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正投影基础与三视图答案

合集下载

第2章 正投影基础

第2章 正投影基础

第2章正投影基础本章提要本章主要介绍投影法的基本概念和构成物体的基本几何元素点、线、面的投影特性、作图原理和方法;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平面的相对位置关系。

为解决求直线的实长和平面的实形的问题,还介绍了点、线、面的变换投影面的方法。

2.1投影法及三视图的形成2.1.1投影法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注意到,当太阳光或灯光照射物体时,墙壁上或地面上会出现物体的影子。

投影法就源自这种自然现象。

如图2-1所示,平面P为投影面,不属于投影面的定点S为投影中心。

过空间点A由投影中心可引直线SA,SA为投射线。

投射线SA与投影面P的交点a,称作空间点A在投影面P上的投影。

同理,点b是空间点B在投影面P上的投影(注:空间点以大写字母表示,其投影用相应的小写字母表示)。

由此可知,投影法是投射线通过物体向预定投影面进行投影而得到图形的方法。

图2-1投影法图图2-2中心投影法2.1.2投影法的分类投影法一般分为中心投影法和平行投影法两类。

1、中心投影法投射线从投影中心出发的投影法,称为中心投影法,所得到的投影称为中心投影,如图2-2所示,通过投影中心S作出△ABC在投影面P上的投影:投射线SA、SB、SC分别与投影面P交于点a、b、c,而△abc就是△ABC在投影面P上的投影。

在中心投影法中,△ABC的投影△abc的大小随投影中心S距离△ABC的远近或者△ABC 距离投影面P的远近而变化。

因此它不适合绘制机械图样。

但是,根据中心投影法绘制的直观图立体感较强,适用于绘制建筑物的外观图。

2、平行投影法投射线相互平行的投影法,称为平行投影法,所得到的投影称为平行投影。

根据投射线与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平行投影法又分为:斜投影法和正投影法。

(1)斜投影法投射线倾斜于投影面时称为斜投影法,所得到的投影称为斜投影,如图2-3所示。

(2)正投影法投射线垂直于投影面时称为正投影法,所得到的投影称为正投影,如图2-4所示。

绘制工程图样主要用正投影,今后如不作特别说明,“投影”即指“正投影”。

第2章 投影制图

第2章 投影制图

1

1
2
3
平面图1:50
2、 尺 寸 基 准
高度方向基准
定位的基准,即 定位尺寸的起点。
宽度方向基准
长度方向基准
3. 尺寸标注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尺寸标注要严格遵守国家制图标准的有关 规定。 • 尺寸标注要齐全,即所标注的尺寸完整、 不遗漏、不多于、不重复。 • 尺寸一般应尽量注在反映形体特征的投影 图上,布臵在图形轮廓线之外,但又应靠近 轮廓线,表示同一结构或形体的尺寸应尽量 布臵在同一个投影图上。





形体的V面投影反映了形体的正面形状和形体的长度及高度,形体的H面投影反映了形体水平面 的形状和形体的长度及宽度,形体的W面投影反映了形体左侧面的形状和形体的高度及宽度。

(4) 三面正投影的方位关系


上 后 右


右 后

前 下
下 后 左 下 前 左 上 右

V面投影图反映形体的上、下和左、右的情况,不反映前、后情况;H面投影图反 映形体的前、后和左、右的情况,不反映上、下情况;W面投影图反映形体的上、下 和前、后情况,不反映左、右情况。
由此可见形体分析法把形体分解、切割都是假想的。
2、形体分析的内容
1) 平面体相邻组成部分间的 表面衔接与投影图的关系
对齐共面衔接处无线
2)曲面体相邻组成部分间的表面衔接与投影图的关系


两表面相切时, 以切线位置分界光 滑过渡不能画线.
应注意的问题:形体分析法是
假想把形体分解为若干基本几何体
或简单形体,只是化繁为简的一种
• 用两个相交的剖切面剖切须标注。在剖切平面的 起止和转折处,标注剖切符号及剖面图编号。

