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浩及其山水画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荆浩及其山水画理论

郭可悫

(洛阳师范学院网络电教中心)

摘要:荆浩是晚唐五代时期杰出的山水画画家,河南沁水人。沁水今属河洛地区的济源市,该市城东北15里的谷堆头村,现存荆浩墓遗址。他的作品被后人推许为最高等次的作品。他还留下两篇文章谈论山水画技巧,在前人的基础上大大前进了一步,长期为后世所遵循。无论从实践还是从理论来说,他在我国美术史上都占据着极重要的地位。

关键词:荆浩;山水画;理论

荆浩是晚唐五代时期杰出的山水画画家。北宋刘道醇把画家由高到低分为神品、妙品、能品几个等次,把荆浩列为山水门的神品,记载他的事迹说:“荆浩字浩然,河南沁水人,业儒,博通经史,善属文。偶五季多故,遂退藏不仕,乃隐于太行之洪谷,自号洪谷子。”“河南沁水”一本作“河内沁水”,今属河南济源市,该市城东北15里的谷堆头村,现存荆浩墓遗址。太行山洪谷属于林虑县,即今河南林州市,当时归相州(治今河南安阳市)管辖。相州青莲寺僧大愚请求荆浩为自己作画,寄诗说:“大幅故牢健,知君恣笔踪。不求千涧水,止要两株松。树下留盘石,天边纵远峰。近岩幽湿处,惟藉墨烟浓。”这位僧人要的是一幅巨大的松石图,以矗立于石崖上的两棵松树为主题,淡淡的远景为峰峦起伏,朦胧的近景是水墨涂抹的烟岚。荆浩完成这幅命题画,作诗一并交差,诗云:“恣意纵横扫,峰峦次第成。笔尖寒树瘦,墨淡野云轻。岩石喷泉窄,山根到水平。禅房时一展,兼称苦空情。”诗中交代自己这幅画的命意,实际上是在讲作画的技法;交代这幅画的寓意,不但寄托着禅机玄理,而且还是自己处世态度的流露。唐末僧圆绍扩建开封夷门仓垣水南寺,由唐僖宗题赐院额曰“双林院”。后来荆浩来到开封,应邀为该寺绘制“宝陀落伽(普陀洛伽)山观自在(观世音)菩萨一壁”。[1]

荆浩作画,擅长山水,兼工人物。古代文献提到他的作品有50多幅,主要是山水画,人物画很少。山水画作品,《图画见闻志》记有四时山水、三峰、桃源、天台;《宣和画谱》记有夏山图四、蜀山图一、山水图一、瀑布图一、秋山楼观图二、秋山瑞霭图二、秋景渔父图三、白蘋洲五亭图一;《中兴馆阁储藏》记有江村早行图、江村忆故图;《襄阳志林》、《云烟过眼录》、《铁网珊瑚》、《珊瑚网》、《清河书画舫》、《图画精意识》、《平生壮观》、《式古堂书画汇考》、《石渠宝芨》、《庚子消夏记》等记有渔乐图、秋山图、山庄图、峻峰图、秋山萧寺图、峭壁飞泉图、云壑图、疏林萧寺图、云生列岫图、溪山风雨图、楚山秋晚图、仙山图、长江万里图、庐山图、匡庐图等。人物画作品,文献记有山阴宴兰亭阁三幅、楚襄王遇神女图四幅,以及观自在菩萨壁画、锺离访道图。这些作品只有《匡庐图》存世,但有的学者认为可能是伪作,一则怀疑荆浩是否到过庐山,二则认为这幅画清朝以前未见著录。至于现藏美国纳尔逊美术馆的雪景山水图,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的江山瑞霭图,台湾故宫博物院的渔乐图等,传为荆浩作品,但人们对其真伪存在争议。

唐代山水画分为南北二宗。北宗以李思训为开山祖,属于青绿山水画派。南宗以王维为开山祖,其继承人有张璪、荆浩、关仝(荆浩的学生),直至宋元诸家,属于破墨山水画派。南宗运用渲染法,一变六朝以来青绿设色、勾线填彩的勾勒法。荆浩曾扬言:“吴道子画山水有笔而无墨(只有线条笔力而无墨色变化),项容有墨而无笔(只有墨色变化而无运笔之美)。吾当采二子之所长,成一家之体。”[2]前人评论他的山水画,认为:“盖有笔无墨者,

见落笔蹊径而少自然;有墨而无笔者,去斧凿痕而多变态。……浩介二者之间,则人以为天成,两得之矣。故所以可悦众目,使览者易见焉。”[3]宋人米芾认为:“荆浩善为云中山顶,四面峻厚。”[4]要想达到四面峻厚的效果,必须运笔见峻,施墨见厚。上引荆浩诗“恣意纵横扫,峰峦次第成。笔尖寒树瘦,墨淡野云轻”云云,就是这种风格的夫子自道。

