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篇分析

语篇分析
语篇分析

《语篇分析》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语篇分析

授课教师:丁言仁

教学对象:语言学方向(含翻译学方向)学生

教学时间:春季学期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

总学时:36

学分:2

教学目的:

1)介绍关于英语语篇和语篇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以及主要流派;

2)培养学生分析英语本族语者文本和中国学生英语文本的结构、连贯和衔接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

3)提高学生组织口语和书面语文本的水平以及他们教授英语口语和写作的能力。

教学形式及要求:

课堂讲课、讨论、学生报告、评议

教学安排:

Week 1: Discourse and Situation

Week 2: Organization of Text

Week 3: The Underlying Organization

Week 4: Functions of a Clause

Week 5: Reference (1)

Week 6: Reference (2)

Week 7: Substitution (1)

Week 8: Substitution (2)

Week 9: Ellipsis

Week 10: Conjunction (1)

Week 11: Conjunction (2)

Week 12: Lexical Cohesion

Week 13: Discourse Coherence

Week 14: Project Work: Analyzing Actual Discourse

Week 15: Project Work: Reading

Week 16-18: Project Presentation

考核方法:

出勤及课堂参与(10%) + 作业(10%) + 课程论文(40% + 40%)

教材:

丁言仁,2001,语篇分析,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

Austin, J.K. (1962).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Oxford, USA: The Clarendon Press. Brown, G. & Yule, G. (1983). Discourse Analysis. Oxford,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ook, G. (1989). Discourse. Oxford,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1994). Discourse and Literature. Oxford,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Goffman, E. (1981). Forms of Talk. Philadelphia, P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Halliday, M. A. K. (1978). 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 The Social I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 and Meaning. London: Edward Arnold.

——. (1985).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London: Edward Arnold.

——, & Hasan, R. (1976). Cohesion in English. London: Longman.

——, & ——. (1989). Language, Context and Text: Aspects of Language in a

Social-Semiotic Perspective. Oxford,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anks, W. F. (1996).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ve Practices. Colorado, USA.: Westview Press.

Hatch, E. (1992). Discourse and Language Education.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oey, M. (1983). On the Surface of Discourse. London, UK: George Allen and Unwin. ——. (1991). Patterns of Lexis in Text. Oxford,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cCarthy, M. (1991) Discourse Analysis for Language Teachers.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 Carter, R. (1994). Language as Discourse: Perspective for Language Teaching. New York, USA: Longman.

Widdowson, H.G. (1983). Teaching Language as Communication. Oxford,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国外期刊:

Applied Linguistics

ELT Journal

TESOL Quarterly

Studies in SLA

联系方式:

电话: (025) 51983922

电邮: yenrenting@https://www.360docs.net/doc/dd16284535.html,

Syllabus for Introduction to Discourse Analysis

Course Name: Introduction to Discourse Analysis

Instructor:Ding Yanren

Students:MA students with a major in linguistics and translation studies

Scheduled Time:Spring semester

Category:Elective for students with the above-mentioned major

Teaching Hours:36

Credits:2

Course Objectives

1) Introduce the basic concepts, method s, and major approaches to discourse analysis;

2) Help students analyze native speaker texts and student texts, both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in terms of their structure, coherence and cohesion;

3) Help students improve their skills of discourse organization in their speech and writing and the ability to teach these skills.

Teaching Forms and Requirements

Lectures, class discussion, student presentation and assessment

Teaching Schedule

Week 1: Discourse and Situation

Week 2: Organization of Text

Week 3: The Underlying Organization

Week 4: Functions of a Clause

Week 5: Reference (1)

Week 6: Reference (2)

Week 7: Substitution (1)

Week 8: Substitution (2)

Week 9: Ellipsis

Week 10: Conjunction (1)

Week 11: Conjunction (2)

Week 12: Lexical Cohesion

Week 13: Discourse Coherence

Week 14: Project Work: Analyzing Actual Discourse

Week 15: Project Work: Reading

Week 16-18: Project Presentation

Forms of Assessment

Attendance and participation (10%)

Assignments (10%)

Course papers (40% + 40%)

Course Book

Ding Yanren. (2001). Discourse Analysis. Nanjing: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Press.

References

Austin, J.K. (1962). 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 Oxford, USA: The Clarendon Press. Brown, G. & Yule, G. (1983). Discourse Analysis. Oxford,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ook, G. (1989). Discourse. Oxford,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 (1994). Discourse and Literature. Oxford,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Goffman, E. (1981). Forms of Talk. Philadelphia, P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 Halliday, M. A. K. (1978). Language as Social Semiotic: The So cial Interpretation of Language and Meaning. London: Edward Arnold.

——. (1985).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London: Edward Arnold.

——, & Hasan, R. (1976). Cohesion in English. London: Longman.

——, & ——. (1989). Language, Context and Text: Aspects of Language in a

Social-Semiotic Perspective. Oxford,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Hanks, W. F. (1996). Language and Communicative Practices. Colorado, USA.: Westview Press.

Hatch, E. (1992). Discourse and Language Education.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oey, M. (1983). On the Surface of Discourse. London, UK: George Allen and Unwin. ——. (1991). Patterns of Lexis in Text. Oxford,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cCarthy, M. (1991) Discourse Analysis for Language Teachers.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 & Carter, R. (1994). Language as Discourse: Perspective for Language Teaching. New York, USA: Longman.