32工程制图6版答案-第2章 投影基础10

32工程制图6版答案-第2章 投影基础10

点 A 在(V 面);点 B 在(H 面);点 C 在(Y 轴)
13
2-6 直线的投影
2-6-1 判断 AB 直线的空间位置。
《习题答案》第二章
2-6-2 判断 AB 直线的空间位置。
2-6-3 判断 EF 直线的空间位置。
(化工高职)工程制图(第 6 版)习题集
2-6-4 已知点 K 在 V 面上,补全直线的三面 投影。
《习题答案》第二章
(化工高职)工程制图(第 6 版)习题集
2-5-2 根据轴测图及其尺寸,按 1∶1 的比例画出三视图。
2-5-3 作点 A(15,27,30)、点 B(30,0, 23)的三面投影。
2-5-4 已知点的两面投影,求作第三投影。
2-5-5 判别 A、B、C 三点的空间位置。
2-5-6 已知点 B 在点 A 的右 22mm、下 20mm、前 12mm 处,求作点 B 的三面投影。
水平 面
正垂 面
侧平 面
2-7-4 补画六边形的第三面投影,判别其空间位置,并标出平 2-7-5 补画八边形的第三面投影,判别其空间位置,并标出平 2-7-6 补画七边形的第三面投影,判别其空间位置,并标出平
面与投影面的倾角。
面与投影面的倾角。
面与投影面的倾角。
铅垂 面
正垂 面
15
侧垂 面
2-8 平面内直线和点的投影
2-8-1 E、F 两点在已知平面内,求它们的另一投影。
《习题答案》第二章
2-8-2 直线 MN 在已知平面内,求它们的另一投影。
(化工高职)工程制图(第 6 版)习题集
2-8-3 完成四边形 ABCD 的正面投影。
2-8-4 已知点 K 属于△ABC 平面,完成△ABC 的正面投影。

电子教案与课件:水利工程制图习题集答案 第二章 正投影基础(答案)7

电子教案与课件:水利工程制图习题集答案 第二章 正投影基础(答案)7

班级 姓名第二章 正投影基础72-1 正投影基础的填空、选择题。

填空题选择题1.投影法分为 中心 投影法和 平行 投影法。

三视图是采用 平行 投影法中的 正投影 绘制的。

2.当投射线互相 平行 ,并与投影面 垂直 时,得到物体的投影叫正投影。

3.一个投影不能确定物体形状,在工程上通常采用 多面正 投影。

4.正投影的投影特性有: 实形性 、 积聚性 和 类似性 。

5.三视图之间的投影规律是:主视图与俯视图 长对正 ;主视图与左视图高平齐 ;俯视图与左视图 宽相等 。

6.在三视图中,主视图的位置确定后,俯视图画在主视图的 正下方 ,左视图画在主视图的 正右方 。

7.在绘制三视图时,形体可见的轮廓线用 粗实线 线表示,不可见的轮廓线用 虚线 表示 ,对称中心线用 点画线 表示。

8.在三面投影体系中,若点有一个坐标为零,则点在 投影面 上,若点有两个坐标为零,则点在 投影轴 上,若点三个坐标均不为零,则点为 空间点 。

9.已知点在V面上,则点的水平投影在 OX 投影轴上。

10.从投影图上比较空间两点相对位置的方法是:判断左右看 X 坐标,坐标值大在 左 ,坐标值小在 右 ;判断前后看 Y 坐标,坐标值大在 前 ,坐标值小在 后 ;判断上下看 Z 坐标,坐标值大在 上 ,坐标值小在 下 。

11.直线按其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不同,可分为 投影面平行线 、 投影面垂直线 、 一般位置直线 三种。

