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教育要生活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德教育要生活化

《品德与社会》课程作为小学阶段专门开设的一门德育课程,学习做人是它的核心。要

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

社会性发展,培养学生对生活积极态度和参与社会的能力。而传统的品德教育过于重说教,

忽略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得学生没有时间去感悟、内化道德观念。我认为,教师只有让“品德”与“生活”携起手来,只有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和活动,尽量把学生

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中去,经过“体验、认识、感悟”等一系列的过程,才能更好地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良好的品德才能在儿童的生活中形成。

一、创设生活情境,激发体验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小学生对内容、情境发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倾心投入。在

教学中为了让学生产生体验兴趣,我在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过程、展开教学活动的时候,努力在贴近学生真实生活、蕴含新问题、采用新形式、追求挑战性、创造生动形象的视听效

果等方面动脑筋、花力气。利用现代媒体恰当地将声、形、色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

生置身自己喜爱的、能充分满足自身心理需求的情境、活动中,就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

兴趣和参与意识。

例如我教学“我们的左邻右舍”时,为让学生了解各个国家的生活习俗、文化等方面的异

同之处,搜集了有关建筑、饮食、服装、艺术等方面的图片。当美伦美奂的日本传统木屋,

寿司,和服;泰国的高脚屋,咖哩饭,寺庙;韩国的泡菜,韩服等图片出现在学生面前时,

学生发出一阵惊叹。这样,让学生直观感性地认识各国的特色,印象必然非常深刻。在此基

础上,让学生总结各国哪些方面不同,哪些方面相同或相似,从而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强

烈的求知欲望及探索热情,学生们跃跃欲试,言之有物,兴趣盎然,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多种感官功能,动耳听,动眼看,动脑想,动口说,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

会和空间,让课堂充满活跃的学习氛围。

二、活动再现生活,让学生体验真过程

《新课标》指出: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其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

通过自身和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学生只有在一系列的、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中才能产

生具体深切的体验,进而使品德得以内化;如果没有自身的参与,没有活动作为依托,体验

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道德品质的形成也就成了一纸空文。因此,思品课应有丰富的、灵活的、直观的、开放的学习形式,给学生大量动脑思考、动手写作、动口交流,角色扮演、多方合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促进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简而言之,

我们应构建一种活动化的课堂教学,以活动为载体,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活动方式,帮助孩

子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生活是儿童道德生命成长最肥沃的土壤,德育联系生活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如教学“我要向你学习”,在“什么是真正的取长补短”环节,可让学生凭借文本范例和各自的

生活经验,进行小组讨论,设计一些场景,然后在组内分工合作进行角色扮演,然后全班展示。在展示过程中,教师随机进行价值引导,诸如:谁有过这样的体验?这是真正的取长补短吗?

说说理由。学生通过观察、倾听、评价,感悟到真正的取长补短应该是大家一起进步、一起

提高的过程。诸如:相互利用、武力征服他人的行为都是不可取的,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分辨

是非的能力。引进日常生活事件中的角色扮演,旨在让学生阅读文本,加上学生已有的经验,再现生活中的某个行为片断,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更重要的是情境中总是蕴含着十分

丰富的行为思想方面的信息,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体验人

生的美好生活,体验他人的奋斗与幸福……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从而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与家长携手,品德内化于生活

《品德与社会》作为一门术科,书面的家庭作业是不多的,但并不等于没有家庭作业。而是随着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课外作业多以实践探究的形式出现,例如搜集有关资料,参加

实践活动,小调查、小实验、小制作等等。这些作业在培养学生社会能力和做人方面的作用

并不亚于书面作业,这就非常需要家长的配合。

在教学四年级上册“花钱的学问”这一单元后,学生已经明白:日常生活离不开钱,花钱

的学问可大了,懂得如何花钱,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合理地安排自己的生活。课后,教师布置

让学生利用周末进行“一日小鬼当家”活动。让学生在家里学做一个消费的主人,并把一天的

家庭开支记录起来,做成“小鬼当家小账本”,还要向爸爸妈妈调查家里的钱从哪里来。在活

动的过程中,家长的引领就显得非常重要。让他们利用学到的如何花钱的学问去解决社会实

际问题,比如:买菜时,要怎样搭配,才能营养全面,又便宜?选择交通工具时,公交车和

的士哪一种划算?要选择怎样的购物场所才能做到花同样的钱买到更多或更好的商品?……从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总结经验,使在书本中学到的道德意识得以升华,体会到爸爸妈妈挣

钱不容易,要合理安排,节约用钱,做一个聪明的消费者。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树立一种“教学即生活”和“生活即教学”的观念,让“品德”与“生活”真正携起手来,既要让教学走进儿童的生活,又要让生活走进成长中的儿童。通过教学,把儿童与其真实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有意识地把儿童带到真实生活中,去观察、感受、

体验、分析、反思他们的生活,使我们的品德教学能更加贴近儿童的生活,体现回归生活,

实现品德教育的生活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