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无机化学课件氧化-还原
合集下载
《无机化学》课件—08氧化还原平衡和氧化还原滴定法

E =+ -
(8-1)
上页 下页 返回 帮助
第8章 氧化还原平衡和氧化还原滴定法
式中 E——原电池的电动势,V; + ——原电池正的平衡电势,V; - ——原电池负的平衡电势,V。 在标准状态下测得的电动势称为标准电动势(Eɵ)。
标准状态是指电池反应中的液体或固体都是纯净物, 溶液中各离子浓度为1.0 mol/L,气体的分压为100KPa。 知识窗 用电池装置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从理论 上讲是完全可能的。日常用的干电池、蓄电池就属于 这一类装置,不过商业电池均不用盐桥,外壳锌皮是
SO32-
SO42-
⑶将两个半反应式配平 首先配平原子数,然后在半反应
的左边或右边加上适当电子数来配平电荷数。
上页 下页 返回 帮助
第8章 氧化还原平衡和氧化还原滴定法
MnO4- + 8H+ +5e-O32- + H2O
SO42- + 2H+ + 2e-
⑷找出两个半反应方程式得失电子数目的最小公倍数 将
2. 氧化剂与还原剂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氧化数的变化是电子得失的结 果。失去电子氧化数升高的物质称为还原剂,获得电子氧化数 降低的物质称为氧化剂。氧化剂与还原剂在反应中既相互对 立,又相互依存。
物质的氧化还原性质是相对的。有时,同一物质和强氧 化剂作用,表现出还原性;而和强还原剂作用,又表现出氧 化性。例如,二氧化硫和氯气在水中的反应:
第8章 氧化还原平衡和氧化还原滴定法 8.1.1 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类物质间有电子转移(电子得失或共用 电子对偏移)的反应。其基本特征是反应前后元素的氧化数发 生了变化。
大学基础课程无机化学课件p氧化还原反应定稿

+1
+2
NaClO + 2FeSO4 + H2SO4
氧还
介
化原
质
剂剂
–1 +3
NaCl + Fe2(SO4)3 + H2O
还氧 原化 产产 物物
三、氧化还原半反应
任何一个氧化还原反应由两个半反应组成:
氧化数升高 氧化
H2O2 + Fe2+ + H+ → H2O + Fe3+
氧化数降低 还原
还原剂的氧化反应: Fe2+ - e- → Fe3+ 氧化剂的还原反应: H2O2 + 2e- + 2H+ →2H2O
Cu2+/Cu 氧化还原电对
半电池 半电池
原电池 氧化还原电对:
由同一种元素的氧化型物质和还原型物质构成
氧化还原电对表示方法 氧化型物质/还原型物(Ox/Red)
如 Cu2+/Cu、Zn2+/Zn、H+/H2、Sn4+/Sn2+
氧化型 + ne- 还原型
一个电对氧化型的氧化能力越强, 则共轭电对的还原型还原能力越弱;
氧化数可以是正数、负数,也可以是 整数、分数、零。
Question “氧化数”与“ 化合价” 和“ 共价数”有否区 别?
氧化数不等同化合价
氧化数 荷电数 有正负 可为分数
化合价 原子相互结合的个数比
无正负 无分数
如
CH4
氧化数 -4
化合价 4
CH3Cl -2
4
CCl4 +4
4
CH2Cl2 0
4
氧化数与共价键数不同。
大专无机化学课件-氧化还原

确定氧化数的规则: 确定氧化数的规则: ①单质中,元素的氧化数为零。 单质中,元素的氧化数为零。 ②在单原子离子中,元素的氧化数等 在单原子离子中, 于该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 ③在大多数化合物中,氢的氧化数为 在大多数化合物中, +1;只有在金属氢化物中氢的氧化数为 -1。 ; 。 ④通常,氧在化合物中的氧化数为-2; 通常,氧在化合物中的氧化数为 ; 但是在过氧化物中,氧的氧化数为 , 但是在过氧化物中,氧的氧化数为-1,在 氟的氧化物中, 氟的氧化物中,如OF2 和O2F2中,氧的氧 化数分别为+2和 。 化数分别为 和+1。
配平。(逆向配平) 配平。(逆向配平) 。(逆向配平
离子电子法配平步骤:
①用离子式写出主要反应物和产物 气 离子式写出主要反应物和产物(气 写出主要反应物和产物 纯液体、固体和弱电解质则写分子式)。 体、纯液体、固体和弱电解质则写分子式 。 ②分别写出氧化剂被还原和还原剂被氧 分别写出氧化剂被还原和还原剂被氧 写出 化的半反应 半反应。 化的半反应。 ③分别配平两个半反应方程式,等号两 分别配平两个半反应方程式, 配平两个半反应方程式 边的各种元素的原子总数各自相等且电荷 数相等。 数相等。
化简得:
−
−
− 3
3Cl 2 + 6OH = 5Cl + ClO + 3H 2 O
−
−
− 3
3Cl 2 + 6NaOH = 5NaCl + NaClO 3 + 3H 2 O
例3:配平方程式 : Cr(OH)3 (s) + Br2 (l) + KOH 解: Cr(OH)3 (s) + Br2 (l)
2+
Zn (aq) + Cu(s)
无机化学氧化还原反应32页PPT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无机化学氧化还原反应
6、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7、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无机化学第四章-氧化——还原反应