12.正平线正面投影 反映实长 ,水平、侧面投影 平行 相应的投影轴。

13.当直线垂直于投影面时,其投影为一点,这种性质称为 积聚性 。

14.点在直线上,点的投影必在直线的 同面 投影上。

15.空间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有 平行 、 相交 、 交叉 三种。

16.与一个投影面平行,且垂直另外两个投影面的平面称为 投影面平行面 。

17.正垂面在V面上的投影为 斜线 ,在H和W面上的投影均为 类似形 。

18.点在平面上的几何条件是 在平面内的某一直线上 。

32化工制图4版答案-第2章 投影基础23

32化工制图4版答案-第2章 投影基础23

第二章投影基础2-1 观察三视图,辨认其相应的轴测图,并在○内填写对应的序号 《习题答案》第二章(高职国规)化工制图(第4版)习题集92-2 三视图与轴测图表达的是否同一个物体(在选项中画√) 《习题答案》第二章(高职国规)化工制图(第4版)习题集2-2-1 2-2-2 2-2-3 2-2-42-2-5 2-2-6 2-2-7 2-2-8102-3 参考轴测图,在指定位置补画第三视图《习题答案》第二章(高职国规)化工制图(第4版)习题集2-3-1 补画俯视图。

2-3-2 补画左视图。

2-3-3 补画左视图。

2-3-4 补画俯视图。

2-3-5 补画左视图。

2-3-6 补画俯视图。

2-3-7 补画主视图。

2-3-8 补画左视图。

112-4 参考轴测图,补画视图中所缺的图线 《习题答案》第二章(高职国规)化工制图(第4版)习题集2-4-1 参考轴测图补画视图中所缺的图线。

2-4-2 参考轴测图补画视图中所缺的图线。

2-4-3 参考轴测图补画视图中所缺的图线。

2-4-4 参考轴测图补画视图中所缺的图线。

2-4-5 看懂三视图,补画视图中所缺的图线。

2-4-6 看懂三视图,补画视图中所缺的图线。

2-4-7 看懂三视图,补画视图中所缺的图线。

2-4-8 看懂三视图,补画视图中所缺的图线。

122-5 看懂三视图,补画视图中所缺的图线 《习题答案》第二章(高职国规)化工制图(第4版)习题集2-5-12-5-22-5-32-5-42-5-52-5-62-5-72-5-8132-6 根据轴测图画出三视图;补画几何体视图中的漏线 《习题答案》第二章(高职国规)化工制图(第4版)习题集2-6-1 根据轴测图及其尺寸,按1∶1的比例画出三视图。

2-6-2 根据轴测图及其尺寸,按1∶1的比例画出三视图。

2-6-3 补画正五棱柱视图中的漏线。

2-6-4 补画正三棱台视图中的漏线。

2-6-5 补画正四棱台视图中的漏线。

工程制图习题册 参考答案 第2章 投影基础

工程制图习题册 参考答案 第2章 投影基础

第 2 章 投影基础 参考答案《工程制图习题册》第 2 章 投影基础(部分参考答案) [重庆大学出版社]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2.1 点的投影。

(1)根据 A、B、C三点的轴测图,作出它们的投影图(从轴测图上量 取整数坐标)。

(2)根据 A、B、C三点的坐标,作出它们的投影图。

A(10,25,12)、B(35,12,26)、C(20,0,18)(3)根据 A、B、C三点的坐标,作出它们的投影图。

A(20,15,0)、B(0,20,26)、C(28,0,0)A点在 H面上,它的 Z 坐标等于零;B点在 W 面上,它的 X 坐标等于零;C 点在 OX 轴上,它的 Y 坐标和 Z 坐标均为零。

(4)已知 A、B、C、D 各点的两面投影,求其第三投影。

(5)已知 A点的正面投影及 A点到 H 面的距离为20mm;已知B 点的水平投影及B 点到 H 面的距离为15mm,求 A、B 的其余两投影。

(6)已知B点的三面投影及 A点的两面投影,求作 A点的第三投影。

(7)已知点 A(25,20,30)、B(10,0,20),C 点与 A点到 V 面等距,与 B 点到 W面等距,且到 H 面的距离为 10,求点 A、B、C的三面投影。

(8)已知点 A的三面投影,B 点在 A点左边20mm,上边 10mm,后边 15mm,C 点在 A点正后方 10mm;D 点在 B点正右方10mm,求点B、 C、D 的三面投影。

