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创)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研究(之一)
第一章绪论
1.1 研究的意义
本课题拟从一种全新的视角出发,通过探索寻找构建我国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新途径和新策略,通过有选择地参照国际经验,紧密结合我国的国情和高校的校情,完成构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相关政策研究。本课题研究的重要意义如下所述:
1.1.1 有助于深刻理解高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创新主体之一
国家创新体系中的创新主体包括企业、高校、国立研究机构和基地、其他研究机构、政府部门和中介机构等主体。高校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创新主体之一,从知识创新来看,高校处于知识生产的主导地位,成为几乎所有其他主体经费的投入方向,并将形成以高校为主体,与其他机构相联系,具有创新资源整合、共享、优化配置和创新等整体功能的系统结构。从技术创新来看,尽管企业作为创新投入、创新收益、创新活动和创新需求的主体,无疑是技术创新的核心主体,但高校也是技术创新,特别是高新技术领域的原始创新的重要力量所在。从当代科学与技术的相互融合的趋势来看,高校所从事的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开发活动,在良好的市场环境中,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容易培育出有前景的新产业。从知识的传播来看,高校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知识传播机构。实际上,整个高等教育系统和职业培训系统是知识传播的两大主体,其知识传播的主要表现形式就是培养高层次人才和具有较高素质、技能的劳动大军。
1.1.2 有助于正确认识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国家创新体系的功能来看,它是一个集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于一体的网络体系。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汇聚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创新人才,构建创新团队,生产和传播新知识、新理念、新思想的重要基地。它以一种特定的制度安排嵌入在国家创新体系之中的部门创新体系之一。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基础,是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的第一推动力。而知识创新又是由高层次创新人才来完成的。从高校创新体系的性质与功能来看,它既有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功能,又具有知识创新、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的功能。高层次创新人才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要素,无论是从事基础研究还是从事应用研究、开发研究,都离不开人才。因此,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人才基础,没有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就难以形成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知识创新、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所以,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又是国家创新体系的知识基础。高校科技创新体系还可以为国家创新体系的运行提供所需要的“创新平台”和“创新环境”。这种知识创新、知识传播和知识应用的“创新平台”,主要是借助于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把不同高校既有的各级各类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技术转移中心、生产力促进中心、网上合作研究中心、大学科技园,以及高效内部组建的研发机构、高校科技领域的研究院(所、中心)、企业依托高校联合组建的研发机构、高校科技企业等集成起来而形成的。而学术自由、兼容并包、追求卓越的“创新环境”,就是通过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创造出来的。
1.1.3 有助于从全球的视野来把握当代科技创新的变动趋势
从变动趋势看,科技创新正在由过去那种局限于单一主体、单一组织、封闭的环境,向多主体、多组织、多学科、开放式、体系化、制度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单一高校的创新作用已十分有限,必须通过构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来适应科技创新变化的需要,以便不断提高高校科技创新能力。
1.1.4 有助于澄清构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面临的理论困惑
系统地分析主要发达国家高校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过程、路径、特点和经验;深入剖析我国高校参与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实践过程,并以发达国家的经验为参照,总结成绩、发现问题、分析根源,为政府决策机构和决策者提供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政策主张或建议。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直以来,特别是近20年来,国内外诸多学者对科技创新问题作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其中不乏具有理论和实践应用价值的研究成果。但围绕着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理论与实践问题方面的研究性论文和著作并不多见。从查阅的文献资料来分析,国外的相关研究领先于国内,但国外的研究依然没有达到系统化的程度,而国内的相关研究刚刚起步并主要集中在观念的讨论、有关政策含义的阐释和国外经验的非系统化介绍等方面。值得重视的是,2004年以来出现的相关文献在研究深度、理论水平和系统化程度上有了明显的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科技队伍不断壮大,在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开发及产业化等方面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已经成为我国科技创新队伍中的有生力量。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研究的不断深化和国家创新能力的提高,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一种新的思路。国内一些专家、学者和政府官员将研究的焦点锁定在高校科技创新体系这一领域,对其建设方面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与研究,提出了许多真知灼见。
1.2.1 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特点
有关文章指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具有“传承与创造结合、教学与科研结合、育人与开发结合、科学与技术结合、科技与人文结合”等五个方面的特点[1]。
1.2.2 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结构
关于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结构,目前理论界大体有如下三种观点。
(1)就高校的职能而言,高校科技创新体系主要包括观念创新、管理创新、教学创新和科研创新。例如四川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谢和平认为:“形成一个全方位的高校创新体系,高校要在教学体制、科研体制、管理体制等方面创新,即建立创新教学体系,培养造就高素质创新人才;改革科研管理体制,推进高校创新体系建设;推行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2]
(2)就国家创新体系的内容而言,有文章对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结构进行了界定,认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包括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知识创新、技术创新[3]。
(3)就创新的主体层次而言,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可以是:一定的学科或学科群;一定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大学;大学与国家创新体系的有效互动。换句话说,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可以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次进行构建。一个完整的高校科技创新体系主要由高校的创新理念、组织机构、基础设施、人才队伍、运行机制、环境条件等六个要素构成[4]。
上述三种观点的侧重点各有不同,但这些观点一致肯定了观念创新的先导作用、制度创新的保障作用和创新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
1.2.3 高校科技创新体系建设
(1)西方发达国家的理论与经验
自从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于1912年在其代表作《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了创新概念以来,无论是在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美国,还是在以技术立国的日本,高校在科技创新中的地位都是不可忽视的。从西方国家科技创新实践来看,许多带动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科技突破都是依托高校产生的。
19世纪初,德国洪堡创办柏林大学以来,洪堡的高校办学的三条原则,即学术自由原则、教学和科研相结合的原则,以及确立文学院(哲学院)的中心地位的原则,使得西方发达国家高校的知识创新不断得以加强。特别是欧美的一些高校,通过科技创新或科技成果转化,与社会各领域的合作更加紧密。
20世纪初美国的一些公司迫于需要,开始与高校合作培养人才,建立科学实验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又建立了以大学为中心教育、科研和生产联合体,形成了新技术密集区[5]。例如,斯坦福大学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的结晶就是世界瞩目的“硅谷”。著名社会学家巴伦在论及美国科技发展的各种社会因素时,突出强调了美国的大学对美国科技发展的贡献,并明确指出,大学是社会科学生产力的中心[6]。高校是知识最密集的场所,在知识经济到来之前,美国学者费根鲍便提出了“知识工程”的概念,它是专家系统的同义语,解决知识的获取、表达方式和利用的问题[7]。而正值知识经济时期提出的“知识创新工程”,其基本内容是新知识的产生及其规律研究,不仅研究知识创新的普遍规律,而且还研究各种专业知识创新的特殊规律,而且还研究各专业知识创新的特殊规律,比“知识工程”更具创造性和活力[8]。
目前,在美国围绕高校集中地所建立的高新科技工业区不断涌现,为高校科技创新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最大的资本,科技和教育成为两个最大的产业。作为主要知识创新源泉的大学,面临着第二次学术革命——把“知识流”导向技术创新将成为它的第三种任务。实际上,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教育界就提出了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跨世纪人才的目标。哈佛大学校长陆登庭曾指出,“在迈向新世纪的进程中,一种最好的教育就是有利于人们具有创新性,使人们变得更善于思考,更有追求的思想和洞察力,成为更完善、更成功的人。”[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