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摘要:高职院校是高等院校的有机组成部分之一,其主要定位是培养应用性人才,我国职业院校自从1990年后规模上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截止2003年底,我国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达908所,占全国普通高等院校比例58.5%,在校生480万。然而,每年的高技能人才招聘会上,总会出现供需失衡的现象。据笔者研究发现,很大程度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关,本文通过研究国外高职院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希望对我国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有所启示。

关键词:国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5-0262-01

一、德国“双元制”校企合作模式

德国的职业教育有别于一般大学教育,更多强调实践动手能力。所谓的“双元制”,是指职业学校和企业共同完成职业教育。其特征主要有两点,其一,完善的职业教育法作为保障。联邦整体具有完善的职业教育法,明文规定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学生不能直接进入大学,进大学必须获得许可证。各州、各地区还有相应的法律设定。对于“双元制”双方的学校和企业都有明确的法律义务和责任。联邦政府还设有联邦职业教育所,州、地区也有相应的机构,机构中有企业和雇员双方的代表。其二,“双元制”学生培养

上主要方案是,学校根据企业的需要确定需要培养的人数和技能要求,培养侧重于技能培养,如果采取考试形式考核,考核内容上也侧重于技能。学生60%-70%的课程在企业中进行,如生产一线岗位、企业培训中心、跨企业培训中心;30%-40%的课程在职业学校进行。在企业和学校,教学形式与内容就会有所不同。

二、英国的“工读交替模式”

上世纪80年代开始,英国建立起nvq、gnvq 和普通教育三种证书等值、互换机制,为学生完成职业教育提供不同的模式。其模式的出发点是把职业资格等级与工作岗位及

证书的等级(大学学位)联系起来,即利于学生分段学习,又利于学生连续学习。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工学交替”之“三明治课程”所谓的“三明治”课程有两种形式,第一种形式分为三个阶段,学生中学毕业后,先离开学校在企业工作,顶岗实习一年,接着在学校里学习完成二年或三年的课程,然后再到企业工作实践一年,也就是教育模式上的“1 + 2 + 1”和“1 + 3 + 1”教育计划;第二种形式是第一、二、四学年在学校学习三年理论知识,第三学年到企业进行为期一年的工作实践,即所谓的“2 + 1+1”教育计划。但是不论用哪种方式完成“三明治”课程,学生都需要在最后一年回到学校完成学业。

三、日本企业教育模式

作为领国的日本,在管理上创立了“日式管理”,在教育上也有

其独特的一面。日本的职业教育在职业教育领域也是“独树一帜”。日本的职业教育不是委托职业学校完成,日本的职业学校几乎日渐萎缩。其技术工人都是在企业培养,由企业承担职业教育的任务。其教学形式既包括在该企业内严格组织的课堂教学与车间教学,也包括相对灵活的企业内部岗位培训;教学内容则直接与该企业相应工作岗位的生产过程和技术装备紧密相关。对职业教育的投资也基本上由企业承担。日本的企业教育即包括职前教育也包括职后教育,面对日益复杂的企业竞争环境,日本企业员工危机感普遍比较大,因此,具有强烈的学习意识和欲望,在很多企业,员工在工作中会不自觉地形成非正式学习团体,旨在提高自身素质。

四、美国的技术准备制度

美国作为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美国在经济、教育、文化上在世界上都处于领先地位。其职业教育也有其鲜明的特点,所谓的“技术准备计划”的首要目标是提高技术人员的技能以迎接新技术或者高技术的挑战。其定位的课程目标要求整合学校内学术课程与职业课程;比如在学校与工作现场之间整合学校本位课程与工作本位课程;在综合学校、职业学校与社区学院、四年制学院或大学之间整合中等职业课程与中等后职业教育课程。这种思想,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动机,并且充分利用了企业和学校的有效资源,实现了经济最优组合,很大程度节约了教育成本。

五、国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给我国高职院校的启示

横向总结和比较了德国、英国、日本和美国、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总体而言,更多的是强调实践的培养,完美地整合了学校和企业的校企合作模式,教育方向和内容从学历教育的弱化,强化职业技能的培养和岗位技能的培养。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已经赶超欧美国家,gdp 已经位列世界第二,中国企业也历经了跌宕起伏的发展、壮大时期,中国企业要发展自主创新模式,要国际化发展,屹立于世界企业之林,必将需要一批批高技术的技能人才,中国的高职院校作为承担这一重任的载体,无疑要转变办学理念,创新学生培养模式,汲取国外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精华,结合本国固有特色,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先进模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