(1)已知直线 AB 的实长为20,过已知点 A作直线 AB,使其分别为水(2)指出下列直线与投影面的相对位置。

平线和铅垂线。

(3)对照立体图,在三视图中标出 AB、CD的三面投影,并判断其与投影面的相对位置。

(4)作出直线 AB、CD 的三面投影,已知条件如下:①已知端点 A(20,12,8)、B(8,15,20);②已知 CD的两面投影。

(5)作出直线 EF、GH 的三面投影,已知条件如下:①已知 F点到 H 面的距离为26mm;②已知 G到 V 面的距离为8mm。

22机高多习题2版答案 第2章 投影基础

22机高多习题2版答案 第2章 投影基础

1.E、F 两点在已知平面内,求它们的
2.直线 MN 在已知平面内,求它们的
另一投影。
另一投影。
3.完成四边形 ABCD 的正面投影。
4.已知点 K 属于△ABC 平面,完成△
5.在△ABC 内作距 H 面为 20 的水平
6.已知平面 ABCD 的对角线 AC 为正
ABC 的正面投影。
线。
平线,完成平面的水平投影。
4.用换面法求线段 AB 的实长和对 H 面的倾角 α。
5.已知线段 CD 的实长为 35,求出 c′d′ 。
6.已知 e 和 e′f ′ ,β=30º,求 ef。
(机工高职)机械制图习题集(多学时第 2 版)
《习题答案》第二章
42
胡建生 编
2-23 求平面对投影面的倾角和截面的实形
1.求△ABC 平面对 H 面的倾角 α 和对
2-18 两直线的相对位置(二)
1.过点 A 作直线 AB 平行于直线 DE;作直线 AC 与直线 DE
2.试作一直线,使其与直线 AB 及 CD 均相交,且平行于 OX
相交,其交点距 H 面 18。
轴。
3.试作一直线 GH 平行于直线 AB,且与直线 CD、EF 相交。
4.在直线 AB 上求一点 K,使点 K 与 H、V 面距离相同。
《习题答案》第二章
36
胡建生 编
2-17 两直线的相对位置(一) 1.判别两直线的相对位置。
2.作一水平线距 H 面 15,且与 AB 和 CD 两直线相交。
3.判别两交叉线重影点的可见性。
4.判别两交叉线重影点的可见性。
(机工高职)机械制图习题集(多学时第 2 版)
《习题答案》第二章
37

第二章 投影法和三视图

第二章 投影法和三视图

图2-15
答案
(三)、课堂总结:
1.三视图的“三等“关系(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2.基本体的三视图画法和基本体表面上取点的方法: 棱柱、圆柱:积聚性。 棱锥:辅助线。 圆锥:辅助线或辅助圆。 球:辅助圆。
第二节 投影法基础——截交线、相贯线 课堂探析
(一)探析问题
问题一: 如图2-29,根据三视图画 (考点:正等轴测图
(考点:点、线、面的投影)
【解题思路】 ①.掌握点、线、面的投影特性。 ②.掌握点、线、面的投影规律。 ③.根据点、线、面的投影规律,由已知 的两面投影求第三面投影。
图2-10 【解题过程】 ①.找出组成平面的各段直线(由分析知该铅垂 面为6边形组成); ②.找出组成各直线的两点(6个点); ③.根据点的投影规律,由点的两面投影求第三 面投影; ④.将相应两点用直线连接起来。
表面上取点的方法。 4.截交线、相贯线的投影画法。 5.相贯线的简化画法。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1.截交线的画法
(选择题)
截交线、相贯线的画法
投影法基础
2.补画相贯线、截交线 (作图题)
(作图题)
(填空题、作图题)
(三)课堂探析
第一节
投影法基础-----点、线、面的投影及投影方法
(一)问题探析 问题一 如图2-10,求铅垂面的W面投影。
答案
问题三 如图2-13,已知三棱锥表面上直线HM、MN的正面投影 h’m’、m’n’,试求其水平投影和侧面投影。
(考点:棱锥表面上点、线的投影)
【解题思路】
①.会分析三棱锥的三视图。
②.掌握点、线、面的投影规律。
图2-13
③.掌握点、线投影可见性的判别。 ④.利用辅助线法求棱锥表面上点的投影。

