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与止血检验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块收缩
④ 血栓收缩蛋白
结构重排
血小板向连接点 发生内在收缩
挤出细胞间液
完成止血功能的三个必备条件 (1)血管壁结构和功能的正常
(2)血小板数量和质量的正常 (3)凝血因子和凝血过程正常
血小板在血栓与止血中的作用
黏附、聚集、释放、促凝、收缩
血小板在血栓与止血中的作用 血小板参与止血要通过三个步骤才能完成:
有出血症状 内源凝血途径缺陷 无出血症状
因子ⅩⅢ缺乏
因子Ⅻ、Ⅺ、PK缺乏 遗传性、获得性
纤溶亢进的筛检结果分析
纤溶活 性正常
FDP(-) D-D(-)
血栓自 发性溶 解(理 论)
FDP(-) D-D(+)
FDP(+) D-D(-) FDP(+) D-D(+)
原发性 纤溶
继发性纤溶(DIC) 溶栓治疗
① 5-HT 、肾上腺素 进一步增强 儿茶酚胺
血管损伤
血管收缩反射
二期止血
释放组织凝血活酶
血管收缩 血管伤口闭合,缩小 血流减慢出血减少 内源性凝血开始 外源性凝血开始
② 血小板3因子
凝血酶
纤维蛋白
止血、血栓形成
③ ADP
可逆性血小板聚集 (第一相聚集)
不可逆血小板血栓 (白色血栓)
不可逆纤维蛋白血栓 (红色血栓)
CaCl2
XII XI IX
VIII
VII V IV
without
IX X IX III II I
X IX
IV
Calcium (Ca
2+
)
VIII
VII V
VIII
Ca2+, PL
37℃
Measure Clotting Time
without without
X
IV III II I I Ca2+, PL II V
FDP(Fibrinogen degradation products)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gDP)和纤维蛋白 降解产物(FbDP)统称为纤维蛋白(原)降解产 物(FDPs)
FDP对血液凝固和血小板的功能均有一定 的影响。其中所有的碎片均可抑制血小板的 聚集和释放反应。碎片X(X’)因与可溶性纤维 蛋白单体结构相似,故可与Fg竞争凝血酶; 碎片Y(Y’)和D可抑制纤维蛋白单体的聚合, 碎片E可抑制凝血活酶的生成
凝血、抗凝及纤溶系统的关系 凝血系统是抗凝与纤溶系统的纽带 —凝血系统的启动也启动纤溶(内激活途径) 也启动抗凝(IIa-TM PC)
—凝血系统的终产物(Fb)也启动纤溶系统
三者达到平衡
— 血栓前状态或血栓形成
— 出血一期止血缺陷是指血管损伤和血小板激活 所引起的止血异常 选用出血时间(BT)、血小板计数(PLT) 和血块收缩试验(CRT)作为筛选试验
主要抗凝系统的成分及基本特性 抗凝系统
AT*
组成成分
AT HC II
主要作用靶
FIIa,FXa/IXa/XIa/XIIa FIIa FVa,FVIIIa
PC
PC
PS
TM EPCR TFPI PZ&ZPI TFPI PZ ZPI
FVa,FVIIIa
FIIa, FVa,FVIIIa PC,APC FXa,FVIIa/TF FXa FXa
凝血酶时间测定(thrombin time,TT) 临床应用:
1.凝血共同途径的异常抗凝筛检 2.播散性血管性凝血(DIC)的检测 3.反映凝血酶缺乏的指标 4.反映纤维蛋白原缺乏的指标
血浆凝血酶时间(TT)
in Blood
XIII XII IX
in Plasma
XIII XII
Thrombin Reagent
出血时间(Bleeding time, BT) 临床应用:
主要反映毛细血管与血小板的相互作
用,包括皮肤毛细血管的完整性和收缩功
能,血小板数量与质量,血管周围结缔组
织成分,血管内皮细胞的功能等 凝血因子对BT影响一般较小
【原理和方法】
国际标准化出血时间测定器法(TBT)
【报告方式】
6.9 ± 2.1 min
【报告方式】
1.APTT时间(秒):
比正常参比血浆延长10秒或高于参考值
上限有临床意义
2.APTT时间比值(APTT ratio): 被检血浆APTT(s)/正常参比血浆APTT(s)
【临床意义】
内源凝血系统常用的筛选试验
延长: 见于内源性凝血途径及共同途径的凝血 因子和纤维蛋白原缺乏,尤其因子Ⅷ、Ⅸ (血友病) 血液抗凝物质(凝血因子抑制物、 狼疮抗凝物等)增多,肝素抗凝治疗。 缩短: 见于DIC,血栓前状态及血栓性疾病。 肝素治疗的监测: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APTT) 临床应用
