了变化。教学内容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实物呈现,既增加了感性认识,又吸收和消化了理论知识。同时,教学场地也实现了由“固定教室、集体授课”向“室内外专业教室、实习车间”的转变。

四是师生关系发生了变化。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完成典型工作,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师生互动性增强。

实践证明,促进技工院校发展,迫切需要深化技工院校教学改革,加快构建一体化课程体系。

百舸争流课程致胜

全国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工作经验交流会后,人社部将正式启动9+1个新专业(9个专业课程+通用职业素质课程试点)的一体化课程试点工作。

张斌介绍说,从今年10月至明年6月,人社部将组织试点院校开发完成10个专业的一体化课程标准、教材及教辅资料(教学实施方案和工作页)。明年9月新学期起,正式开始进入课程试验阶段。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革方案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革方案

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为特点的“教、学、做” 一体化教学改革方案 -----矿山机电专业教学方法改革建设小组 一、“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内涵 中等职业教育就是为我国培养现代化建设的合格劳动者。学生就业是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而学校的发展必须以教学为重点,教学的重点必须以人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为宗旨,突出技能培养的特色。在教学方法上,主张“教、学、做合一”,即“事情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中突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训练,在实践教学中又突出以学生“做”为主的项目任务驱动模式,就是要像在企业里一样,只给你作业要求说明或样板,自己就要用所学知识自己设计、自己制作,完成作业任务。所以在实际教学中也以此为主线来教学,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帮助学生学的好,做的更好。 在此需要强调几点: 1、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目的是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那么这里的“更好”包含几层意思:

①原来的教学模式也是好的,也有此目的和效果,所以在实施新的教学模式时不能全盘否定原来的教学模式,原来的教学方法还要继续灵活采用,所谓的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②更好不光是要比原来的教学效果好一些,纵向比较;更好是还要让更多的学生实实在在的有所收获,也包括横向比较。 2、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强调做和学,即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的培养,既是技能技术的学习训练,更是创新思维与综合能力的培养,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非单纯的学技能。 3、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没有范本,为实现职业教育的目标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实施过程中始终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为出发点实施有效教学,千万不能为实施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而绞尽脑汁的完任务。 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革方案 1、针对学校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特点,对常设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研讨,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制定适合教学做一体化课程的教学标准。

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案

安徽机械工业学校安徽机械技师学院 “一体化”教学评价标准(试行) 为适应当前职业教育发展要求,推动我校“一体化”教学改革,进一步提高学生培养质量,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人社部发〔2014〕96号)》、《关于印发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人社厅发〔2009〕86号)》及《一体化课程规范开发技术规程2013.1版》等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标准。 一、“一体化”教学基本原则 1、将理论、技能、工作任务等教学内容设置一体化; 2、将学习、工作、工作过程等教学活动实施一体化; 3、学习区、讨论区与工作区等教学资源配置一体化; 4、专业能力、方法能力与社会职业能力训练一体化; 5、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形象和抽象交错出现,工作与学习知行合一; 6、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素养教育为一体。 二、“一体化”教学基本标准 1、以学生为中心,以工作任务为载体; 2、专业能力与社会能力、方法能力同步发展; 3、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与工作过程知识相结合; 4、行动导向教学与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5、工作页、教材、任务书、网络资源、说明书、指导书的综合运用; 6、学生输出的学业成果能展示、有记录、有外显; 7、学习任务完成后,师生对工作过程知识有提炼和提升。 三、“一体化”教学环节与基本规范 1、课题引入:激发学生兴趣,引发“我要学、我要做”; 2、教师演示:明白行为过程,引发“我知道”; 3、规划任务:熟悉具体内容,引发“我明白”; 4、完成任务:操作练习、动手实践,让学生“做中学”; 5、质量检测:学习效果检测评价,让学生“学中做”、感受职业氛围;

