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经济人类学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章
经济人学
第一节 经济人类学
一、经济人类学的内涵
经济人类学是一门从人类学角度出发,运用民族志等方式 研究人类经济制度和行为的学科。
二、经济人类学中形式论与实质论的争辩
实质论者:对于前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各类社会,不能简单 划一地套用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必须建立与之完全不 同的经济行为分析模型。 形式论者:尽管经济学理论产生于工业社会,但是它具有普 遍意义 。
指期望从对方获得价值高于自己付出的物品或服务的交换。
二、再分配
再分配,指的是一种从“付出”到“返还”的
完整的连锁系统,表现为在一个共同体内部,普通
成员向拥有政治甚至宗教权力的领导者,义务奉献、
付出财物或服务,然后领导者又通过节日盛宴或其 他仪式,将自己聚集并保存的这些财物、服务等返 还一部分给普通成员。 三、市场交换
游牧民族经常兼行采集,甚或种植少量蔬菜及水果。
四、精耕农业
精耕农业,也称为集约农业,其主要特点是犁和畜力牵引, 水利灌溉和人工施肥。它的产量较高,有更多剩余产物,能养
活较多人口。正是精耕农业的发明,使大多数人类进入文明时
代。
五、工业化谋食方式
人类社会的工业分为三大发展类型: 一类是尚未将农业和畜牧业完全分离的原始手工业; 一类是较为发达的手工业; 一类是高度发达的现代工业,这包括现代化农业、 使用科学方法的饲养业和水产养殖、利用现代机械捕 鱼和狩猎等等。
生计方式
•
以多比· 昆人和爱斯基摩人为例,狩猎与采集社
会有以下特征:
•1.小规模的社合群体。 •2.群队组合的灵活性。 •3.以性别为基础的社会分工。
•4.没有恒久稳定的领导者。
•5.食物共享。 •6.社会控制系统的随意性。
二、初级农业
初级农业,也称园艺农业,指的是一切极为粗放的农业经 营,从开辟小块土地种植薯芋之类块根植物,栽种面包树、椰 子、蕉类等木本植物而收获其果实,直到世界上广泛存在的刀
耕火种农业。
初级农业的特点: 1。技术简单,生产工具仍以石器、木器为主,后来才 逐渐有些金属工具; 2。没有犁耕和畜力的运用,不知道施肥和锄草,更不 懂得水利设施建设; 3。产量偏低,每隔几年须得迁徒。
三、畜牧业
畜牧业是一种依靠畜群为生的经济,即通过喂养牲畜,促
进其繁殖,防治其病害,利用其产品的经济。
第三节 劳动分工与劳动组织
一、劳动分工 (一)性别分工
性别分工,也称为男女分工,是基于男女性别
差异而进行劳动分配的分工方法。
(二)年龄分工
这是一种以年龄大小为标准的劳动分工方式。
(三)职业分工 这是一种以人类智力因素差异为主要标准进行劳 动分配的分工方式。 (四)地域分工 由于地理位置、气候因素等自然条件的不同,要 求人们在不同的地域上从事不同类型的劳动生产,从 而形成劳动的地域分工。
市场交换是通过公认的交换媒介按照供求关系
而进行的物品或服务的交换。
经济人类学的任务之一就是透过分析不同的具
体的经济表现形式,去发现共同的经济内涵。
研究经济人类学,不是研究经济制度,更重要
的是探讨“生产模式”。这里说的生产模式,除了
指物质生产方式以外,还包括家庭分工、性别分工
及宗教等其它社会内容。换言之,就是从生产活动 入手,展开探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第二节
•一、狩猎—采集
二、劳动组织
因为只有在一定的组织原则下,人类才能进
行分工和合作,才能达到较为有效率的生产和在
较为优越的条件下生存的目的。
第四节 交换与再分配制度
一、互惠交易
(一)一般互惠
指不计算交换物品价值,也不指明回报时间的互惠式交换。
(二)平衡互惠
