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孙子兵法》导读·地形篇解析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文】我出而持。指敌对双方皆可据险对峙, 不易于发动进攻的地区。梅尧臣注:“相持之 地。”杜佑曰:“支,久也。俱不便,久相 持也。”张预曰:“各守险固,以相支持。” 【译文】凡是我军出击不利,敌人出击不利 的地域叫做“支”。
【原文】支形者,敌虽利我,我无出也,引而去之, 令敌半出而击之,利。 利我:利,利诱,指敌以利相诱。引而去之:引, 引导、带领。去,离开。谓引兵伪装退去。梅尧臣 曰:“伪去,引敌半出而击。”张预曰:“利我, 谓佯背我去也。不可出攻,我舍险,则反为所乘, 当自引去,敌若来追,伺其半出,行列未定,锐卒 攻 之。必获利焉。李靖兵法云‘彼此不利之地, 引而佯去,待其半出而邀击之’”。 【译文】在“支”形地域上,敌人虽然以利相诱, 我们也不要出击,而应该率军假装退却,诱使敌人 出击一半时再回师反击,这样就有利。
【原文】挂形者,敌无备,出而胜之,敌若有备, 出而不胜,难以返,不利。 杜牧曰:“挂者,险阻之地,与敌共有,犬牙相错, 动有挂碍也。往攻敌,敌若无备,攻之必胜,则虽 与险阻相错,敌人已败,不得复邀我归路矣。若往 攻敌人,敌人有备,不能胜之,则为敌人守险阻, 邀我归路,难以返也。” 【译文】在挂形的地域上,假如敌人没有防备, 我们就能突击取胜。假如敌人有防备,出击又不能 取胜,而且难以回师,这就不利了。
【原文】隘形者,我先居之,必盈之以待敌。若敌 先居之,盈而勿从,不盈而从之。 隘形,谓两山峡谷之间的狭窄、险要之地。梅尧臣 注:“两山通谷之间。” 必盈之以待敌,谓一定要用足够的兵力堵塞隘口, 以对付敌军来犯。杜牧注:“盈者,陈也。言遇两山 之间,中有通谷则须当山口为营,与两山口刘,如 水之在器而盈满也。” “若敌先居”二句,张预注:“敌若先居此地,盈塞 隘口而陈者,不可从也。若虽守隘口,俱不齐满者, 入而从之,与敌共此险阻之利。” 【译文】在“隘”形地域上,我们应该抢先占领, 并一定用重兵封锁隘口,以等待敌人的到来;如果 敌人已先占据了隘口,并用重兵把守,我们就不要 去进攻;如果敌人没有用重兵据守隘口,那么就可 以进攻。
第一部分、兵有六形。
【原文】孙子曰:地形有通者、有挂者、有
支者、有隘者、有险者、有远者。
【译注】孙子说:地形有“通”、“挂”、
“支”、“隘”、“险”、“远”等六种。 【原文】我可以往,彼可以来,曰通。 【译注】凡是我们可以去,敌人也可以来的 地域,叫做“通”。通:通达。指四通八达 的地区。《易·系辞》:“往来无穷谓之 通。”梅尧臣注:“道路交达。”
故兵有走者,有驰者,有陷者,有崩者,有乱者, 有北者。凡此六者,非天之灾,将之过也。夫势均, 以一击十,曰走。卒强吏弱,曰驰。吏强卒弱,曰 陷。大吏怒而不服,遇敌怼而自战,将不知其能, 曰崩。将弱不严,教道不明,吏卒无常,陈兵纵横, 曰乱。将不能料敌,以少合众,以弱击强,兵无选 锋,曰北。凡此六者,败之道也,将之至任,不可 不察也。 夫地形者,兵之助也。料敌制胜,计险隘远近,上 将之道也。知此而用战者必胜,不知此而用战者必 败。故战道必胜,主曰无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 主曰必战,无战可也。故进不求名,退不避罪,唯 人是保,而利合于主,国之宝也。
【原文】通形者,先居高阳,利粮道,以战则利。 先居高阳:杜牧注:“通者,四战之地,须先据高 阳之处,勿使敌人先得而我后至也。”张预曰: “俱在平陆,往来通达。” 【译文】在“通”形地域上,应抢先占开阔向阳的 高地,保持粮道畅通,这样作战就有利。 【原文】可以往,难以返,曰挂。 挂:悬掛、牵碍。指前平后险、易入难出的地区。 梅尧臣注:“网罗之地,往必挂缀。” 【译文】凡是可以前进,难以返回的地域,称作 “挂”;
本篇大致可分为五部分:
第一部分、兵有六形。具体指出各类地形下的用兵 作战原则。 第二部分:兵有六败。说明这些失败皆“非天地之 灾”,而是“将之过也” 。 第三部分、为将之道。一是要把遵循战争规律看作 是指挥战争的最高原则,二是要把国家利益放在高 于一切的位置上。 第四部分、带兵之道。“视卒如婴儿”、“视卒如 爱子”。 第五部分、预知胜利之道。“知彼知己” 、“知天 知地” 。
视卒如婴儿,故可以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
子,故可与之俱死。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 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 知吾卒之可以击,而不知敌之不可击,胜之 半也;知敌之可击,而不知吾卒之不可以击, 胜之半也;知敌之可击,知吾卒之可以击, 而不知地形之不可以战,胜之半也。故知兵 者,动而不迷,举而不穷。故曰:知彼知己, 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
《孙子兵法》 第十、地形篇
上篇回顾
《行军篇》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处军之法:不同地形的处军原则。 第二部分、相敌之法:三十二相敌术。 第三部分、统众之法:治军统众的指导思想。
本篇题解
本篇篇题十一家注本作《地形篇》。汉简中未曾发 现此篇简文。 本篇与《九地篇》可谓姊妹篇,是孙子军事地理论 专篇。本篇是从客观上、战略上阐述范围广阔、具 有一定特征性的地理地貌条件对战争的影响。指出 “地形”是“兵之助也”,强调将帅要根据不同的 地形条件,采用各种适当的措施,以夺取胜利。但 如果将帅不善于用兵,不善于利用地形,不善于驾 驭部队,战斗失败则属于“将之过”而非“天地之 灾”。只有“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 乃可全”。 顾祖舆在《读史方舆纪要》中说 :“论兵之妙,莫 如孙子,而论地利之妙,亦莫过如孙子”。 张预注:“行师越境,审地形而立胜。故次《行 军》。”
【全文】孙子曰: 地形有通者,有挂者,有支者,
有隘者,有险者,有远者。我可以往,彼可以来, 曰通;通形者,先居高阳,利粮道,以战则利。可 以往,难以返,曰挂;挂形者,敌无备,出而胜之; 敌若有备,出而不胜,难以返,不利。我出而不利, 彼出而不利,曰支;支形者,敌虽利我,我无出也; 引而去之,令敌半出而击之,利。隘形者,我先居 之,必盈之以待敌;若敌先居之,盈而勿从,不盈 而从之。险形者,我先居之,必居高阳以待敌;若 敌先居之,引而去之,勿从也。远形者,势均难以 挑战,战而不利。凡此六者,地之道也;将之至任, 不可不察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