Widdowson, H.G. (1983). Teaching Language as Communication. Oxford,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Related Journals

Applied Linguistics

ELT Journal

TESOL Quarterly

Studies in SLA

Contact Information

Tel: (025) 51983922

Email: yenrenting@https://www.360docs.net/doc/dd16284535.html,

2015上海高考语篇阅读分析

(A) Look to many of history’s cultural symbols, and there you’ll find an ancestor of Frosty, the snowman in the movie Frozen. It appeared on some of the first postcards, starred in some of the earliest silent movies, and was the subject of a couple of the earliest photos, dating all the way back to the 1800s. I discovered even more about one of humanity’s earliest forms of life art during several years of research around the world. For example, snowmen were a phenomenon in the Middle Ages, built with great skill and thought. At a time of limited means of expression, snow was like free art supplies dropped from the sky. It was a popular activity for couples to leisurely walk through town to view the temporary works of chilly art. Some were created by famous artists, including a 19-year-old Michelangelo, who in 1494 was appointed by the ruler of Florence, Italy, to build a snowman in his mansion’s courtyard. The Miracle of 1511 took place during six freezing works called the Winter of Death. The city of Brussels was covered in snowmen -- an impressive scene that told stories on every street corner. Some were political in nature, criticizing the church and government. Some were a reflection of people’s imagination. For the people of Brussels, this was a defining moment of defining freedom. At least until spring arrived, by which time they were dealing with damaging floods. If you fear the heyday of the snowman has passed, don’t worry: I’ve learned that some explosive snowman history is still being made today. Every year since 1818, the people of Zurich, Switzerland, celebrate the beginning of spring by blowing up a snowman. On the third Monday of April, the holiday Sechselauten is kicked off when a cotton snowman called the Boogg is stuffed with explosive and paraded through town by bakers and other tradesmen who throw bread to the crowds. The parade ends with the Boogg being placed on a 40-foot pile of firewood. After the bells of the Church of St. Peter have rung six times, representing the passing of winter, the pile is lit. When the snowman explodes, winter is considered officially over -- the quicker it is burnt down, the longer summer is said to be. 66.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y did snowmen become a phenomenon in the Middle Ages? A. People thought of snow as holy art supplies. B. People longed to see masterpieces of snow. C. Building snowmen was a way for people to express themselves. D. Building snowmen helped people develop their skill and thought. 67. “The heyday of the snowman” (paragraph 4) means the time when______. A. snowmen were made mainly by artists B. snowmen enjoyed great popularity

《波利安娜》的语篇功能分析_0

《波利安娜》的语篇功能分析 系统功能语言学有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等三个重要的功能。在《功能语法导论》中,韩礼德明确提出,构建系统功能语法的目的之一是为语篇分析提供一个理论框架。对《波利安娜》文本中的主位结构和衔接手段进行语篇功能分析,,从而来揭示作品中的人物心理活动及相互关系,进而挖掘小说主题及更深层次的东西。同时,检验系统功能语法在文学作品分析中的可操作性。 标签:语篇功能;主位;衔接;波利·安娜 一、引言 《波利安娜》是美国著名童话作家埃莉诺·霍奇曼·波特创作的儿童小说。故事讲述一个乐观的小女孩---波利安娜,因为唯一的父亲去世,被寄养在她的姨妈家,姨妈对她排斥孤立,但是她却以快乐回报她,感染她。《波利安娜》这本小说几乎是在一夜之间畅销全美的。它不但影响了美国民众的生活,也让世界各国人民的生活受到很大的影响。它给我们讲述了关于波莉安娜小女孩的故事,更难得的是我们了解了一种特别积极的人生观,那就是乐观。文本中人物之间的语篇对话体现了极强的语言效果,凸显了人物的性格特征,也深化了作品的主题。 根据韩礼德(2000:39),在语言意义中最基本部分就是功能部分。语言都是围绕两种主要的功能---概念功能和人际功能来组织的,而这两种功能都是通过语篇功能连接的。韩礼德(2000:F41)指出,在任何语篇分析中,有两种需要达到的目的。一种是有助于理解文本,另一种更高水平的目的就是有助于对文本作出评价。本论文就是从这两方面做出试探性研究。它的最基本的目的就是功能语法角度来分析小说的主题以及人物特征。 语篇功能只有三种表现形式:主位结构,信息结构和衔接。本文主要是从主位结构和衔接两方面对《波利安娜》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揭示小说中人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小说的主题。 二、主位结构下的《波利安娜》语篇功能分析 研究主位结构的主要意义是了解和掌握关于中心内容的信息在语篇中的分布情况。从形式上看,主位结构是由小句中的语序决定的,句首部分的语言结构是主位(theme),其余部分是述位(rheme)。韩礼德根据其本身结构的复杂程度可分成单项主位(simple theme)、复项主位(multiple theme)和句项主位(clausal theme)。根据小句主位的成分是否同时充当小句的主语,主位可分为有标记主位和无标记主位。 下面是摘自《波利安娜》第四章中的一段。 She ran then to the other window .That,too,soon flew up under her eager hands. A big fly swept past her nose,and buzzed noisily about the room. Then another came ,and another;but Pollyanna paid no heed .Pollyanna had made a wonderful discovery-against this window a huge tree flung great branches .To Pollyanna they looked like arms outstretched,inviting her. Suddenly she laughed aloud. 這段话的主位结构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去细分。 (1)单项主位 所谓单项主位,指的是那些只包含韩礼德所说的概念成分而不包括人际成分和语篇成分的主位。这段话的单项主位有5个,如下:

