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黔东南州三个民族乡调研情况的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黔东南州民族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报告

我州是一个多民族的边远贫困地区,有33个民族和2个待认同的人们共同体共同生活在这块土地上,全州民族乡15个,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1.87%,民族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做好民族工作,对巩固和发展全州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是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坚实脊梁和主体力量,事关民族地区人民生活质量,事关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没有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便没有同步小康奋斗目标的实现。近年来,我州少数民族和民族乡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增速加快、结构趋优、社会和谐的良好态势,但总体上与全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和民族团结进步繁荣发展的要求相比,仍然存在一些差距。为此,州政协文化教育卫生与社会联谊委员会和社会与法制委员会在分管领导的领导和指导下,联合组织率相关同志、负责人分别于月日—0日,对麻江县坝芒布依族乡、榕江县定威水族乡、黎平县雷洞瑶族水族乡和从江县刚边壮族乡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展开调研,并认真听取了有关乡镇党委政府的意见建议,形成此调研报告。

一、现阶段我州民族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情况

(一)麻江县坝芒布依族乡的基本情况

坝芒布依族乡辖7个行政村36个村民组,全乡4832户,18593人,其中布依族人口占65%,是纯农业乡,全

乡现有耕地面积13182亩,人均耕地0.7亩,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5033元。全乡主要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来源,建有高效农业农业示范园区,境内有老蛇冲省级森林公园、仙人桥、千亩草场等旅游资源。

(二)榕江县定威水族乡基本情况

榕江县定威水族乡辖7个行政村,33个村民组35个自然寨,共有1572户6668人,常住人口6057人,其中水族3252人,少数民族人口6219人,占总人口的93%。该乡地处月亮山腹地、位于都柳江畔,属全省100个1类贫困乡镇之一,耕地总面积3720亩、林地面积18万亩,森林覆盖率超过82%。2013年,全乡农业生产总值237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325元。

(三)黎平县雷洞瑶族水族乡基本情况

黎平县雷洞瑶族水族乡辖12个行政村99个村民组,共有3127户、12779人,居住瑶、水、苗、侗四种少数民族,其中瑶族占17.3%、水族占11.2%、苗族占13.8%、侗族占57.7%;全乡国土面积8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7008亩,主产水稻、茶油、油菜、花生等农作物,农民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于外出务工,属于国家二类重点贫困乡。全乡19个教学点,只有3个达到寄宿制学校,未建有中学校点。2013年全乡经济生产总值668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615元。

(四)从江县刚边壮族乡基本情况

从江县刚边壮族乡辖15个行政村89个村民组,共有

2637户、11075人,居住壮、苗少数民族,其中壮族占77%、苗族占21%,其他仅占2%;全乡国土面积145.28平方公里,该乡东毗邻广西杆洞乡、东南与广西同炼乡接壤,乡内最低海拔为270米,最高海拔为1643.3米,山高地陡,生存环境恶劣。2013年国民生产总值1020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5345元。

二、我州民族乡发展现状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通过对四个民族乡的调研视察,我们认为在民族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得到了逐步完善,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历史性的进步,民族同胞生产方式、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改变和提高。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四个民族乡虽居位不同,但在发展方式上,各乡都能根据情况和条件,能立足乡情,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富民强乡为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根本出发点,以市场为导向,大力发展本乡民族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四个民族乡都不同程度的在发展经济、社会教育上作了努力,积极投入了一些为使农民增加收入的小项目,取得了一定的效益,但民族乡在发展中也存在着不少的困难和问题。

总体上来说,由于四个民族乡所处的地理位置较差,交通等基础设施滞后,自然条件恶劣,群众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许多民族村寨还存在着不通路的现象,村级医务室房屋简陋,医疗设备差而且落后,无医生,对小病不出村还有

较大困难。学校学生住校拥挤,食堂条件差,特别是榕江县定威水族乡中心校食堂,学生就餐餐桌少,食堂拥挤,学生们大多数只有在食堂外或操场边吃饭,如遇天气不好,学生的就餐安全、舒适问题得不到保障。

(一)区位条件差,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民族乡地属偏远,虽大部份都村村通公路,但路况普遍较差,安全隐患较大,多数是晴通雨阻,交通运输受到严重影响;农业基础薄弱,抗风险能力低,其中农田水利设施、防灾、减灾工作与农业发展还不能配套,沟渠有效灌溉面积低、人畜饮水困难率居高不下;农业生产大多实行广种薄收、靠天吃饭,发展项目都是一些小项目,不成规模,形不成产业,致使群众生产难发展,农民增加收入有困难;乡村教育、卫生医疗设施落后,定威乡村小校舍有近三分之一是危房,雷洞乡有19个教学点,其中只有3个达到寄宿制学校,普遍纯在双语教师严重缺乏现象;村级卫生室缺少卫生员,医疗设备少,群众看病难问题很难解决;从江县刚边壮族乡驻地良田村位于三百河畔,由于没有桥梁,附近村寨的群众和学生都要撑船过渡,安全隐患大。

(二)自然条件恶劣,资源匮乏短缺。四个乡均属山区,山多地少,可利用耕地有限,矿产资源匮乏,无工矿企业,产业结构单一;土地贫脊,传统的“糠、玉米+养猪”是大多数留守老人的生活支柱,群众抵卸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弱,严重制约了民族乡经济的发展;农村贫困面大、程度深,科

技文化落后、自我发展能力低、返贫率高,导致农民收入不稳定,缺钱、缺粮、缺住房、缺基本生活用品现象严重。

(三)教育卫生事业发展缓慢,农民文化素质偏低。四个民族乡办学条件差,师资、校舍均不能满足需要,加上撤校并点后,边远村组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困难,特别是留守儿童上下学接送问题更为凸显。教育的落后导致长期以来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遍较低,思想观念陈旧,主观脱贫意识差,没有危机感,思维观念仍停留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期,懒思考、怕困难、怕担风险,等、靠、要思想严重。目前收入较多的仍然是外出打工。但由于文化水平的限制,外出打工人员只能从事体力型低薪工作。医疗卫生经费不足,设施设备落后,服务网络不健全,医务人员少,技术水平偏低。群众看病难问题很难解决,因病返贫现象严重。

(四)资金投入不足,群众生活生产条件落后。尽管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给予了极大支持,但这仍是杯水车薪,难以满足贫困户发展生产的需要,大部分人口仅解决了温饱,普遍没有现金,生产投入不足,有些农户连化肥、农药等基本生产资料也无钱购买,更谈不上去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发展多种经营。由于长期的贫困,农村金融机构对群众贷款额有限,甚至不少群众害怕还不起银行贷款而不敢贷款,缺资金成为制约贫困群众发展经济的瓶颈。

三、进一步加强我州民族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对策建议:

从调研了解的情况看,我州四个民族乡存在的困难和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