APTT的检测原理
APTT Reagent in Blood
XIII XII
in Plasma
XIII XII IX
Intrinsic
System
Activator
Ellagic acid, silica etc. Phospholipid
PL
Blood Sampling Trisodium Citrate
IX
X XI XII XIII
IX
蛋白酶原
蛋白酶原
X XI
蛋白酶原
蛋白酶原
XII
XIII
抗凝系统
1、细胞(组织)抗凝:单核-巨嗜细胞及肝细胞吞噬、
灭活活性凝血物质。
2、体液抗凝: 1)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
ATⅢ(50-67%)、HC-II、C1INT、α1-AT、α2-MG、
α2-PI
2)PROTEIN C抗凝系统(PC、PS、TM、PCI, etc) 3)TFPI
内容提要
血栓与止血检验基础理论
血栓与止血的常用筛查试验 血栓与止血检验的常用检测方法
血栓与止血实验的质量保证
正常生理状态 血管中流动的血液为什么不凝固 破损的血管为什么能止血 出血 血栓
抗凝与纤溶的调节
止血与凝血调节
低凝状态 出血倾向
血栓前状态 血栓形成
止凝血的动态平衡机制
凝血与止血的病理生理基础
瀑布学说
凝血因子
常用名
纤维蛋白原
凝血酶原 易变因子 稳定因子 抗血友病因子 A
活化
酶
因子
I
II V VII VIII
功能
底物
Fibrin
II
蛋白酶原
辅因子 蛋白酶原 辅因子 蛋白酶原
IIa
VII
VIIa
抗血友病因子 B
Stuart因子 Rosenthal因子 Hageman因子 纤维蛋白稳定因子
II
Thrombin
Blood Sampling Trisodium Citrate
X IX VIII VII V IV
VIII VII V
without without
without
III II I
IX X IX 37℃ I
Fibrin
Measure Clotting Time Normal Range 10-14s
Normal Range 20-25 sec Fibrin
【检测方法及方法学评价】
方法:凝固法(手工法、仪器法) APTT是检测内源性凝血系统有无异常 的最常用的灵敏而简便的筛检试验,能检 出因子VIII<25%的轻型血友病,可代替普 通试管法凝血时间或血浆复钙时间测定。 血凝仪测定APTT,其测定速度和结果的准 确性、灵敏度均高于试管法CT,并易于标 准化。
血小板与胶原物质间的粘着,以防止血液 从损伤的血管内皮外流; 加速内皮损伤处的凝血因子活化,使纤维 蛋白在损伤处沉着;
释放血小板内容物,活化更多的血小板。 并促使血管收缩以利伤口的愈合。
凝血因子的凝血过程
瀑布学说: 凝血因子的活化 凝血酶的生成 纤维蛋白的形成 三条途径: 外源、内源、共同途径 凝血过程:凝血过程分为三期: 第一期:凝血活酶形成。 第二期:凝血酶形成。 第三期:纤维蛋白形成。
城乡对口支援临床检验技术标准制定及培训
Program of Urban and Rural Counterpart Support on Clinical Laboratory Technology Standard Development and Training
血栓与止血检验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司 力
IV
III II I
without without
IV
III II I I
Normal Range Fibrin 10-13 sec
【报告方式】
1.PT时间(秒):
比正常参考延长3秒有临床意义 2.凝血酶原时间比值(PT ratio,PTR): 被检血浆PT(s)/正常参比血浆PT(s) 参考值为1.00±0.15
III
IV
组织因子 Calcium 2+ (Ca )
Blood Sampling
VIII VII V
without
IX X IX
X IX VIII VII V Ca2+, PL II VII Ca2+, PL X V III 37℃
Trisodium
Citrate
Measure Clotting Time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 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 )
