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简介及其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儒林外史》简介及其意义

篇一:《儒林外史》的价值体系及其文化意义

《儒林外史》的价值体系及其文化意义

?摘要?《儒林外史》的讽刺是建立在明确而完整的价值体系之上的,那就是实学、道德、人性和济世实践。这个价值体系的特点是反伪尚真,弃虚返实,它对于我们研究和反思传统文化具有很深刻的启发意义。

《儒林外史》是一部思想家的小说,它以丰富犀利的思想,在中国古代小说中独树一帜。但是,人们关注较多的是它的批判性,而缺乏对作品的价值体系的深入剖析。对此美国评论家亨利?韦尔斯说:……莎士比亚与吴敬梓颇为类似,两人皆较少以作者身分发言。然而,莎氏之价

值观不难判断,而吴敬梓内心是一难解之迷。如一位西方作家对社会写实、社会风俗及道德问题的描绘,具有和吴敬梓相同的资赋,他必然会提出更为清晰的价值体系。我们可以大胆在认为,在中国文学里,没有一本书象《儒林外史》,在诠释上提出这么多的

①问题。

他在这里提出了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对社会现实、社会风俗及道德问题的描绘”要建立在“清晰的价值体系”之上,二是对《儒林外史》并没有给出这个“清晰的价值体系”感到困惑。对于前者而言,

他的看法是有道理的,因为对社会生活的描绘也好,讽刺也好,都必须基于作者所持的某种立场和角度。如果一个作家能够对生活现象进行讽刺,那么他对社会现实一定具有居高临下洞察和理解。所以,具有什么样的价值体系,是我们在进一步考量《儒林外史》的思想价值时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儒林外史》具有明确完整的价值体系

《儒林外史》明确而完整的价值体系,可以通过对王冕及“真儒”形象的分析,清晰地显现出来。书中描写了上百个人物,这些人物“行列而来,事与其来俱起,亦与其事俱迄”,②基本上是单独的一个个人物小传,人物之间的顺序似乎安排得比较随意,但在开篇,却单用一个“楔子”,以十分推崇的笔调写了“辞却功名富贵”的名流王冕,这是具有深意的。它不是简单的用来比照书中其他人物,而是提示了作品的价值体系结构。当然,在没有仔细阅读全书、深入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之前,单单从“楔子”中的文字本身,这个价值体系结构是不容易被发现和解读的。因为王冕故事所取素材无非日常生活片断,如事亲、放牛学画、交游、推辞出山等事。这些看似平淡的文字,对整部书而言,其实无一闲笔,它在提示作品价值体系的如下几个构成部分:

其一,实学。即真学问。“这王冕天性聪明,年纪不满二十岁,就把那天文、地理、经史上的大学问,无一不贯通”。后文的“真儒”身上也具有相同特点,如杜少卿著“诗说”、庄尚志注《易》,虞博士首选的学问是诗文;泰伯祠大祭,提倡的是具有实际教化意义的礼乐,

等等。这些都属于“实学”,无疑有别于科举时文及空洞的天理人欲之说。以此为价值标准,对应的就是对周进、范进、王慧、高翰林等一班科举中人的伪学问、伪道德的讽刺,深层次上分析,则是对当时社会的主流价值体系-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的明确否定。

其二,真道德。王冕身上体现的道德是“孝”。“孝”既是儒家思想的基石,同时也是人类基本、最朴素的情感体现。作品写王冕对母亲的拳拳之心,与秦老真诚无欺的朴实情感,看上去是很普通的人之常情,但自然率真,这在书中“真儒”身上同样有所体现:杜少卿和庄尚志、虞育德等人都十分重“孝”,杜少卿对父辈仆人俸养有加,而虞育德曾助人葬父,帮助别人时直言自己还要留一点银子用,这种坦诚与率真的基础上的真道德,就是后文对人而无极、百般机变、唯名是取的一班“名士”进行讽刺的参照标准。