例1:将下列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并以原电池符号表示。
22 F 1e.0 L 1 m C 2 o 1 ll00kPa 23 F 0e.1 L 1 m 2o C 2l.l0 L 1 mo
解: 正极: Cl2(g) + 2e → 2Cl负极: Fe2+(aq) – e → Fe3+
Fe2+
E(F3e/F2e)E(F3e/F2 e)0.0592lg
[ Fe [ Fe
3 2
] ]
(5)MnO4- + 8H+ + 5e
Mn2+ + 4H2O
EE
0.05 5
9
2lg[Mn[M O4]n2[H] ]8
(6)2H+ + 2e
H2
EE 0.0592lg [ H ]2
2
p(H 2 )
(7)SO42- + H2O + 2e
Zn2+ / Zn
Ox / Red
氧化还原电对( 偶 )
Cu2+ / Cu
氧化还原电对的关系:
还原
氧化型(Ox) + ne
还原型(Red)
氧化
原电池
Zn CuSO4
借助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一.原电池
使氧化还原反应产 生电流的装置。
盐桥:装有饱和KCl(或 KNO3 )溶液和琼脂制成 动胶的 U型玻璃管。
Cu + Zn2+
原电池符号 (电池组成式):
(-)Zn | Zn2+(c1) || Cu2+(c2) | Cu(+)
相界面 盐桥
电极导体
溶液
无机化学课件第7章 氧化还原反应

3Fe2(SO4)3 + Cr2(SO4)3 + 7H2O + K2SO4
第一节
第一章
2、离子-电子法
现以 KMnO Na SO +H SO MnSO +K SO +H O反
4
2
3
2
4
4
2
4
2
应为例,用离子- 电子法配平其方程。
⑴ 以离子反应式表示氧化还原反应:
rGm ≤ W′
如果反应是热力学可逆,上式取等号;如果反应是自 发进行的,取小于号。即系统对环境所做的最大功的 绝对值不会超过| rGm | , 只能小于等于| rGm | 。
第二节
第一章
在298.15 K和标准状态下进行的化学反应:
Zn(s)+Cu2+ ===Zn2+ +Cu(s)
K2Cr2O7 + FeSO4 + H2SO4 → Fe2(SO4)3 + Cr2(SO4)3 找出氧化剂和还原剂反应前后氧化数的变化:
2×(3-6)= -6
+6
+2
+3
+3
K2Cr2O7 + FeSO4 + H2SO4 → Fe2(SO4)3 + Cr2(SO4)3
3-2=1
第二节
第一章
锌-铜原电池
原电池是由两个半电池组成,每个半电池又称作一个电极, 电极包括传导电子的金属及组成半电池的溶液。
第二节
第一章
2、电极反应 负极: Zn Zn2+ (aq)+2e (氧化反应) 正极: Cu2+ (aq)+2e Cu (还原反应)
第一节
第一章
2、离子-电子法
现以 KMnO Na SO +H SO MnSO +K SO +H O反
4
2
3
2
4
4
2
4
2
应为例,用离子- 电子法配平其方程。
⑴ 以离子反应式表示氧化还原反应:
rGm ≤ W′
如果反应是热力学可逆,上式取等号;如果反应是自 发进行的,取小于号。即系统对环境所做的最大功的 绝对值不会超过| rGm | , 只能小于等于| rGm | 。
第二节
第一章
在298.15 K和标准状态下进行的化学反应:
Zn(s)+Cu2+ ===Zn2+ +Cu(s)
K2Cr2O7 + FeSO4 + H2SO4 → Fe2(SO4)3 + Cr2(SO4)3 找出氧化剂和还原剂反应前后氧化数的变化:
2×(3-6)= -6
+6
+2
+3
+3
K2Cr2O7 + FeSO4 + H2SO4 → Fe2(SO4)3 + Cr2(SO4)3
3-2=1
第二节
第一章
锌-铜原电池
原电池是由两个半电池组成,每个半电池又称作一个电极, 电极包括传导电子的金属及组成半电池的溶液。
第二节
第一章
2、电极反应 负极: Zn Zn2+ (aq)+2e (氧化反应) 正极: Cu2+ (aq)+2e Cu (还原反应)
大学课件无机及分析化学-第九章氧化还原反应与氧化还原滴定法