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实习报告

1、 实习时间、地点和实习单位 略 二、实习过程概述; 1.结合翻译理论基础知识,周一周二集中训练英译汉各种翻译技巧,采用技巧讲解→学生实践→集体讨论→范文讲解→学生互评→老师点评的形式进行。 2.周三周四集中训练汉译英各种翻译技巧,方式步骤同英译汉。 3.周五进行总结。 三.主要实习岗位和实习内容; 根据该门课程的教学大纲的要求,设置以下内容为检测目标: 1.对翻译标准,基本翻译步骤,基本的翻译方法和评价译文的基本 知识予 以掌握。 2.翻译过程中的文化意识的训练 3.基本翻译技巧的掌握:增译,减译,转译等等 4.基本修辞手段的翻译训练:隐喻、提喻,双关等 5.难句和从句的翻译训练: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名词性从句等 6.一些特殊句式和惯用语的翻译训练 7.从语言篇章的角度训练翻译过程中语篇的连贯和衔接 四.实习收获和重要心得体会; 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我想这次实习的经历对我们而言尤为重要。明年我们就要面临走向社会,踏上自己寻找工作的旅程,这次翻译大实习对我们而言无疑也是一次珍贵的、工作前体验和模拟翻译工作坊的机会。尽管知道自己已经学了这么多年英语,英语水平应该也提高很多,但心里总是对自己没有信心,总觉得自己英语不够好,对未来的一切感到忧愁。但这次的翻译实习之后,我感觉到翻译其实也没有那么难。只要认真分析句子结构,我们都可以翻译出来。但这次实习让我受益匪浅。

1.再次巩固了我翻译理论的学习,并将这些理论运用到了实践中,加深了我的深层认识。 2.这次实习中我收获了很多翻译有关的知识,如词汇,语法,文化背景知识等等。 3.增加了做一个合格翻译工作者的信心。我相信自己的能力,对自己的翻译生涯充满了热切的期待。也许我不是天才,不能一下子就成为优秀的翻译者,但我愿意先从一个合格的翻译者做起,从合格到优秀,一直努力,一直在进步,这才是我一生所应该追求的梦想。 翻译是一个理解、求证、表达的过程。在此过程中译者要与不见面的作者和读者进行对话,了解原文的背景和目的,将作者的思想准确、通顺地传递给读者。非文学语篇的翻译要求译者在对原文进行解构和重构时,特别注意信息的准确、逻辑的严密和表达的严谨。这就需要译者进行深入广泛的调查研究,接近或达到作者的理解水平,充分发掘作者原语语境下所要表达的意义,以符合习惯及规范的目标语表达出来。 有人说,译者是戴着镣铐的舞者。此话一点不假。经过阅读、理解、翻译、查证、修订、审校,完成一篇译文,过程是相当耗费心力和时间的,期间得承受身心的煎熬。因此从事翻译工作需要高度负责的态度和专注的精神。我们在翻译时常说,译者要突破语言的外壳,这并非易事。在翻译时怎样实现归化与异化、直译与意译的平衡,阿阿其实都要译者做出艰难的选择。世界上什么最难?选择最难!所以,翻译工作是相当具有挑战性的。也正因为永远没有最完美的翻译,所以才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好的翻译,所以我们才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尽管我们戴着镣铐,但是如果我们肯下苦功,在点滴进取中不断突破自我、超越自我,假以时日,我们也能成为出色的舞者。还是那句话,译海无涯,学无止尽。 五,存在不足和建议; 初次着手翻译时,发现有诸多长句、比喻句等很难理解的句子,而

《语篇分析》教学大纲

《语篇分析》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语篇分析 授课教师:丁言仁 教学对象:语言学方向(含翻译学方向)学生 教学时间:春季学期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 总学时:36 学分:2 教学目的: 1)介绍关于英语语篇和语篇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方法以及主要流派; 2)培养学生分析英语本族语者文本和中国学生英语文本的结构、连贯和衔接以及其中存在的问题; 3)提高学生组织口语和书面语文本的水平以及他们教授英语口语和写作的能力。 教学形式及要求: 课堂讲课、讨论、学生报告、评议 教学安排: Week 1: Discourse and Situation Week 2: Organization of Text Week 3: The Underlying Organization Week 4: Functions of a Clause Week 5: Reference (1) Week 6: Reference (2) Week 7: Substitution (1) Week 8: Substitution (2) Week 9: Ellipsis Week 10: Conjunction (1) Week 11: Conjunction (2) Week 12: Lexical Cohesion Week 13: Discourse Coherence Week 14: Project Work: Analyzing Actual Discourse Week 15: Project Work: Reading Week 16-18: Project Presentation 考核方法: 出勤及课堂参与(10%) + 作业(10%) + 课程论文(40% + 40%) 教材: 丁言仁,2001,语篇分析,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优雅的手”功能语篇分析

