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似锦的戏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繁花似锦的戏曲
●蔡娟
【教材分析】
在中国戏曲发展史上曾有三个时期,以元杂剧为代表的戏曲初兴时期;以明清传奇为代表的高峰期;以京剧为代表的地方戏高度繁荣时期。
本课教材向学生介绍了我国戏曲史上有代表性的三个剧种:元杂剧、明传奇和京剧,以此向学生展示我国古代辉煌的文化艺术成就,增强学生对祖国丰富的文化遗产的认识,激发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识记:元杂剧艺术特色、关汉卿和《窦娥冤》;明代传奇发展的历程、昆曲、汤显祖和《牡丹亭》;京剧的发展历程、京剧艺术特点和艺术家代表。
理解:元杂剧繁荣的条件;京剧形成发展的原因。
运用:说明中国古代各种戏曲艺术的特点和成就、初步学习欣赏戏曲艺术。
2.过程与方法
感知过程、探究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古代戏曲是祖国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我们要珍惜和弘扬古代优秀文化。
【教学重点】
关汉卿和《窦娥冤》;京剧产生和发展的历程、京剧艺术的特色和成就。
【教学难点】
昆曲的形成。
【教学方法】
启发式教学。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
电脑课件播放歌曲《说唱脸谱》,同时展示相关的京剧脸谱让学生欣赏。
教师总结:“中国的戏曲艺术源远流长、表现形式丰富多彩。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感受一下我国繁花似锦的戏曲艺术。
”从而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
★建构新知
一、元代杂剧的繁荣
1.中国戏曲的产生
要求学生阅读教材后对中国戏曲在元代以前的发展历程作简单归纳整理:原始歌舞→春秋战国的优伶→宋代杂剧、金代诸宫调→元杂剧。
2.元代杂剧繁荣的原因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启发学生从中分析元杂剧繁荣的原因。
可以归纳概括为这样三方面:①元朝注意保护艺人;②元代长期停止科举考试,读书人没有其他出路;③吸取了
前代艺术精华。
3.发展概况
元杂剧在元代的剧作家有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有“元曲四大家”,即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另外还有著名作家王实甫。
其中关汉卿为课本上的知识点,可播放他的代表作《窦娥冤》中著名的《斩娥》一幕,在学生欣赏的同时,引导其思考《窦娥冤》的思想内涵。
其他三人可适当补充。
王实甫的《西厢记》可让学生作简单介绍,屏幕播放相关图片。
4.元杂剧衰落的原因
教师可以设问:“我们现在可以听到的戏曲有很多种,但是还能听到元代杂剧吗?”在学生回答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元杂剧衰落的原因:①元代后期,科举考试恢复,文人对杂居的投入相对减少;②元杂剧本身表演模式过于代办僵化,愈来愈不受群众欢迎。
5.评价
元杂剧是在宋元时期我国北方形成的一种戏曲。
在文学史上,元杂剧常与唐诗、宋词相提并论,成为一种文学的代表。
在戏曲史上元杂剧剧本结构严整,角色行当齐全,有生或旦一人主唱,表演出色,音乐、唱腔完整,表现的思想内涵深刻,把中国戏曲艺术推向成熟阶段,是中国戏曲的第一个高峰。
就在元杂剧由巅峰状态摔落下来的时候,兴起于浙江温州一带的地方戏——南戏却在慢慢地发展,并且日渐受到群众的欢迎。
由此导入下一目的学习。
二、明代传奇的兴盛
1.明代传奇的形成
明传奇是在宋元时期南戏的基础上,吸取元杂剧的艺术成分发展而来的戏曲形态,形成于明代前期。
(可展示相关图片)让学生介绍传奇的特点及发展情况。
2.昆曲一统局面的形成
学生阅读教材后,归纳基本知识点,然后教师总结:在诸多带有地域色彩的声腔中,昆山腔一枝独秀,影响最大。
昆山腔发源于江苏昆山,最初只是些民间小唱,曲调悠扬婉转,后来经过著名戏曲家魏良辅吸收其他声腔的优点,又借鉴了北曲的演唱方法,对昆山腔进行了改革,创造出转喉押调,字正腔圆的新腔,就是号称“水磨腔”的昆曲。
不久,传奇作家梁鱼辰利用改革后的昆曲,创作了《浣纱记》。
《浣纱记》使得昆曲迅速传播,逐渐形成昆曲一统的局面。
3.汤显祖和《牡丹亭》
播放视频资料《牡丹亭》选段,一方面让学生感受昆曲的艺术魅力,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思考《牡丹亭》的思想内涵:作者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表达了反对封建婚姻制度、追求个性自由的理想。
