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庆市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

市内调研报告

重庆市交通委员会

重庆市综合交通运输研究所

二O一O年十月

目录

一、调研基本情况 (1)

(一)调研目的 (1)

(二)调研情况 (1)

二、重庆市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情况 (4)

(一)城乡道路客运发展历程 (4)

1、城市公交 (4)

2、农村客运 (6)

(二)发展现状与问题 (7)

1、各区县政府重视程度不一 (8)

2、管理体制尚未完全统一 (8)

3、城乡道路客运经营模式还存在诸多问题 (9)

4、城市公交与农村客运政策待遇不同 (11)

5、农村客运与城市公交的运输服务标准不一 (13)

三、调研组建议 (15)

一、调研基本情况

(一)调研目的

深入了解重庆市内各区县城乡道路客运发展情况,探讨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的适用性及存在的问题,为下一阶段有针对性开展市外调研提供数据支撑,同时为制定发展思路、发展模式、保障措施等奠定基础。

(二)调研情况

本次市内实地调研,历时4天,自2010年10月25日至2010年10月28日,调研路线是由双桥区—大足县—彭水县—涪陵区,调研形式主要以座谈及实地考察的形式展开,其中座谈邀请了区县的交通委员会、道路运输管理所以及客运企业参加;实地考察针对现状区县的客运的运行线路、运营车辆、场站设施等进行参观。调研对象是重庆市内极具代表性的4个区县,即双桥(渝西)、大足(渝西)、彭水(渝东南)、涪陵(渝中)。

座谈会上,主持会议的均是各区县的交委副主任,参会的有区县综合运输科、计划科、运管所以及区县道路客运企业管理者等,主要从以下四方面进行了介绍:(1)区县城乡客运发展状况,从道路设施、场站枢纽的建设与运营,客运发展现状等方面;

(2)区县道路客运政府扶持现状,主要针对市级及区县政府的财政补贴;

(3)区县道路客运市场管理现状,主要针对经营主体、经营模式、安全管理等;

(4)区县在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发展中遭遇的问题、经验与教训、意见与建议。

2010年10月25日至2010年10月28日期间,项目课题组在各区县交委的陪同下,对双桥、大足、彭水、涪陵所辖范围内试点乡镇、片区进行了实地考察,部分区县的实地调研图如下图1、图2、图3。

图1 大足龙水2级客运场站建设及运营情况

图2-1 课题组与彭水地方管理层面交流图2-2 彭水县农村客运车辆

图2-3 彭水县客运西站图2-4 彭水县内城市道路建设情况

图3-1 课题组与涪陵区地方管理层面交流图3-2 涪陵区李渡区农村客运车辆及站场

图3-3 涪陵区李渡区农村道路建设情况图3-4 涪陵区李渡区城乡公交

二、重庆市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情况

(一)城乡道路客运发展历程

1、城市公交1

上溯至上世纪80年代时,重庆公共交通主城区只有一家客运主体,即重庆市公共交通公司。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体制改革的深化,公交主管部门——重庆市公用局为进一步将公交客运市场搞活、放开,于1984年将重庆公交公司一分为四,组建了重庆市第一公交公司等4个大型公交营运公司,承担重庆主城各区域的公共交通客运。90年代初,由于政府全身心投入经济建设,对社会公益性的公交企业没有更多的资金投入,而当时公交客运市场运量大于运力的矛盾日益突出,政府就默许了大量个体经营者作为补充力量参与主城区公共交通客运。由于承包经营体制盛行,社会客运主体的数量也在这个时期迅速增加,形成了国有公交、社会客运企业、私营车主、甚至是黑车共同参与公共交通的混乱格局。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至2001年间,是重庆公共交通经营体制较为复杂、客运秩序较混乱的时期,也是计划经济体制与市场经济体制发生强烈碰撞的时期。由于社会客运主体数量过多,无序竞争较严重,客运矛盾由运力与运量间的矛盾转化为了线路争抢、不规范运营、利益驱动导致恶性竞争的营运矛盾。

自2002年以来,重庆公交经历了两次重要的改革。第一次是2002年的公交综合体制改革,2002年6月重庆市人民政府授权组建了国有独资的重庆公交控股集团,旗下聚集了7家国有和国有参股的公交营运公司,整合了相关联的客车1雷军(重庆市公共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从重庆城市公共交通客运市场改革发展历程展望未来公共交通发展方向》,2007年11月。

制造业、场站建设管理及第三产业,通过不断深化经营机制改革,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开展全方位的资产重组整合和资本运作,重庆公交迅速扭转了原来公交客运市场混乱的局面,在2003年实现总体扭亏为盈,走上了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的良性发展轨道。第二次是2005年重庆市公交客运市场改革。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建设部等部委先后出台了“公交优先”的相关文件,进一步为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第二轮公交综合体制改革前夕,一百多名市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通过数月的深入调研,提出了公交实现“资本多元化、经营统一化、管理公司化、服务标准化”的思路才是城市公交发展的唯一出路(2005年4月提出)。在多方考察,认真汲取北京、上海、武汉、深圳、杭州等全国各大城市的成功经验基础上,重庆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公交改革专题会议深入研究重庆市公共交通汽车客运和管理体制改革,正式出台了《关于改革主城区公共交通汽车客运营运与管理体制的决定》(渝府发〔2006〕123号),正式启动了重庆公交客运市场综合改革。

2006年10月,由重庆市发改委牵头,市交委等众多政府职能部门参与,组成了重庆市公交客运市场改革领导小组,拟订了《重庆市主城区公共交通汽车客运线路特许经营管理试行办法》(草案)。改革确定了重庆市主城区公共交通客运市场的经营主体2,建立了公平、公正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构建了规范有序的公交客运市场监管体系,基本实现了以国有公交为主导、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市场统一开放、竞争适度有序、服务规范优质的公交客运和管理体制。

2《重庆市主城区公共交通汽车客运线路特许经营管理试行办法》(草案)中声明,改革的首要任务就是推动各类客运企业公司化改造、公交化改造,杜绝社会、民营客运企业承包挂靠经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