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上海田子坊(详细)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街区形成于1920年代,保存了目前上海 所剩不多的典型里弄建筑格局,是上海 历史街区中保存历史文化遗产类型最为 丰富的社区之一。
中国元素、上海生活、创意内蕴、国际 风范,成为上海老外的聚集地,人气休 闲区,是旧城改造的一个典范。
保留城市肌理与生活肌理
业态与休闲融为一体
品牌引进,空间拓展
• 原貌保留石库门建筑与街区形态。除各类 欧美建筑风格外,石库门建筑共有20多种 形态,种类多,保存完整。
6
PART I 综合概述
2. 田子坊简
田子坊的街区形态基本形成于介上世纪20年代,
处于原法租界和华人居住区,是商业居住街区和工
业区的过渡地带。在这个面积仅为7公顷的地块,
集中了上海从乡村到租界,再到现代城市发展的各
个时期各种类型的历史建筑,是上海保存历史文化
遗存类型最丰富的街区之一。 1998年陈逸飞率先在此开办工作室;1999年
• 田子坊仍居住着许多人家,富于生活气息。 • 来自世界23个国家和地区的老外及华人在
这里开了200多家艺术工作室及时尚小店。 服装、藏饰、陶艺、剪纸、油画等应有尽 有。老上海街区中的多国风情,恰恰是最 为老上海的特色和味道。
• 居民住宅变成各种购物、餐饮店面, • 艺术家陈逸飞、尔冬强、王劼音等的
上海近现代传统社区发展的一个缩影
田子坊街区反映了从近代江南农村社区到法租界华洋混住社区及里弄工厂社区的发展脉络。 空间格局的历史演进反映出卢湾区生活与文化的沉淀过程,呈现出不同的特征、风貌,是 海派文化兼容并蓄特质的空间意向表达。
田子坊——老街区的华丽蜕变
位于上海卢湾区中心地段,是重要的城 市功能区,占地面积7公顷,建筑面积2 万平米。
建筑装饰:现代主义简洁装饰、 中国传统木构装饰、 新艺术运动装饰风格、 巴洛克风格。
4. 田子坊的 完 整 性 : 区建块筑方 正 规 整 ,
与周边的城市环 境以道路隔开, 有利于整体保护;
完好性:整个区块内并 没有因多少拆建、 改建、新建等行 为而被破坏;
地域性:区块是上海历 史街区中最具里 坊风貌的代表, 具有很重要的历 史文化遗产价值。
PART I 综合概述
老宅 里坊
坊门 古井
4. 田子坊的 建筑
弄堂
景观
PART I 综合概述
5. 田子坊的街巷 空间 穿梭于弄堂之间,感受老上海 人的生活方式。田子坊最大的特色 就是,它依然有很多居民在这里生 活。在商业街里面抬头,你会发现 密密麻麻的电线和居民晾晒的衣物, 充满生活气息。 狭小的街道空间承载着田子坊 的市井生活,植物与小品的配饰, 关注着人的步行体验和感受,体现 了田子坊的生活氛围和环境品质。
田子坊的业态 由商业画廊和 工艺美术、视 觉艺术、建筑 设计类的创意 办公发展为创 意工艺品、首 饰、服装等创 意商业为主, 配以少量酒吧 和特色餐饮的 业态模式。
3. 田子坊业 态
PART I 综合概述
4. 田子坊的 建筑形式:上海老建石筑库门里弄
建筑,带西式建筑特 点的新式里弄建筑;
建筑功能:20世纪20年代的居 住区形式的里弄工厂, 20世纪70年代的居住 区。
著名画家黄永玉将志成坊改名为“田子坊”。据史 载,“田子方”是中国古代的画家,取其谐音,用 意自不言而喻。使得曾经的街道小厂,巷子废弃的 仓库,石库门里弄的平常人家,抹上了“苏荷” (SOHO)的色彩、多了艺术气息熏染。
7
PART I 综合概述
2. 田子坊简 介
8
田ຫໍສະໝຸດ Baidu坊景区景区手绘图
PART I 综合概述
二期
出入口
出入口
一期
出入口
出入口
3. 田子坊业 态
一期 200弄 功能:办公、商业 代表企业:宗迈建 筑咨询、上海安吉 乐餐饮娱乐有限公 司; 210弄 功能:办公、商业 代表企业:尔冬强 工作室、逸飞之家; 二期 248弄 功能:商业 代表企业:泰迪小 熊、陈瑞元摄影工
PART I 综合概述
1. 创意园区的两种发 展模式
以北京和天津为代表,通常以新建大规模远郊园区存在,
引入高新技术产业,并形成了以自身为核心的商业环境,以
特质的形态开店作业和经营。是商 个块:延伸至泰康路、思南路、建国
业,也是休闲方式,本身还具有观 路、瑞金二路,能量放大,发展空间
光功能,能提升片区吸引力。
增加,内容得以丰富。
幽静的休闲咖啡馆
随处可见的绿植让人赏心悦目
街道两侧多露天茶座,随时可停下脚步 店内较为开阔,便于深入和停留
5
定位:国际化创意文 化社区
创意【田子坊】 —— 国际创意园区 数字【田子坊】 —— 多维信息平台 活力【田子坊】 —— 文化休闲乐园 海派【田子坊】 —— 石库门博物馆 生活【田子坊】 —— 都市和谐居所 遗产【田子坊】 —— 历史文化街区
原则:保护濒危城市文化遗产 利用创意和文化艺术 促进经济增长
保留海派里坊社区功能 改善社区形象吸引 创意投资和商机 目标:创老意建产筑业与集新聚文地化、的里融坊合风貌营居造住一地个、城海市派创文造化展示地、 性世的博产主业题集演聚绎地地
老厂房改造成为工作室、创意作坊, 工作室;老上海品牌双妹;琉璃艺术
形成艺术区、购物区、西餐区、酒 家杨惠姗、张毅的琉璃博物馆…诸多
吧弄等不同的特色群落,又互为补 名人和品牌店入驻提升了街区名气和
充。
吸引力。
• 超过30多个国家的不同创意行业以 • 田子坊的发展从一条弄 “田子坊”,
休闲作坊、工作室等极具休闲观光 到一条街泰康路上海艺术街,再到一
PART I 综合概述
5. 田子坊的街巷
田子坊的街巷空间是具有生活化的场所空间,它是流动空的间、内敛的又
是包容的、多元着的,承载的是城市的人文活动,是城市文化的代
表。
PART Ⅱ
创意园区 1. 创意园区的两种发展模式 2. 上海创意园区分布概况 3. 田子坊模式 4. 同类案例对比分析
16
PART II 创意园区 模式一:高建造成本的新建模式
目录
PART I 综合概述 PART II 创意园区 PART III 考察思考
PART I
综合概述
1. 背景 2. 田子坊简介 3. 田子坊的业态 4. 田子坊的建筑 5. 田子坊的街巷空间
2
PART I 综合概述
上海市创意产业园区的领头羊。。。。。
国际公认的创意形态 文化产业的高端链条 艺术家工作的生态社区 上海特质的艺术消费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