人社部扩大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改革试点工作

人社部扩大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改革试点工作 作者:骆潇 来源:《职业·中旬》2012年第10期 2009年7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正式在全国30所技工院校启动了汽车维修等5个专业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在技工教育领域掀起了一场教学革命。2012年9月,全国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扩大试点工作启动会在杭州召开, 94所新增试点院校,1.25万参加试点的学生,焊接加工等10个新增试点专业(课程)……预示着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前期探索,有收获有反思 2009年7月,30所技工院校成为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如今,三年过去,这些试点院校均在一体化课改的助力下发展提速,并从中涌现出了一批标杆院校。这些院校均表示:“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是一场教学革命,从教学组织形式到教学实践等诸多环节均颠覆了传统的教育观,已经收到了初步成效。”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学校的教学环境焕然一新,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升,并得到企业的认可。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王晓初副部长在出席全国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扩大试点工作启动会时,对试点工作取得的阶段性重要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但他也指出,“要看到,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是一场真正的…教学革命?,这项工作刚刚起步,尽管试点过程中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思想认识上有待于进一步形成共识,开发的课程方案和教学工作页的质量有待于提高,师资队伍有待于进一步提升素质、扩大规模,教学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探索创新等等。” 扩大试点必须五个“到位” 在扩大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后,一体化教学改革试点的院校将达到124所,参加试点的学生由2000多人扩大到1.25万人。这是技工院校走内涵发展之路的大势所趋,也意味着过程之中更多的挑战。 王晓初副部长在讲话中要求做到“五个到位”。一是组织领导到位。扩大试点后,部里的试点也是省里的试点,推进试点工作主要责任在省里。各地要成立由职业能力建设部门、职业技能鉴定部门、技工教育教研机构共同参与的组织领导机制,从物力、人力、财力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各试点院校要把一体化教学改革作为“一把手”工程,校长必须亲自挂帅,成立组织领导机构和各部门参加的协调机制,坚定实施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决心,并持之以恒地加以推进。

技工学校“电工技能”一体化教学探讨

技工学校“电工技能”一体化教学探讨 摘要:本文从教学实践入手,针对当前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素质较差的情况,对《电工技能》教学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以期通过有效的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最优化的教育。 关键词:电工技能测评以考代练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和企业的大规模发展,技术工人越来越紧缺,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极大关注,在“国家高技能人才东部工程系列活动暨企业技能人才评价”广州现场会中,笔者了解到,到2012年,广东全省技能劳动者占劳动者比重达到45%,高技能劳动者占技能劳动者的比重提高到25%左右,为推动产业优化升级、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为争当科学发展观排头兵提供强有力的技能人才保障,直接担负着培养数以万计的高素质劳动者重任的中等职业教育部门及机构愈发显得更加重要。近几年来,笔者在电工技能人才的培训,包括教学方式和方法作了深入地探究,并取得一定的效果。 一、目前企业对电工技能人才的需求现状分析 来自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的统计分析显示,全国电力行业138万职工中,仅有高级技师1630名;有人戏言:如果不抓紧培养人才,过两年连爬电线杆的人都没有了……随着电力科技飞速发展和电力改革的不断深入,原有的电力系统人才结构布局与现在的国民经济发展、现代科技进步、企业发展战略明显不适应,工人文化素质整体偏低,技能型人才缺乏,已经严重制约电力行业更快的发展。而且高级技师(1630名)和技师(2.3万名)的总人数不足职工总数的2%,远远低于发达国家30%的水平。根据南方人才市场的统计数据表明,电力系统对电工技能人才的需求长期以来占领着人才需求榜的前五名。 由此可见,企业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国家要富强,培养出大量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高技能电工人才是目前刻不容缓的工作。可是,在当今的职业教育中,电工技能人才培养却面临诸如生源素质低、教育投入少等种种困难。 二、电工技能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由于高中的学位逐年增多,导致只有少数初中毕业生进入中等技术学校学习,而这部分学生文化课基础较差,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也欠佳,所以在电工技能课程的实习动手操作中常常表现出自控能力差,意志薄弱,不能主动思考,难以独立完成教学中要求的操作,