参考资料(答案)-《机械制图(少学时)(第二版)习题册》-A02-4128

参考资料(答案)-《机械制图(少学时)(第二版)习题册》-A02-4128

机械制图(少学时)(第二版)习题册参考答案12第1章 制图基本知识与技能1—5 尺寸标注练习 (二)31—7 参照图例用给定的尺寸作弧连接451—8 按图上所注尺寸完成下列图形的线段连接 (比例 1∶1 )67第2章 正投影作图基础891011121314152—9 平面的投影 (一)162—10平面的投影 (二)172—11 根据基本体的两视图补画第三视图,并写出基本体的名称 ( 1、2、3题标注尺寸)182—12 基本体的投影作图与尺寸标注2—13根据立体图画三视图(尺寸从立体图中量取,去整数)19202—14 平面切割体 (一)完成平面体被切割后的三面投影212—15 平面切割体 (二) 完成平面体被切割后的三面投影222—16 曲面切割体 (一)完成曲面体被切割后的左视图,并进行比较,找出异同点和规律232—17 曲面切割体 (二)完成曲面切割体被切割后的视图或补画视图中的缺线2—18由给定视图画正等轴测图 (一)任选三题:单号或双号2—19由给定视图画正等轴测图 (二)任选三题:单号或双号24252—20 徒手作图基本练习262—21 根据两视图徒手补画左视图或俯视图,并在斜格内画正等轴测图。

272—22 补画视图中的漏线 (在给出的轴测图轮廓内徒手完成轴测草图)28训练与自测题29训练与自测题 (续)30第3章 组合体3—1 补画下列组合体表面交线313—2 按形体分析的方法逐步画出轴测图所示组合体的三视图3—3补画视图中漏画的相贯线(一)323—4补画视图中漏画的相贯线(二)(可用简化画法)3334353—6 参照轴测图,补画三视图中的漏线(一)363—7 参照轴测图,补画三视图中的漏线(二)373—8 根据两视图,(参照轴测图)补画另一视图(一)383—9 根据两视图,(参照轴测图)补画另一视图(二)3—10根据轴测图徒手画三视图(可选若干题)393—10(续)403—10(续)(15、16题略)413—13标注尺寸(数值从图中量取,取整数)423—14用▲符号标出宽度、高度方向尺寸主要基准,并补注视图中遗漏的尺寸(数值从图中量取)433—15 标注组合体的尺寸,数值从视图中量取(取整数),并标出尺寸基准443—16画组合体的三视图,并标注尺寸453—17第二次作业——组合体46473—18参照轴测图,根据给出的主视图补画俯、左视图(立体的宽度为10mm)483—19参照第1题,读懂组合体的三视图,并填空493—20根据给定的两个视图补画左视图(有多种答案,至少画出两个)50。

第2章 投影基础

第2章 投影基础

● a
W O
ay
Y
点的两面投影连线,必定垂直于相应的投影轴
② aax= aaz = A到V面的距离 aax= aay= A到H面的距离 aaz= aay = A到W面的距离
影轴距=点面距
点的投影到投影轴的 距离,等于空间点到相 应的投影面的距离
点的三面投影的特性
1、V、H两投影都反映横标,且投影连线垂直X 轴;aa⊥OX轴。
第2章 投 影 基 础
2.1 投影法和三视图的形成 2.2 点的投影 2.3 直线的投影 2.4 平面的投影 2.5 换面法
2.1 投影法和三视图的形成
2.1.1 投影法 2.1.2 正投影的基本性质 2.1.3 三视图的形成及其投影规律
2.1.1 投影法
1 投影法的定义 2 投影法的三要素 3 投影法的分类 4 中心投影法 5 平行投影法
O
Y
Y投影轴
投影面的展开
2. 三视图的形成
三视图
主视图
由前向后投射在正面所得的视图
俯视图
由上向下投射在水平面所得的视图
左视图
由左向右投射在侧面所得的视图
三面投影的形成
3. 投影面的展开
规定 : V面保持不动,H面向下绕OX轴旋转900,W面向右绕OZ轴
旋转900。
V
Z 向右
X
向下
O
YW
YH
展开后的情况
2.1.1 投影法
1 投影法的定义 假想用一束光线照射物体,使其在平面上留下 影子的方法。
P
● a A●
2 投影法的三要素 (1)物体;(2)投影面;(3)投射线
投影的形成
投射线
b a 投影
3 投影法的分类 画透视图

