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开朗基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世纪的意大利是上帝的宠儿,倾倒了大把的珍珠和宝石,顷刻间群星璀璨,那些艺术天才们跳跃着海阔天空的思维,从深邃的思想中掏攫着艺术中本真的东西。古典与前卫冲撞,印象和野兽同行。仿佛一夜间盛开的花园,绚烂无比。奇花异草,珍禽罕兽,让我们目不暇接,神思迷陷,除了赞叹,嫉妒,唯一可做就是和多瑙河水在远处静静地注视这一切。而我则怀着激动的心情期待一个人的来临。

他划着独木舟,顺着阿尔诺河到威尼斯,最后到达旅途的终点罗马,台伯河水喜悦地荡着水花,似乎为能够迎接这样一双脚踝激动万分。然而,走上岸的年青人却长着一张不讨人喜欢的面孔,高高的眉骨下是一双锐利的小眼,低扁的鼻子似乎嗅岀了岸上的味道,长脸上满是忧郁,一身脏乱的旧衣服裹着单薄的身体,和这个讲究漂亮容貌,端庄仪容的时代格格不入。

此时在米兰,誉声鹊起的达芬奇已过不惑之年,正迎来他的颠峰时刻,构思《最后的晚餐》。没有注意到一个年轻人正默默注视着这一切,心里对这位画坛巨擎不屑一顾,在他眼里,那些油画如同这个社会一样敷于浅薄的表面,所谓的优雅华丽毫无思想的支撑,平面的线条怎能够承托他内心熊熊燃烧的力量。他渴望成为阿尔卑斯山上的神祉,内心跳动的火焰呼喊着山底奔腾的岩流,他要用手中的刀凿向这个世界发出刚健有力的呐喊和顽强不屈的抗争。此时此刻,他不再为自己的容貌自卑,那常是他内心的隐痛,在这个光鲜的神权社会,他不得不为自己的相貌面对冷漠甚至白眼相加。但是现在这个22岁的年轻人对世界充满的渴望,在这个历经苍痍的社会捍卫他的尊严,顽强的生存下去,展现他远大的报复,尽管他此时还是个无名小卒。

这位年轻人就是米开朗基罗。

米开朗基罗于 1475 年 3 月 6 日生于佛罗伦萨的卡普莱斯镇,家里富庶。父亲出身贵族,是卡普里斯市的市长,从小失去了母亲。或许是天才总在不幸中萌芽,小米开朗基罗在奶妈身边长大,奶妈的丈夫恰好是一位石匠,因此小米开朗基罗很小就深受雕刻艺术的熏陶。13 岁那年米开朗基罗违抗父命,跟画家格兰达约学艺。

14岁时。米开朗基罗雕刻了一个老人的头像,细致逼真。恰被雕刻家贝尔托贝托看到,这位文艺复兴早期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者敏锐感觉到小米开朗基罗的艺术天分,他停下脚步,仔细端详,最后对米开朗基罗说:“孩子,老人总是会缺损几颗牙齿。”就这样,小米开朗基罗拜贝尔托贝托为师,从此开始真正迈向艺术这座大山,直到顶峰。

这期间,米开朗基罗开始接触罗伦索·美第奇宫,看到了许多古代雕塑的收藏品。同时受到浓厚人文气息“柏拉图学院”美学学说影响,这种学说提倡把作为个体的独立的思想和感情归还给人,人绝不能像一个奴隶一样被捆绑在教条之上,在锁链中死亡腐朽。美第奇宫当时是文人、学者、诗人、艺术家和社会名流荟萃的地方,这极大地补充了画家的普通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艺术汲养,为他今后的创作道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这里,他第一批作品问世了,强劲有力的线条和寓意深刻的作品已经初具英雄主义的雏形,从大理石浮雕《梯旁圣母》和《半人半马者的搏斗》可以看到精确的解剖学知

识,充满张力的表现手法,大师的光环隐约可见。

1494年,他开始了逃亡生活,他的家乡蹂躏在法国侵略者的铁蹄之下,成千上万的人死去,他失去了罗伦索·美第奇,没有了保护人,不得不颠沛流离,一路上,除了在波伦亚和雕刻家奎尔查一见如故,更多是人们对这位天才的排挤和嫉妒,甚至老拳相加,打断了他的鼻骨,这使他的相貌更加丑陋。他内心开始对这个时代的质疑,英雄思想在胸间彭湃。

米开朗基罗缓缓地踏上罗马的土地,深吸了一口这块沾染着上帝气息的空气,锐利的目光刺破虚荣的晨雾,射向梵蒂冈的上空,那里这片土地的最高统治者正在向上帝做着祷告,注定和他纠结不清。

罗马这块文明和鲜血交织成的土地注定要和这位年轻人结下不解之缘。斗兽场的残骸隐隐听见吹响战斗的号角,见证了以往英雄同宿命的抗争,胜利者可以支配躯体,失败者则失去生命和尊严。这位羸弱的年轻人能挣脱命运的桎捁吗?我们只有从那宽阔的肩膀,和那大大的头颅里去寻找答案。

米开朗基罗和所有寻找梦想的年轻人一样,开始了辛勤的劳作。在罗马的最初三年,他的第一批大型的雕塑作品问世了,这些作品大部分没有署有名字,带着明显的古风痕迹。其中比较有名的是《酒神》和《哀悼基督》。

