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布局的双层优化模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布局的双层优化模型

作者:陈群, 史峰, 龙科军, CHEN Qun, SHI Feng, LONG Ke-jun

作者单位:陈群,史峰,CHEN Qun,SHI Feng(中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75), 龙科军,LONG Ke-jun(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76)

刊名: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2008,39(3)

被引用次数:0次

1.吴小萍.陈秀方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理论方法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中国铁道科学 2003(06)

2.王忠强.高世廉.陈金琦轨道交通路网规划若干问题探讨[期刊论文]-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1999(03)

3.王忠强.黎青松.陆旭梅轨道交通路网基本图式研究[期刊论文]-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2000(03)

4.顾金山.顾宝根.王家玮上海市轨道交通网络优化方案说明报告 2000

5.孙有望.李云清.王祥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划的优化 2000(zk)

6.何宁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规划系统分析[学位论文] 1996

7.王炜城市公共交通系统规划方法与管理技术 2002

8.毛保华城市轨道交通 2001

9.钱颂迪运筹学 1990

10.冯树民.陈洪仁.邹成伟公共交通客流分配方法研究[期刊论文]-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 2002(05)

11.晏克非.陈群基于遗传算法的停车诱导系统中信息显示设施定位研究[期刊论文]-土木工程学报 2006(07)

12.王小平.曹立明遗传算法--理论、应用与软件实现 2002

1.期刊论文郑文含.Zheng Wenhan居住型轨道交通站点地区用地布局探讨-规划师2009,25(12)

轨道交通站点对周边土地开发具有吸引效应、空间分异效应和地价促进效应.基于二手数据资料,居住型站点地区的用地构成可以参照相应的规范标准,开发强度的确定应遵循整体高密度土地使用、开发强度梯度递减的原则.基于传统居住区与轨道站点导向的居住区布局结构比较,居住型轨道交通站点用地规划应强调"轨道站点-接驳公交站点"与"社区中心-居住单元"的空间耦合,采用中心城区、郊区不同地域的站点地区用地布局模式.

2.学位论文过文魁面向轨道交通站点的换乘模式和设施布局研究2007

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将成为我国大城市交通的骨干,轨道交通站点是轨道交通线网结构的关键点,它决定着线网的走向,影响着城市的发展方向。

轨道交通枢纽的换乘模式优劣以及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好坏将影响乘客的换乘效率,而站点区的设施布局将影响区域的发展潜力。

论文首先根据对国际国内状况的研究,分析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枢纽建设所存在的问题,概括了今后轨道交通枢纽的发展趋势。

分析了轨道交通的特点,以及在城市交通中的地位、功能。通过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站点的特点,并参考国内外不同的分类标准,提出了适合我国轨道交通枢纽的分类标准,最后通过应用这种分类标准对具体城市的轨道交通站进行了分类。

对轨道交通枢纽的客流需求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枢纽场站交通组织的设计理念、目标、以及原则。对枢纽内换乘模式进行了分类,总结了枢纽内不同换乘模式的优缺点。对轨道交通与其他交通方式特别是与常规公交的衔接进行了研究,并就衔接的不同模式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

根据提出的分类标准进而对枢纽进行的分类,对不同种类枢纽站点的城市发展功能进行了详细研究,并对各类型站点的换乘与设施布局提出了建议,同时,结合实例对南京轨道交通站点区域的换乘、设施布局、土地利用控制提出具体的建议,具有指导意义。

对轨道交通TOD 发展模式进行了研究,详细分析了tOD 的定义,形式以及其功能特性,并通过实例研究了不同的TOD发展模式,提出了相关的轨道交通枢纽区的设施布局导则。

最后,论文对本次研究的成果进行了总结,对将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为更加深入的研究工作奠定了理论基础。