技工院校机电一体化实验教学之我见

技工院校机电一体化实验教学之我见 发表时间:2014-08-08T10:03:53.70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4年7月总第125期供稿作者:孙宝莹[导读] 实训环节的教学计划要围绕机电一体化专业各知识点,由点到面,由易到难。 ◆孙宝莹枣庄职业学院机电工程系山东枣庄277800 摘要:机电实验设备的改进和实验内容、方法的研究必须围绕各方面要素开展。机电一体化综合实验要围绕机电一体化专业各知识点,由点到面,由易到难,各实训情境要根据实训室的现有实训条件进行安排。 关键词:实验方法实训环节实训内容教学方法实验方式 当前,机电一体化综合实验方法已经在各行各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影响着行业的技术革新,机电一体化实验技术有了新的希望和活力。机电实验设备的改进和实验内容、方法的研究必须围绕这些要素开展。依据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实训和面向社会实践应用方面的特点,根据多年实验教学的经验,本人对机电实训教学方法和实训内容进行了研究、分析和归纳,下面谈谈对高职、技工机电教学的看法: 首先,实训环节的教学计划要围绕机电一体化专业各知识点,由点到面,由易到难。 各实训情境要根据实训室的现有实训条件进行安排,实训环节教学计划和课程标准要明确各学年、各学期学生要实习什么、如何操作、完成情况如何、达到什么标准等,以此制定具体的实习内容。要根据计划安排若干与专业课程相对应的、实习条件能达到的专题实验项目,使学生对所学的理论和实践内容在机电专业中由感性认识逐渐过渡到理性认识,为最终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奠定实践基础。实训项目按基本技能、专业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应用分类,其中综合应用项目设置为专门的实训课程。模块化是机电一体化产品生产厂家研发的重要方式和手段。模块化的研制和开发因为具有标准的机械接口、电气接口,所以机电一体化产品对于用户来说可以直接购买,直接安装、调试和使用,使用方便,出现故障更换方便,检测故障也很方便。同时对于生产厂家开发新产品、扩大生产规模也非常便利,甚至有些标件直接可以购买和使用。实训环节的实训课程安排和实训设备的更替都是非常便利的。 其次,落伍过时的实训内容。 我们正在开设的实验中有好多已不适应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机电专业的学生,电工类基础课应该以实际应用为主,而在其他高校早已淘汰了此种方式,但是我们取而代之的是将汇编语言或其它高级语言直接输入计算机,由计算机翻译成机器码自动运行。计算机在翻译机器代码的过程中如出现错误,将会相应地提示用户,用户只需对编程修改即可,这样可大大提高实习效率。学生可通过选做一个或多个实验来巩固所学的知识,而不用在改错的环节上浪费大量的时间。学生平常实践课程的考核方法是教学过程考核,即按照学生的出勤率考核和学生的平时作业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最终成绩的评定,这种考核方法不能真实地考察学生最终学习成绩如何,学习效果如何、这就需要我们结合机电一体化教学的实验特点,按照模块进行考察,即将一个大任务、分解成若干个子任务,分配实践小组,每个小组领取一个任务,按照他们的实际操作最终效果来评定他们的成绩。还可以采用口试、笔试、随时提问、综合设计等多种考核方式进行考核,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平时成绩水到渠成地给定了。 再次,教学方法由教师演示过程过渡到学生自我操作、自我设计、自己实验。 方法可采用析因实验、对照实验、模拟实验相结合,最终让学生达到自我设计、自我实现。学生的这种从理论学习到实际实验设计,本质就是从知识接受到知识应用的质的飞跃,采用“任务驱动”、“做、学、教、赛”四位一体的教学方法。此方法是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任务驱动”、“四位一体”教学方法主张在“用中学”,这与当前教育“重视现场教学和案例教学”的要求是相一致的。实践中,学生对机电一体化系统中各学科知识的关联性达到了真正的理解,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了实验教学的目的。这种实验模式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有较强的优势,很好地培养了学生对机电知识的运用能力。要建立技能应用能力独立于理论教学的教学模式;以生产实践过程为主,培养学生技能为目标的教学模式;对专业和技能进行整体设计,创建独立于理论教学的职业教育模式。要突出技术应用和技能掌握,职业技术教育和职业证书获得为日常教学体系,将理论课与实践课分配比例为1∶1或者理论课内容远小于实践课程,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实践能力训练。实践教学内容包括专业基本能力、专业技能、技术能力应用、综合实训能力,四者比例为1∶2∶2∶1,这种模式能让职业学校的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毕业即能胜任工作,而不致于使学生毕业即失业。 最后,实验方式为课外和课内相结合、小组和个人相结合。 课内即课堂上主要是利用实训平台调试和实践,实现设计的内容;因教学时数的限制,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验环节教学可利用课余时问进行。这就要求机电一体化专业需要成立开放性的综合性实验室,学生可充分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实验。学校和系部还可以与本院校所在地的专业对口企业进行联合办学,将企业作为学校的实习实训基地,充分利用实践或者课余时间、节假日等深入企业,进行参观实践。这样既能让学生锻炼动手能力,又能让学生提前体会企业文化,对于学生将来走向社会非常有帮助。机电一体化实验项目涵盖的知识、技能面广泛,是多个内容的有机整合,可实行小组分工合作的模式完成具体任务。这样不仅强化了学生在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团队精神,还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团结协作的精神,而且在模块化实验教学环境中得到重要的锻炼。

浅谈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体系建设【最新版】

浅谈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体系建设 摘要:本文就如何加强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体系建设进行分析阐述,即按照职业标准,在技工院校推进一体化教学体系建设,在教材编写、校企合作、人才库建设、师资培养、学习方式转变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水平。 关键词:职业标准;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体系;专业能力;校企合作 职业教育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近几年国家和地方政府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加快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意见和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方案。笔者多年在技工院校从事教学工作,结合工作实际,对上级政策进行了认真学习,感触较多。能工巧匠,企业需要;三个合一,一体化之;职业标准,改革依据;能力培养,立德树人;企业名家,远程讲授;典型工作,课程载体;评价体系,校企一起;学生为本,学以致用;终身教育,自主学习;理实合一,手脑并用;校校合作,提升空间;能作合一,知行统一;技能在手,就业不愁;校企合一,无试用期;大国工匠,中国制造。

