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人精神的超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铁人精神的超越

铁人精神的超越——从大庆的两个博物馆说起

作者:姚国华上传日期:2008-8-4 点击数:1433 [发表评论]

铁人精神的超越——从大庆的两个博物馆说起

姚国华

从大庆的两个博物馆谈起。

今年初,我应邀去大庆作交流,主人安排我去看这里新建的铁人纪念馆。这是一座厚实庄重的现代建筑,屹立在一个宏伟的广场上,只要凭身份证就可进入,门票全免费。专业的讲解员,运用先进的声光化电技术,概略讲述铁人王进喜的生平和奋斗历程。当讲至第一列满载原油的火车从大庆驶出,运往急需能源的祖国各地,标志着中国终于摆脱贫油国帽子时,我和那个时代过来的很多人一样,忍不住热泪盈眶,喉头哽噎。

走出纪念馆,冷静的理智却提醒我,整个布置有明显的塑造痕迹。王进喜这个来自大西北

的汉子,敦厚朴实,忠诚奉献,任劳任怨,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典范,这没问题。但要造就一个现代油田,光凭这样一些半文盲的工人,识个字都像“搬座山一样困难”,再如何大干苦干,显然还是不够的。他是在努力学习,主要是《实践论》、《矛盾论》,但说出来的只是一些豪言壮语:“这矛盾那矛盾,咱们国家缺油是最大的矛盾”!“石油工人吼一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纪念馆的文字特别声明,铁人形象是众多大庆人的缩影,其实是很多人的事迹落在王进喜身上。看来,铁人形象的塑造背后有一整套宣传策划,我们在小学课本里读过的井喷事件,王进喜纵身跳进泥浆的一幕,居然有现场拍摄的电影资料,在突发事件前的工地上就有一台摄影机在等着吗?王进喜当然是一个真实的人,可在某种程度上又是个听导演摆布的演员。把一个个镜头串起来,真是这样。

我这样想着的时候,路过大庆油田技术博物馆。下午,我独自来到这里,进去要买门票,里面有点冷清,有些灯都没有开,陈列也比较简朴。然而,内容也让我万分惊叹,石油成因的研究,油田勘探、开采、维护,还有非常系统的现

代科学与技术的支撑。石油形成的历史与环境,至今还有很多基础理论上的悬念,要从一千多米深的岩缝里弄出石油来,很多技术上的细节是我前所未闻而且也不是容易一下能弄明白的。这有以李四光为代表的成千上万地质科技人员长年探索的智慧结晶,更有国外借鉴的成果。大庆的冬天天黑早,到闭馆两个多小时,我还没看完只得走。

这令我想到一个问题:如果要说大庆有一种精神,到底什么是它的关键?引伸的问题:现代文明的真正灵魂到底是什么,是类似于王进喜代表的“铁人”精神,还是一群现代科技队伍和管理队伍所代表的理性精神与专业能力呢?这个问题,不同的时代以不同的选择给出了回答。

从大庆大寨到大学,再到经济特区。

在毛泽东时代,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两个口号就是全部回答。但70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时代的到来,大寨慢慢退出了历史舞台,大庆人头上的光环也黯然失色,被沿海小渔村变成的经济特区掠走了。很多人可能还记得,80

年代初渤海石油钻井平台事件之后笼罩在整个石油战线上的愁云惨雾,熟悉内情的人知道这一事件背后伴随着复杂的政治与意识形态冲突。这些年来,虽然在大庆一再有传言,可能会掀起新一轮全国性的工业学大庆的热潮,但即使真有这么回事,响应恐怕也不会很热烈。