“优雅的手”功能语篇分析 【作者简介】周娜,女,辽宁营口人,辽宁医学院外语教研部讲师,主要从事英语教学,语用学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辽宁医学院校级教改课题《系统功能语言学指导下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研究》(编号YA2013073)的研究成果。电影《英国病人》海报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研究对外语教学的影响深远,直接间接地创造了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Zhihui Fang,Ph.D来自美国佛罗里达大学教育学院的语言文学教授,一直致力于阅读教学的研究,他提出的语言功能分析教学法,旨在将功能语言学的理论核心应用到篇章阅读教学当中,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能够从宏观角度掌握篇章的内容安排,组织构造,还能够更深层次地挖掘篇章意义,对阅读教学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Zhihui Fang教授指出语言的每次运用,不论是口头语或书面语,都包含关于这个世界的事物(经验意义)、展现某种社会关系(人际意义)以及以一种连贯的形式呈现一条信息(语篇意义)。”[1]每个篇章(和每个小句)都会同时展现这三种意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语言形式进行功能分析来探究文中的意义。例如,想要寻找语篇中发生了什

么,我们可以分析过程类型、参与者及作者所选择的情景。如果我们想要了解某一特定语篇的组织方式,就会侧重分析主位/述位的结构和语篇的衔接,探寻作者组织信息流并产生论点的方式。如果我们关注的是作者和读者进行互动的方法或者查明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我们可以着重分析语言的语气、情态系统和词汇的选择。语言对存在于主客观世界的过程和事物的反映,指的是语言的经验(experiential)功能,或者说是关于所陈述“内容”的功能。“通过分析文本的经验意义可以回答:‘what is going on in the text ?’经验意义取决于句子过程的选择,而过程的选择又会受到语篇的主题和内容的影响。过程主要有物质过程、行为过程、感知过程、关系过程、言语过程、存在过程六种类型,每一个分句都会表现为其中一种。我们可以辨认每个句子的体现过程,进行经验意义分析。”[2] 就《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册第五单元“Graceful Hands”一文进行过程分析,探讨作者为表达特定内容所选择的过程类型,同时探索语言功能分析如何帮助我们加深对课文的认知和理解。在本篇内容中,主要参与者是记述的主体“I”(医生)和记述的对象“Mrs. Clark”(即将离世的病人),篇章着重记录的是医生照顾病人和病人不让家人陪伴独自面临死亡的故事。医生作为主要参与者其行为的目标就是“Mrs. Clark”,符合各自的身份,可以凸显出“Mrs.

英语测试的理论与实践

《英语测试的理论与实践》——读书报告 课程:英语语言测试 学号:201120347 :赵宁宁 专业:语言学

《英语测试的理论与实践》——读书报告 一、作者简介 本书作者武尊民,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教授,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博士。 学术研究领域为应用语言学,着重语言测试与评估。担任课程主要有语言测试与评估、外语课程发展、基础英语写作。截止到2011年底正在指导的博士研究生有3名。他的代表性著作主要有:《英语测试理论与实践》,编著。2002,外研社。汉语编写。 《全国英语等级考试第一级(教材)》,主编。2003,外研社。 《中职英语(基础版)》教育部推荐教材。主编。1-3册学生用书及教师用书。 2005-2006,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发展独立性学习者:香港大学生个案研究》,金立贤、武尊民。《外语与外语教学》 2004年第6期(总183期),26-29。 《课堂语言能力评估》导读,原作者Andrew Cohen 。2005,:外研社。 《英语测试理论与实践》主要阐述测试在基础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和作用,讨论测试目的的不同对测试的方法和内容的影响,介绍各类测试量刑的具体设计方法和主要特点,提供测试结果统计和分析方面的实践性的指导,引领英语测试与教学实践之间的正确关联导向。 英语测试是英语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部分中学教师已经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我国英语教育界对英语测试的了解和认识也只是在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的。不少高等师范专业英语在本科生阶段开设英语测试课程。英语测试是英语语言教育硕士的必须学位课程之一。在普通教师提高学历的过程中,师范院校为在职专科升本科的教师们开设的课程中,也必然要有英语测试。这是因为英语测试的基本理论和实践与学生评价技术已经是我国教师职业专业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二、内容简介、精华摘要及个人领悟 本书主要分成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英语测试中涉及到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关系进行了简单的阐述;第二部分是从语法、词汇、阅读、完形填空、听力、口语、写作这几个方面的测试一一进行了阐述;第三部分则主要是简单介绍了考试结果分析与解释。下面的内容主要是将每一章的精华部分提取出来,在报告的最后进行了总结。 在第一章《英语测试与英语教学》中,提到了以下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1.Hymes:语言能力应该表现在语言交际使用能力上。 2.Oller:“单一语言能力假想”它的基本原理是语言能力使用者的应用语言能力是不可分解的。