3.会议论文荣博.苏云龙分类轨道交通站点地区用地布局探讨2008

按照功能导向将轨道交通站点地区分为居住型、中心型、枢纽型三类,分类探讨站点地区用地构成、开发强度和空间布局,为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互动开发提供规划引导依据。文章分析了轨道交通站点对周边土地开发的吸引效应和空间分异效应,划定直接影响区作为研究对象。基于二手数据资料,对各类站点周边用地构成进行归纳总结。认为站点地区开发强度应遵循整体高密度土地使用,开发强度梯度递减的原则,结合不同类型站点地区用地特征,提出建议强度值。探讨了各类型站点地区理想空间布局模式。其中居住型站点,基于传统居住区与轨道站点导向的居住区布局结构比较,认为应强调“轨道站点—接驳公交站点”与“社区中心—居住单元”的空间耦合。中心型站点鼓励土地混合使用和地下空间利用。枢纽型站点强调不同交通方式的换乘衔接。

4.学位论文章琳城市轨道交通对城市发展的作用研究——以上海为例2010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人口增长迅速,交通压力日益凸显,成为影响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各种城市交通方式中,轨道交通是目前被公认为影响各大城市发展的最重要的交通方式,合理的轨道交通规划不仅会直接影响城市整体布局和功能定位,对城市的土地利用和产业布局以及人口的合理分布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而且还能促进城市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因此,合理的轨道交通系统对城市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

于单一;城市发展过分强调完善中心城区的各项功能,却不注意合理分散布局,以减轻中心城区不堪重负的压力;忽视轨道交通体系对城市人口、产业合理疏散布局的积极引导作用等;而这些都对城市的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在对目前我国大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现状进行的研究基础上,找出其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如轨道交通路网布局不尽合理,建设规模偏大实际客流较少或是相反,整体系统造价偏高,财务效益较差等。
其次本文从轨道交通对城市发展所起作用的角度出发,论述了其在交通结构、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方面对城市发展的积极引导作用,指出合理的轨道交通规模和路网结构对保障城市有序发展的重要性。本文还结合上海轨道交通建设的实际案例,分析了上海轨道交通南北向线路和东西向线路促进人口和产业合理疏散、布局的强有力的积极引导作用,以及上海轨道交通系统全面建成后对上海未来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推进作用。

本文还进一步考察了上海轨道交通路网规划的合理性,发现其在线路预留、换乘节点、路网资源共享等方面存在着一些设计方面的缺陷;并进一步考察了上海轨道交通发展规模的合理性,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得出地方财政收入是影响其发展规模的主要因素,且现阶段的发展规模小于理论规模的结论。由此可知,上海的轨道交通建设规划和规模还可以做出更为合理的调整。

本文最后提出建设适合城市发展的轨道建设可从确定适合城市发展的建设规模、采用多渠道的融资方式、拓宽轨道交通网络的辐射方向和辐射范围以及完善轨道交通规划体系等较为合理可行的建议。

5.期刊论文吴范玉.高亮.Wu Fanyu.Gao Liang多中心城市布局与轨道交通的探讨-中国铁路2001,""(10)

城市布局结构和交通结构方面的缺陷是造成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城市问题的2个主要原因.文中分析了二者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以及传统单中心城市和交通结构存在的弊端,指出我国城市应发展多中心城市形态和以轨道交通为主的公共交通结构.

6.学位论文翟栋栋轨道交通环境下地面公交线网布局发展规划研究2008

随着城市空间规模、布局的不断发展扩大,城市交通运输系统也处在与之相适应的发展调整中。城市客运交通是城市交通运输系统的最主要组成部分,而公共交通作为城市客运交通的主要载体,是城市社会、经济活动的纽带和动脉。国内外的交通发展经验表明,城市交通发展的重点已由新建基础设施转向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通过优化公共交通系统内轨道交通和地面公交在不同发展阶段的联运模式,强化公共交通资源配置的最优化从而提高城市运输效率。

本文首先分析了轨道交通建设存在着的发展阶段以及在不同发展阶段轨道交通的特征,在对轨道交通线网各不同阶段的运行特征进行初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轨道交通线网的客运量指标的分析,探讨了轨道交通网络在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对地面公交的影响;其次,在与地面公交系统的整体化发展需求是由轨道交通本身的特性决定的结论下,对轨道交通与地面公交系统整体化发展的内涵做出了诠释;在轨道交通与地面公交系统整体化发展的前提下,提出了在不同的轨道交通环境下地面公交线网布局的具体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将地面公交线路调整为与轨道交通相衔接的接运公交线路的调整规划方法,并对新增接运公交线网的布局规划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再次,本文从方便性、快捷性、广泛性和可靠性四个方面出发构建了轨道交通环境下地面公交线网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选取了基于层次分析(AHP)的综合评价模型作为轨道交通环境下地面公交线网评价模型。