《哀悼基督》是这批作品中米开朗基罗唯一尊署名的雕像,笼罩着悲伤忧郁的情绪,圣母年轻秀丽,就像米基朗开罗曾经说过的一样:“圣母玛丽亚是纯洁、崇高的化身和神圣事物的象征,所以必能永远保持青春。”,打破人们以往认为圣母衰老苍白的模样。宽大的圣袍巧妙的掩盖了身体比例与构图之间的矛盾,充满了美感。用深沉询问的目光注视膝间基督,清晰的脸上露着悲伤,细致表达伤感的整个深度。右手托住基督的身体,左手无力向后伸开。虚弱的基督肋下有一道伤痕,腰部弯曲,右手下垂,头向后仰,脸上没有丝毫痛苦,好象完成了一桩心愿。整个作品布局稳重,充满哀思,圣母表情悲痛而复杂,感染着每一颗观众的心,那是人类无上的母爱。这一刻,宗教信仰在人性光辉面前失去了力量。整个罗马轰动了,人们不相信它出自一个相貌丑陋的年轻人之手,但是最终米开朗基罗的名字也随圣母胸前的衣襟出现在大街小巷。而这,对于这位天才来说只是牛刀小试,只是开始。

《哀悼基督》采用云石雕像,高175厘米,现收藏于罗马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

就在罗马城惊叹于这个丑陋的年轻人才华的同时,远在米兰的达芬奇完成了《最后的晚餐》,人们浸醉不已,米开朗基罗的嘴角则露着嘲笑和讥讽,没有坚实的思想,那些云雾朦胧的美感像华丽的蛋壳一样易碎。

两年之后,佛罗伦萨的资产者联合城市手工业者发动起义,建立了新的共和国,米开朗基罗得以重返家乡,终于迎来了获得世人尊敬的机会,完成了他人生中转折的作品――《大卫》。

大卫,在《圣经.旧约》中,是一个犹太牧童;后来他杀死侵略犹太人的非利士巨人哥利亚,建立奇功,成为以色列国的首领。在基督教教义里,大卫是作为爱国的英雄来记

为了完成这样一尊史诗般的作品,米开朗基罗开始了精心的准备。他解剖大量尸体,研究人体构造。由于得到的赞助很少,他不得不在选料上大伤脑筋。然而上帝的目光喜欢眷顾有准备的人,一次偶然的散步,发现了一块大理石料,他如获至宝。这块默默在佛罗伦萨教堂的庭院里闲置46年的石料,终于等到了主人的到来。石料曾经是由多位雕刻家丢弃的次品,饱受批评:采凿得不好,纹路不美,甚至有人断言绝对雕刻不出好作品。今天我们不得不佩服大师独到的眼光。

米开朗基罗宣泄着自己的情感,如决口的堤坝。他为雕像赋与了比欢呼胜利更深的思想涵义,做为对世俗的回敬,对蛋壳主义的不满。

《大卫》总高5.5米,全身裸露,眉关紧锁,警惕的目光眺望着远方,左手一直把握着肩上的抛石带,右手似乎正握着进攻的武器,仿佛准备随时迎头痛击。比另一位著名的雕刻家多那太罗所雕刻的充满稚气的少年大卫显得成熟和刚毅许多。它的重量远远超过它本身5572公斤的质量,成为人类艺术史上伟大作品之一。

《大卫》落成之日见证了一句谚语的诞生,反映了米开朗基罗对世俗权贵的态度。

作品预展时,佛罗伦萨市民万人空巷,最后佛罗伦萨市长在众多权贵簇拥下出现了。

市长只是傲慢地朝雕像看了几眼,问道:“这座雕像的作者是谁?”

当米开朗基罗来到面前,傲慢市长对他说:“雕石匠,我觉得这个石像的鼻子低了,影响了美感。”

米开朗基罗微笑着说:“尊敬的市长,我现在就加高石像的鼻子。”

说完,米开朗基罗取出工具,提着石粉开始对石像的鼻子进行修改。米开朗基罗在石像的鼻子上抹了三把石粉。然后又来到市长面前,微笑着说:“尊敬的市长阁下,按照您的要求,我已经加高了石像的鼻子,你看可以吗?”

市长点点头,说:“雕石匠,现在好多了,这才是完美的艺术。”

市长满意的走了,可是米开朗基罗的助手迷惑不解,问:“你只是在石像的鼻子上抹了三把石粉,鼻子并没有加高啊!”米开朗基罗说:“这有什幺关系,市长认为高了。”

从此流传这样一句谚语:权贵的虚荣就是石像鼻子上的三把石粉。

看着《大卫》,我看到了作者自身的投射,它阳刚富有张力的线条充满美感,全身撒发着坚定、成熟、无所畏惧的信息,仿佛是作者内心的顽强和不屈,向时代投去炙热的目光。即使500年后的今天,依然那幺超凡脱俗。

有佛罗伦萨的医学专家用计算机对《大卫》进行了仔细的研究,他们发现,《大卫》的肌理线条刻清晰刻画岀内心的恐惧、紧张和果敢。他的右脚肌肉收紧,左脚踏前,像准备出击的拳手,脸上肌肉因绷紧,双眼睁得老大,鼻孔扩大,眉毛间的肌肉因专注和挑衅而收紧凸出,仿佛日本能剧的面具。就连生殖器官也本能的收缩。后世惊诧于大师表达的生理学准确度,更敬佩这种孜孜以求的精神,时时感召着我们。

《大卫》是座里程碑,不仅对于艺术史,对于他更是如此,从此他将跨入大师行列,这一年他才29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