基于语篇分析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行动研究

基于语篇分析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行动研究 摘要:社会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国际通用英语成为重要的信息载体之一,但是我国的英语教育现状还不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词汇和语法知识的讲解,而忽视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倾向,强调激发学生的兴趣并使他们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积极体验学习的过程,因此获得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主动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等。 阅读理解能力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主要任务。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要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在进一步提高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侧重培养阅读能力。传统的教学法的遗憾是过分注重句法、词汇的教学,不重视篇章的建构和解读,而语篇分析弥补了此遗憾。语篇分析是对表达完整意义的篇章,进行微观和宏观的研究。微观的研究是通过剖析词义、句法以及句子与句子之间的关系来识别语篇衔接的方法。宏观的研究是通过分析语篇的整体结构来理解它的深刻涵义。对语篇分析理论与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进行研究不仅对中学英语阅读课堂教学具有理论上的指导意义,而且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英语阅读理解能力的高低更多地依赖学生对语篇而不是单个句子的理解能力。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通过对学生文体知识的培养、文章整体结构的分析、篇章文化内涵的挖掘,着力培养学生的语篇能力,从而能在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本文将着重探讨如下问题: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该如何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运用语篇分析理论和阅读理论,总结出适合中国学生学情的语篇教学模式;语篇教学在英语阅读实际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意义;通过行动研究,对提高学生猜测生词能力,把握文章、段落主题能力,阅读速度和阅读准确率等进行分析,帮助高中英语教师探索出更符合学生实际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从而根本上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关键字:语篇分析英语阅读教学行动研究 一、理论 1.1语篇分析的基本概念 1.1.1语篇的概念 语篇的概念源于语篇分析或称篇章语言学(text linguistics)、话语分析(discourse analysis)。英美学者喜欢用discourse analysis的居多,而欧洲大陆学者多用text linguistics。(黄国文,2001)无论是篇章语言学,还是话语分析,最终都要落实在记录下来的语言材料(书面语的或是口语的)上。从这个角度看,两者所讨论的内容实际上是一致的。我国学者北大教授胡壮麟先生把语篇定义为“任何不完全受句子语法约束的在一定语境下具有完整语义的自然语言”。韩礼德(M.A.K. Halliday)在他的著作《英语衔接》(Halliday and Hasan,1976)中,将语篇定义为”any passage, spoken or written, of whatever length, that does form a unified whole”。从这个定义来看,一句问候、一首小诗均为语篇。

语篇分析的理论与实践,———广告语篇研究,英语

语篇分析的理论与实践,———广告语篇研究,英语 篇一:语篇分析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的实践应用研究 语篇分析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的实践应用研究 作者:曹永强 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XX年第31期 摘要英语阅读是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如何更好地帮助学生从英语文章中获取有效的信息,并更好地理解文章中心是英语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本文通过对语篇分析理论的分析,提出该理论在高中英语阅读中的具体应用方法,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的效率。 关键词语篇分析理论高中英语阅读实践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 语篇分析理论能够将英语文章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将语言知识作为理解文章的工具。高中英语阅读能够让学生通过阅读文章获取有效的信息,增长知识,开阔视野,语篇分析理论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从文章的整体入手,通过文章结构和语感来阅读文章。因此,加强语篇分析理论在英语阅读中的应用十分重要。 1语篇分析理论介绍 1.1语篇的介绍 语篇是语言学的专业术语,在英语中一般表示为“text”和“discourse”。

不同的学者对语篇做出了不同的理解,部分学者认为语篇是指具有完整意义,能够表达一定含义,具有一定作用的语言,也有部分学者认为语篇不受语法的限制,只要表达完整的意义就能称之为语篇。这些学者的共同观点认为语篇是一种语言,其有连续的句子或片段组成,并表达完整的意思。一般情况下,语篇具有以下几点特征:语篇是句子连续组成的语段,不是简单的句子;语篇具有情景特征,能够反映一定的交际环境或社会文化背景;语篇具有功能性,其在文章中起到一定的结构作用。语篇能够反映作者的创作意图,能够让读者更加容易发现文章表达的意义,因此,语篇是英语文章中的重要语言单元。 1.2语篇分析的介绍 语篇分析理论最早由美国语言学家zellingHarris提出,语言不是有零散的词或句子组成,而是以连续的语篇形式存在。之后更多的学者开始对语篇分析理论进行研究。Halliday从系统功能方面,提出语篇的交际功能。R.carter则提出语言就是语篇,语篇也即语言的概念,认为人们使用语言的过程就是语篇的产生和理解过程,认为教学应当提高学生的语篇能力,让学生 掌握语篇分析的技巧。随后我国也引入了语篇分析法来进行英语例句的研究。语篇分析理论主要强调语篇是一个整体,语篇分析的目的是要还原作者的创作过程,语篇分析能够利用语境分析、题材分析、篇章结构分析等方法对文章整体进行梳理和评价。语篇分析理论以语篇作为一个单位,不是对文章语句或语法的简单分析,而是在语篇整体的基础上对文章的线索和主治进行探究,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语

语篇分析的基本维度和方法

语篇分析的基本维度和方法 彭薇 语言运用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就是信息的获取,而阅读就是达到这一目的的重要途径。在英语的学习和使用过程中,我们更多接触到的也是书面语篇的形式,这就决定了语篇阅读的重要性。在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也越来越受到重视,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也成为关键。随着心理语言学、认知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研究的发展,人们对阅读的研究进一步深入,语言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阅读理论。阅读不管是被看作简单的符号识别过程还是复杂的认知过程都有其理论的基础,因此便出现了一些阅读理论。这些阅读理论有助于加深对阅读活动的认识,并提高阅读能力。但随着认识的提高,我们发现很多的理论也存在不足之处,而我们也需要朝着进一步完善阅读理论的方向继续研究。因此,本文将从阅读的理论基础出发回顾阅读理论研究现状,并把这些理论和英语语篇阅读结合起来进行了分析,最后对英语语篇阅读研究进行展望。一、语篇阅读及其理论基础语篇阅读是一个信息获取、解码、重组的十分复杂的过程,涉及到语言学、心理学等众多领域。传统的观点认为阅读理解就是字词识别、语义串联的过程。 语篇是现实交际中的基本单位,语篇能力是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英语课程标准》对高中生的语篇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因此,语篇分析成为高中英语课文教学的新视角和新手段,语篇分析越来越受到语言学界的关注,语篇分析的出现打破了传统的语