本文以西安市地铁2号线直接服务范围内的地面公交线网为研究对象,进行实例分析,对论文所构建的在轨道交通环境下的地面公交线网调整规划理论和方法进行验证,判断其适应性和可行性。

7.期刊论文周昌标.王婷静.赖友兵.Zhou Changbiao.Wang i Youbing基子道路公交与轨道交通布局

模式的公交线网调整方法-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08,11(4)

提出了道路公交网络与轨道交通网络的三种布局模式:道路公交与轨道交通同步发展模式,道路公交支持轨道交通发展模式,道路公交与轨道交通分区服务模式.分析了三种布局模式的特点.在此基础上,从道路公交线路功能结构、公交客流变化幅度、公交可替代性等三方面研究了基于轨道交通的道路公交线网的调整问题,提出了道路公交线网调整的方法.并将此方法应用于广州市地铁5号线交通衔接规划中,得出了道路公交线网调整方案.

8.学位论文刘威沈阳市快速轨道交通与用地关系研究2007

本论文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经验启示,从快速轨道交通对城市空间格局、土地开发、土地价格、城市用地布局影响的分析出发,重点研究快速轨道交通与上述因素间存在的问题及互动发展的策略。同时,结合沈阳的实际情况,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提出与沈阳市空间结构形态和土地利用相适应的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方法和策略。

首先,论文通过对城市空间结构和交通系统及轨道交通与土地利用系统的互动关系研究,指出了目前它们相互间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策略。

其次,分析了沈阳市城市空间形态与城市交通的历史演变过程,总结沈阳市空间结构与交通模式间存在的问题。根据沈阳的实际情况,提出适应未来城市发展的合理交通模式。

然后,从宏观层面提出适应沈阳市空间结构形态的快速轨道交通线网结构形式;从中观层面提出一号线、二号线应该与两侧用地互动发展的策略

;从微观层面提出基于ToD开发模式的快速轨道交通站点研究及与其它交通方式的一体化衔接。

9.期刊论文蒋玉琨.JIANG Yu-kun轨道交通路网规划中联络线布局方法-中国铁道科学2006,27(5)

城市轨道交通联络线是城市轨道交通路网的重要设施.通过分析轨道交通联络线在路网中的数量关系,建立了以连通图为基础的数学模型.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成本大,线路建成后土建工程难以改变的特点,考虑远期路网发展,提出"主通道增长法"和"建设成本优化法"2种联络线布局方法.主通道增长法是按照"循序渐进"的思路,随路网发展的步骤和顺序逐渐确定联络线的布局,适用于既有城市轨道线路格局已定、不便更改和线路数量不多、线路间连通关系较为简单的路网.建设成本优化法则是从"面向全局,整体策划"思路出发,确定联络线的布局,适用于城市轨道路网规划之初,线路数量较多,线路间连通关系较为复杂的路网.经在北京轨道交通路网规划联络线专项规划中实际应用,验证了方法的实用性和科学性.

10.学位论文曹继林轨道交通与地区发展1997

该文主要论述了三个方面的问题:●轨道交通有其特定的作用范围--即合理区,轨道交通能带动其合理区的发展;●轨道交通促进地区发展的作用机制,土地开发的特征及前提条件,认为轨道交通势必带来高密度、高强度的开发;●如何利用轨道交通来优化大城市的布局结构,并提出了三大战略.该文的行文思路是从微观的每个车站周围地区着手分析开始,然后扩展到整个城市结构,最后结合实例进行分析、阐述.

本文链接:/Periodical_zngydxxb200803036.aspx

授权使用:无锡市图书馆(wxstsg),授权号:3b3b99b6-e486-4f85-b7e2-9e6100cc8337

下载时间:2011年1月4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