习题册参考答案-《机械制图(少学时)(第二版)习题册》-A02-4128

习题册参考答案-《机械制图(少学时)(第二版)习题册》-A02-4128

机械制图(少学时)(第二版)习题册参考答案12第1章 制图基本知识与技能1—5 尺寸标注练习 (二)31—7 参照图例用给定的尺寸作弧连接451—8 按图上所注尺寸完成下列图形的线段连接 (比例 1∶1 )67第2章 正投影作图基础891011121314152—9 平面的投影 (一)162—10平面的投影 (二)172—11 根据基本体的两视图补画第三视图,并写出基本体的名称 ( 1、2、3题标注尺寸)182—12 基本体的投影作图与尺寸标注2—13根据立体图画三视图(尺寸从立体图中量取,去整数)19202—14 平面切割体 (一)完成平面体被切割后的三面投影212—15 平面切割体 (二) 完成平面体被切割后的三面投影222—16 曲面切割体 (一)完成曲面体被切割后的左视图,并进行比较,找出异同点和规律232—17 曲面切割体 (二)完成曲面切割体被切割后的视图或补画视图中的缺线2—18由给定视图画正等轴测图 (一)任选三题:单号或双号2—19由给定视图画正等轴测图 (二)任选三题:单号或双号24252—20 徒手作图基本练习262—21 根据两视图徒手补画左视图或俯视图,并在斜格内画正等轴测图。

272—22 补画视图中的漏线 (在给出的轴测图轮廓内徒手完成轴测草图)28训练与自测题29训练与自测题 (续)30第3章 组合体3—1 补画下列组合体表面交线313—2 按形体分析的方法逐步画出轴测图所示组合体的三视图3—3补画视图中漏画的相贯线(一)323—4补画视图中漏画的相贯线(二)(可用简化画法)3334353—6 参照轴测图,补画三视图中的漏线(一)363—7 参照轴测图,补画三视图中的漏线(二)373—8 根据两视图,(参照轴测图)补画另一视图(一)383—9 根据两视图,(参照轴测图)补画另一视图(二)3—10根据轴测图徒手画三视图(可选若干题)393—10(续)403—10(续)(15、16题略)413—13标注尺寸(数值从图中量取,取整数)423—14用▲符号标出宽度、高度方向尺寸主要基准,并补注视图中遗漏的尺寸(数值从图中量取)433—15 标注组合体的尺寸,数值从视图中量取(取整数),并标出尺寸基准443—16画组合体的三视图,并标注尺寸453—17第二次作业——组合体46473—18参照轴测图,根据给出的主视图补画俯、左视图(立体的宽度为10mm)483—19参照第1题,读懂组合体的三视图,并填空493—20根据给定的两个视图补画左视图(有多种答案,至少画出两个)50。

机械制图试题(主填空)

机械制图试题(主填空)

