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的院前急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颅脑损伤的院前急救
发表时间:2016-05-25T13:46:20.000Z 来源:《医药前沿》2016年3月第7期作者:陈源庆
[导读] 文山州人民医院患者的颅脑受到损伤后,通常会出现脑水肿、颅内压升高等情况,加重了患者的病情。
陈源庆
(文山州人民医院云南文山 663000)
【摘要】目的:研究20%甘露醇溶液和7.5%高渗盐溶液在院前急救颅脑损伤患者产生的预后情况和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46例和44例,医务人员以静脉快速输液的方式将7.5%高渗盐溶液注入观察组患者体内,医务人员以同样的方式将20%甘露醇溶液注入对照组患者体内,比较两组抢救无效和肾功能失常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抢救有效率与对照组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肾功能异常发生率为显著低于
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0%甘露醇溶液和7.5%高渗盐溶液在院前急救颅脑损伤患者的过程中发挥的抢救效果基本一致,但是20%甘露醇溶液出现肾功能失常的情况较多。
【关键词】颅脑损伤;急救;甘露醇溶液;高渗盐溶液
【中图分类号】R65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07-0066-02
患者的颅脑受到损伤后,通常会出现脑水肿、颅内压升高等情况,加重了患者的病情,增加了患者的死亡、残疾的可能性,需要进行脱水处理,但是,在选择脱水剂方面存在一定的争议[1]。现对20%甘露醇溶液和7.5%高渗盐溶液在院前急救颅脑损伤患者产生的效果进行探讨,对我院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90例进行研究,取得了满意效果,其详情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我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中,选择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住院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4例,在观察组中,男性26例,女性20例,年龄15~79岁,平均年龄(41.59±20.68)岁,18例GCS评分3~5分,28例GCS评分6~8分,21例患者受伤30分钟内到达现场,25例患者受伤30~1小时内到达现场。在对照组中,男性23例,女性21例,年龄17~82岁,平均年龄(40.35±20.71)岁,16例GCS评分3~5分,28例GCS评分6~8分,24例患者受伤30分钟内到达现场,20例患者受伤30~1小时内到达现场。两组患者的性别、昏迷指数等基础资料差异较小,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两组患者常规院前急救措施相同。急救医生对患者快速建立静脉通天,保持患者呼吸顺畅,给患者供氧,以保持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处于稳定状态。两组患者均需要进行脱水处理,急救医生给予观察组患者7.5%高渗盐溶液,给予对照组患者20%甘露醇溶液,并在15分钟内输完脱水剂。
1.3 判断标准
记录两组患者死亡例数以及存活患者中出现肾功能异常的例数。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8.0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抢救有效率与对照组差别较小,P>0.05,无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观察组肾功能异常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较大,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2。
3.讨论
临床神经外科中可常见创伤性脑损伤,是引发伤员神经认知功能障碍或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2]。随着我国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以及由车祸导致的颅脑损伤患者人数均在不断上升。颅脑损伤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大部分创伤患者的年纪较轻,给家庭、患者和社会带来了较大的生活压力和经济负担[3]。临床普遍认为颅脑损伤患者受伤前10分钟、1小时是救治的黄金时间,因此,对颅脑损伤患者实施有效的院前急救措施有重要意义[4]。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有效率与对照组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高渗盐溶液的抢救效果较理想。临床上常用甘露醇对颅脑损伤患者进行脱水处理。患者应用甘露醇后,机体内会出现渗透压差,进而达到脱水的目的,该处理方法的脱水效果值得肯定。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肾功能异常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甘露醇溶液的副作用较大。院前急救应用甘露醇溶液对颅脑损伤患者进行脱水处理时,患者会出现电解质紊乱、肾功能障碍等情况。急救医生对患者应用甘露醇时,输液的速度较快,增大了患者心脏负荷和循环容量,会给心功能障碍患者带来不良影响。不仅如此,患者机体不会吸收甘露醇,绝大部分甘露醇会经肾脏排出,短时间内给患者快速注入该溶液后,患者肾小管液渗透压变大,肾组织出现水肿,肾小管上皮细胞出现肿胀,会使肾小管受阻而引发肾功能异常,与此同时,患者尿液排量增大,电解质水平
异常,可能出现低钾血症等症状[5]。而高渗盐溶液能够有效降低患者高水平颅内压,改善患者脑部循环,有助于患者神经化学和免疫功能的调节。相关研究指出,颅脑损伤患者出现低血容量时,应用高渗盐溶液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在肾功能异常方面,高渗盐溶液明显优于甘露醇,表明高渗盐溶液的临床应用效果较理想,值得推广应用。院前急救颅脑损伤患者时,应注意患者高热、高血糖、低血压等情况,并及时实施有效的急救措施,进而有效地改善患者的预后,促进患者恢复。
【参考文献】
[1]何芳,何慧,邓卫丽.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院前急救及护理措施探讨[J].中外医疗,2014,06(23):159-160.
[2]陈立玮,张春艳,侯春凤.急性颅脑损伤患者67例院前急救措施与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4,01(27):323.
[3]杨辉勇.院前综合急救措施对颅脑损伤患者疗效的影响[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13(09):459-460.
[4]向言召.颅脑损伤术后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研究[D].延安大学,2013.
[5]康黎军,崔华中,林庆军等.66例摩托车交通事故多发伤的院前急救分析[J].现代医院,2010,17(02):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