言教学模式,使语言教学从句子层面上升到了语篇层面上,语篇分析对语言教学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阅读者能从宏观的角度,将语篇作为一个整体来处理,在理解语言形式的基础上,进一步领会作者的意图,提取出重要而又有意义的信息。教师培养学生在英语阅读中有机地运用语篇能力有助于深入理解语篇内容,提高阅读速度,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培养高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是英语教学的重中之重,将语篇分析引入阅读教学,从而有效提高学生阅读理解水平。语篇分析阅读教学法不光从理论上阐明了语篇的本质和生成机制,更在于它的实用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语篇分析的启示能使教师合理地选材,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体的,可读性的课外阅读材料让学生阅读,有目的、循序渐进地组织阅读教学。 其次,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必须参与分析、推理、归纳、总结等认知过程,突出学生的参与性、交际性。有助于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增强阅读信心和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再次,语篇教学改变了以往的重句子、句型操练、语法讲解、词汇讲解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使学生由宏观到微观、从表层结构到深层结构对文章进行分析和理解,并从字里行间理解作者的深层意义,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学生高层次的综合语篇运用能力得到了培养。

英语阅读中的语篇分析

校园英语 / 高等教育 英语阅读中的语篇分析 渤海大学外国语学院/郭慧 【摘要】用语篇分析的方法指导英语阅读教学,可以有效地改进传统教学以词汇学习和语法分析为主的不足之处。掌握语篇的中心思想,段落中心,弄清全文的逻辑关系和衔接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从而有效而准确地获得语篇的整体信息。 【关键词】语篇分析 英语阅读 阅读能力 阅读是外语学习中必须掌握的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之一。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英语教师的重要任务。如何使学生又好又快地抓住所读英语文章的整体信息,理解文章的意义是阅读教学的关键。语篇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对于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语篇分析 语篇分析(Discourse Analysis)自上世纪六十年代问世以来,对语言研究和语言教学产生了重大影响。语篇分析是研究比词、比句子更大的语言单位,分析文章中的段落、句子的排列、文章中衔接和连贯,是一种与传统阅读教学法不一样的超句法分析。就像Z.S.Harris所指出的,语言是一些意义相关联的句子为达到一定的交际目的,并通过一定的连接手段而实现的有机结合,是以连贯的篇章形式表现出来的,而不是杂乱无章的词句。文章中各个成分之间在形式上是衔接的,在语义上是连贯的。英国教学法专家H.G.Windowson也认为语篇是“若干结合起来的句子的使用”。因此,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包括大学专业英语高年级的阅读教学在使用传统教学方法,即通过英语释义,分析句子中的语法点和词汇用法的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从语篇整体入手,分析语篇的宏观结构,结合语篇的体裁特征,解剖语篇局部的组织方式,从而在高于句子的层面上,研究语篇的逻辑关系,句子与句子之间,段落与段落之间的层次关系,使阅读教学更多地集中在“篇”上,少集中在“词”和“句”上。这种阅读手段的好处是它不仅重视语言形式,而且重视语言功能,同时还注重文章中所涉及的文化背景知识和相关的其它知识。作者的教学实践证明语篇分析的方法对于培养学生分析语篇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训练学生获取完整信息的能力都是很有帮助的。 二、英语阅读和阅读中常见的问题 外语教学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逐步走向成熟。近二十年国内学者和教师对外语阅读的研究也取得了很多成果,对外语阅读理解的理论和讨论也越来越深入。心理语言学认为阅读是一种猜测游戏。传统的理论认为阅读理解是一个“自下而上”的过程。这种理论认为作者通过文字符号和语法规则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所以如果读者要理解作者的意思就必须弄懂这些文字符号及语法规则,即解码。传统的阅读教学是学习词义,释义单句和分析语法,通过单句释义弄懂句中词汇、短语、句子,最后才是语篇的意义。这种形式的阅读教学往往成为词汇教学,句法教学或是语法教学。到上世纪七十年代,图视理论和背景知识理论强调“自上而下”的阅读理解。这种理论认为读者应是阅读过程中的积极参与者。读者无需要逐词逐句地分析句法语法,而是应该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历和情感,抓住文章中的有用信息来理解整个文章的意义。到了八十年代。“相互式阅读理论”得以提出,这种理论认为无论是“自下而上”还是“自上而下”都不能很好地满足读者对文章整体理解的需求。这种理论的研究者认为阅读过程就是读者大脑中已有的信息同文章中的信息的互动过程。总之,阅读是读者复杂的心理过程和思维过程,阅读理解和读者本人的知识和阅历有关,它是读者本人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文章信息的相互作用和相互结合。阅读的 电子档案袋(electronic portfolio)是一款非常实用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评估工具。使用者可以通过上传文件到此系统来创建自己的侧写,内容包括文章、视频、图片、已下载的相关文档等。不仅是老师,同学们互相也可以看到对方的成果,这也使同级评估成为可能。 ICT为教师和教员们制定学习目标和方法提供了机会,对后续教学和评估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通过电子学习平台,学生或受训人可学习如何充分利用自文化特殊性,同时也可感受到文化差异和人类的共性。卡蒂夫(Catteeuw)提到的评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六个维度表明,对不同文化的接纳是我们在全球化中生存的重要法则。ICT在正式或非正式教学过程的使用激发了创造力,使我们将教育、商务和文化联系起来。就像罗宾森主张的那样:“现今,我们史无前例地需要激发独特的创造力使人类保持第一”。我们生活在一个全球化的数字时代使得信息与通信技术在教育领域的使用成为必然,其在学习方面产生的作用是任何教育促进者都无法预测的。笔者坚信,随着ICT在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教学中的不断推广,必将对跨文化能力提高与评估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Byram,M.(1997).Teaching and Assessing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 Ltd. [2]Catteeuw, P.(2012).A Framework of Reference for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A 21st century Flemish Experiment in Capacity Building in Formal Education.Brussels: FARO. [3]Hofstede,G.,Hofstede, G.J.& Minkov, M.(2010).Cultures and Organizations: Software of the Mind: Intercultural Cooperation and Its Importance for Survival (3rd edition).New York: McGraw- Hill. [4]Robinson,K.(2011).Out of Our Minds.Learning to Be Creative. Westford: Capstone. - 25 -