其三,真性情。文中写了王冕不慕权势、不图富贵,并且甚至为了躲避与县令交往而远走他乡;日常行为也异于时俗:“??不交纳朋友,终日闭户读书,又在《楚辞图上》看见画的屈原衣冠,他便自造一顶极高的帽子,一件极阔的衣服,遇著花明柳媚的时节,把一乘牛车载了母亲,把一乘牛车载了母亲,他便戴了高帽,穿了阔衣,执着鞭子,口里哼着歌曲,在乡村的镇上,以及湖边,到处顽耍,惹得乡下的孩子们三五成群的跟着他笑,他倒也不在意下”。这种看似怪诞的行为,实际上是对“功名富贵”的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超脱,对古代人文神的追寻与坚守。自然方面性情则体现为对美好的景色的感受和热爱。《儒林外史》很少进行细致的景色描写,“楔子”里描写的七泖湖雨

后景色,显然是在隐喻王冕至纯的性情世界。书中的“真儒”们也是一样,庄尚志隐居而不避世,杜少卿夫妇游山,散财施舍,这种洒脱与超越,就是作者所推崇“真性情”。它使人在那种僵化与没落的文化环境里保侍人格的完整与健康。与此为出发点,对应的就是对书马二先生、王玉辉等一班失却性情的迂儒的讽刺。

其四、尚实践,疾虚妄。一个读书人各方面的价值体现,用王冕的话概括就是“文行出处”。其中“文”、“行”与“处”都在书中用“真儒”们的行为给出了形象化阐释。关于“出”,作者借用杜少卿之口说“正因为走出去做不出甚么事业,所以宁可不出去的好”。因为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出”的成功的人,做的多是“虚应故事”,真正按照儒家理念去做有用的事业,反而行不通,后来庄尚志应征的遭遇、萧云仙文治武功的挫败则是验证。所以在“出”的方面,王冕也好,“真儒”们也好,都没能给出一个行为范式。然而“真儒”毕竟是“儒”而不是“道”,不能无为,于是他们提倡‘礼乐兵农”,自发组织泰伯祠大祭,以期“助一助教教化人心”。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出”,只不过是不为朝廷而“出”,而是自己去践行治世理念。尽管凭这些“真儒”的个人努力未能挽救世风国运,但有了这个行动描写,作品的价值体系才更加完整。

这样,《儒林外史》的价值体系就基本呈现在我们面前了。可以发现,这个价值体系有一个明显特点,那就是反伪尚真,弃虚返实。有了这个价值基点,作品对各色人物的评判与讽刺才高人一等,入木三分。

二、《儒林外史》价值体系的文化意义

其一,小说的价值体系中,首先主张“辞却功名富贵”,提倡尚真尚实的人生理想,实际上可以看作为当时的一种思想启蒙。

在我国封建社会,“功名”和“富贵”之所以并列在一起,因它们之间有着必然联系。“功名”是功绩及相应的荣誉,富贵则是它带来的相应的物质利益。我国封建社会是生产方式单一的农业社会,财富又主要掌握在统治者手里,建功立业、博取功名自然就成为人们跻身上层社会、获得物质财富的主要途径。因而“功名富贵”也就成为封建社会传统价值取向。在历史上,“功名”的内涵虽没有人过明确过,但大致说来,无外乎“文治”与“武功”两方面。然而进入科举时代后特别是明清以后,“功名”意义逐渐发生了演变:由原来的文武实绩变成了科甲及第,获取官位。《儒林外史》中的功名即是此义。就科举制度本身来讲,它无疑是当时一种较为先进的人才先拔制度,但当它服务于一种没落的文化体制时,所起的作用就恰恰相反了。由于以“代圣人立言”、僵化空洞的说教为考试内容,以机械的八股为规定程式,科举所得人才,多空疏无学,实无一用,于是科举考试仅仅成了读书人的“一条荣身之路”,“功名”脱离了对社会的实际贡献,演变为一种单纯的谋取社会地位与财富的手段,然而,由于文化惯性和统治者的价值导向,知识分子大体上一如既往地认同、追逐“功名富贵”这一传统价值观念,尽管它已虚无化、病态化。如马二先生谈举业:

举业二字是从古及今人人必须要做的,就如孔子生在春秋的时候,那时用“言行扬举”做官,故孔子只讲得个“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