一、尺寸分为________、________、整体尺寸三类。

二、机件向不平行于大体投影面的平面投影所得的视图称为________。

3、为了减少视图中的虚线,使图面清楚,能够采纳________的方式来表达机件的内部结构和形状。

4、大体视图的投影规律为:_________视图长对正;_________视图宽相等;________视图高平齐。

5、外形比较简单,而内部结构比较复杂,图形又不对称时选________剖视图。

6、内、外形状比较复杂都需要表达,而机件形状又大体对称时采纳________剖视图。

7、两等径圆柱相贯,其相贯线非圆视图投影形状为_________;其空间形状为_________。

8、半剖视图的分界限是________;局部剖视图的分界限是________。

9、并联尺寸小尺寸在________,大尺寸在________;串联尺寸箭头________,排成一直线。

10、按剖切的范围分,剖视图可分全剖视图、_________、_________三类。

11、图框线用________画出;不可见轮廓线用________画出。

12、题目栏位于图纸的________。

13、同一机件如在用不同的比例画出,其图形大小________;但图上标注的尺寸数值________。

14、图纸的大体幅面有____;____;____;____;____五种。

1五、断面图分为移出断面和重合断面。

16.按剖切范围的大小,剖视图可分为全视图、局部视图、半视图。

17.读组合体视图的大体方式是形体分析法和面形分析法。

18.在组合体视图上标注尺寸,应做到正确、齐全、清楚。

*19、的种类可分为()视图、()视图和局部剖视图。

答案:全剖;半剖20、金属材料的剖面线应以适当角度绘制,最好画成与要紧轮廓或剖面区域的对称线成( )角,相互平行,距离均匀的()线。

答案:45゜;平行细实21、剖切面的种类可分为()剖切面、()的剖切面、几个相交的剖切面。

三视图习题及答案

三视图习题及答案

三视图习题及答案在进行机械设计时,三视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它可以帮助设计师更清晰地理解和表达设计方案。

通过三视图习题的实践,可以有效提升我们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能力和设计思维。

本文将以三视图习题及答案为主题,介绍相关的知识点,并提供一些习题和答案供读者练习。

一、三视图简介三视图是指物体的正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

在机械设计中,通常使用第一、第三和第七投影角度的多视图投影法。

每个视图都能提供不同的信息,通过综合这些视图,我们可以完整地了解物体的形状、尺寸和结构。

二、三视图示例下面是一个简单的示例,展示了一个物体的正视图、俯视图和左视图。

请根据图纸回答题目。

(插入示例图纸)1. 请标注出物体的三个主要尺寸。

答案:根据图纸,物体的主要尺寸分别为长、宽和高,分别为50mm、30mm和20mm。

2. 请描述物体的形状特征。

答案:物体呈长方体状,正视图和俯视图都显示出物体的长方形形状,左视图显示出物体的高度。

3. 请绘制物体的左视图,尺寸按比例。

答案:(插入左视图示意图)通过完成上述习题,我们可以对三视图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能够熟悉标注、绘制和尺寸的方法。

三、三视图习题及答案下面是一些三视图习题和答案,供读者练习。

1. 请根据给定的正视图和左视图,绘制出物体的俯视图。

(插入题目图纸)答案:(插入答案图纸)2. 请根据给定的俯视图和左视图,绘制出物体的正视图。

(插入题目图纸)答案:(插入答案图纸)3. 请根据给定的正视图和俯视图,绘制出物体的左视图。

(插入题目图纸)答案:(插入答案图纸)通过反复练习三视图习题,我们可以逐渐提升自己的绘图技巧和空间想象能力。

同时,我们也能更好地理解机械设计中的尺寸和形状,为后续的设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结语三视图习题是机械设计过程中重要的一环,通过实际练习和答案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提升机械设计的能力和技巧。

希望本文提供的习题及答案对读者的学习和实践有所帮助。

通过不断练习和思考,相信大家定能在机械设计领域取得更好的成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视图与物体间的方位关系
主视图反映物体的 俯视图反映物体的 左视图反映物体的 上下 左右 上下 和 和 和 左右 前后 前后 ; ; 。 前 面;
俯、左视图中,远离主视图的一边,表示物体的 靠近主视图的一边,表示物体的 后 面。
2-2 分析下列三视图,辩认其相应的轴测图,并在空内填上相应的三视图编号。
9
8
4
7
3
5
2-3 将轴测图上表示投射方向的箭头注上“主视” 、 “俯视”或“左视” ,并补画视图中所缺的图线。
1. 2. 3.
左视
主视

2-4 根据轴测图辨认相应的一个视图,并补画出所缺的两个视图。
2-5 根据轴测图,在方格纸上画出三视图。
2-6 根据轴测图,在方格纸上画出三视图。
第 2 章 正投影基础与三视图
2-1 分析三视图的形成过程,并填空说明三视图之间的关系。 。
投射方向与视图名称的关系
由 由 由 前 上 左 向 向 向 后 下 右 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为 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为 投射所得的视图,称为 主视图 俯视图 左视图 ; ; 。
视图间的三等关系
主、俯视图 主、左视图 俯、左视图 长对正 高平齐 宽相等 ;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