一、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动力机制,加强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基地的建设 1.推进产学深度结合。积极建立健全、落实有关校企合作的财政、税收激励政策、引导和支持学校与企业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鼓励企业投资捐赠职业教育,是政府推动职业教育适应经济发展所采取的一系列重大举措。技工院校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积极争取当地政府支持,深入到企业宣传这一有利政策,一是建立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实现校企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二是积极争取企业捐赠,充实、改善校内实习条件。积极探索招企入校,充分利用学校场地、配套设施、税收等资源和优势,吸引一些小微企业到学校投资办厂,减少校企双方资金投入,资源共享,互惠共赢、建立好一流的校内实习场所。在实习场所上做大文章,才能培养出学以致用的人才。 2.探索建立用人服务中心。探索提供散工服务,为学生就业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可以探索在工业园区,电脑城、商场密集的地段,设置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短期用工服务,由专职教师负责片区管理和跟踪指导,实现动态实习,为学生就业提供更多的双向选择机会和社会实践。 二、加强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实现向以学生为中心的

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革方案(新)

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为特点的“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革方案 -----矿山机电专业教学方法改革建设小组 一、“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内涵 中等职业教育就是为我国培养现代化建设的合格劳动者。学生就业是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而学校的发展必须以教学为重点,教学的重点必须以人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为宗旨,突出技能培养的特色。在教学方法上,主张“教、学、做合一”,即“事情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中突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训练,在实践教学中又突出以学生“做”为主的项目任务驱动模式,就是要像在企业里一样,只给你作业要求说明或样板,自己就要用所学知识自己设计、自己制作,完成作业任务。所以在实际教学中也以此为主线来教学,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帮助学生学的好,做的更好。 在此需要强调几点: 1、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的目的是更好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那么这里的“更好”包含几层意思:①原来的教学模式也是好的,也有此目的和效果,所以在实施新的教学模式时不能全盘否定原来的教学模式,原来的教学方法还要继续灵活采用,所谓的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②更好不光是要比原来的教学效果好一些,纵向比较;更好是还要让更多的学生实实在在的有所收获,也包括横向比较。 2、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强调做和学,即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的培养,既是技能技术的学习训练,更是创新思维与综合能力的培养,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非单纯的学技能。 3、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没有范本,为实现职业教育的目标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在实施过程中始终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为出发点实施有效教学,千万不能为实施一种新的教学方法而绞尽脑汁的完任务。 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改革方案 1、针对学校的实际情况和专业特点,对常设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研讨,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制定适合教学做一体化课程的教学标准。 2、建设一体化课程教学规范:授课计划、教学设计及教案、考核评价模式。 3、建设一体化课程师资队伍,组织开发一体化课程讲义、校本教材。 4、探索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符合企业生产需要的现代中职教育新教学体系。 三、改革方案实施进程计划

(完整)高级技工学校一体化教学改革试点的方案

高级技工学校一体化教学改革试点的方案一体化教学改革是当前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实施一体化教学试点是我校20XX年下学期教学教研工作的重点,学校要成立校教研室两级领导班子负责策划和实施,要把试点和示范相结合、评价和奖励相结合,充分调动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试点,建立一体化教学的范示,进而在全校推行一体化教学。 一体化教学是一种把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融为一体的教学方法.就是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在教学组织上一体化设置,教授与操作等教学手段一体化实施,教室、实验室和实习车间一体化配置,专业知识、操作技能与职业要求一体化训练。实施一体化教学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分阶段进行,先通过试点再逐步推广,经过反复实践和改进形成具有教研室统性,科学性,程序性的范式。在试点阶段,一体化化围绕以下目标开展工作: 1、积极宣传推介一体化教学理念,通过试点彰显一体化教学的效果,形成一体化教学改革的共识。 2、创建一体化教学条。一是打造一体化教学师资队伍,参与一体化教学的教师原则上都是“双师型”教师;二是开发一体化教学校本教材;三是规划建设一体化教学场所。 、建设一体化教学改革资料体教研室。通过试点,积累教学资料,通过改进,优化教学资料,通过创新,丰富教学

资料,通过归纳整理,规范教学资料,形成教学资料共享资,充分利用一体化教学改革成果。 4、积极开展一体化教学的教学研究工作。通过试点,要开发出一批可以推广使用的一体化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撰写一体化教学科研论,积极创造一体化教学精品程。 设立校教研室两级领导机构,校级领导机构负责教改工作的总体策划、宣传、指导、督导、考评、以及资料的收集、整理、存档、论的汇编和成果的申报。教研室部领导机构负责教改工作的实施。 顾问: 组长: 副组长: 办公室: 成员: 由各教研室主任负责组建 1.试点时间:20XX年9月1日-20XX年12月0日 2.试点范围:在机械工程教研室、电子电气工程教研室、信息技术教研室进行试点。 3.试点项目:机械工程教研室:《数控车工技能训练》、《钳工技能训练》、《车工技能训练》一体化教学试点;《机械制图》、《金属材料与热处理》学生自选教师上试点。 电子电气工程教研室:《电力拖动技能训练》、《单片机

