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审计重要性
审计重要性
内容摘要
随着审计方法由详细审计转变为抽样审计,“审计重要性”在注册会计师审计中运用越来越频繁。此文通过对审计重要性涵义解释、对其与审计证据、审计风险和审计意见类型之间关系论述、对注册会计师在执业中应如何判断审计重要性和分配重要性水平分析,为注册会计师在执业中判断重要性提供参考。
关键词:审计重要性重要性水平审计证据审计风险审计意见
一、审计重要性涵义
根据我国《独立审计准则》定义:审计重要性是指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严重程度,这一严重程度在特定环境下可能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判断或决策。其在量上表现为审计重要性水平。
我们在理解这个概念时应从以下几方面把握:1、判断考虑角度是报表使用人。审计重要性虽然是注册会计师作出专业判断,但是其判断考虑角度却是报表使用人。注册会计师在判断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中错报或漏报是否重要,是以是否影响会计报表使用者判断或决策为依据,而不是从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或注册会计师角度考虑。所以,注册会计师在作出审计重要性判断之前,必须在充分了解报表使用人基础上评估会计报表使用者对被审计单位会计报表错报或漏报容忍程度。
2、对审计重要性判断离不开特定环境。不同企业面临不同环境,因而判断重要性标准也不同。这个特定环境包构企业规模、所
处行业、企业所处会计期间、会计报表使用者涉及广度等。一般而言,企业规模与其重要性水平相对比率成反方向,即,规模越大企业,其重要性水平比率越低;会计报表使用者涉及广度与重要性水平成反方向,即和会计报表使用者涉及广度会计报表使用者涉及范围越广,其重要性水平越低。
3、审计重要性是对会计报表而言。判断一项业务重要性与否,应视会计报表中错报漏报对会计报表使用人所作决策影响而言。若一项业务在报表中错报漏报足以改变或影响报表使用人判断,则该业务错报漏报就是重要,否则就是不重要。
4、运用领域是会计报表审计。审计重要性只运用于会计报表审计中(即注册会计师审计),其对政府审计(即财经法纪审计)和内部审计都不适用。政府审计是为了评估被审计单位遵守法律法规程度,对它而言,根本就不存在重要性判断,只要是错报和漏报都是重要,不论其金额大小和其性质,因为只要它是错报或漏报,都违法了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内部审计主要是为了测试对组织内部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适当性、合法性和有效性。对它而言,也不存在重要性判断。
5、与可容忍误差之间关系。实质性测试可容忍误差由注册会计师根据编制审计计划时对审计重要性评估确定。重要性水平是审计人员审查工作质量一个可容忍范围,超过这个范围是不能容忍,因为超过这个范围表明审计工作质量下降。实际上,帐户层次重要性水平就是实质性测试可容忍误差。
二、审计重要性与审计证据之间关系
审计重要性与审计证据之间关系是反向关系,即重要性水平越低,审计证据越多;反之,重要性水平越高,审计证据越少。重要性指是由审计人员判断可接受重要性水平,该水平是审计人员根据审计外部环境要求,即会计报表使用者允许错报漏报水平而确定。当可
接受重要性水平较高时,表明会计报表使用人对该信息敏感度较低,允许错报漏报较高,审计环境较轻松,注册会计师对一些在其水平之下错报漏报可不予关,可以执行较少审计程序,缩小审计范围,减少审计工作量,收集较少审计证据;反之,当可接受重要性水
平较低时,表明会计报表使用人对该信息敏感度较高,允许错报较小,审计环境较严格,注册会计师对一些在其之上错报漏报要予以关
注,要执行较多审计程序、扩大审计范围,增加审计工作量,收集较多审计证据。例如,当重要性水平为20万元时,注册会计师只要执行必要审计程序,合理确定审计范围和审计工作量,检查出20万元以上错报漏报就行;但当重要性水平下降为10万元时,注册会计师就要在原有工作基础上,增加审计程序,扩大审计范围,查出10-20万元之间错报漏报。显然,重要性水平为10万元时收集审计证据要多于重要性水平为20万元时。
三、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之间关系
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存在反向关系,即审计重要性越高,审计风险越低;反之,审计重要性越低,审计风险越高。审计重要性与审计风险存
在反向关系可从二方面理解:一方面审计重要性对检查风险影响。如果重要性水平为20万元,则20万元以下错报漏报不会影响到会计报表使用人判断或决策,注册会计师只需执行有关审计程序查出20万元以上错报漏报;而如果重要性水平为10万元时,则10-20万元错报漏报仍然会影响会计报表使用人判断和决策,注册会计师不但要查出20万元以上错报漏报,而且要查出10~20万元之间错报漏报。显然要查出20万元以上错报漏报比要查出10万元以上错报漏报要容易,也就是说,审计重要性与检查风险存在反向关系。根据审计风险模型:审计风险=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在固有风险和控制风险不变情况下,审计风险和检查风险成正比例关系,因此,重要性水平与审计
风险也存在反向关系。另外一方面,就同一金额未查出错报漏报也会由于重要性水平不同,注册会计师要承担不同审计风险。例如,同样10万元未检查出来错报漏报,如果重要性水平为20万元时,会计报表使用人认为10万元错报漏报未能查出,没事;如果重要性水平为10万
元时,会计报表使用人认为10万元错报漏报未能查出,要追究注册会计师责任!显然,重要性水平为10万元时存在审计风险要比重要性水
平为20万元时存在审计风险高。
四、审计重要性与审计意见类型之间关系
根据审计意见类型,审计报告一般可分为四种,即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否定意见和拒绝表示意见审计报告。究竟发表何种类型审计报告,重要性是注册会计师考虑主要因素。若注册会计师审计后发现被审计单位存在10万元错报漏报,审计报告类型由注册会计师对其重要性评估决定。具体如下:
表一:审计重要性与审计意见类型之间关系
错报漏报金额注册会计师对其评估结果审计报告类型10万元不重要无保留意见
重要保留意见
非常重要否定意见
五、如何判断审计重要性
(一)判断重要性应考虑因素
重要性评估与审计证据、审计风险、审计意见都存在密切关系,在执业中,注册会计师必须运用职业判断能力对被审计单位重要性作出合理判断。注册会计师在对重要性作出判断时必须考虑如下几个因素:
1、以往审计经验。如果以前年度所使用重要性水平适当,可以作为本次审计确定直接依据。如果被审计单位经营环境、业务范围或职责发生变化,可作相应调整。
2、有关法律法规对财务会计要求。法律法规对财务会计作出了特殊要求,就应当谨慎地确定其重要性水平。一般而言,法律法规对财务会计
作出要求越严格,被审计单位出现错报漏报可能性就越大,注册会计师应对其重要性水平定低一点。
3、被审计单位性质、经营规模和业务范围。如果被审计单位是上市公司,一方面由于其涉及报表使用人范围较广,确定重要性水平是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