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结机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页/共21页
2.3 被粘物表面的处理方法
表面处理方法: 物理法、化学法,联合使用。 ➢ 表面清理: 擦拭、旧漆表面用碱煮、火烧等。 ➢ 脱脂除油: 碱液、有机溶剂等。 ➢ 除锈粗化: 手工打磨、机械磨擦、化学法、 电化学法(对高分子材料) 。 ➢ 要求较高场合: 需辅以其它方法。
第3页/共21页
wenku.baidu.com
➢ 机械理论
➢ 配位键理论
➢ 吸附理论
➢ 酸碱理论
➢ 扩散理论
➢ 弱边界层理论
➢ 化学键理论
➢ ……
➢ 双电层理论
第8页/共21页
机械理论 (McBain, 1930)
基本观点: 胶粘剂渗入被粘物表面凸凹不平的空隙内, 并排除其界面上吸附的空气,产生粘结作用(较早、最 直观、宏观理论)。
结合关键: 被粘物表面必须有大量凹穴、槽沟、多 孔 穴等。当胶黏剂涂布上去时,经过润湿、流动、 挤压、铺展而填入这些孔穴内,固化后嵌定在孔隙中 而紧密地结合起来,表现出较高的胶接强度。
第14页/共21页
化学键理论
基本观点: 胶接作用是由于胶黏剂与被粘物之间的化 学结合力而产生的,有些胶黏剂能与被粘物表面的某 些分子或基团形成化学键。
化学键是分子中相邻两原子之间的强烈吸引力,一般 化学键要比分子间的范德华力大一两个数量级,这种 化学键的结合十分牢固。
第15页/共21页
静电 (双电层)理论
适用范围: 只存在于能形成双电层的胶接体系,不具有普 遍性; 双电层所产生的静电力即使存在于某些胶接体 系中,但在这个胶接中绝非主导作用,它只占 整个胶接力的一部分。
2.7 粘结力的来源
浸润的热力学问题 液体完全浸润固体需满足一定热力学条件。在 绝大多数情况下,胶粘剂对被粘物的接触角 <90度,在热力学上有利于浸润。
浸润的动力学问题 液体的粘稠度对进润速度的影响很大。胶粘剂 粘度随着固化程度增加而不断增大。若完全浸 润之前就失去流动性,则出现动力学不完全浸 润的情况。
第6页/共21页
➢ 首先胶黏剂分子由布朗运动向被粘物表面移动,胶黏剂分 子的极性基团向被粘物的极性部分靠近,当胶黏剂分子与 被粘物分子间的距离小于0.5nm时,分子间就产生范德华 力或氢键力的结合。
第11页/共21页
胶黏剂分子中极性基团的极性越大,数量越多, 则对极性被粘物的胶接强度就越高;
极性胶黏剂与非极性被粘物或非极性胶黏剂与极 性被粘物胶接,由于分子间排斥,不利于分子的接 近,不能产生足够的分子间力,所以胶接力很差;
2.4 胶接表面的浸润
胶接接头: 被胶接材料通过胶黏剂进行连接的部位。 为获得优良的胶接接头,胶粘剂与被粘物表面必须紧
密粘合在一起。 理想胶接: 当两个表面彼此紧密接触之后,分子间产
生相互作用,达到一定程度而形成胶接键,胶接键可 能是次价键或主价键,最后达到热力学平衡状态。
第4页/共21页
2.4 胶接表面的浸润
2.1 被粘物表面的形态特征
被粘部位均为固态表面,实为界面现象。 实际固体表面的特征:
➢ 粗糙性; ➢ 多孔性; ➢ 吸附性; ➢ 缺陷。
第1页/共21页
2.2 被粘物表面处理的目的
被粘物表面处理的原则:
➢提高表面能; ➢增加表面积; ➢除去污物及疏松层。
需要提高被粘物的表面清洁度、表面粗糙度、 改善表面化学组成。
机械理论曾有积极作用,也一度被冷落。现代微观研 究仪器观测结果证明,微机械嵌定作用确实存在。
第9页/共21页
应用实例
表面处理过的金属粘接; 多孔物质如纸、木材、皮革、纺织品等的胶接。 在ABS塑料上镀金属,先用溶剂处理,使塑料表面产生
大量微穴,然后沉积导电物质到微孔中,再进行电镀。 金属铝的胶接强度一般不太高,经HCl液或化学氧化液
2.6 粘结机理
粘接力: 胶粘剂与被粘物表面之间通过界面 相互吸引作用的连接力。
粘接过程: 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粘接力的 产生与强度不仅取决于胶粘剂和被粘物表 面的结构与状态,而且和粘接过程的工艺 条件密切相关。
第7页/共21页
2.6 粘结机理
对于粘结机理的认识目前尚不十分精确,提出了许
多有价值理论, 但尚未得到统一:
非极性胶黏剂与非极性被粘物结合,由色散力产 生的胶接强度较小。
第12页/共21页
扩散(分子渗透)理论
基本观点: 高分子材料之间胶接是由于胶黏剂与被粘 物表面分子或链段彼此之间处于不停的热运动引起的 相互扩散(渗透)作用,使胶黏剂与被粘物之间的界面 逐步消失,形成相互交织的牢固结合,胶接接头的强 度随时间的延长而增至最大值。
处理后,生成大量立体结晶构造,带有大量槽沟和微穴, 胶接强度有显著提高。 钢带表面轧制的光滑面,直接胶接强度并不高,经磷酸 盐处理后,产生大量磷酸铁微孔,胶接强度明显提高。
第10页/共21页
吸附理论
基本观点:胶接是一种吸附作用。胶接产生的黏附力源于 胶黏剂与被粘物之间界面上两种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结果, 所有液体-固体分子之间都存在这种作用力(化学键力、范 德华力和氢键力)。
基本观点: 将胶黏剂与被粘物视作一个电容器, 其两 块夹板为双电层。当两种不同的材料接触时,胶黏 剂分子中官能团的电子通过分界线或一相极性基向 另一相表面定向吸附,形成双电层。胶黏剂与被粘 物之间就有静电力产生,从而产生了胶接力。
欲分离双电层的两个极板,必须克服静电力。当被 粘物与胶黏剂剥离时会产生电位差,并随着极板距 离增大而增大,到一定极限值时,产生放电现象。
该过程类似于表面层相互熔融过程,固化之后则粘结 在一起。适用于解释聚合物之间的粘结,无法解释金 属之间的粘结。
第13页/共21页
高分子材料之间的胶接分两类: 同种高分子材料的自粘:同种分子间扩散; 不同种高分子材料的互粘,不同类分子的扩散。
两种扩散的结果都会使胶黏剂与被粘物分子交织 在一起,从而形成牢固的结合。
任何固体的表面放大起来看都是高低不平的, 胶粘剂必须完全适合固体表面的“地貌”。
在胶接过程中,胶粘剂应为液体,且完全浸润 固体表面,完全浸润是获得高强度胶接接头的 必要条件。
否则会有气泡出现在界面中,在应力作用下气 泡周围发生应力集中,致使强度大大下降。
第5页/共21页
2.5 浸润的热力学与动力学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