人社部设置标准(试行)

技工学校设置标准(试行) 第一条为规范技工学校设置,促进学校建设和发展,保证教育和培训质量,提高办学效益,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标准。 第二条本标准适用于公民、法人和其他社会组织依法举办的技工学校。 第三条技工学校应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教育培训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坚持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促进劳动者就业的办学方向。 第四条技工学校实行学制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相结合的办学模式。技工学校培养适应现代化生产、服务需要的中级技工,同时面向社会开展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并承担职业技能鉴定和就业服务等任务。 第五条技工学校学生实行学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 第六条技工学校应配备政治素养高、管理能力强、熟悉技能人才培养规律的领导班子。校长应具有本科以上学历,以及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高级技师职业资格,且具有3年以上职业教育、职业培训或企业工作经历。其他校级领导应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和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技师以上职业资格。 第七条技工学校设立3年内培养规模应达到1600人。其中,学制教育在校生规模800人以上,年职业培训规模800人次以上。学校应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要设置专业,常设专业不少于3个。 第八条技工学校校园占地面积不少于3万平方米(约45亩);校舍建筑面积不少于1.8万平方米,生均校舍建筑面积不少于20平方米。其中,实习、实验场所建筑面积不少于0.5万平方米。企业办校的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可包括企业用于职工培训的相关场所面积。 第九条技工学校应配备与办学规模和专业设置相适应的实习、实验设备设施,保证每生有实习工位。实习、实验设备总值不少于300万元。 第十条技工学校应具备完善的学生生活设施;具备满足体育教学和学生锻炼身体需要的体育设备设施和运动场所;具备满足师生需求的图书馆、阅览室;具备满足多媒体、网络教学和信息化管理需要的软硬件设备设施。 第十一条技工学校应拥有一支与办学规模、专业设置相适应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学制教育师生比应不低于1:20。兼职教师人数不得超过教师总数的三分之一。具有企业实践经验的教师应占教师队伍总数的20%以上。技术理论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总数应不低于教师总数的70%。 第十二条技工学校教师应符合国家规定学历要求,专任教师应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技术理论课教师至少具备相关专业初级技能职业资格。其中,具备中级技能以上职业资格的应不低于30%。实习指导教师应具备相关专业高级技能以上职业资格。

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学习提纲

. . 《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学习提纲 一、我校开展一体化课程改革的目的(导读篇P001) 作为技工院校,通过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可以实现课程、教学、师资、场地、评价、管理的持续改进,提高学校办学水平,提高教师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能力,提升服务徐工各企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这是学校开展一体化课程改革的目的。 二、开展一体化课程改革的成效(导读篇P001) 1.一体化课程构建与实施:设计开发工程机械装配调试与维修等专业的一体化课程标准,包含全新的学习任务设计方案和学生工作页; 2.一体化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一批适应一体化课程开发和实施要求的具有较强教改科研能力、教学能力与专业实践能力的一体化教师; 3.学习工作站建设:在新校区建设中建设与一体化课程相匹配的包括教学区、资讯区、工作区、工具区和展示区于一体的学习工作站; 4.教学管理:修改教学管理制度,全面实现课前、课中及课后的教学管理; 5.评价体系:创新对学生和对教师的师生评价体系。 三、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与实施的九件事(导读篇P002) 1.确定专业领域:行业分析和需求分析,确定专业领域; 2.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工作观察和工作分析,确定典型工作任务; 3.转化一体化课程:教育教学分析,转化一体化课程; 4.描述一体化课程: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描述一体化课程; 5.开发学材(工作页):学习任务设计,开发学材(工作页); 6.准备课程实施:学习工作站建设,一体化教师培养,做好课程实施准备; 7.实施与评价:一体化课程实施与评价;