4.昆曲衰落的原因
(1)清代时出现了地方戏曲与昆曲争雄的局面
(2)昆曲作品多为文人学士创作并为上层社会欣赏,逐渐脱离群众,日趋衰落。
昆曲衰落,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地方戏曲发展。
那么地方戏曲到底有什么样的特色可以和昆曲争雄呢?为什么地方戏曲会受到群众的欢迎呢?由此导入下一目的学习。
三、清代京剧的崛起
1.京剧的形成与发展
学习这个知识点时,可以让学生首先阅读教材,然后结合日常所知自行讲解,教师可以提供相关的图片,最后补充:北京自金以来就是我国的政治中心,也是北方的戏曲中心。
乾隆五十五年,在安徽一带很有名气的“三庆”徽戏班,来北京演出。
道光年间,湖北的汉剧也进京演出。
两个戏班经常同台表演,形成“徽汉合流”的局面。
后来双方艺人不断
地吸收其他民间曲调的唱腔、剧目和表演方式,逐渐形成了京剧。
到1840年左右,京剧的唱腔、念白、剧本和表演已经成熟,尤其是出现了以演“京戏”为主的一批演员,他们不再以徽剧、汉剧为名,而以演“京戏”自居。
从此,诞生了一个独立的剧种——京剧。
早期的京剧以迷人的唱腔、丰富的剧目、精彩的表演和京腔京味吸引了观众,使京城出现了京剧热。
同治、光绪年间,京剧已经被京城市民承认,成为人们最喜爱的舞台艺术,并且出现了著名的表演艺人——同光十三绝。
2.京剧表演特色
让学生总结发言,依据其发言内容,打出相关图片,增加学生的直观认识。
京剧表演特色:A、以表演历史故事为主,用管弦乐器和打击乐器伴奏;B、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各行当化妆都有一定的谱式;C、继承了中国古代戏曲歌舞并重的传统,将唱、念、做、打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套独具特色的艺术体系。
3.京剧走向世界
由于京剧来源于地方戏,有着南北方许多剧种的优点,所以很容易被各地观众接受。
清朝时期,经具由北京走向各地,成为全国广泛流行的剧种。
民国以来,又逐步走向世界,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和高度赞扬。
播放梅兰芳的著名选段《苏三起解》,一方面让学生欣赏京剧的独特魅力,体味京剧的艺术特色;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目前京剧在国内的发展不景气,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活动探究
繁花似锦,悠扬悦耳的戏曲,是祖先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
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文化价值取向的变化,传统戏曲面临许多挑战。
作为新时代的中国人,我们有权利也有义务将传统戏曲发扬光大。
请问:我们应该如何让传统的戏曲立足于现代?让独特的中国文化鹤立于世界之林?
提示:正确态度对待传统文化,批判继承,发展创新。
了解中国传统戏曲的现状;
了解传统戏曲与影视文化之间的联系与变革;
思考振兴传统戏曲的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
预测传统戏曲未来的发展趋势。
【随堂练习】
1.元杂剧在元朝时期走向繁荣的主要原因有
①元朝时注意保护艺人②元朝长期停止了科举考试
③知识分子与民间艺人博采众长,融会贯通
④众多剧作家和作品的产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昆曲能在明传奇的演唱中取得一统局面,得益于
①戏曲家魏良辅的改革②昆曲博采众长、曲调优美
③戏曲家梁鱼辰创作《浣纱记》的成功④剧作家汤显祖的影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3.下列关于京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表演内容以历史故事为主
B.分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C.表演形式上将唱、念、做、打有机结合
D.是北京地区的地方戏
4.依据你所学知识判断下列所示京剧角色的四大行当,正确的是
①②③④
A.①生②净③旦④丑
B.①净②生③旦④丑
C.①旦②生③丑④净
D.①生②净③丑④旦
【板书设计】
第3课繁花似锦的戏曲
元代:杂剧——繁荣
明代:传奇——兴盛
清代:京剧——崛起
【教学后计】
多媒体教学的运用,有利于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切身感受中国戏曲独特的魅力的同时,也让学生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都不喜欢戏曲
呢?中国戏曲发展的出路到底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