为什么沿海经济特区能够取代大庆这样一个靠中国人自己力量干出来的现代工业典范?其实,这代表的是几种现代化理念之间的转换——

过去人们相信,国家建设的动力就是国人自己用双手双肩大干苦干加巧干的奋斗精神,哪怕在七沟八梁的偏远山坳,在寸草不生的盐湖碱滩,只要有铁人精神、铁姑娘精神,什么人间奇迹都不在话下;虽然那时也提倡动脑筋,群策群力搞技术革新,但基本上限于经验、计策、点子的范围内,有些的理论知识也是非常初浅的,而且来自现成的外来的教科书,所谓土法上马,土洋结合,边学边干,并没有系统的现代理性思维训练。

七十年代末,人们认识到现代化的动力源自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知识,科技是第一生产

力嘛,所以要尊重知识,尊重科学,尊重人才,于是国家落实知识分子政策,高考恢复,大学成为一代青年最向往的地方,全社会兴起文凭热,夜大、函大、电大一起热闹,大家欢呼科学的春天到来了,知识分子俨然成为四化建设的领路人。那几年里,社会舆论的焦点人物,不再是工农兵,而是白发苍苍的科学家,是意气风发的大学生。

到了八十年代初,欧美日甚至港台发达的现实越来越刺激着人们的神经,人们考虑问题更加直截了当:既然先进的科学技术来自西方,与其自己独立研究,不如跟踪世界先进水平,引进成套设备和流水线,甚至干脆打开国门,以廉价的资源和劳动力加入世界经济大循环,跟国际接轨。谁得开放之便利,谁就搭上西方文明的顺风车,能占上先机,引领潮流。

这样沿海经济特区不仅超越了大庆,而且比知识分子成堆的大学还风光。现在看来,最后一种模式提供的动力非常强劲,经济特区带来的生产力及相应的物质生活水平是惊人的,人们再也无法想象退回到过去。

今日大庆还保存有那个时代的诸多印迹,

人们仍然秉持着自力更生、勤俭建国的原则,政治挂帅、理想主义仍然主导着很多人的观念,但日常生活却已经按着这个时代的流行色调彻底改变了模样。许多又脏又累的工种已由外来民工承担,而正式的员工却则在铁饭碗的迷恋和下海经商的诱惑之间犹豫着——人们从小在理想中把个人的荣耀与国家集体大家庭的辉煌相联系,可是市场经济却一再把机会赐予那些独立追求个体利益的人。与所有中国城市普遍风格一致的楼堂馆所遍及全市,豪华的宾馆、餐厅等消费娱乐设置也一应俱全。这里奢华的讲究与其它地方相比并无两样,甚至程度更高:冬天的室外零下20多度,室内空调温度在却在20度以上,热得我这个没有进门脱衣习惯的南方人直冒汗;人们热情待客的餐宴上,剩下的饭菜比吃掉的还多。我住的宾馆设施已经相当先进甚至超前,老总还豪迈地宣布,今年全馆将大部停业翻修,要投一个亿!这事一直梗在我心上,以至于书生病大犯,回来后给老总写了封信,请求他慎重考虑这样巨大投入的必要性,军人出身的老总热情地回信,认真解释了一番。

外部动力可能造成社会的进步吗?

大庆是一个缩影,它见证中国已经走上由自力更生走向国际接轨的不归之路。这一转折的成就有目共睹,如今我们已在经济发展的快车道上。然而,我们仍然需要反思的第一个问题是,我们能否单纯以国际接轨获得自己实质性进步的动力?这个问题的深入思考,却越来越令人焦虑。

国际接轨就是接受所谓国际通行的文明模式。由于文化的差异,我们往往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往往照搬了人家表层的枝节,而忽略了社会发展的根本,往往只看到了看得见的好处,却看不到长远的利益,尤其是我们越来越沉迷于照抄带来的现实利益,却不知不觉地依附于别人。

今天中国虽然已经成为世界工厂,但我们周身及周遭的一切,除了少数几样还留有祖先智慧的遗迹,几乎没有国人的当代创造,绝大多数都是外来智慧的产物。这在传统农耕时代看不出有什么要紧,那时的财富主要看实物的堆头和质地,可是在全球化的工商业时代里,财富的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