8.改革管理模式与评价:教学管理模式与评价体系改革; 9.持续改进:课程体系优化与持续改进。 四、课程改革的背景(P003~P006) 1.新经济发展形势下的产业结构升级调整; 2.新知识经济时代下的企业生产组织方式; 3.新经济发展模式下的人力资源价值定位。 五、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建设(P011) 1.专业课程与工作任务于一体; 2.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于一体; 3.教学场地与工作现场于一体; 4.学习者与工作者于一体。 六、技工教育主管部门对技工院校课程改革提出要求(P015) 1.2009年胡锦涛总书记视察珠海市高级技工学校时指出:“没有一流的技工, 就没有一流的产品”; 2.国务院〖国发[2010]36号〗文件提到:“根据职业培训规律和特点,加强教育资料word . . 职业培训特别是高技能人才培训的课程体系、培训计划大纲以及培训教材的开;发”“深化技工院文件提到:[2010]57号〗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人社部 发……逐步建立以国家职业提升办学水平……推进一体化教学改革。校教学改革,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一体化教学课程以工作任务为导向、标准为依据、; 体系”文件提〗[2011]11号4.中共中央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

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xx工贸高级技工学校 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实施方案为落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人社厅发〔2009〕86号)和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江西省技工院校开展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赣人社字〔2010〕161号)文件精神,通过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建立以职业活动为导向,工学结合一体化的课程体系,以切实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和提升学校教学核心竞争力,结合学校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建立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理论教学与技能操作融合贯通,工学结合一体化的课程体系,按照全面实施、突出重点的原则,明确工作目标和措施,狠抓落实、注意实效。 二、工作目标 1、确定粮食工程、酒店管理等2个专业开展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 2、在学习借鉴外省技工院校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在粮食工程、酒店管理2个专业中开发出一体化课程教学体系,并进行教学实验。初步建立具有先进职业教育理念,既符合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又符合市场用人单位需求的全新课程教学体系。 三、任务与要求 1、开发制定一体化课程教学标准。依据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基本原则,设计一体化的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案,开发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相结合的一体化课程教学标准,统一规范专业课程名称、培养目标、职业能力要求、课程结构与内容、教学安排和教学保障条件等。

2、组织开发一体化课程教材。创新教材编写模式,打破学科体系,编写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融合的教材和教辅材料,依据劳动者的职业特征、职业成长规律和典型工作任务设计教材教学单元,力争实现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模式,实现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的有机结合。 3、探索建设一体化课程教学场地。打破理论课与实训课授课地点分离的传统模式,建设既能满足理论教学,又能具备技能训练的一体化教学场地,将传统理论教学教室和实训场地合一,力争创设真实的工作环境,实现理论教学与技能训练融合进行,为学生提供体验实际工期过程的学习条件。 4、加强建设一体化课程师资队伍。加快培养既能讲授理论知识课,又能指导技能训练和生产实习的一体化课程教师。注重在一体化课程开发试验过程中,促进教师更新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不断提升教师企业实践能力、一体化课程开发能力,逐步形成一支教学质量高、结构合理、示范性强的优秀一体化课程教学团队。 四、实施步骤 拟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分三个步骤实施: 第一步骤: 准备阶段( 2010年8月至 2011年1月) 1、技术培训和观念更新 构建和实施一体化课程,既是学生学习、企业用人的迫切需求,也是提升学校教学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从这一高度出发,学校在推行教改工作过程中需采取一系列措施和办法,其中观念更新和组织措施有力是开展一体化课程体系改革的前提。 首先通过各种会议渠道,使所有参与教师明确学校得以长足发展的重要意义在哪里,使全体参与教师明确教育教学持续改革是促使学校得以长足发展的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一体化信息系统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一体化信息系统 业务规划方案 一、总体规划思路和目标 总体规划思路是“突出一个重点,加强两个融合,推动三个转变,实现四个覆盖”。即突出社会保障“一卡通”这一重点;加强各业务领域信息化工作之间、信息化工作与业务工作之间的有机融合;推动信息化工作从以城镇、职工为主向统筹城乡、全面发展转变,从以本地业务为主,向支持异地业务经办转变,从支持管理经办为主,向经办、服务、监管、决策支持转变;实现对各项业务工作、服务人群、系统功能、管理服务机构网络的“全覆盖”。 总体规划目标是紧密围绕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的重点工作和发展方向,构建统一、高效、安全的信息系统应用支撑平台,全面实现各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业务领域的信息化,实现社会保障“一卡通”,通过系统整合和信息共享,为各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业务之间的协同办理、业务衔接提供技术支持,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二、总体规划原则 1.坚持应用为先,突出实效原则。以服务优先、业务优先、应用优先为核心,以为用人单位、全体城乡居民服务

