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小关节紊乱的症状及恢复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脊椎小关节紊乱的症状及恢复治疗
脊椎小关节综合征又称脊椎小关节紊乱,系指脊椎小关节在扭转外力作用下,超出正常活动范围而发生侧向滑移,造成其周围韧带肌肉损伤和超出生理活动范围,且不能自行复位而导致脊椎功能障碍者。临床较为常见,本病的出现,既有脊椎结构上的内因,又有脊椎不能承受负荷失稳的外因。包括:颈椎小关节错位、胸椎小关节错位、腰椎小关节错位、骶髂关节错位。本病好发于青壮年,若治疗不当,或耽误治疗,可引起持续性的颈、胸、腰、骶部的疼痛。其中腰椎小关节错位又称腰椎滑膜嵌顿综合征最为常见及严重,另节叙述。本节主要讨论颈、胸及骶髂关节错位。
【病因及发病机制】
人体颈、胸、腰、骶髂关节面存在一定差异。颈椎小关节几乎呈水平位排列、胸椎小关节呈冠状位排列,而腰椎小关节变为互相呈直角的两个小关节面,一个呈冠状位,一个呈矢状位,骶髂关节是指骶骨与髂骨的耳状关节,骶髂关节结构稳定,活动范围微小,没有强大的外力作用是不易产生错位的。
1.脊椎小关节错位主要是间接暴力所致。如突然跌倒,臀部或单侧肢体着地,地面的作用力通过脊柱向上传导,而躯体向下的冲击作用力也通过脊柱向下传导,两作用力在脊椎
小关节处汇合,则可引起该处小关节的错位。同样,单侧肢体着地、下蹲位持重站立时的扭伤、“挥鞭样”损伤等,肢体受到扭转、牵拉、碰挫、滑跌等而产生错位。
2.脊椎局部肌肉扭伤、挫撞或受风寒侵袭发生痉挛;睡眠或工作中姿势不良,脊椎呈慢性劳损;舞台表演或特技动作,均可使脊椎小关节超出正常活动范围而发生侧向滑移。3.若有先天性关节突不对称,一侧关节突更易发生斜向运动,使滑膜更易嵌入,或关节突错位。严重的脊椎关节错位,可使关节周围的肌肉,韧带撕裂,使关节的稳定性降低,负重或活动时有加重错位的可能。轻微的错位,有自行恢复的可能。如脊椎关节反复的发生错位损伤或关节错位未能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局部出血,机化,瘢痕形成充填关节的空隙,造成复位困难和关节不稳,久之则引起顽固性的持续性的颈、胸、腰、骶部的疼痛。
【病理改变】
1.脊椎小关节发生错位时,上一椎体的下关节突向下一椎体的上关节突前、后、左、右略微移位,使关节突关节面的排列失去正常的关系。关节突软骨常受到伤害,严重时一侧椎间关节的滑膜嵌夹在关节间隙中;棘间和棘上韧带紧张,周围有关肌肉失去平衡协调,将移位的小关节交锁在不正常的位置上。但骶脊肌、黄韧带等具有回弹作用,小关节错位发生后,可自行复位。
2.滑膜和关节囊有丰富的感觉和运动神经纤维,对于刺激和炎症反应极为敏感。当脊椎小关节发生错位或滑膜嵌顿时,滑膜可因关节的挤压而造成严重的损伤,必然导致充血和水肿,因而引起剧烈的疼痛和反射性肌痉挛,如不及时解脱嵌顿,则会发生关节炎或粘连,形成慢性疼痛。
上述的各种病理改变难在普通的X线上发现,临床上易被忽视而误诊。
【临床表现】
脊椎小关节错位因位置不同而表现各异,分述如下。
(一)颈椎小关节错位
一般起病较急,伤后颈部疼痛,转动不便,活动时疼痛加剧。颈部疼痛无力,可伴有双上肢麻木无力,感觉与肌力减退。检查时可发现颈部肌肉稍痉挛、僵硬,顾盼不便,头歪向健侧或略前倾。病变颈椎有关棘突可有压痛。用双手拇指在棘突旁相对触摸时,多能在指下感到病变颈椎棘突有轻度偏移。
颈椎X线检查,正位片上可见颈椎凸向患侧,棘突偏离中线。侧位片可见颈椎正常生理前凸变小,或者消失。必要时可拍斜位X线片。
(二)胸椎小关节错位
典型病例在发病时往往可闻及胸椎后关节在突然错位时的“咯嗤”声响,轻者发生关节劳损,表现错位节段明显疼痛
和不适;重者可引起韧带撕裂、后关节错位,表现为“岔气”,牵掣颈肩背部等,且感季肋部疼痛不适、胸闷、胸部压迫堵塞感,入夜翻身困难,以及相应脊神经支配区域的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检查时患者呈痛苦面容,头颈仰俯、转侧困难,常保持固定头位(多见前倾位),不能随意转动;受损胸椎节段棘突有压痛、叩击痛和椎旁压痛,深吸气疼痛更甚,棘突偏离脊柱中轴线,后突隆起或凹陷等。受损节段椎旁软组织可见有触痛或触及痛性结节及条索状物。
胸椎X线片无异常显示。久病者可见病变关节上下边缘有骨质增生现象。
(三)骶髂关节错位
患者大多有外伤史,下腰部疼痛,并有单侧或双侧骶髂关节处(臀外上方)疼痛。有的单侧或双侧下肢交替发生类似坐骨神经痛样疼痛。患侧骶髂关节周围有肌肉痉挛,下肢活动受限,且不能负重,行走须扶拐或者跛行。弯腰、翻身、仰卧等均可引起疼痛加剧。故患者往往不能穿鞋、袜或坐低凳。并且不敢大声咳嗽与谈笑,因腹压的增加亦可引起患侧骶髂关节疼痛加剧。检查可见患侧骶髂关节处肿胀,较健侧突起。患侧髂后下棘的内下角有压痛、叩击痛,有时可触及痛性结节结节。双侧对比触摸髂后上棘时,可感觉患侧髂后上棘有凸起或凹陷。下肢伸直,用拳叩击足跟,即下肢纵轴叩击试验可引起患侧骶髂关节疼痛。骨盆分离试验及“4”字试验、
床边试验、旋腰试验等均为阳性。
特殊检查:
1.双下肢量比检查双下肢足跟量比差。量比差0. 3cm以上有诊断意义;量比差1 cm以上有确诊意义,通常不超过2cm。患侧下肢缩短,髂后上棘凸起,为向后错位。反之,患侧下肢变长,髂后上棘凹限,为向前移位。
2.姚曼(Yeoman)试验即单髋后伸试验,患者俯卧,检查者一手握住患侧踝部或托膝部,使髋关节后伸,另一手压住骶部,患侧骶髂关节疼痛加剧者为阳性。
3.单腿跳跃试验先用健侧下肢,后用患侧做单腿跳跃,健侧下肢持重单腿跳跃活动无困难。如患侧骶髂关节有错位或者其他病变,则持重单腿跳跃时,患侧骶髂关节疼痛或疼痛加剧,甚至不能跳跃。
骨盆X线片,一般无明显变化。有的患侧骶髂关节间隙略有增宽或变窄,耻骨联合略有上下移动。陈旧性者可见骶髂关节上下边缘骨质增生。
【诊断及鉴别诊断】
(一)诊断
1.有外伤史或长期不良姿势史。
2.病变节段脊椎棘突有明显压痛、叩击痛或偏位。棘旁软组织可有不同程度和范围的紧张甚至痉挛,触之常可感觉有条索样物,压之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