荆浩除了绘画,还留下《画山水赋》和《笔法记》两篇谈论山水画技巧的文章。《画山水赋》并没有按照“赋”的押韵格式和文饰手段来组织文字,文笔直白,通俗易懂。全文说:“凡画山水,意在笔先。丈山尺树,寸马豆人。远人无目,远树无枝。远山无皴,隐隐似眉。远水无波,高与云齐。此其诀也。山腰云塞,石壁泉塞,楼台树塞,道路人塞。石分三面,路有两蹊。树观顶寧頁,水看岸基。此其法也。凡画山水,尖峭者峰,平夷者岭,峭壁者崖,有穴者岫,悬石者岩,形圆者峦,路通者川,两山夹路者壑,两山夹水者涧,注水者溪,通泉者谷,路下小土山者坡,极目而平者坂。若能辨别此类,则粗知山水之仿佛也。观者先看气象,后辨清浊,分宾主之朝揖,列群峰之威仪。多则乱,少则慢,不多不少,要分远近。远山不得连近山,远水不得连近水。山腰回抱,寺观可安;断岸颓堤,小桥可置。有路处人行,无路处林木。岸断处古渡,山断处荒村。水阔处征帆,林密处店舍。悬崖古木,露根而藤缠;临流怪石,嵌空而水痕。凡作林木,远者疏平,近者森密,有叶者枝柔,无叶者枝硬。松皮如鳞,柏皮缠身。生于土者修长而挺直,长于石者拳曲而伶仃。古木节多而半死,寒林扶疏而萧森。春景则雾锁烟笼,树林隐隐,远水拖蓝,山色堆青。夏景则林木蔽天,绿芜平坂,倚云瀑布,行人羽扇,近水幽亭。秋景则水天一色,簌簌疏林,雁横烟塞,芦袅沙汀。冬景则树枝雪压,老樵负薪,渔舟倚岸,水浅沙平,冻云黯淡,酒帘孤村。风雨则不分天地,难辨东西,行人伞笠,渔父蓑衣。有风无雨,枝叶斜披;有雨无风,枝叶下垂。雨霁则云收天碧,薄霭依稀,山光浅翠,网晒斜晖。晓景则千山欲曙,雾霭霏霏,朦胧残月,晓色熹微。暮景则山衔残日,犬吠疏篱,僧投远寺,帆卸江湄,路人归急,半掩柴扉。或烟斜雾横,或远岫云归,或秋江远渡,或荒冢断碑。如此之类,须要笔法布置,更看临期。山形不得犯重,树头不得整齐。山借树为衣,树借山为骨。树不可繁,要见山之秀丽;山不可乱,要显树之精神。若留意于此者,须会心于元(玄)微。”[5]这是荆浩的经验之谈,虽然平实,但很精到。

《笔法记》本名《山水诀》,又名《画山水录》、《山水受笔法》。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假托遇见一位自称“石鼓岩子”的老翁,彼此问对,老翁向作者阐述绘画原理。文章说:作者在太行山洪谷耕田种地,经常穿行山谷,领略“苔径露水,怪石祥烟”。松树样式各异:“皮老苍藓,翔鳞乘空,蟠虬之势,欲附云汉。成林者爽气重荣,不能者抱节自屈。或回根出土,或偃截巨流,挂岸盘溪,披苔裂石”。他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就经常来山里写生,画出数万幅图。一天,一位老翁来这里,教诲他说:“夫画有六要:一曰气,二曰韵,三曰思,四曰景,五曰笔,六曰墨。”绘画要区分“似”与“真”,“似者得其形,遗其气;真者,气质俱盛。凡气传于华,遗于象,象之死也”。老翁具体阐释六要,说:“气者心随笔运,取象不忒;韵者隐迹立形,备仪不俗;思者删拨大要,凝想形物;景者制度时因,搜妙创真;笔者虽依法则,运转变通,不质不形,如飞如动;墨者高低晕淡,品物浅深,文采自然,似非因笔。”接着,老翁讲解四品:“复曰神、妙、奇、巧。神者亡有所为,任运成象;妙者思经天地万类性情,文理合仪,品物流笔;奇者荡迹不测,与真景或乖异,致其理偏,得此者亦为有笔无思;巧者雕缀小媚,假合大经,强写文章,增邈气象,此谓实不足而华有馀。”老翁又讲到运笔四势,说:“凡笔有四势,谓筋、肉、骨、气。笔绝而断谓之筋,起伏成实谓之肉,生死刚正谓之骨,迹画不败谓之气。故知墨太质者失其体,色微者败正气,筋死者无肉,迹断者无筋,苟媚者无骨。”老翁指出常见的两种通病:“夫病有二,一曰无形,二曰有形。有形病者,花木不时,屋小人大,或树高于山,桥不登于岸,可度形之类也,如此之病,不(一本作尚)可改图。无形之病,气韵俱泯,物象全乖,笔墨虽行,类同死物,以斯格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