病理:全身血管内微血栓形成 结果:1.消耗大量凝血因子 2.诱发全身抗凝系统亢进,引起继发 性纤维蛋白溶解,减弱正常凝血系 统功能 3. 纤溶所产生的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FDP)的强抗凝作用 最终导致严重的全身性出血、 休克、组织脏器功能障碍
正常生理条件下,人体内止血和凝血系统、抗凝 和纤溶系统之间处于动态平衡,以保持机体不致出血, 无血栓形成,使血液呈流动状态循环于全身。当平衡失 调时,便引起出血或血栓形成,即止血与凝血障碍。 血管壁 血小板 凝血因子
抗凝系统
纤溶系统
正常止血过程
正常止血过程
一期止血
血小板粘附于内皮下胶原组织、 基底膜上,并聚集(堵塞伤口止血) 进一步发生粘性变性,并释放:
检测方法的选择
凝血和抗凝血的筛选试验
二期止血缺陷是指凝血因子缺乏和抗凝 物质存在所引起的止血异常 主要选用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 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承 测定(Fg)
检测方法的选择
纤溶活性的筛选试验
主要选用血浆凝血酶时间(TT)、血浆 硫酸鱼精蛋白副凝固试验(3P)、血浆D-二 聚体测定(D-D)和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 产物测定(FDPs)
常见一期止血缺陷筛检结果分析
出血时间延长合并 血小板计数 减少 正常 增多
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功能缺陷
某些凝血因子缺乏
血小板增多
原发性/继发性 遗传性/ 获得性 血小板减少症 血小板功能缺陷
原发性/继发性 血小板增多 遗传性/ 获得性 遗传性/ 获得性 vWF缺陷 低(无)纤维蛋白原 血管性血友病 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
原发性血小板 减少性紫癜
血小板无力症
常见二期止血缺陷筛检结果分析
先天性因子Ⅱ、 Ⅴ、Ⅶ、Ⅹ缺乏症 因子Ⅷ、Ⅸ、Ⅺ缺乏 血友病甲、乙
遗传性、获得性 因子ⅩⅢ缺乏症
外源凝血途径缺陷
APTT(- ) PT(+) APTT(+) PT(- ) APTT(-)PT(- ) APTT(+) PT(+ ) 共同凝血途径缺陷 因子Ⅱ、Ⅴ、Ⅹ、Fg缺乏 血液中有凝血物质
超过9min为异常
【临床意义】
延长: 血小板减少或血小板功能缺陷所致 正常: 不能完全排除初期止血缺陷 缩短: 严重的血栓前状态或DIC等
凝血酶原时间 (Prothrombin time, PT)
PT的检测原理
in Blood
XIII XII
in Plasma
XIII XII IX
PT 试剂 Extrinsic System
IV III II I
【报告方式】
TT(秒):高于参考值上限有临床意义
【临床意义】
延长: 低纤维蛋白原血症、异常纤维蛋白原 血症、肝素增多或类肝素抗凝物质存在, 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增多 减少:高凝状态。
3.国际标准化比值:
(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
INR=PTRISI
国际敏感度指数 (international sensitivity index)
口服抗凝药的监测:不同情况下抗凝治 疗要求不同,一般 INR 2-3
【临床意义】
外源凝血系统常用的筛选试验 延长: ①先天性凝血因子Ⅱ、V、Ⅶ、X减少及纤维 蛋白原的缺乏(低或无纤维蛋白原血症) ②获得性凝血因子缺乏 ③循环抗凝物质增多等 缩短: 见于高凝状态(DIC早期)及血栓性疾病 INR:监测口服抗凝剂用量的首选指标
其中以纤溶系统是机体主要的抗凝血系统
纤溶系统
纤溶:指纤维蛋白(原)经过一系列酶促反应,将纤维蛋白(原)
降解为低分子产物的过程
纤溶系统在血栓与止血中作用
将沉积在血管内的纤维蛋白溶解 而保持血管畅通,防止血栓形成或使 已形成的血栓溶解
纤溶系统异常表现为纤溶活性增 高引起的出血以及活性减低而引起的 血栓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