质都处于标准状态,即 所有的气体分压均为1105Pa, 溶液中所有物质的活度均为1(m=1mol·kg1), 所有纯液体和固体均为1105Pa条件下最稳定或最
常见单质,所产生的电势称为标准电极电势,常用符号
表示。
三、电极电势
标准氢电极
Pt | H2 (p ) | H (aH 1) 电极反应:
1 2
(1) (Fe3+/Fe2+ ) (Fe3+/Fe2+ ) 0.0592 lg c(Fe3+ ) / c
1 c(Fe2+ ) / c
0.771 0.0592 lg 1.0 0.830V 1 0.1
(2) (Fe3+/Fe2+ ) 0.771 0.0592lg 0.1 0.712V
1.0
H2
(
p
) H (aH+
1) e
规定:H/H2 0.00 V
电池的电动势 E
第九章第三节
三、电极电势
第九章第三节
3. 铜电极电势的测定
标准铜电极与标准氢电极构成右图所示电池: ) Pt | H2(1atm) | H+(1mol·L 1 )|| Cu2+(1mol·L1 )|Cu (+
测得: E 0.340V
第一节 基本概念
第九章第一节
注意:化合价与氧化数的区别与联系
化合价反映了一种元素的原子与其它元素的原子化合
的数量比。氧化数是指形式上的得失电子数。
在离子型化合物中,两者是一致的;
在共价型化合物中,两者是不同:
化合价=共价键数目
如
CH4 CH3Cl CH2Cl2 CHCl3 CCl4
化合价: 4
常见单质,所产生的电势称为标准电极电势,常用符号
表示。
三、电极电势
标准氢电极
Pt | H2 (p ) | H (aH 1) 电极反应:
1 2
(1) (Fe3+/Fe2+ ) (Fe3+/Fe2+ ) 0.0592 lg c(Fe3+ ) / c
1 c(Fe2+ ) / c
0.771 0.0592 lg 1.0 0.830V 1 0.1
(2) (Fe3+/Fe2+ ) 0.771 0.0592lg 0.1 0.712V
1.0
H2
(
p
) H (aH+
1) e
规定:H/H2 0.00 V
电池的电动势 E
第九章第三节
三、电极电势
第九章第三节
3. 铜电极电势的测定
标准铜电极与标准氢电极构成右图所示电池: ) Pt | H2(1atm) | H+(1mol·L 1 )|| Cu2+(1mol·L1 )|Cu (+
测得: E 0.340V
第一节 基本概念
第九章第一节
注意:化合价与氧化数的区别与联系
化合价反映了一种元素的原子与其它元素的原子化合
的数量比。氧化数是指形式上的得失电子数。
在离子型化合物中,两者是一致的;
在共价型化合物中,两者是不同:
化合价=共价键数目
如
CH4 CH3Cl CH2Cl2 CHCl3 CCl4
化合价: 4
2024版大学无机化学完整版ppt课件

离子键。
离子晶体的结构
02
离子晶体中正负离子交替排列,形成空间点阵结构,具有高的
熔点和沸点。
离子键的强度
03
离子键的强度与离子的电荷、半径及电子构型有关,电荷越高、
半径越小,离子键越强。
12
共价键与分子结构
2024/1/29
共价键的形成
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共价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分子的极性与偶极矩
大学无机化学完整版ppt课件
2024/1/29
1
目录
2024/1/29
• 无机化学概述 •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 化学反应基本原理 • 酸碱反应与沉淀溶解平衡 •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基础 • 配位化合物与超分子化学简介
2
01
无机化学概述
Chapter
2024/1/29
反应机理
基元反应和复杂反应、反应机理的推导和表示 方法
反应速率理论
碰撞理论、过渡态理论和微观可逆性原理
2024/1/29
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浓度、温度、催化剂和光照等外部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18
05
酸碱反应与沉淀溶解平衡
Chapter
2024/1/29
19
酸碱反应概述
酸碱定义及性质
介绍酸碱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分类,包括阿累尼乌斯 酸碱理论、布朗斯台德酸碱理论等。
配位化合物的组成 中心原子或离子、配体、配位数、配位键等。
配位化合物的分类
3
根据中心原子或离子的性质可分为金属配位化合 物和非金属配位化合物;根据配体的性质可分为 单齿配体和多齿配体等。
2024/1/29
28
大学无机化学课件第四章氧化还原反应1

-1 +1 -2 +1
过氧化物
2020/3/31
氧化数
H2O2 HO +1 -1
无机化学
Na2O2 Na O +1 -1
1. 氧化数
规则
(3) H的氧化数一般为+1
但 活泼金属氢化物
如 氧化数
NaH Na H +1 -1
CaH2 Ca H
+2 -1
2020/3/31
无机化学
1. 氧化数
规则
(4) 中性分子中,各元素原
子的氧化数的代数和为零
如
FPe23OO54
FPe O
氧化数 x -2
++8/53
2020/3/31
无机化学
32x+45×(-2)=0
1. 氧化数
规则
(5) 复杂离子中,各元素原子 氧化数的代数和等于离子
பைடு நூலகம்的总电荷。
如 氧化数
2020/3/31
Cr2O27Cr O x -2 +6
无机化学
2x+7×(-2)=-2
MnO-4 + 8H+ + 5e- → Mn2+ + 4H2O SO23- + H2O - 2e- → SO24- + 2H+
2020/3/31
无机化学
步骤
(3)根据原则1,求出最小公倍数,乘
以两个半反应式,并相加
2 MnO-4 + 8H+ + 5e-→ Mn2+ + 4H2O +)5 SO23- + H2O - 2e- → SO24- + 2H+ 2MnO-4 + 16H+ + 5SO32- + 5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