为重点,兼顾业务经办和宏观决策,全面提高一体化信息系统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整体支撑水平。 2.坚持数据集中,服务延伸原则。构建统一的数据中心,建立集中式数据库,实现信息的完全共享与畅通;通过信息网络将服务延伸到区县、街道和乡镇、社区和行政村,为服务对象提供更加便捷、有效的服务支持。 3.坚持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原则。依据社会保险核心平台三版、劳动九九三版要求,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和整体建设,支持人社部各项业务软件在我市的本地化实施工作和异地业务经办、结算工作。 4.坚持统一标准,资源共享原则。严格执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统一技术标准和指标体系要求,充分利用"金保工程"现有技术成果和设备资源,做到标准统一、网络互连、资源共享。 5.坚持分类指导,有序推进原则。结合本地工作实际及发展要求,制定一体化信息工作规划和信息系统建设方案,并根据建设现状,对各区市、各业务部门进行分类指导,有重点、分步骤地有序推进信息化建设工作。 三、总体规划内容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一体化信息系统总体规划是以“整合资源、优化流程、完善管理、加强统计、提升服务、支持决策”为主线,以社会保障“一卡通”为核心,构建统一高

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

附件一: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 2009-11-30 14:26:00 作者:教务处浏览次数:484 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我国新型工业化对技能人才的要求,加大技工院校教学改革力度,建立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理论教学与技能操作融合贯通的课程体系,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加快技能人才规模化培养,探索中国特色的技工教育改革与发展之路。 二、工作目标 在全国选择部分具备条件的技师学院、高级技工学校开展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通过两年努力,开发完成技工院校若干主体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探索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符合企业生产需要的现代技工教育新教学体系。 三、基本原则 一体化课程是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体系和内容,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并安排教学活动,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合一。开展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课程定位与方向、课程内容与要求、教学过程与评价等都要突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注重培养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尤其是要结合各专业特点,寓思想道德教育于各专业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进一步突出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的培养。 (二)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要围绕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制定专业教学计划,构建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更加注重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三)以学生为中心。构建有效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突出学以致用,在学习中体验工作的责任和经验,在工作中学习知识和技能,加快实现从学生到劳动者的角色转换。 四、主要内容

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模式探讨-最新教育文档

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学模式探讨 2009年7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文《关于印发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后,人社部组织有关单位和技工院校开发了汽车维修等5个专业的一体化课程标准、教学实施方案及工作页。2010年9月在全国30所技工院校中开展了汽车维修、电气自动化设备安装与维修钳加工5个专业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验工作。山东工程技师学院(以下简称“我院”)是首批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试点学校之一。经过近5年一体化课程教学的实施,我院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团队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同原来的汽车教学有了大的变化。 一、一体化教学理念 一体化课程按照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技能人才培养规律,以国家职业标准为依据,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设计课程体系和内容,按照工作过程的顺序和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进行教学设计并安排教学活动,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通合 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合一、实习实训与顶岗工作学做合 一。 一体化教学以综合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综合职业能力包括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三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传统教学只重视专业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的培养,一体化课程定位与方向、课程内容与要求、教学过程与评价等都要突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注重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社会能力和方法能力。尤其是要结合各专业特点,寓思想道德教育于各专业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之中,进一步培养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职业素养。 二、一体化教学模式 1.一体化教学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

典型工作任务是指一个职业的详尽工作领域,是具有统统工作过程的一类工作任务。一个职业大凡由10~20个典型工作任务构成,典型工作任务是一体化课程框架确立的基础,要通过实践专家访谈会来提炼和审定。实践专家来自于企业的技术工人、技师、班组长、技术员和车间主任。只有典型工作任务的提炼符合企业的职业发展历程,才能培养出企业需要的综合职业能力高的技能人才。要围绕典型工作任务确定课程目标,选择课程内容,制订专业教学计划,构建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一体化教学是将企业生产的实际任务、工作程序和规范融入到教学中,模拟企业生产现场,按照企业标准和规范实施教学项目,规范操作,做到了“所学的即是将来工作所需的”。 学生的学习更具目的性、针对性,学习起来也更有热情,同时增强了质量意识和成就感,做到了“学习即工作,工作即学习”,真正实现从学生向“职业人”的转变。 课堂教学与动手操作于一体,干中学,学中干,“教、学、做”融为一体。 我院还聘请校外一线专家多5名,进行交流、示范指导或专题讲座。将企业优秀的管理模式引入到教学过程中。如引入6S现场管理,即:整理、整顿、清扫、纯洁、素养、安全,将教学区化为6~7个区域,各区域的工具摆放、设施布局、环境美化、卫生、安全等都责任到人,每周轮换,并随时对各区域进行检查量化,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2.一体化教学以学生为中心 为了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学模式,教师要完成从“演员”向“导演”角色的转变。完全颠覆了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教学,教师不再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布置任务去“引导和指导”学生去学习、讨论、实施、点评。教学中,要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做”和“学”,教师应及时把握教学中各学习小组的进度和状态,发现各组的闪光点和不够,做出合适评价,进行激励和鞭策,要让学生体会胜利的怡悦,做到“喜悦中学习”。教师变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和点评者。同时学生也实现了由“被动接受的模仿型”向“主动实践、手脑并用的创新型”的转变,同时实现了从学生到劳动者的角色转换。这种模式的教学符合大脑的认知规律。有人做过实验:我们的大脑能够记住所读到的10% ;所听到的20%;