指在预定时期可获回报价值相等的物品或服务的交换。
(三)负性互惠
经济人学
第一节 经济人类学
一、经济人类学的内涵
经济人类学是一门从人类学角度出发,运用民族志等方式 研究人类经济制度和行为的学科。
二、经济人类学中形式论与实质论的争辩
实质论者:对于前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各类社会,不能简单 划一地套用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理论与方法,必须建立与之完全不 同的经济行为分析模型。 形式论者:尽管经济学理论产生于工业社会,但是它具有普 遍意义 。
指期望从对方获得价值高于自己付出的物品或服务的交换。
二、再分配
再分配,指的是一种从“付出”到“返还”的
完整的连锁系统,表现为在一个共同体内部,普通
成员向拥有政治甚至宗教权力的领导者,义务奉献、
付出财物或服务,然后领导者又通过节日盛宴或其 他仪式,将自己聚集并保存的这些财物、服务等返 还一部分给普通成员。 三、市场交换
游牧民族经常兼行采集,甚或种植少量蔬菜及水果。
四、精耕农业
精耕农业,也称为集约农业,其主要特点是犁和畜力牵引, 水利灌溉和人工施肥。它的产量较高,有更多剩余产物,能养
活较多人口。正是精耕农业的发明,使大多数人类进入文明时
代。
五、工业化谋食方式
人类社会的工业分为三大发展类型: 一类是尚未将农业和畜牧业完全分离的原始手工业; 一类是较为发达的手工业; 一类是高度发达的现代工业,这包括现代化农业、 使用科学方法的饲养业和水产养殖、利用现代机械捕 鱼和狩猎等等。
生计方式
•
以多比· 昆人和爱斯基摩人为例,狩猎与采集社
会有以下特征:
•1.小规模的社合群体。 •2.群队组合的灵活性。 •3.以性别为基础的社会分工。
•4.没有恒久稳定的领导者。
•5.食物共享。 •6.社会控制系统的随意性。
二、初级农业
初级农业,也称园艺农业,指的是一切极为粗放的农业经 营,从开辟小块土地种植薯芋之类块根植物,栽种面包树、椰 子、蕉类等木本植物而收获其果实,直到世界上广泛存在的刀
耕火种农业。
初级农业的特点: 1。技术简单,生产工具仍以石器、木器为主,后来才 逐渐有些金属工具; 2。没有犁耕和畜力的运用,不知道施肥和锄草,更不 懂得水利设施建设; 3。产量偏低,每隔几年须得迁徒。
三、畜牧业
畜牧业是一种依靠畜群为生的经济,即通过喂养牲畜,促
进其繁殖,防治其病害,利用其产品的经济。
第三节 劳动分工与劳动组织
一、劳动分工 (一)性别分工
性别分工,也称为男女分工,是基于男女性别
差异而进行劳动分配的分工方法。
(二)年龄分工
这是一种以年龄大小为标准的劳动分工方式。
(三)职业分工 这是一种以人类智力因素差异为主要标准进行劳 动分配的分工方式。 (四)地域分工 由于地理位置、气候因素等自然条件的不同,要 求人们在不同的地域上从事不同类型的劳动生产,从 而形成劳动的地域分工。
市场交换是通过公认的交换媒介按照供求关系
而进行的物品或服务的交换。
经济人类学的任务之一就是透过分析不同的具
体的经济表现形式,去发现共同的经济内涵。
研究经济人类学,不是研究经济制度,更重要
的是探讨“生产模式”。这里说的生产模式,除了
指物质生产方式以外,还包括家庭分工、性别分工
及宗教等其它社会内容。换言之,就是从生产活动 入手,展开探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第二节
•一、狩猎—采集
二、劳动组织
因为只有在一定的组织原则下,人类才能进
行分工和合作,才能达到较为有效率的生产和在
较为优越的条件下生存的目的。
第四节 交换与再分配制度
一、互惠交易
(一)一般互惠
指不计算交换物品价值,也不指明回报时间的互惠式交换。
(二)平衡互惠
指在预定时期可获回报价值相等的物品或服务的交换。
(三)负性互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