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英广州中医药大学讲课课件XXXX3发热的治疗分析.pptx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柴胡桂枝汤
方药组成:
柴胡四两
黄芩一两半
人参一两半
桂枝一两半 芍药一两半
生姜一两半
大枣六枚
炙甘草一两
半夏两合半
(半夏1升=130克,1升=10合,两合半=32.5克)
特点:风、火二邪停留,致全身在表之气机 壅滞。
临床常见两种情况
一种是外感之邪进入人体,转化为风、火之邪 停留在表的太阳病;
一种是阴证转阳,将邪毒外透,以风、火二邪 停留于表的太阳病,也可根据运气学说理解为 太阳、少阳合病,但切记五运六气乃一气周流 之理,六气是一气的变现,伤寒六经辨证需认 识到是六个与中心相连的界面而已,如经线均 经过地球的自转轴。
北芪干姜乌梅葱白方
方药组成: (单位:克)
北芪250-500
干姜60-90
乌梅60
葱白4根
红参30
特点:表里的理解是相对论,里气足则表邪自袪。 地球内能源充足,四季自会风调雨顺。
临床症状:发热,流清涕,疲劳。适合脑力劳动 太过之人
阳明病
乌梅冰糖水 白虎人参汤 竹叶石膏汤 承气汤
乌梅冰糖水
寒热
厥阴之胜,治以甘清,佐以苦辛,以酸写之。如 生生不息合吴茱萸汤治自身免疫性肝炎。
厥阴之复,治以酸寒,佐以甘辛,以酸写之,以 甘缓之。 如芍药甘草汤治腹痛、腓痉挛。
治诸胜复: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温者清之,清者温之,散者收之, 抑者散之,燥者润之,急者缓之,坚者耎之,脆者坚之, 衰者补之,强者写之,各安其气,必清必静,则病气衰去, 归其所宗,此治之大体也。 《素问•至真要大论》
方药组成:
乌梅30-69克
冰糖适量
(可酌情加黑小豆30克)
用法:以一直大火煎煮为上。
特点:燥火、相火用事。
临床症状
发热 面赤,甚则口鼻出气发热 头剧痛 咽喉肿痛 大便干结状如羊矢,数日一解 口干、口渴,欲冷饮 舌红,苔黄 脉数有力
白虎人参汤变方
方药组成: (单位:克)
石膏250
赤芍30-45
细辛3-15
干姜12-45
山萸肉12-24
炙甘草12-60 生半夏15-30
熟附子6-30
乌梅9-30
(体弱者加生晒参或红参10-30)
特点:生之本(少阴)和病之标(太阳)同
病。先天根气不足,外邪侵入人体,依从太 阳从本从标转化为太阳、少阴合病。
临床症状
高热、恶寒、无汗 头痛、头晕 周身无力 恶心 纳少 无便意、大便稀或粘滞 小便黄 舌淡,苔薄白或白腻 脉沉数
乌梅30 炙甘草30
生晒参45
粳米50-100
特点:经用汗、吐、下法,胃液被伤,邪热 停留在阳明之经,但尚未入阳明之腑。
临床症状
发热(通身发烫),背恶风 大汗出,但热不退 头痛 乏力 口渴,喜饮(也可在热退后出现) 大便稀溏 小便色黄或正常 纳少 舌红,苔薄白 脉洪数
临床症状:发热,有汗但汗出不透(身痒),恶风、 恶寒,周身骨痛,头微痛不清爽,二便调,纳可或 减,舌淡或淡红,苔薄白,脉浮数或紧。
原文分析
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 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
按:八九日指正气按三阴三阳从大到小顺序运行 的天数,但病气仍然停留在太阳界面。因太阳交 厥阴,按标本中之理,厥阴中化为少阳,故发热 恶寒,热多寒少,不呕非少阳病,清便欲自可说 明无里热,脾胃和,邪气浅,一日二三度发,如 疟状,即非真疟。
发热的中医治疗分析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吕英
百病之起
是故百病之起,有生于本者,有生于标者, 有生于中气者,有取本而得者,有取标而 得者,有取中气而得者,有取标本而得者, 有逆取而得者,有从取而得者。
逆,正顺也。若顺,逆也。故曰:知标与 本,用之不殆,明知逆顺,正行无问。此 之谓也。不知是者,不足以言诊,足以乱 经。 《素问•至真要大论》
黄或灰黄或灰白 脉沉数、或浮数、或细数
乌梅葱白冰糖水
方药组成:
乌梅30克
葱白2根
冰糖适量
特点:相火用事为主要矛盾
适宜:胃气较常人厚。厚薄的判定可参考平时耐受 大蒜等辛辣刺激之物的程度。
症状:发热(低、中、高热),剧烈头痛,咽喉肿 痛,周身痠痛,无汗,大便干结,小便黄,纳减或 如常,舌红或紫红,苔黄或薄白,脉数有力。
太阳病
梅峰医学退热方 乌梅葱白冰糖水 麻桂各半汤 柴胡桂枝汤 高山流水方 北芪干姜乌梅葱白方
梅峰医学退热方
方药组成:(单位:克)
苏叶3-5
Baidu Nhomakorabea
南豆花10 羚羊骨10(先煎)
白薇10-15
蝉蜕5-10
青蒿5(后下)
钩藤3-9
云苓皮3-10 甘草3-5
谷芽10-15
(高热时加石膏15、茅根15)
临床症状
发热、微恶寒 有汗但汗出不多,汗出时体温可稍降 周身骨节、肌肉烦、痠、胀痛 头痛、恶心 咽痛、咽干、咽痒 咳嗽、少痰难咯,色白或白黄,质稀或黏 大便稀或干结 小便黄或正常 纳可或纳少 舌暗郁红,苔薄黄或黄白腻 脉弦浮数
高山流水方
方药组成:(单位:克)
麻黄5-15
桂枝10-15
特点:药性轻清 药味甘淡 呵护元气 轻剂制胜
适宜:体质偏弱,感受外邪停留于皮表,邪气较轻, 正邪两气均较弱。
临床症状
发热:体温可呈低-中热。 头痛 无汗或少汗 大便正常或偏干或粘滞不爽或稀溏有轻微后重感 小便黄 胃纳减 口渴或不渴 全身乏力 舌偏红或淡红或暗红,苔腻,色白或黄白或白黄或
原文分析
脉微缓者,为欲愈也; 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 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
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此承上文,分三种情况。一种是脉转缓说明营卫之 气将和,故欲愈;一种是脉微而恶寒,阴阳两虚, 是指邪气已弱,但正气尚未恢复,此种态势只需把 握“人以水谷为本”,不可祛邪,以防用药反伤正 气;最后一种是面色热、身痒,说明阳气郁滞在表, 只需微汗法,疏通在表之气机,方用麻桂各半汤是 “善治者治皮毛”的最直接体现。
麻桂各半汤
方药组成:
桂枝一两十六铢(5/3两) 芍药一两
生姜一两 大枣四枚(擘bò)
麻黄一两 炙甘草一两
杏仁二十四枚(约10克)(汤浸去皮尖及双仁者)
(1两=15.625克,1两=24铢,杏仁大者10枚=4克)
特点:里气足,风寒二邪停留于表,未经汗法,故 顿服。
小发汗和营卫之轻剂温方
可分为两种证型: 1、初感风寒之证型 2、余邪怫郁于表之证型: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 寒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