语篇分析

1.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树立语篇分析意识 要提高精读课教学效果,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改变传统的逐句分析、讲解的阅读教学模式,立足于语篇,树立语篇分析意识。教师授课时,采用“交互作用”的策略即把“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两种方法相互结合运用。先“自上而下”,从宏观上着眼把握理解语篇,将着眼点放在“篇”而不在“句”,从整体意义和深层含义上把握文章,重点介绍与阅读材料有关的背景知识,从整个语篇的结构安排人手,纵览全篇,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整体的分析,由整体到局部,逐层剖析,弄清主题是怎样逐层展开的,弄清各层之间是怎样衔接和连贯成篇的,各层对于表现文章主题起的作用,帮助学生获取和掌握语篇骨干和框架,领会语篇所传递的信息。同时采用“自下而上”方法,从微观上对实现语篇的语言手段展开分析,对重要的单词短语进行讲解,对复杂的语法现象进行分析,对结构复杂的长句难句进行阐述,来排除阅读理解的障碍。教学从篇到段到句及单词短语,最后再回到篇上,逐渐使学生对语篇从模糊宏观到微观,最后达到清晰宏观的理解。这样可以使学生们在语言交际的动态环境中掌握语言的交际能力,有效地提高语言技能。 2.导入背景知识,丰富语篇知识 背景知识是学生理解课文和揭示作者写作动机的关键,理解特定语篇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它包括文章的创作背景、作者背景、文化背景等。拥有的背景知识越丰富,就越能把握语篇内容和主旨;对所学语言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文学、地理、宗教、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等背景知识越了解,就越能正确理解和准确地使用这一语言。教师在精读课文的教学时,利用与课文材料相关的实物,幻灯片、PPT、影片等向学生介绍背景知识,对所涉及到的相关文化知识向学生进行介绍,使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特有的历史知识、社会现象、风土人情、文化习俗以及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审美取向等,使学生了解作者的创作背景,逐步导入课文,激活头脑中已有的知识,以帮助学生从文化和历史的角度整体把握文章,正确领会作者创作动机和写作意图,挖掘语篇潜在意义,对篇章做出正确的解读。 3.加强语篇结构分析,掌握语篇的结构模式 语篇结构是高度抽象化的篇章模式,它揭示了不同语篇的主要特点和本质特征。不同的体裁有着不同的语篇特征,都有固定结构的模式可循。教师应有意识从语篇宏观结构入手,以体裁和体裁分析理论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対不同体裁的语篇所具有的不同篇章结构进行分析,让学生熟悉各种体裁和语篇结构模式,掌握某一体裁的语篇的特定篇章结构图式。教师介绍某次常见的或特殊的语篇结构,一般会从标题、主题句、结束语等方面总结语篇结构的特点。英语精读课语篇体裁十分丰富,语篇的内容变化无穷,但语篇的结构是有限的,就语篇的结构而言,常见的有议论结构、说明结构、叙事结构和描写结构。在教学中学生要学会分析并掌握这些体裁的语篇结构模式,如:议论文的语篇结构为提出论点——反驳与论证——结论;说明文的语篇结构属于概括陈述-具体陈述—概括陈述;叙事篇章的语篇结构为背景——人物——事件及发展——结局与评论。因此,教师应教会学生了解语篇体裁,对典型的篇章模式加以讲解分析,并对不同的篇章类型进行有针对性的阅读技巧指导。具体分析不同体裁的各自特定篇章结构图式,掌握不同类型的语篇结构,学生就会做到融会贯通,运用自如。通过对语篇进行结构分析,教师要教会学生提炼出文章的主体框架和作者的思维脉络,从整体意义和深层含义上把握文章,使学生对课文有了宏观的把握和认识。 4.分析语篇的衔接手段,把握语篇主题思想 语篇作为一个整体,衔接是语篇中最突出、最重要的手段之一。语篇通过一定的衔接手段,将句与句,段与段有机地组合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语义单位。语篇衔接不但有语法、词汇等成分,而且句子与句子、段落与段落之间也存在逻辑关系。教师在教学中要突破句子的局限,应以篇章为起点,以语篇衔接理论为指导,加强衔接理论的系统讲授,引导学生把握逻辑联系语、词汇衔接和语法衔接,把衔接手段提升到篇章层次来。观察段落之间表示因果、

