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广东遴选公务员面试:哲理类面试题答题技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广东遴选公务员面试:哲理类面试题答题技巧在公务员的面试中,一般会考察考生最基本的六大答题能力,即综合分析能力、计划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的意识与技巧、应变能力、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和求职动机与拟任职位的匹配性。
综合分析能力的考察是国考以及各省考的面试中占有极为重要的测评部分。而其中的哲理类题目往往看似易于时政类题目,但是在作答的时候,考生对哲理题目寓意理解的全面性和准确性却差强人意。
下面中公教育专家就带领各位考生就一起了解下,哲理类题目怎样更好地理解出题目当中的哲理寓意。
提出观点的思想:概括提炼
概括提炼:是对具体问题与具体事件进行抽象的方法。哲理题中往往会通过给我们讲述一个具体的事件或故事来影射一定的道理。因此考生要透过具体的问题看到其背后的道理,就需要概括提炼。概括提炼就是透过题目的文意,抽象出题目中蕴含的道理的过程。
概括提炼最常用到的方法:因果分析法
哲理类的题目中因果结构是最经典、最常见的结构。因此因果分析法也是解析哲理类题目的常见方法。它能够帮助我们很容易地得出这个题目的道理。所有哲理故事中都会有一个结果,这个结果如果是你想要的,你就要到前面去找,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个结果。它就告诉你要怎么做。如果结果不是你想要的,则可以到前面去找它什么导致的。所以对于这种哲理类的题目来讲,核心是要找到这个题目当中导致这个结果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使用因果分析法时,面对多个事情时,两者之间产生对比的时候,如何来更准确的来找出他们之间的因果关系呢?就要用到求同求异来解决。
求同:比如有人常常出现拿着钥匙急着找钥匙,拿着笔急着找笔,但都找不到的情况,你是否有这样的经历?请你对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作简要分析。作答时考生就要考虑在这两个现象当中有没有什么共同的因素导致这样的一个结果呢?通过综合分析这两个现象就可以发现了他们的共同的因素:那就是都比较着急。也就是说这个题目就告诉我们不能急于求成。
求异:比如一个水桶如果装满水不易被风吹跑,如果是空的就容易被吹跑,你怎么理解?考生在作答时就要思考是什么导致了这样一种差异性结果呢?那就是装不装满的问题。通过求异我们就可以知道水装的满不满是水桶是否会被吹跑的原因。这道题目也就是告诉我们要把自己装满,引申开来就是要充实自己,保持自我。
下面中公教育专家以下面这道题为例,带领大家对题干进行压缩、概括,并对题目中的因果关系进行剖析,从而帮助大家理解并熟悉哲理题提出观点的思想和方式。
【例题】
一个渔夫有一根鱼竿和一篓鲜鱼,路遇两个饥饿的路人,一个要了鲜鱼,一个要了鱼竿。要了鲜鱼的路人很快就将鱼煮熟吃了,不久他就饿死了。而要了鱼竿的路人向大海走去,可是还没到海边,他也饿死了。你是怎么理解的?
题目中两个饥饿的路人,一个鲜鱼一个鱼竿,但两个人各自为阵,最后都死了。那这个结果是由什么导致的呢?这就需要我们通过分析两人的异同点来找原因。现在的结果是:两人都死了。之所以会有这样的结果,原因是:一个人有鱼没鱼竿,另一个人有鱼竿没鱼。本题中我们应该用哪一种因果分析法比较合适呢?求同!既然有鱼没鱼竿和有鱼竿没鱼都会导致死的结果,那我们不想死的话就要既有鱼又有鱼竿。但仅仅谈到这可以吗?我们还需要引申出这个观点的深层意义,鱼代表的是当前的生存资本,鱼竿代表的则是以后的生存资本,结合刚刚所得观点,意思就是:我们既要考虑当前的生存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既要求生存又要求发展,既要照顾当下利益,又要考虑长远利益。这样的观点,才是比较深刻的。
但是对于考生来说,很容易出现归纳概括不到位的错误,以偏概全、理解不深,如:可能会提炼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或“合作”等观点,但是前者不能概括题目内涵,后者缺乏深度。因此中公教育专家提醒各位考生,在面对哲理类面试题时,不仅要掌握方法,还要注意整体考虑,注意答案的思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