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江西工贸高级技工学校 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实施方案 为落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的通知》(人社厅发〔2009〕86号)和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江西省技工院校开展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赣人社字〔2010〕161号)文件精神,通过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建立以职业活动为导向,工学结合一体化的课程体系,以切实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和提升学校教学核心竞争力,结合学校实际,提出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职业教育发展规律,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职业技能教育。建立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理论教学与技能操作融合贯通,工学结合一体化的课程体系,按照全面实施、突出重点的原则,明确工作目标和措施,狠抓落实、注意实效。 二、工作目标 1、确定粮食工程、酒店管理等2个专业开展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试点工作。 2、在学习借鉴外省技工院校改革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在粮食工程、酒店管理2个专业中开发出一体化课程教学体系,并进行教学实验。初步建立具有先进职业教育理念,既符合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又符合市场用人单位需求的全新课程教学体系。 三、任务与要求 1、开发制定一体化课程教学标准。依据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基本原则,设计一体化的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案,开发理论与实践相融合、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相结合的一体化课程教学标准,统一规范专业课程名称、培养目标、职业能力要求、课程结构与内容、教学安排和教学保障条件等。 2、组织开发一体化课程教材。创新教材编写模式,打破学科体系,编写理

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师标准

技工院校一体化教师标准(试行) 一、定义 一体化教师是指按照《一体化课程规范》,进行一体化课程教学设计并组织实施一体化课程教学的专业教师。 二、分级 一体化教师按应达到的基本条件、胜任的典型工作任务及对应的能力要求,设三级、二级、一级,最高级别为一级,三个级别的标准依次递进,高级别涵盖低级别。 三、一体化教师标准 (一)三级 1.基本条件 (1)具有教师资格证书,本专业一线教学经历满两年。 (2)具有初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和相关职业高级工以上职业资格。 (3)具有不少于每两年两个月的企业实践经历。 2.典型工作任务 (1)中、高级工一体化课程教学。 (2)一体教学班级管理。 (3)一体化教学场所设备维护与管理。 3.能力要求 (1)能完成任教课程的学习任务实践。 (2)能依据一体化课程标准、学习任务设计、工作页、教学活动策划表等教学资源,制定一体化课程授课进度计划并编写教案。 (3)能组织中、高级工层次一体化课程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完成学习任务,体现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理念,达到课程目标要求。 (4)能依据一体化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考核要求测评学生的学习效果,分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持续改进。 (5)能管理一体化教学班级,形成与一体化课程教学特征相适应的班级管理模式,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6)能完成一体化教学场所的规范管理,维护保养教学设备设施,满足一体化课程教学的要求。 (二)二级 1.基本条件 (1)具有教师资格证书,本专业一线教学经历满三年。 (2)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和相关职业技师以上职业资格。 (3)具有不少于每两年两个月的企业实践经历。 2.典型工作任务 (1)一体化课程教学活动策划。 (2)预备技师一体化课程教学。 (3)企业学员中、高级工培训。 3.能力要求 (1)能组建和带领团队,结合教学实际情况,依据学习任务设计编制教学活动策划表。

理实一体化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初稿)

"理实一体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改革实施方案随着我校应用型大学建设和转型发展的不断深入,为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深化专业综合改革,实现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总体目标,更新教育观念,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面对新形势,如何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增强学生在职业人才市场的竞争能力,传统“以教为中心”“以结果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现代教育改革的需要,在新一轮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提出的“理实一体化”的基本理念指导下,实施“以学为中心'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有效进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途径,这一教学模式也得已在全国各个职业院校广泛开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所谓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是源于德国“双元制”的一种将专业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融于一体的复合型教学模式,强调学生主体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全程构建素质和技能培养框架,改变以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要求将学科知识与学生实践活动结合培养目标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有机融合起来一体化进行教学设计并组织教学,真正做到学做结合。结合我校专业综合改革实际和专业课程特点,学校将大力开展"理实一体化"课程与教学改革,具体内容及要求如下: 一、指导思想 立足我校应用型大学建设、转型发展与专业综合改革的实际,结合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本着“综合素质高、专业基础实、应用能力强、创新意识浓、适应岗位快”的培养要求,在“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思想的指导下,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课程教学效果与职业岗位素质要求的无缝对接的原则,积极探讨并实施"理实一体化"课程与教学改革,培养出能够真正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二、实施原则 1、课程类型、内容适用性原则。依据专业性质、课程类别和内容的不同,选择适合“理实一体化”模式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的课程进行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