语篇分析之系统功能语言学中语篇功能的运用

语篇分析之系统功能语言学中语篇功能的运用 【摘要】语篇分析作为目前语言学家们常探讨的一个课题,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同时系统功能语言学作为世界语言学派中的两大阵营中的功能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很多深层的学习理论,尤其是语言的三大元功能,被各个学科领域广泛应用。本文就系统功能语言学中语言的三大元功能之语篇功能在做语篇分析中的具体应用做了简要的介绍。 【关键词】语篇分析;系统功能语言学;语篇功能, 一、语篇分析的简要介绍 语篇分析是语言学的一个重要的领域,不同学派对于语篇的研究方法也有所不同,但是总体的说来,语篇分析对于语篇和语境的具体关系紧密联系了起来,包括说话者的目的,具体语篇所处的环境、背景等等,都属于语篇分析的范围之内。说到语篇分析,我们首先就要了解什么是语篇。语篇是高于句子层次的一个语言单位。在现实生活中人们不是随意的将毫无关联的单词或是词组组合在一起,而是带着一定的目的进行交际,而且在交际过程中,能够表达一个连贯的、整体的意义。这就看出了语篇的一个重要特征:连贯性,即语篇之中各个成分是连贯的,不是彼此无关的。Leech曾这样的定义语篇(discourse):“语言使用情况的概括用于,即最为交际行为结果语言”。韩礼德和哈桑将语篇看作是一个语义单位,韩礼德对语篇下的最简单的一个定义就

是具有功能的语言。许多学者对于“语篇”这一词的使用范围也有分歧,有些学者认为语篇既可以指口头的语言,也可以指书面的语言,而有些学者则认为语篇的范围仅仅局限在书面语言的范围上。本文所指的语篇,指的是上一种情况,即口头和书面语言的集合体。通常情况下,我们认为语篇是由一个以上的话语或是句子构成的,在句法上是有组织的,同时在交际过程中又是独立的。 二、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篇章功能的简要发展史 系统功能语言学最初起源于布拉格学派,经由马林诺夫斯基、弗斯的开创和发展,由弗斯的学生韩礼德继续继承发展,发扬光大,成为了世界语言学中极为重要并且不可或缺的一支。从最初的功能语法发展为如今的系统功能语言学,无数的学者都贡献出了自己的研究,也让系统功能语言学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成为了被世界各地语言学家们广泛接受的语言学流派。 任何一位学习语言学理论的学者,提到系统功能语言第一想到的就是语言的三大元功能:概念功能、篇章功能和人际功能。其中,概念元语言功能是描述语言对客观世界的反应,人际元语言功能是语言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描述,而语篇元功能是学者对与语篇的解释。韩礼德对于语篇极为重视,他认为:“组成语言的就是语篇或话语。”并且,对于任何一个语言学家来说,语篇和语言的描写是缺一不可的,单纯的描写语言而不说明语篇是

英语教学中语篇分析

英语教学中的语篇分析 摘要:传统的英语教学注重单句而忽略语篇,根据语篇分析理论,教师应从语篇的宏观角度出发,分析文章的信息结构、句际关系和句含义、话语标记语,以及对语篇进行批判性话语分析,在教学中兼顾局部与整体,使学生最大限度获取语篇中的完整意义。 关键词:英语教学语篇语篇分析 一、引言 大学英语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根据教育部制定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要求,大学英语旨在提高学生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培养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但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们更注重英语的词汇搭配和单句的分析与理解。学生的词汇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扩充,但不一定能在不同的语境中正确使用,学生对语篇的分析能力和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并未得到提高。研究表明,以学生为中心的语篇教学能使英语课堂教学更具针对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理解、分析、归纳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这与大学英语的教学宗旨不谋而合。 二、语篇分析理论

传统的英语教学多采用自下而上(Bottom-up Approach)的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从单个的生词或短语着手,以单个的句子为单位,对句子的语法结构和意义进行分析,忽略了对篇章信息结构、衔接手段和话语标记的分析。事实表明,仅仅停留在单词意义和语法结构的层面,不足以正确理解句子和文章的含义。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具有语篇意识,引领学生从更高层次的语篇、语境的角度来解读课文。 所谓语篇(discourse),是指“高于句子或小句的语言单位”(Stubbs,1983:1)。语篇可以是短短的几句,也可以是篇幅很长的篇章。语篇分析是现代语言学借助行为科学、认知语言学、哲学、信息理论的原理和方法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自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来,语言学家们逐渐意识到语篇的重要性,出现了两个并列的术语discourse analysis(语篇分析)和text linguistics(语篇语言学),两者意义基本相同。 在英语教学中,每一篇课文都是一个完整的语篇。以语篇分析理论为指导的语篇教学立足于整体,采用自上而下(Top-down Approach)的策略,围绕篇章主题、段落推进、情节发展,将篇章的宏观欣赏与微观分析紧密结合,语言形式和语言功能并重,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并举。语篇教学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语篇能力,引导学生理清语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